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馥香12
(1.闽江学院人文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2.福建高校人文社科基地海洋旅游文化研究中心,福建 福州 350108)
目前,有关古镇保护与开发的研究,多以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为切入点,但无论是生态保护还是旅游开发,说到底都有一个文化问题,所以笔者在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两者中最柔软、最根本的部分,也就是从历史文化保护的角度探讨古镇的保护与开发。本文阐述的关于历史文化是古镇保护与开发的根脉,并非是说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不重要,实际上是同一问题的不同侧面,都同样重要,缺少任何一项都无法真正实现古镇的保护和旅游开发。
我国传统社会以农为本、以农立国,约90%的人们都劳动、生息在村里乡间,是他们创造了中国悠悠五千年的农耕文明。村落成为传统社会具有地缘性、血缘性先民的聚居之地,集镇演进为城乡交汇、乡里交流的区域中心。由村、镇构成的庞大的社会形态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主体,也是劳动人民展现生存、发展智慧和创造色彩斑斓的独特文化的地方[1]10。历史文化名镇作为村、镇中文化遗产最集中、最真实和最完整的展示、演绎之地[1]序,它用古镇的街区、民居、祠堂、庙宇和民俗等,讲述着古老的土地发生的故事、经历的苦难和创造的辉煌。
古镇承载着历史积淀下来的宝贵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这些遗产在不同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下,是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的一种活态体现,是不可再生的宝贵的文化资源[2]。元坑古镇位于福建省顺昌县西南,福峰村是元坑镇人民政府和主要墟市的所在地,距县城约15公里。古镇依山而建,现有13个建制村,1个居委会,36个自然村。根据元坑境内发掘的4处古人类文化遗址和“大明庵碑”,以及元坑几大宗族现存族谱的记载,大约在距今四千年至两千年之间,古镇就已经有了人类活动的踪影,最晚到唐朝,开始有外来移民不断从中原、江西和福建其他区域迁入,并逐渐形成秀水村张氏、吴氏,九村蔡氏、叶氏,福峰村萧氏、廖氏、饶氏、朱氏,以及东郊村陈氏等几大宗族。他们在元坑盆地生息繁衍,共同劳作创造,使元坑盆地日渐繁荣,并于明清时期走向辉煌。
元坑古镇既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杨时、朱熹游历和讲学之地,也是南宋名臣廖刚的出生地和埋骨处,还是朱熹得意门生廖德明的出生之所,以及清代名臣叶镇的诞生地。深厚的理学传统蕴涵、传播于此,使这里成为福建地区重要的理学播迁之地[1]前言。南宋理学名家廖德明的《文公语录》《春秋会要》《槎溪集》,展现了这里深厚的理学传统;名臣廖刚的《高峰文集》和清代良吏叶镇的《作吏要言》等立言之作,为后人留下了为官、处事的训诫,又使这里成为中国古代官箴文化重要的孕育、传播之所;古镇的先贤祠是元坑人思想和精神的圣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保留至今的元坑各宗族的族谱,比较完整地再现了元坑各宗族的族源、分派和兴衰过程,特别是各宗族的族规中有关尊祖、孝亲、敬长、慈幼等约束和崇尚儒学、重视实学的要求,以及祭祀者“俱穿公服,老幼衣冠整齐,班序行礼”(1)元坑镇东郊村:《陈氏族谱·祭议》,宣统元年编修。等规约,不仅是元坑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元坑古镇重要的历史与文脉,并由此形成了独具历史文化底蕴和元坑特色的宗族文化。这种文化所传递的是元坑人对中国儒家传统的认知与认同,彰显出元坑文化的小传统与中国文化的大传统相互唱和、融合的特点及其文脉所出。
为保护长达10里的抗洪防风松林带,元坑镇谟武村的村民曾于清道光年间立下“洵水荫木碑”,誓言:“自娄杉马鼻岗联络而来,迄水尾大垅坑过桥而止,间有芜址荒基,仍属各姓管理之土,内栽散材杂木,永为通乡嘉荫之资,各戒子弟,毋许毁伤。倘有奸徒,公同鸣治。”(2)道光七年四月立“洵水荫木碑”,现藏于元坑镇谟武村文物室。从此,谟武人封植养根,植本茂枝,披华启秀,终使“洵阳江上,森森留宇宙之春,漠水源头,郁郁作河山之荫”(3)道光七年四月立“洵水荫木碑”,现藏于元坑镇谟武村文物室。。村民对“嘉荫之资”的理解,虽然还只局限于“通乡”范围,但对“留宇宙之春”“作河山之荫”的认识,却与今人对生态环境的认识颇为吻合。这说明元坑人对生态保护的理解来自于生产实践,来自于对自然灾害与水土保持关系的认识,来自于对故乡土地的热爱。浓重的环境意识和乡土观念,反映出元坑人的智慧与文化创造。
