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春 鹰
(黑龙江大学,哈尔滨 150080)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坚持发展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而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则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价值观起着行为导引和精神支持的作用。全人的发展离不开自我、他人和情境。大学生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正是个体加强自身修养、完善自我,与他人和社群融合互动、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过程。
“微时代”是以微信息、微媒介、微平台、微社群等为主要形态的新型网络空间,是以短小精炼作为主要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微时代的信息,以传播速度快、传播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为特点。“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的重要阶段,“微时代”背景下基于“互联网+”和新媒体的海量信息资源与互动传媒,正以超越以往的速度和效率逐渐成为大学生群体中思想传播和价值引领的主导力量。在海量信息承载着多元价值观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如果核心价值观导向缺失,就会面临迷茫、混乱、甚至偏离和谐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的境况,进而对人才的培养起到阻滞作用。因此,时代发展迫切需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导向作用,通过有效地使用“微平台”,趋利避害,探索基于”微时代”的教育实践新路径。来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这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课题。
在“微时代”下,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引入人才培养体系,能够满足当代大学生独特的自我价值及渴望被关注、增加归属感的心理需求,也能够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得以提升,增加其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而达到个人的内在和谐、人际和谐、社会和谐及世界和谐。
“微时代”背景下,随着大学生知识面和视野的拓展, 引发了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一方面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心、理解能力和交往能力,为大学育人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另一方面,身处微时代,海量信息带来的多元价值观,也对高校人才培养带来了挑战:
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传统的人与知识,单向传授的教学模式正在被颠覆,取而代之的是人——人——知识,形成泛在、互动、探究式等新型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形式更加灵活,教学环境不再受空间限制仅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出现了MOOC、SPOC、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主体对主体,通过师生、生生协作学习的方式满足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的需求。
按照“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的总要求。教育理念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和导向。在“微时代”背景下,以贴近学生心理需求的“微文化”形式,根植三全育人的人才培养理念,不仅变革了学习方式,也能够使知识传授,文化素养养成融入到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与体验性。
“微时代”下的人才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主体个性化的培养和自我提升,更加关注个体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在教育教学中发展“微自我”,使自我、他人、情境和谐统一。使“微自我”的建设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夯实和升华,打破束缚看到学生发展的更多可能性,关注更高层次的需要,使大学教育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融入“微自我”建设,能够引导学生更多地悦纳自我,激发学生潜能,同时激励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培养目标和培养过程,究其根本即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如何培养人?”前者是将价值取向与基本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后者是和培养的主体、内容、方式、评价反馈相关联。“微时代”面临着海量的信息、混淆的价值观,大学生们往往会陷入混沌而不清楚自己的真实需要,无选择地接收,缺乏必要的筛选能力,其结果必将是自我迷失,甚至是自我否定。因此教育工作者们应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探索研究“微时代”下人才培养的内涵和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大学生们在校园中学习、生活,他们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时刻关注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他们评判着各种社会现象,期待着深入其中,满足自我关于改变现状的渴望,同时有把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于服务社会,以实现自身价值,体现自身力量的渴望。这种迫切的社会需求与大学生正在形成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相互作用,是他们未来走向社会的重要精神支柱。
“微时代”下的传播媒介飞速发展,观念的力量变得异常强大,大学生不再以自身的价值态度去判断和影响世界,而是习惯于在网络中寻找共同的价值群体并融入其中,他们的价值观选择在“微时代”下所呈现的多样化特性,对当下主流价值观的主导作用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在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如果积极引入社会主导价值观,将有利于其形成科学、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聚焦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这一核心价值观教育逐步内化为大学生个体的认知与理念,外化为大学生个体的具体行为和动力。
当前,高校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取了积极的成效,也呈现出一些问题。成长是一个过程,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构建内化教育机制,内化是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顺应到认同再到实践的过程,也就是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入脑”到“入心”再到实践行动的过程,真正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教育机制的构建需要学校、社会、家庭、个人四个方面共同作用,构建“四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其中,学校、社会、家庭是引发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外部教育情境,而大学生个人的自我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内在动力,探寻符合大学生身心特点的价值观培养路径,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构建高校“微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教育机制,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念引入学风、校风等人文环境培育中,以社会和谐、人际和谐、内在和谐为目标,通过思政课、网络平台课、慕课、SPOC等多种课程形式开展线上线下教学活动,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传授的核心力和吸引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发挥“微平台”、“微文化”的优势,弘扬主旋律,树立正确观点,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浸润式”教学方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融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中。例如:基于多种校园文化活动、论坛、辩论赛、微社区、利用大学生群体性生活的特点,增加实践性和体验性,逐步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是个体在认同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上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态度体系的过程。在当下相对开放的环境下,大学生物质生活丰富,生理发展成熟,如果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导引,大学生受多元化信息的负面影响,就会出现以自我为中心、功利思想占主体的现象。因此,要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构建正确的价值观指导和引领。简单来说,就是对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要有明确的指引。加强对“微文化”信息传播的规范和引导,加强正面激励作用的引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下的社会责任感教育,特别是对大学生群体,良好的社会氛围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
3.构建内化的家庭氛围
人是家庭塑造出来的,家庭教育是个人自我价值形成的起始点。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家庭系统有着直接的影响。根据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很多父母仍然是孩子最主要的交流、倾诉对象。学生在做价值选择的时候也会征求父母的意见,希望得到支持和帮助。家庭教育理念与社会主流文化一致将会更有助于帮助大学生确立理想信念,确定价值观选择,发挥潜能实现个人健康成长。家长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对孩子的品德培养起到示范和引领的作用,优化家庭氛围,把积极正向的理念融入家庭教育中,同时引导孩子积极参加有价值的社会实践活动及志愿服务,帮助孩子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奉献精神,在实践中学会做人、做事,真正达到自我、他人、世界的和谐一致。
4.构建内化的自我教育
“微时代”更加彰显了当代大学生独特的自我价值——追求及渴望被关注、被认同、增加归属感的心理需求。在此背景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得以深化和发展。当个人能力得到认可、渴望被满足的时候,会发展出爱的力量,化被动为主动,活出生命力。当我们对自我有更多的接纳和欣赏的时候,我们也会越来越多地认同周围的环境和人。因此,构建内化的自我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大学生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评价的能力,有助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