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积极情绪体验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19-12-30 15:51陈春慧
关键词:积极情绪心理学政治

陈春慧

(闽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福建 漳州363000)

积极心理学作为20世纪末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研究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特质和积极组织系统三个主题。其中,积极情绪体验是积极心理学思想的核心和灵魂,它既是积极人格特质和积极组织系统的重要单元,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两者的水平和层次。所谓积极情绪体验是指在实践中形成的快乐、满意、幸福、愉悦和享受等与主体情感追求相一致的感受体验。从积极情绪体验视角来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促进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提升。

一、积极情绪体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一)积极情绪体验有助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积极情绪能拓宽注意范围,提高行动效能,促进高效率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对人的社会行为有积极作用,如改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等[1](P415)。积极情绪能够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积极的作用。情绪的适应功能表明人通过情绪来了解自身或他人的处境,适应社会的需求,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情绪的动机功能表明适度的情绪兴奋,使人的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成为驱使人的行为的强大动力;情绪的组织功能表明积极的情绪具有协调作用,能够提高认知活动的效果,使人易于注意事物的美好方面,愿意接纳外界的事物;情绪的社会功能表明情绪在人际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所以,在工作中强调积极情绪体验的投入对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来说都非常重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主体是思政教师,实施对象是大学生,积极情绪体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的角色,既是双方有效沟通的桥梁,又是切实推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在积极心理学理论中,通过对个体积极情绪体验的研究,帮助个体正确认识自我,充分发现自身潜能,获得积极正向的个体改变。对于高校思政教师来说,可以大胆借鉴积极心理学的方法,在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过程中,仔细观察,充分挖掘其积极的心理品质,通过合理引导,促进大学生积极、正向改变,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二)积极情绪体验能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解决

当代大学生对待生活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不容乐观,很多大学生感到不快乐。有调查显示:快乐的人和不快乐的人,在认知、判断等多个方面都存在自动化差异,尤其是对社会性比较信息,快乐的人反应略微迟钝。在实际生活中,有些大学生面临着学习、就业和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陷入深深的迷茫和恐慌;有些大学生前途渺茫,对未来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有些大学生给自己贴上“消极的标签”,通过自我暗示和潜在意识,把自己向消极自我方向塑造……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浅尝辄止,根本无法触及大学生心灵深处。积极教育并不仅仅只是为了纠正学生的错误和改进不足,更主要的是寻找并发现学生的各种积极品质,并在实践中实现这些积极品质与学生自身生活良好结合[2]。

乐观是一种重要的积极情绪体验。有些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偏离主流,悲观厌世、精神萎靡、缺乏动力等现象时有出现。“心病终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积极心理学从强调个体的积极情感体验,以促进大学生个体和谐发展为根本目的,使大学生通过发挥个体功能获得“主观幸福感”[3]。消极、悲观情绪的克服,积极、乐观精神的养成,就要注重增强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

(三)积极情绪体验有助于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伦理学和心理学是教育学的基础性学科,赫尔巴特也正是将自己的教育学建立在这两个学科基础上,才使得科学的教育学得以诞生。因此,心理学一直影响着教育学的发展。积极心理学从关注个体的积极层面和预防消极心理的产生为出发点,注重培养人们发现自己内在资源并加以利用,提高个人的素质和生活品质,促进自我全面发展,其兴起、研究以及广泛推广,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工作思路,是高校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切入点之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作为个体主观层面的积极情绪体验研究,是为个体层面和群体层面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的。从积极情绪体验出发,分析有关积极情绪体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将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

积极情绪体验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带来的新契机主要表现在:其一,由仅仅关注问题学生向关注全体学生转变,使得全部教育对象都受到重视;其二,由仅仅关注消极层面问题的解决转向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使得问题解决“打补丁”式教育向提升免疫能力和个人素质全面性教育转变,教育目标发生了根本转型;其三,由灌输、强制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模式向全面以人为本、注重积极情绪体验的教育模式转变;其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向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转移而变化。