直至今天,元坑镇仍存有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式样齐全、工艺精湛,且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古建筑群。经调查,元坑盆地内外共有20多处寺观建筑,13处古宗祠遗存,古建筑总量约158座,其中有79座目前保存比较完好。此外,还有古戏台、古桥、古道、古路亭、古井、古墓、古碑、古匾等大量文物遗存。这些古建筑呈现出地域集中、连片分布的特点,是不可多得的乡土建筑的富集区,也是我国古代优秀建筑艺术的展示地。建筑内外不仅随处可见精美的木雕、石雕、砖雕、灰塑等装饰艺术,而且还存有多块古匾。这些古建筑、古文物风貌古朴淡雅,造型别致隽永,成为元坑镇标志性的历史人文景观,也为研究者对不同时期建筑物内涵的判定及其年代推断提供了充分依据。古镇中完整的街巷风貌和发达的水利系统,展示出散布于盆地四周呈梅花状分布的古村落与水系的关系。街巷、水渠相伴共行的村落格局和元坑盆地中各宗族原生态的生活场景,成为这里有山有水、古街古韵的经典诠释[1]前言。
可以说,古镇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辉映。自然景观是元坑历史演绎的舞台,其古建筑、古碑、古匾、理学文化、官箴文化与宗族文化等物质遗存和精神遗产中所彰显的古镇历史文化,是其生生不息的最悠久、最深厚、最博大的文化根基。而元坑独特的历史文化又是其乡愁文化最核心的部分。因此,深入挖掘元坑的历史资源,系统总结元坑的文化特征,高度提炼元坑的文化“图谱”,是元坑古镇保护与开发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美丽元坑建设的重要内涵。
《元坑镇志》的编纂就是通过查阅史书、族谱以及明清以来的档案和田野调查,尽可能全面地搜集反映元坑历史文化的各类文献和口述资料,比较系统地梳理出元坑的历史脉络及其所拥有的全部文化积存,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其乡愁文化,赋予其丰富的内涵,为元坑古镇的保护与开发和元坑美丽乡村建设提供重要依据。
“美丽乡村”建设是目前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形式,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在谈到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时所提出的一项具体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3]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的说法,即:“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4]明确提出了包含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建设总布局。因此,建设美丽乡村就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美丽中国建设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2013 年中央1号文件中,第一次提出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是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工作;2015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5]。要繁荣农村,必须坚持不懈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这一设想虽然美好,但在美丽乡村建设实践中,有些地方政府在对待古镇问题上尚存在误区,在建立美丽乡村过程中,使本来颇具特色的古镇逐渐消失;在古镇开发过程中又出现同质化、空心化和膨胀化现象,并且发展态势非常严峻,这完全违背了美丽乡村建设的精神。2018年3月8日,习总书记“两会”期间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提出,要保护好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6]。一些古镇的开发与习总书记的期望相背离,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一是对美丽乡村内涵缺乏深刻认识,二是对古镇自身的历史文化缺乏全面认识和深度挖掘。
