崔 竞 琳
(牡丹江市第五中学,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而“文化传承与理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百善孝为先”,“孝”文化在我国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孝道就是我们一直所尊崇的。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防止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刻不容缓。
前不久“12岁少年弑母案”闻名全国,而案发后,他在接受询问时说“我又没杀别人,我杀的是我妈”……。少年的回答让我们愕然,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禁思考,我们的孩子怎么了,他怎么能做出如此理所应当的回答。
蒙学经典《三字经》中说:“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也说“申之以孝悌之义”,由此可见古人对“孝悌”的看重。笔者主要从李密的《陈情表》中浅谈“孝”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陈情表》是西晋李密写给晋武帝司马炎的奏章,文中饱含深情地叙述了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答祖母的大义,字里行间,饱含深情。虽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但却难以从命。表传到朝廷,晋武帝深为李密的孝心感动。不但没有怪罪李密,而是嘉奖了他的行为。
《陈情表》言词恳切,委婉动人,全篇突出了一个“孝”字,处处有根据,句句是实情,李密对高龄祖母极尽孝道的关爱之情跃然纸上。在叙述自身遭遇时,他从“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说到“陈密今年四十有四”,始终“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在说祖母的时候说她“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在说晋武帝的时候恭维他“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他为了照顾祖母,放弃了功名利禄,不惜得罪了皇帝和地方官员;他说“乌鸟私情,愿乞终养”,他为尽孝道不计个人安危,不怕抗旨帶来的杀身之祸,这种至孝之情感天动地,对今天的我们有极大的教育意义。
“不读《出师表》,不知何为忠,不读《陈情表》,不知何为孝。”这是千百年来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一句话。孝道是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文化认同和情感需要。
品读《陈情表》,我们能感受到李密对祖母的感情发自肺腑。人是有形的,情是无形的,以无形之情依附有形之人,才会让人感到踏实可信,感到孝的高尚和纯洁。
封建社会对官员选拔实行“举孝廉”的察举制,以“孝”来衡量选拔官员,几千年一直传承下来,这自有它存在的道理。当然,有孝心未必就能成为好官员,但一个人为人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冒犯上者和长者,是很少有的。对父母行孝者大多都能效忠国家,爱护子民。
正如《论语》认为:“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 ,而好作乱者 ,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德是一个人的根本,君子应致力于根本的建设,根本树立了,治国和做人的道理也就产生了。孝和悌,这就是仁的根本。
“孝”这个字是会意字,上面是“老”字的上半部分,下面是“子”字,意为子在下面侍奉上面的老人。而我们现在说这个“孝”字的时候,往往只从“子”的角度看待,而忽视了“老”字。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虽然常言道“只有不是之儿女,没有不是之父母”,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言传身教”的作用。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在生活上一切事情都大包大揽,除了学习以外的任何事,都不让孩子做,生怕孩子出现意外,这种保护超出了孩子的需要,久而久之,对父母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衍生出万事有父母,孩子什么也不会的溺爱型家长;或是有一些父母,只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而忽略了精神需要,认为只要给钱就可以了,拿钱把孩子送到各种学习班,忽视孩子的意愿,成为不与孩子沟通的霸道型家长;还有一些家长为生活奔波,不得不把孩子交给老人照顾,产生大量“留守儿童”,有些孩子缺乏父母的关爱,自然会在心里留下成长中的阴影。我们试想,如果李密的祖母不是在李密年幼时对他细心照顾,没有“相依为命”的拳拳之情,在“学而优则仕”的年代,李密怎会放弃高官厚禄,侍奉祖母颐养天年?怎么可能写出如此感人肺腑的表文?
所以,我们提倡子女对父母的“孝”道的同时,也要从“老”入手,注意父母的“言传身教”。再回到那位“12岁弑母少年”身上,记者调查显示,他长期生活在一个没有爱的家庭中,母亲对他的管教只是打骂,父亲长期缺失,难怪他会如此冷漠地对待母亲,对待社会。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人之初,性本善”,可见人性皆善,孩子在充满孝道的家庭氛围中成长,孝敬之心自然有之。望子女感恩于社会,必先孝敬于父母;望子女孝敬于自己,必先养而又教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