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论语》课程“文本细读”方法探析

2019-12-28 15:17庞明启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论语孔子文本

庞明启 王 侠

(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重庆 400065)

作为传统文化思想的浓缩和代表,《论语》所记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思想,对儒家学派的建立和发展、对国人伦理道德观念乃至文化性格的形成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其设置为专门的课程,并纳入了正式的学业考核范围。《论语》课程的教学方法,当以精读、细读为主,不应当只停留在大概的字面解释与外围的时代环境分析上面,这一点是许多高校课堂未曾落实的。宋代大儒朱熹说:“《论语》愈看愈见滋味出,若欲草草去看,尽说得通,恐未能有益。凡看文字,须看古人下字意思是如何,且如前辈作文,一篇中须看它用意在那里。”[1]卷一九,434所主张的就是细读,基础就在于对文本的钩沉稽古、发隐抉微。如果没有这种精力投入,就没有对孔子人格和思想魅力的真正理解和感知,也就很难发挥《论语》对大学生成长与成材的真正功效。

一、高校传统文化课程“文本细读”的必要性

现代细读法源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兴起的英美新批评派,“主张运用‘细绎’法专注于诗歌本体,使批评成为以文字分析为主的,独立、客观、自律的一门学科。”[2]219尽管该派为了突出文本的重要性,将其视为完全独立而隔绝的批评对象,有失偏颇,但他们提倡对字词句的意义、语气、搭配、关联等进行详尽分析的细读法却影响巨大,成为西方几大文学理论流派之一。我国传统的文学批评中讲究的兴观群怨、音韵训诂、优游涵泳等学习方法,与英美新批评的细读法有相通之处,亦有互相补充之处。我们提倡的文本细读主要是指对作品的字斟句酌和条分缕析,包括字词、典故、人名、地名、器物名等等,建立各条目之间的关联,发掘文字背后的微言大义,这一切必须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进行。

大学生人文学科教育应该看重素质提升,提倡更为广泛和全面的阅读,重在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在古代,小学意为文字训诂之学,大学为修齐治平、正心诚意之学,所以朱熹说“小学之事,知之浅而行之小者也”、“大学之道,知之深而行之大者也”[3]第22册,1914-1915,这跟现代的中小学与大学教育有相通之处。而实际上,中学生为了应试,阅读的古文有限,所掌握的字词、典故、语法、古代历史与哲学知识也非常有限,并没有十分扎实的文本细读基础。到了大学之后,由于文理工的分科以及学科的进一步细化,导致非语言文学类学科的大学生基本不再继续阅读古诗文,即便有相关的传统文化类选修课,也很难接受到文本研读的训练。很多大学生只满足于一些现代阐释与道听途说,难以养成阅读古典著作的兴趣和能力。因此,大学传统文化课堂中应该加大古代典籍的文本细读力度,让学生真正读懂并爱上典籍。

《论语》作为最基本、最重要的儒家文化典籍,古代一直作为少年儿童蒙学时期的必修课,不仅要求理解和熟读背诵,更成为人生准则贯彻到生活、学习、政治等活动当中去,其作用不亚于《圣经》之于西方人。而在今天,即便是大学生也未必熟悉《论语》,读不懂乃至不想读的情况并不鲜见。要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就必须从了解《论语》和孔子开始,如果连读懂的能力都没有,又何谈了解?文本细读就是让大学生在读懂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阅读和理解,打下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的基础,同时也教会他们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二、分类细读:重寻秩序的尝试

分类分析越来越受到现代社会的重视,已经成为人们最常用、最高效的思维方式。美国风靡世界的麦肯锡方法总结者艾森·拉塞尔说:“分析指的是针对分析对象的状态与现象,进行追根究底式的归类。换句话说,分析是把比较混沌的现实,分成有意义的群组,然后再阐明其相互关系的一种脑力劳动。”[4]2分类是分析的基本方法,是获得意义和关联的基础。《论语》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内容的排列比较杂乱,没有经过系统的组织整理,古人的注本虽然很多,却没有人敢于对这本至高无上的经典进行重新分类编排。不过这一点在现当代研究者与教育者手中得到了解决,比如薛茂的《〈论语〉分类新读本》[5],将原书分为“孔子论天、命、神、道”“孔子论仁、智”“孔子论孝、悌”“孔子论人品修养”“孔子论教育教学”等等十三个部分;张忠铧的《〈论语〉类疏:分类、译注、浅析》[6],将原书分为为学、修身、明仁、知礼、行孝、为政、治国、论人、处世、砭时十个部分;钱宁的《新论语》[7],将原书分为核心篇、路径篇、实践篇、例证篇、哲思篇、评价篇、记忆篇、阐释篇八个部分。这些分类不一定完全合理,却都能够自圆其说,而且都配上了通俗易懂的注释、翻译和系统详实的解析,让人能够十分清晰明了地把握住孔子思想的脉络、体系。