关于美丽乡村的内涵,学界虽有不同观点,但生态环境美、人居环境美、经济繁荣且具有可持续性、社会和谐文明等内容,是美丽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经济繁荣且具有可持续性是古镇持续开发的基础。对于历史文化底蕴十分丰富的古镇来说,文化的挖掘与阐释既是其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支撑其旅游经济持续发展的富源和动力。一般来说,古镇多位于经济欠发达、交通相对闭塞的区域,其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开展文化旅游,通过历史文化这一看点吸引城市居民,甚至国外游客前来旅游消费。那么古镇的“古”就成为一张名片,古镇在发展孕育过程中形成的历史文化,是这张名片打得响的最重要资本,它所显露出的原始而又鲜活的历史伟力和所蕴涵的精神创造,是引发人们乡愁的重要内容。乡愁文化既是历史文化的凝结,也是历史文化的延伸和拓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古镇的历史文化最能彰显其自身的魅力与个性,是其最生动、最有涵养的内容。因此,挖掘古镇历史,阐释其文化,便成为让人们记住乡愁、发展古镇旅游产业应有的基本共识。
《元坑镇志》的编纂是对元坑历史与文化的一次总梳理,反映了中国历史统一性背后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所谓多样性,指的是在中国历史场域中所体现的各区域历史、文化景观的多样性,以及对这些景观的感知和意义解释的多样性。元坑古镇的历史、文化所彰显的便是这种多样性中的一种样貌。所谓独特性,则是要揭示某一地域的历史与文化在中国历史场域中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正是古镇保护的意义所在,也是对其适度开发的重要条件。人们常说的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统一性”,是作为政治经济与文化实体之中国的“统一性”长期存在和稳定延续的基础。但在“统一性”的背后,中国各区域间的社会经济、文化长期存在着差异。在强调、强化中国历史文化统一性的同时,承认、重视并致力于探讨中国历史、文化的多元性与多样性,充分揭示其内涵与根源,则有助于深刻理解多元而统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形成的过程。对于古镇的保护与开发来说,这一点涉及到两项工作:一是还原古镇的历史,二是解释古镇的历史。这两项工作对古镇的保护与开发意义非凡。
还原古镇历史是保护古镇的前提和适度开发古镇的基础,也是防止古镇历史空心化、文化同质化,避免古镇的历史文化膨胀化的基本保障。从目前一些古镇开发的现状看,有些古镇的开发,硬件投入大,设施条件好,却缺少对自身历史的追溯与挖掘,仅依靠古遗址、古建筑等器物载体,编造荒诞故事来支撑当地所谓的“文化游”。这种既缺少对器物历史的真实还原,更缺少对器物的文化理念及其思想解读的“空心化”古镇“文化游”,不可能持久拉动当地的旅游产业。同样,古镇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工作做得不深入、不到位,可能带来另外两个问题,那就是“同质化”和“膨胀化”。“同质化”的表现是“千镇一面”,缺少地方文化特色,就连编造出来的故事都是类似的;“膨胀化”的典型样态则是根据极其有限的历史信息,无限夸大其历史,抬升其文化,走向另一个极端。更有甚者,不惜制造假的文物遗迹,因饱受专家学者的诟病,使所谓的“文化游”遭受非议,从而降低了古镇的信誉度,影响其经济效益,也使古镇的保护成为一句空话。2018年3月,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关于实施2018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明确表示对已公布的403个全国特色小城镇和96个全国运动休闲小镇开展严格测评,实施优胜劣汰机制[7]。古镇开发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当是文件出台的主要原因。发改委的这一做法对地方来说无疑是在止损,而对于中国城镇化进程来说,则是要保证其健康、稳健地发展。此外,从旅游开发角度看,一个古镇之所以能成为文化游的目的地,关键的还是其特色。特色就是能触动特定游客群体心灵的东西,古镇最大的特色就是它的历史文化,当下旅游文化热捧的记忆、体验无不来自于此。
