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行研究的角度分析《铸剑》与《哈姆莱特》的悲剧性

2019-12-28 15:17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铸剑眉间哈姆莱特

员 含 笑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真正意义上的比较文学诞生于19世纪末,它的出现与19世纪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后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学派。最早出现的是法国学派,他们主张“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分支,而比较文学的任务就是研究不同文学的作家之间在作品、灵感,甚至是生活方面的联系。”[1]不同于法国学派注重事实联系,后来出现的美国学派则将文学研究的对象界定为文学文本本身,他们认为比较文学除了研究具有事实联系的文学现象之间的影响与流传之外,还主张对没有直接关系的文学现象进行“平行研究”来分析它们的异同。美国学派的主张给了比较文学更大的施展空间,也扩大了文学研究的范畴,更符合比较文学研究跨学科、跨语言、跨文化、跨民族的特性,在平行研究中我们旨在通过对比发现不同文化文学作品之间的异同以此来加深我们对作品的理解。

复仇自古以来就是文学史上经久不衰的一个母题,无论是中国文学还是西方文学都不断地对这个主题进行拓展,然而在异质文化中的二者由于社会环境、民族文化的不同,在其主题的表现上也显示出了一定的差异性。

《铸剑》是鲁迅先生《故事新编》中的一篇。故事的题材来源于曹丕《列异传》中眉间尺为父报仇的故事和干宝《搜神记》中的一些情节。故事主要讲了周宣王时期的楚国,楚王杀伐不断。于是便找来了天下第一的铸剑师为自己铸剑,多年后剑铸成,楚王却害怕铸剑师为他人所用,便将其杀害了。而后铸剑师的妻子一个人抚养儿子眉间尺长大,等到儿子16岁便告诉了他父亲的遭遇,并且给了一把父亲铸造的剑。于是眉间尺就一个人前往王宫为父报仇,最终在义士宴之敖者的帮助下大仇得报,但复仇者也免不了死亡的命运。

而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则写于17世纪初,该剧以中世纪的丹麦宫廷为背景,主要讲了丹麦王子哈姆莱特留学归来发现自己的父亲死去、母亲改嫁叔父之后,发誓要找到杀死父亲的凶手,于是在最好的朋友霍拉旭的帮助下大仇得报,可是作为复仇者的哈姆莱特自己也不免死亡的命运。通过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故事,剧作真实描绘了文艺复兴晚期英国和欧洲社会的真实面貌,表现了作者对文艺复兴运动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的命运和前途的深切关注。两部作品虽然产生于不同的时代,写作背景也大不相同,但是它们在表现悲剧性主题方面却有不少的相似。

一、悲剧性主题的表现

众所周知,“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悲剧是人的毁灭、人的受难或者是痛苦。”[2]在两部作品中,作家虽然不处于同一时代,但是在对悲剧的表现上都有一些共通之处。

首先,二者都是通过主人公的死亡来表现主题。在《哈姆莱特》中,善良、怀着人文主义美好理想的王子在得知父亲死亡的真相后,发誓要找到真凶,然而却遭遇以克劳狄斯为首的黑暗势力的压迫,最终虽然完成了复仇的计划,可是复仇主人公也付出了生命。同样在《铸剑》中,眉间尺虽然不是直接死在敌人的手中,但也是通过自己的死来完成整个复仇计划,可以说为复仇献出生命是必须的,否则黑衣人就不可能有机会接近国王,而复仇也不可能完成。

其次,二者都是通过在与黑暗势力的抗争中表现悲剧的主题。由于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因此在与其斗争中,复仇者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哈姆莱特早年在威登堡学习,学到了先进的人文主义思想,他崇尚理性和美好的人性。然而在回到丹麦后,父亲惨死、母亲改嫁令他心中对美好人性的坚定信念开始动摇。在得知父亲死亡的真相后,便孤注一掷地踏上了报仇之路。可是以克劳狄斯为首的黑暗势力却收买了他的同学,并且挑唆雷欧提斯与他决斗。最终在黑暗势力的压迫之下,缺乏斗争经验、孤军奋战的复仇主人公只得以失败告终。在《铸剑》中眉间尺同样地面对着来自封建皇权的压迫,在他年满16岁的时候,母亲交给他一把剑,让其复仇。就在眉间尺要进城之际,国王却梦见了有人要来找自己寻仇,便下令封锁全城,在这样的压迫之下,眉间尺显然无法亲自手刃仇人,此时他的复仇只得借黑衣人之手来完成。在与封建势力的斗争中,眉间尺之死是一个必然。