二、积极情绪体验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

(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认识不准确

在传统观念上,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主要集中在处理学生出现的问题上,这种教育是针对“问题”学生的问题行为的教育,教育受益范围窄,得不偿失。处理问题行为产生消极情绪体验为主,缺乏对积极情绪体验的关注[4]。学生的思想政治状态是动态变化的,其消极方面与积极方面可以相互转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落脚点是问题学生,忽视了广大普通学生以及正在由普通学生向问题学生转变的群体。这就可能导致原有的问题学生尚未治疗好,新的问题学生又接踵而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演变成了问题学生治疗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待问题的态度应该是治防结合,而传统的对象定位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仅仅放置在治疗上,忽视了更为重要的预防工作。

这种教育方式对学生个体积极力量的挖掘和积极品质的培养相对匮乏,压制了学生的创造性,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这直接导致了许多大学生对思政教育者的教育逐渐产生抵制、排斥心理,使课堂的气氛不协调、师生关系紧张[5]。这种被动地处理“问题”的教育,缺乏教育的主动性和前瞻性,对以“问题”为导向的教育对象的重视,就会导致因疲于应对“问题”而缺乏对学生内在情绪世界的关注,缺乏对积极情绪体验的教育。

(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应用不科学

受消极心理学的影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注重说教式理论灌输,轻视内在积极情绪体验的培养。“二战”以来的心理学将重心放在社会问题和人的问题上,忽视了人主动发展并获得幸福的功能,被积极心理学称之为消极心理学。在消极心理学理论的影响下,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模式上,强调理论观点的灌输,这是外在、片面、形式化的,无法调动学生自主获得知识并进行信息加工的积极性;注重对问题学生错误的寻找、纠正以及对学生消极行为的批评与引导,忽视了对学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培养。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应该在培养积极人格特质和筑牢思想政治防御机制上。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发现并解决大学生的问题为主,忽视了对学生积极人格特质的培养。由于问题具有多样性和多重性,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疲于奔命、自顾不暇的状态。说教式教育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模式,完全忽略了教育对象的情绪体验,学生在学校和老师的说教式教育之下,迫于压力,会暂时表现出接受教育、积极改正,一旦脱离了压力的束缚,就会产生更加严重的后果。

(三)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定位不合理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从理性层面定位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提升教育效果。教育过程的性质对教育效果经常具有“投射性”。积极人格特质不可能通过灌输、强制等消极的教育过程获得。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学生是否产生积极情绪体验,将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积极乐观的情绪体验,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反之,将削弱教育效果。

理性包括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价值理性是指将注意力集中在特定行为本身所固有的价值上,不管后果如何。工具理性是指为实现预期目的而采用的手段,不顾及情感与价值。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通过分数和指标的形式关注思想政治水平提高和思想政治问题克服。任何教育的主要关注点不是教育本身,而是教育本身之外的其它目的时,这种教育必然会扭曲教育规律。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理性的角度来看,积极人格特质和积极情绪体验最多只能成为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手段和工具。而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性的角度来看,又不包括积极人格特质和积极情绪体验,这就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不完善、效果不理想。

三、积极情绪体验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一)准确定位教育对象和目标

高校思政工作的教育对象由关注“问题”学生转变为关注全体学生,要将关注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作为重要教育目标。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体的发展具有主体性,决定个体发展主要因素的是个体自身。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克服问题解决或错误矫正的工作方式,工作重心在人自身潜力的激发与培养上。应从“问题”导向视角转变为关注积极情绪的培养的角度,变被动地处理问题为主动地预防问题发生,要向关注全面内容和全体学生的方向转变。积极心理学提出了六大美德、二十四种积极品质以及幸福感、满足感等积极情绪体验的组成部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制定、课程编制、过程实施和评价鉴定等都应该将积极情绪体验的组成部分作为重要目标和内容。