阐释古镇历史需要在还原历史的基础上才能完成。尊重古镇的历史及其文化表现形态,客观地阐释,承认并致力于挖掘其在人类文明和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价值与意义,不仅可以揭示出中国不同区域可能存在的自身发展脉络,打破以北方中原地区的历史发展为主要叙述线索,或以“王朝更替”为中心的历史叙事模式,从而着意于探究不同区域纳入中华帝国体制内的根本性需求。对于古镇的保护与开发来说,解释古镇历史的意义,在于它可以找寻到古镇形成的动力,分析其历史轨迹、社会结构、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其独特的文化基因,赋予古镇物质和非物质遗产以文化特征,并通过文化因子的提炼,将其注入到这些遗存之中,使之成为富有蓬勃生机和生命力的一种独特存在。这些不仅是古镇保护和特色开发的关键,也是闽北古镇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化的关键,更是元坑古镇保护与开发和美丽元坑建设的根脉。
从文化的高度来说,古镇的保护与开发,既需要志书来呈现古镇的历史,也需要深度研究的著作阐释、提炼古镇文化,并由此内生出丰富多彩的“乡愁文化”[8]。只有深入做好这些扎实工作,才能让物质层面的旧宅、败祠、族谱等成为一种“庄严的沉默”“诗性的光辉”和“寂静的钟声”[9],使古镇浓重的历史底色、丰厚的文化底蕴与清幽宁静的田园风光相互映衬,让人们记得住乡愁,接续得文脉,唤醒人们对历史、对传统的思考和敬意,实现“诗意的栖居”,这是美丽乡村建设应有的人文内核和文化理念,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终极目标。目前,我国文化游热点地区,无一不是对其区域的历史文化进行充分挖掘,并经过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等领域的专家进行充分研究,运用大量科学研究成果阐述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如乔家大院、皇城相府、周庄、乌镇,以及福建永定土楼等。因此,古镇的开发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对其历史文化进行挖掘、抢救、整理和阐释,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对元坑镇来说,这里的古人类遗址、古建筑群等遗存,反映了元坑镇有人类踪迹以来直到清晚期悠久厚重的历史,其中的古民居、古宗祠是其宗族文化的表征,族规、族训则是宗族文化的核心内涵,揭示了元坑镇明清兴盛时期的社会结构及特点;理学和官箴文化反映出从宋至清元坑人丰厚的思想资源;民俗和饮食文化体现了传统社会元坑人的生活样态。而这些内容无疑都需要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度研究,并将其注入到这些器物层面的各种载体之中,使其变得鲜活而有趣味,并成为当下重情感、重体验的文化旅游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古镇历史文化进行挖掘、抢救、整理和阐释本身也是一种保护与开发。《元坑镇志》的编纂,就是为了透过不同时间的“历史现场”观察元坑聚落和元坑宗族的生存空间及其生活、生产、信仰、民俗等,以充实其古建筑、古桥、古碑等文化内涵,并赋予古镇新活力,为古镇的保护和适度而有效地开发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人文资源。目前,虽然对元坑镇历史还原工作已基本完成,但对元坑历史的解释,对元坑遗存特别是元坑人文精神遗产的整理和阐释工作应该是元坑镇政府接下来应继续完成的任务,当然也是史学工作者应尽的责任。
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对旅游产品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旅游不仅需要获得物质享受,而且需要获得不同寻常的精神享受。古镇是一种新兴的旅游资源,古老的建筑与古朴的环境、文物遗迹与其深厚的人文内涵,以及古镇居民闲适恬淡的生活状态、淳朴的民俗民风等,这些内容构成了古镇旅游的资源条件,也理应成为古镇文化游最重要的内容。因此,留住和延续历史记忆,保持地域文化的古朴特色,发展古镇文化旅游产业,无疑是使古镇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建设古镇美丽乡村的一条重要途径。目前,国内古镇旅游产品设计还多停留在观光层面,尚缺乏深度旅游产品,无法充分满足旅游者的深层次需求。而实现古镇旅游产品转型和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要重视对其历史的挖掘和文化的阐释,以充实古镇现有遗存的文化内涵,形成古镇的特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