高校《论语》课堂在引入古今各种版本的注疏时,不妨也把此类分类整理的注本引入进来,这样既方便教师教学,也方便学生理解,同时还能在互相参照中,产生自己的分类标准。孔子的思想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有的分类都只能是相对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法截然分开。而且这其中还有一些模糊地带,在各种标准之下,都会有一些无法归类的内容。再有,由于孔子有着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随机应变、因地制宜的言行策略以及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表达特点,《论语》中有不少看起来相互抵牾的地方,比如对仁、礼等的论述,不同场合下就有所不同,乃至截然相反,这就使得归类变得复杂。师生在分类细读的时候,一定要客观看待这种情况,反复推敲,灵活处理,不避重复,可以把某些具有多重属性的条目同时归置在不同的类别中,千万不能绝对化、简单化。此外,在一定的学习积累后,就要放手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将讨论的结果及中间出现的分歧与疑难点反馈给老师。老师要广泛听取,给出建议,做出调整,以鼓励和方法性的指导为主,避免将自己的观点定于一尊。

三、情境细读:实践场的创设

有学者指出:“情景认知的突出特点是把个人认知放在更大的物理和社会的情境脉络中,这一情景脉络是互动性的,包含了文化性建构的工具和意义。”[8]13对于社会应用性较强的专业,情境学习就类似于观摩和实践学习,而对于文化理论课而言,情境学习就要通过各种手段创设仿真的场景,即实践场。“在学校环境中,主要是为了达到某一学习目的而创设实践场。实践场中的问题要和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相一致,要涵盖学习者在真实的世界中将要遇到的大多数认知需求。”[9]27实践场的创设有多种方法,比如查阅资料、观看视频、讨论辨析、情景朗读等。

《论语》很少交待说话的具体场合,这给场景创设带来了不小的阻碍。钱宁先生说:“《论语》是一部未经整理的课堂笔记。”[7]2也就是说许多场景可能直接就是在课堂上,这与大学课堂本身契合度很高,很容易感知。但是,春秋时期的课堂和今天大有不同,场地的差别还在其次,主要是课堂组织形式的差别。孔子教学大多是答疑式的、点拨式的、非程序化的,没有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授课计划,也没有固定的上课时间,因此也未必会有固定的场所。他非常看重与学生的互动。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0]117一节,弟子们各言其志,学生们踊跃发言,孔子加以评点。他对学生没有互动、没有提问和质疑的行为是不满的,最得意的弟子颜回“终日不违如愚”[10]15,他就批评道:“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10]19《论语》中这些生动的课堂场景若能通过小组讨论感知出来,再加以带有表演性的分角色朗诵,或者通过网络搜索孔子的杏坛等教学场所的图片、视频,可以更为细腻生动地体会当时的情形,便于更为深入的理解。

北宋理学家二程兄弟也非常看重情景细读的作用,《二程遗书》记载道:

伯温问:“学者如何可以有所得?”曰:“但将圣人言语玩味久,则自有所得,当深求于《论语》,将诸弟子问处便作已问,将圣人答处便作今日耳闻,自然有得,孔孟复生,不过以此教人耳。若能于《论》《孟》中深求玩味,将来涵养成,甚生气质。”[11]上册,279

就是说情景的还原离不开文本的熟悉、玩味、感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全神贯注、正心诚意。当然,如今借助于多种教学资源和检索手段,可以大大缩短这个过程。

四、研究细读:学术思维的训练

要熟悉《论语》,就一定要利用古今的注本。古代最重要的注本有四种:魏何晏《论语集解》,梁皇侃《论语义疏》,南宋朱熹《论语集注》,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近人程树德先生《论语集释》已将上述四种收入其中,亦旁征博引其他历朝历代的注解,详加考辨,不乏创见。今人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是目前读者群最广泛的注本,注释精当、翻译流畅,雅俗共赏。除了这些最经典的注本,市面上还发行有各种各样的《论语》通俗读物,不胜枚举。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当属南怀瑾《论语别裁》、于丹《论语心得》、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以及傅佩荣的系列著作,以十分现代和新颖的角度阐释论语,学界的争议较大,大学生要结合以往的经典注本进行阅读。从各种各样注本中的差异能够看出,《论语》的解读很难百分之百准确,这是先秦诸子之书的共同特点,其中有字词的原因,也有社会背景的原因。从字词方面来讲,《论语》文字简奥,有些字词的意思未必能完全坐实;言简意赅,有些语言的空白需要进行推测性的填充。从背景方面来讲,夫子的话很多难以确定是在什么环境、针对何人何事所说,以及背后的社会和思想资源如何。这就需要教师有较好的知识和学术积累,也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古文功底和文化常识。好在《论语》注本多样,可以周流遍览,多方资取。师生们也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资源,广泛参考前辈时贤的研究成果,扩展思路。如今很多大学老师对学生上课玩手机深恶痛绝,其实可以引导他们在探讨与对话当中使用手机随时查阅资料,老师则随时对他们所查资料的质量及真伪进行鉴别,并对搜索的方式进行引导,从而把手机从干扰课堂的“玩具”变为辅助教学的工具。

