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付珍
(河北省邢台县城计头乡政府,河北 邢台 054014)
在邢台县养蜂行业中人们提起浆水镇后南峪村的吕先敏,都会感赞他靠养蜂致富,以甜蜜事业乐趣一生。
吕师傅今年69 岁,家居浆水镇后南峪村,是太行山最绿的地方。这里生态环境保护的成功经验在全国进行推广,浆水镇生产的板栗、苹果等农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全镇的绿化植被率达到95%以上。良好的生态不仅带来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为养蜂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吕师傅看准这一优势,自1976年就开始饲养意蜂。
说来话长,吕师傅开始养蜂时还处在大集体时期,私人养蜂很少,浆水镇大部分集体都建有养蜂场,村里规定每户村民只能饲养5 箱,多了就影响集体事业发展。吕师傅遵照村里的规定,利用业余时间在自家房顶上搞家庭养蜂,每年能收入百八十元钱,比干半年集体挣工分强得多。1983 年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铺开,集体蜂场也顺势拍卖,他承包了集体的30 箱蜂,跟随别人走南闯北追花夺蜜,三四年的时间就把蜂群发展到140 箱。
“养蜂这活儿看起来挺享福,夏天专挑凉快地,可追花夺蜜四处奔波、昼夜转场的疲劳和忍饥挨饿真是受不了。”回想起常年在外的放蜂年月吕师傅苦笑地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邢台县的养蜂业处于高潮期,外出费用也低,吕师傅选择到广东、四川、湖北、湖南等地春繁,回来后取蜜挖王浆,变卖一部分蜂群,收入比定地饲养的蜂场增加一倍多,靠小蜜蜂,吕师傅率先过上了小康生活。
“要想获得高收益,必须转变单一经营的思想,必须生产高质量产品,造假只能坏了自己的名声。”吕先敏是这样认为的。近年来,吕师傅岁数大了不能挖王浆,山上的果树也交给孩子们管理,专心致志搞蜜蜂养殖,他一方面与郁华园蜂产品专业合作社合作生产巢蜜,一方面利用浆水镇的名气在前南峪村一带出售瓶装蜜,凭借多年来的诚信经营,登门求购的商户络绎不绝,一年下来能挣到三四万元。
现在,吕师傅不畏年老体力,准备与他人合作在浆水镇建一个蜜蜂产品经销门市,依托浆水游客集散中心开展网络销售。积极参与养蜂群体活动,把毕生积累的养蜂经验传授给年轻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