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瑞
(江苏省柳琴剧院 江苏 徐州 221000)
柳琴戏又称“拉魂腔”,起源于鲁南、苏北一带。原与淮海戏、泗州戏、茂腔等同属“拉魂腔”腔系。主要流行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当地曾有“三天不听拉魂腔,吃饭睡觉都不香”的民谚。
我国的戏曲音乐剧种之多堪称世界之最。据统计,遍布我国大江南北的地方戏有三百多种,其唱腔特点可谓风格迥异,各领风骚。柳琴戏是我国地方代表剧种,本身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同时柳琴戏以其丰富的思想和独特的审美具有明显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柳琴戏属“拉魂腔”系统中的姊妹剧种,在不同的发展过程中受到当地民歌、曲艺、宗教等方面的影响,逐渐拥有自身的特色。
戏曲是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唱腔形式丰富,对我国音乐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为了实现戏曲艺术的可持续发展,不同剧种的戏曲工作者要对各种戏曲唱腔有深入的了解,并熟练地掌握其唱腔特色,这样才能把握戏曲发展的主脉。
柳琴戏也叫拉魂腔,在我国鲁南地区较为盛行,具有较强的审美特性和地方特色。鲁南地区位于我国地理的南北交接之处,受明朝初期移民迁徙的影响,南方文化和北方文化产生融合,在大多数民歌中都有表现柳琴戏特色的唱腔。
柳琴戏的主要伴奏乐器是柳琴,也叫柳叶琴,属于高音乐器。柳叶琴外形和琵琶类似,俗称“土琵琶”。柳叶琴虽结构形式简单,但发音响亮,音色高亢刚劲,乡土气息较重。在我国的苏皖一带,柳叶琴较为流行,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柳叶琴在地方小调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初期,柳琴戏的表现形式是说唱形式,是贫苦人民在劳作过程中演唱的民间小调,主要用柳叶琴伴奏。随着时代的发展,柳琴戏从一开始的走街串巷逐步发展为舞台艺术,并且在乐队伴奏上也逐渐壮大丰富,吹管、拉弦、弹拨无所不包,现而今又增加以高胡为主胡的伴奏特色。
柳琴戏具有较强的地方特色和文化特色,同时贴近农民的生活。目前已经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1.突显“拉魂腔”的大跳音程
在柳琴戏的唱腔里,不论男腔、女腔;上句腔、下句腔;腔尾乃至是腔体,都有可能出现四度以上的大跳音程,甚至在女腔之中,大跳音程超过八度的也不乏其例。
2.节奏的特点
柳琴戏的节奏以1/4拍居多,大多数是后半拍起唱,这种闪板起唱,或者是行腔之中的闪板是柳琴戏的另一大特点。节奏形式多变,致使切分音频繁使用,愈加显得唱腔变化之巧妙。
3.转调的特点
在柳琴戏的唱腔中,主要使用宫、徵两个调式。从音乐理论上讲,二者又属于近关系调,能够使唱腔的转换协调自然。好的柳琴戏演员,一定要拥有深厚的演唱基础及巧妙的演唱技术,这样才能为观众展现丰富的旋律特色。
柳琴戏除基本腔之外,还衍化出长短不同,风格各异的色彩腔。大概有:哈弦、起板、导板、连板起、拉腔、射腔、起腔、含腔、平腔、停腔、柔腔、叶里藏花、雷对调、一哟调、老公调、回龙调、垛板、调板、闸板、冒调花腔、四六长腔、男女拉拉腔等。篇幅原因,在此不多做详述。
1.乐句的自由变化
对于柳琴戏的乐句而言,柳琴戏本身不同于比较成熟的“板腔变化体”,其乐句多不固定。在柳琴戏中,乐句较为独立,基本上是自由组合的形态,固定的上下乐句并不常见,因此旋律频频变化,随性自由[1]。
2.组腔的自由连接
演员根据情境的需要,在原有唱腔的基础上,将不同的上句腔和不同的下句腔自由连接。原有唱腔通过吸收各个地区的特点,唱曲特点灵活,伴奏形式多样。乐句基本上是以二、四、六、八句的托腔规律为依据进行演唱,将柳琴戏和其他乐曲结合,实现乐句的自由组合[2]。
3.唱词模板的自由套用
是指柳琴戏在发展过程中,有些反映老百姓真实生活的唱词旋律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模板。把这些模板放在剧情需要的位置进行演唱,恰如其分,毫无违和感,深受观众喜爱,被广泛传唱。
当代柳琴戏在发展之中增加了许多新剧目,也增添了许多新唱腔。这使柳琴戏在音乐上产生了较大的变化。这对柳琴戏唱腔的创新意义重大。
在当前我国戏曲的百花苑里,京剧、越剧、豫剧、评剧、黄梅戏深受我国观众的喜爱。这和艺术家们在进行艺术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艺术流派有关。流派是我国戏曲的特点,是我国剧种创新及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由此可知,柳琴戏要想发展兴旺,一定要有自己的流派,以扩大知名度。目前来看,柳琴戏在流派方面的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3]。
柳琴戏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其唱腔已经具有自身的特色,但是本身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演员在实际表演过程中的创作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只是一味拘泥于作曲者创作的乐谱,不能进行创新,就难以真正体现柳琴戏之特色。如何在柳琴戏创作过程中既保留本身的特色,又符合当今时代的审美需要,怎样做好继承与发展,是当下柳琴戏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再有,就是加大文化艺术融合。文化需要不断传播、艺术需要不断发展,这样才能更有生命力;文化艺术要不断创新,紧扣时代的主题,要以包容、学习的态度对待其他文化;要具有发散性思维,加强文化间的交流,实现科学发展[4]。
综上所述,柳琴戏是我国地方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和艺术价值,还有着强大的社会功能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因地域不同,从艺术风格上来看,柳琴戏之间兼有南北戏曲的特点,或粗犷豪放,或凄美缠绵,并以其浓厚的乡土气息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我们要使更多的人了解柳琴戏,推动我国戏曲音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