最后,二者都是通过人物性格刻画表现悲剧主题。悲剧性主题的表现不仅在于复仇主人公最后的结局,还表现在人物性格的刻画上,可以说这是一场由性格悲剧主导的命运悲剧。哈姆莱特的悲剧在表面上看起来是由于哈姆莱特与克劳狄斯的斗争。克劳狄斯因为权力饥渴杀兄娶嫂,王后乔特鲁德禁不住情欲的引诱,在丈夫死后不到两个月就“迫不及待地钻进乱伦的被衾”。他们只按自己的意志行事,有意破坏现有秩序,才带来了哈姆莱特的毁灭以及自身的消亡。其实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哈姆莱特自己性格的缺陷,他在得知了父亲死亡的真相之后,迟迟不肯行动,而是试图寻找正义的手段替父亲报仇。即使意识到自己应该果断的行动后,也还是只会在心中无限的自责犹豫,“我的亲爱的父亲被人谋杀了,鬼神都在鞭策我复仇,我这做儿子的却像一个下流女人似的,只会用空言发发牢骚,学起泼妇骂街的样子来。”[3]结果敌对的双方虎视眈眈,使克劳狄斯抢占了先机,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在《铸剑》中,眉间尺的性格胆小软弱,也是最终导致其悲剧的重要原因。书中开头写道,眉间尺因为戏弄死了一只老鼠而忐忑不安,试问这样的人如何担当得其复仇的大任,况且人不是一夜之间成长的。我们可以试想,在复仇的途中,没有遇到黑衣人的眉间尺单凭一己之力是不可能完成复仇的。而就算是在遇到黑衣人之后,也因为种种原因,他必须得交付自己的性命才可以复仇。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他的结局一早就注定,无论复仇成功与否,作为复仇主人公的他都免不了一死,这是由人物的性格所决定的。

二、悲剧原因的探析

两部作品中的主人公虽然都在别人的帮助下完成了复仇,但是复仇主人公都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复仇也是失败的。我们将从环境和复仇者自身两个方面分析悲剧的原因,而同时对造成这种悲剧原因的探析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作品。

首先复仇者性格的软弱是造成悲剧的一个原因,正因为性格上的软弱才使得他们在复仇的过程中犹豫不决,因此悲剧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其次,由于力量悬殊,复仇者的一举一动都在黑暗势力的掌控之中,而他们又不善于行动。尤其是眉间尺,还没有走到城门口就遇见了黑衣人,他真正的复仇还没有开始就差点被抓住。最后,是他将自己的头割下来给黑衣人,让他替自己报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眉间尺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复仇者,因为最后的复仇是假借黑衣人之手完成的,只有黑衣人和眉间尺两个人合起来,才称得上是一个完整的复仇者。而相较而言,哈姆莱特的复仇虽然是一个人完成的,但也正是由于他的行动缓慢,导致了好几次错过手刃仇人的机会,最终酿成了悲剧。

除此之外,造成悲剧最根本的原因是理想和现实的冲突。这个原因更多地体现在哈姆莱特身上,哈姆莱特不仅是丹麦的王子还是一名接受过人文主义思想的青年。在他看来,“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多么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3]然而回国之后却一连遭受父死、母嫁、叔叔篡位的三重打击,在这种理想和现实的残酷碰撞之下,哈姆莱特对人和社会的美好的看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陷入了精神危机。可是在这个时候,他仍然不愿意相信父亲是被克劳狄斯杀死的,直至他父亲的鬼魂告诉他事情的真相,他才决定要为父亲报仇。但是长期以来所接受的人文主义的教育却使他在面对残酷的现实时无所适从,只得以逃避和装疯卖傻的方式来麻痹新王克劳狄斯。最后为报杀父娶母之仇,他又错杀了未来的岳父波洛涅斯,而女友奥菲利娅又因父亲的死亡、王子的出走、以及对爱情的失望而发疯,最终选择投河自尽。这一连串的打击决定了哈姆莱特再也不可能是当初那个满怀人文主义理想的王子了,他将为自己的过失付出代价。所以,最后和敌人同归于尽的结局是不可避免的。

《铸剑》中的眉间尺则是一个出生在普通铸剑师家庭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少年,是母亲一个人含辛茹苦将他养大,由于从小生活在缺少父亲的环境中也让他养成了胆小怕事的性格。所以当他临危受母命的时候只是想着为父亲报仇,并没有其他想法,不像哈姆莱特在报父仇的同时还想着匡扶社会正义,所以说他的复仇是比较纯粹的。但同时在面临着被抓住的危险时,他又只能将希望寄托在黑衣人身上,让他替自己完后复仇的最后一步。从某种意义上讲他缺乏面对丑恶现实的能力,在现实和复仇面前选择了妥协,这也是造成他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悲剧意义的阐释

这两部作品都孕育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因此也就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总能这样或者那样地反映着现实生活本来的面貌,体现着一定的时代精神。就像村上春树说的,死并不是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因此在两部作品中,复仇主人公虽然都为了理想献出了生命,但是他们的悲剧唤起的却是人们对现实社会冷静的思考,并且通过他们的复仇表现了对混乱、黑暗的社会现实的批判,这些都是永远不会消逝的。