有了各种参考书籍之后,就可以进入研究性的细读了。大学本科生当然未必要像研究生一样写出论文来,却可以通过细读和研讨进行学术的思维训练。古人有许多研读的方法,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苏轼的“八面受敌法”与朱熹的读书六法。苏轼说:“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如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彷此。此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12]上册,619意为好书要反复读,每次都要带着特定的目的,不能三心二意或贪多求速。不同的目的意味着不同的角度,所以戏称为“八面受敌”。朱熹在《读书之要》一文中指出:

大抵观书先需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则亦虚心静虑,勿遽取舍于其间。先使一说自为一说,而随其意之所之,以验其通塞,则其尤无义理者,不待观于他说而先自屈矣。复已众说互相诘难,而求其理之所安,以考其是非,则自是而非者,亦将夺于公论而无立矣。大率徐行却立,处静观动,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如解乱绳,有所不通则姑置而徐理之。[3]第24册,3583-3584

这是要求熟读精思,遇到疑难之处,当耐心听取他人意见,不要立即做出对错的决断,只需等待时机加以检验。等到是非清楚之后,就要坚持己见,不被纷纭众说所牵引。整个过程是不断切磋、辩难、思考、检验再反思、诘难、坚持的过程,非常适合于研讨型细读、精读的课堂。南宋晚年的张洪、齐熙总结出了朱熹的六条读书法:“曰‘循序渐进’,曰‘熟读精思’,曰‘虚心涵泳’,曰‘切记体察’,曰‘着紧用力’,曰‘居敬持志’。”[3]第27册《附录》,823这是将朱熹的零散言论进一步系统化、程序化,具有切实的操作性。苏轼与朱熹读书法看似十分创新,其实都是对孔子提出的学而时习、举一反三、博观约取、择善而从、切磋琢磨等学习方法的继承和发扬,可以在《论语》课堂中积极提倡。

五、拓展细读:外围与细部一并展开

陈思和先生提出文本细读的四种方法,即直面作品、寻找经典、寻找缝隙、寻找原型。四者循序渐进,次序不能颠倒。他总结道:“文学作品的阅读,最直接、最感性的层次就是直面作品,就是你直面文本时的那种感觉;再深入下去是对技巧的分析,寻找经典,发现错误,发现缝隙;再深入分析的话,就能看出其原型。”[13]116前三者属于直接的文本细读,而寻找原型就属于拓展型的文本细读。原型是文本的源头,《论语》作为一部先秦时代集体编纂的语录体作品,若去追根溯源的话,大抵是从社会时代背景、孔子生平、孔子弟子、语录体的形成、版本流传等方面开展。除了源头,之后漫长的接受史、研究史也要追究,它们与原文一起构成如今的阐释体系,也成为儒家思想传承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考镜源流虽然工作量较大,却是理解文本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现今各种《论语》接受史、研究史的著作汗牛充栋,教师推荐几种代表性作品就行,要为学生做一些导读和介绍,也可以选择其中一种做较为详实的讲授,重点是让学生在课后仔细研读,并布置相关作业。

陈思和先生指出:“离开了文学著作的审美意义,所有文学史知识都成为文学外部的因素,文学外部的因素只能证明外部世界的一些原因,而不能针对艺术审美本身。”[13]110同样,学习《论语》就要将主要的精力花在文本本身,而以上列举的拓展性阅读内容只是文本的外围,不能脱离《论语》文本进行无限生发,更不能作为《论语》课程的主干。相反,在拓展学习的时候,要将外围知识作为深化细部理解的手段,使之与文本紧密结合、一并展开,构成和谐的整体。

拓展细读还可以着眼于解读方法的层面。《论语》中的内容非常丰富,可以用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语言学、文学等解读手段,也可以运用心理学、管理学、交际学、逻辑学、宗教学等解读手段。先秦时期并没有明确的学科划分,诸子的著作都很难进行学科归类,所以在学习和研究的方法上也应该灵活多变、不拘一格,才能够逼近原有的真实。

结语

格物致知是“大学”的基本要义之一,《大学》篇云:“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14]6-7格物致知、即物穷理要求追根问底地去探索、发现,绝不浮光掠影、敷衍了事,这就是我们大学生对待《论语》应有的学习态度。《论语》里充满了真知灼见、金玉良言,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可以经常回味、品咂。随着知识量和人生经历的逐渐增加,会从其中得到不断深入的阅读体会。因此,《论语》的学习不必拘于一时一地,但必须要有集中的细读深思作为基础。程子云:“某自十七八读《论语》,当时已晓文义,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论语》有读了后全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11]上册,261这是一位资深的爱好者和研究者的经验之谈,书中的一言一语都能够拨动他的心弦,让他欢喜乃至舞蹈。之所以如此,就在于《论语》已经成为伴随着他成长和成熟的生命之书。《论语》并非在你面前正襟危坐地摆道理,而是灌注着孔夫子的全副人格气质、喜怒哀乐,我们在融会贯通、心领神会之后就能够亲切地感受到圣人的音容笑貌、谆谆教诲,从而得到莫大的鼓舞和振奋,这就是孟子所谓的尚友古人,也是文本细读带给我们的最大力量。

猜你喜欢
论语孔子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孔子的一生
如何读懂《论语》?
孔子的一生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半部《论语》治天下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