积极心理学将人格和风格划分为乐观型解释型和悲观型解释型。两种人格和风格的人,对于同一个事物的认识迥然不同。对待困境,前者归因于外部,认为是暂时的,对事物的发展变化积极乐观;后者则归因于内部,认为是永久的,对事物的发展变化消极悲观。认知人格和风格的不同,极大影响了积极情绪体验的获得,乐观型的人更容易获得积极情绪体验。因此,引导学生获得积极体验的根本在于引导学生人格和风格由悲观解释型向乐观解释型转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乐观的态度看待事物,并不是降低对事物客观性的认识,而要以积极的心态看待客观事物,增加客观事物对人的积极情绪体验。积极认知是影响乐观型解释风格和获得积极情绪体验的首要前提。积极的认知就是用限制性的方式,外在的、不稳定的、特定的,即积极乐观的归因方式解释坏事情的发生原因[6](P4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各种途径,促进大学生对于事物的认知向积极、乐观的方面归因与解释。

(二)科学转变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

积极心理学认为,可以即通过“积极体验”来发掘和塑造人类自身的积极潜力。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注重把学生外显的和内在的积极力量加以启发,并联合起来,引导学生提高身心素质,习得调整心态与应对压力的技巧,更加幸福快乐的生活。高校思政工作者要综合运用先天和后天两方面的教育影响,促进大学生形成积极情绪体验的创造与接受机制。大学生积极情绪体验衡量的标准在于其需要,当需要被满足时,会产生积极情绪体验,反之,则会产生消极情绪体验。当然,需要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合理需要,在需要的满足中不断累积积极情绪体验。对于不合理需要进行引导和转化,要善于发现并及时化解不合理需要无法满足导致的消极情绪体验。

在教育方法上,学校要在做好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行为主义认为,成功的经验是使个体继续某种行为的主要动力。在实践中成功运用到所学的理论知识是学生获得积极情绪体验的主要来源。在教师指导下的成功实践,学生能够体验到成就感、愉悦感等积极情绪,获得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技能,这样才达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效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创新教育方法。思政理论课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特殊性,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组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营造宽松、生动、温馨、积极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广阔、平等的舞台上展示自我,进而肯定自我,体会到成功的愉悦,获得积极情绪体验。当学生能够从积极的教育环境中汲取积极情绪所带来的力量时,他们就能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问题”行为的错误关键所在,就能真正意义上减少甚至杜绝“问题”行为的发生。

(三)营造积极向上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氛围

全社会要齐心协力,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营造积极向上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氛围。大学生积极情绪体验获得的平台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学校要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大力构建积极、和谐的校园环境。在校园物质文化上,要充分考虑学校的规划设计,让校园里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在校园精神文化上,要体现时代精神和主流价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同时,要建构积极的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让大学生在文化中感受积极的正能量。要营造轻松、愉悦、和睦的家庭邻里关系,使得家庭成为大学生充分享受生活的地方。在物质上,家长要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充足的必备物质条件,避免大学生因为物质匮乏影响其情感情绪。在精神上,家长要多与大学生沟通,及时了解精神状况,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大学生共同面对精神压力。在关系上,家庭成员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营造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要营造全社会关心、爱护大学生的氛围,使得大学生处于积极的成长成才环境之中。要弘扬社会正能量,净化不良社会风气,抵制消极的社会现象,筑牢社会影响大学的“过滤网”和“防火墙”,防止不良社会风气和现象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学校、家庭和社会构成积极心理学所主张的积极组织系统。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力本身是一个矢量,三者形成合力,就会汇聚组织系统影响力。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相互协调,相互沟通,保障其影响力方向的一致性,性质上的同质性,力度上的协调性,形成弘扬正能量、塑造积极情绪体验的良性循环系统。学校作为大学生主要的学习平台,应该做好积极组织系统的组织协调与减震缓冲工作,确保积极情绪体验有效累积。国家和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以制度的方式构建由学校、家庭和社会组成的积极组织系统。

积极情绪体验能够拓宽思维和创造力,让人放松,增强自发的创造力。积极情绪能让人敞开自己,鼓励接触新的事物,帮助更好地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基于积极情绪体验这一全新视角来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工作思路,使得思想政治实践更为乐于接受。我们要不断利用积极情绪体验相关理论,将思想政治教育科研和教学水平提升到新台阶。

猜你喜欢
积极情绪心理学政治
仪式动作、象征意义和积极情绪增强控制感:双路径机制*
中小学生积极情绪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积极情绪助力更好记忆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