《哈姆莱特》写作于十六十七世纪之交,“英国正处在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时期,资产阶级和封建王权的联盟已近崩溃的边缘,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这时王权再不能满足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反对王权的力量凝聚成一股巨大的、不可抗拒的潮流,预示着暴风雨即将来临。”[4]整个社会一片混乱,正如莎士比亚在作品中借主人公哈姆莱特之口所说的,“丹麦就是一间牢狱”,“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

同时,作品通过将满怀人文主义理想的王子与黑暗混乱的宫廷进行对比,更体现了在那个混乱黑暗的时代,有着人文主义美好理想的人是很难生存下去的,从而更深刻地突出了那个社会的黑暗和时代的悲哀。在作品中,哈姆莱特作为具有启蒙意义的知识分子代表的是理性和自然美好的人性,而其叔父则象征着欧洲中世纪的保守势力。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也就象征着新兴资产阶级人文主义和封建王权之间的斗争,人文主义者在面对强大的封建势力的时候显得势单力薄,此外他们只有理论的学习而没有斗争的经验,最终导致行动迟缓,以至于在危急的生死存亡关头还在思考有关于人生和哲学的意义。比如书中著名的对白,“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3]这也是人文主义者所面临的不幸和无奈。他们面对这样一个混乱的世道,却无力去改变,只得在理想和现实、清醒和糊涂中苦苦挣扎着。当时的社会环境虽然有少数的人文主义者已经觉醒,但是封建势力还牢牢地桎梏着民众的思想,在这样的对抗中,人文主义必然处于下风而导致失败。但是这样的悲剧结局却更清楚地让人们看到了封建势力的阴谋,把它赤裸裸地展现在人民的面前,可以说启蒙主义知识分子用自己生命和死亡呼唤着人文主义的美好理想。

如果说导致哈姆莱特悲剧的因素是多重的,除了父死母嫁、复杂的社会环境、错杀波洛涅斯之外,奥菲利娅之死也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那么相较而言,眉间尺的悲剧主要是由复杂的社会环境造成的。但是《铸剑》在经过鲁迅的改编之后,转换了时空并且给人物增添了新的内涵,就使得作品具有了比单纯的复仇更深刻的意义。

《铸剑》写于“三一八惨案”之后,这件事情让鲁迅愤怒到了极点,“青年的血促使他思索对一切黑暗力量的斗争策略。由此形成独特的‘复仇’的反抗哲学。”[5]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三一八惨案”构成了《铸剑》深刻的背景,它是鲁迅写作《铸剑》的内在促动力,同时也决定了作品的批判内涵。在经过鲁迅改编后,作品中有两个复仇者的形象,一个是眉间尺,一个是黑衣人。眉间尺是前半部分复仇的主人公,他仅仅只有着复仇的决心但是却没有复仇的能力,所以他的复仇只得借黑衣人之手来完成。在作品中当眉间尺质疑黑衣人替自己报仇的原因,有这么一段描写“仗义,同情,那些东西,先前曾经干净过,现在却都成了放鬼债的资本。我的心里全没有你所谓的那些。我只不过要给你报仇。”[6]在黑衣人看来他的复仇是没有原因的,完全是出于复仇本身,所以在当眉间尺将自己的头交给他的时候,他就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复仇之路。此时的他和眉间尺才融为了一体,成了一个真正的复仇者,最终在黑衣人的帮助下,眉间尺完成了自己的复仇。如果说眉间尺和黑衣人是一个斗士的话,那么作品中的楚王就象征着中国历史以来的封建专制和残暴的军阀统治,而眉间尺作为一个刚刚觉醒的启蒙者显得势单力薄,这时候就需要一个成熟的革命者来引导他完成复仇,这时候黑衣人出现了。因此他们的复仇不单单是向楚王复仇,向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和残暴的军阀统治复仇,也是向国人的冷漠复仇。而最终复仇者的死亡也预示着只有死亡、鲜血才可以换来希望,在这里革命者用自己的鲜血企图唤起民众的觉醒,呼吁他们向这个黑暗的时代开战,因此鲁迅的《铸剑》也就不仅仅是单纯意义的复仇而是有了更深刻的批判意义。

四、小结

两部作品虽然产生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土壤中,但是都在主题表现、人物形象塑造以及作品意义的表达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并且都通过为父报仇的故事主线表现出对现实世界的关照。本文主要是运用平行研究的方法从悲剧性的表现、原因、意义的阐释三个方面来剖析作品的悲剧性,并分析作品如何表现其批判的主题,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猜你喜欢
铸剑眉间哈姆莱特
传统铸剑文化的历史记忆与现代传承路径探析
歌德与别林斯基关于哈姆莱特“延宕”观点的辩析
《哈姆莱特》探究阅读
《哈姆莱特》探究阅读
笑寒冬
段学俭(一首)
老铸剑师的秘诀
浅析<铸剑>眉间尺的人物形象
从铸剑到亮剑的奋斗历程
素年锦时描在眉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