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华威
·冬令进补补“上火”人们通常会在冬季进补,如服用人参、红枣、阿胶、鹿茸、药酒等。一补两个月左右,尤其服用膏方时间较长。如果补益不当或补益太过,在春季时就会出现“上火”现象。
·辛辣油腻吃“上火”春节期间,餐桌上丰盛的鸡鸭鱼肉、煎炸熏烤,加之花生、瓜子、巧克力等零食,让人大饱口福的同时也埋下春季“上火”的隐患。此外,节日期间,很多人会打破日常生活规律,熬夜玩乐,导致晚上阳不入阴,体内阳气上浮而“上火”。
·空调暖气烘“上火”从冬季至春季,因为外界环境气温较低,大家户外活动减少,喜欢长期待在有暖气的环境中,室内空气干燥,如果又不经常喝水,就容易“上火”。
·阳气升发引“上火”中医认为,春季对应于肝,主升发。春天万物复苏,大自然开始阴消阳长,人体阳气亦相应上升。此时,本身肝火、心火偏盛者,以及有工作或生活压力大、喜欢或被迫经常熬夜、性生活不节制等情况的人,春季容易阳气过度引发,出现各种“上火”表现。
·细菌、病毒染“上火”春季雨水丰润,细菌、病毒易滋生繁殖,气温变化较大,抵抗力差者容易感染细菌或病毒,引起口腔溃疡、疱疹、咽痛、咳嗽等“上火”病证。
“上火”涉及的病证颇为广泛,切不可一味追求清热泻火,应根据具体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准确地进行预防与治疗。
1.按脏腑分
·心火型有虚实之分,多表现为心烦易怒、胸闷心慌、小便短黄、失眠多梦、睡眠出汗、口腔溃疡、口干舌燥等。可选用莲子心、竹叶、黄连等泡茶或煮粥,味觉苦者可酌情加冰糖调味。
·胃火型有虚实之分,多表现为口干口苦、口气严重、牙齿出血、牙龈肿痛、大便干硬、痔疮肿痛或出血、恶心、反酸等。此型纠正饮食偏嗜尤为重要,应少食辛辣厚味,忌烟酒刺激,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畅通。出现牙痛、口气严重者可选用石膏水煎,过滤去渣,取其清液,加入粳米、绿豆等煮粥食之。便秘者可选蜂蜜决明子茶治疗,适当食用杏仁、桃仁等果仁类食品以润肠通便;还可喝一些酸奶,配以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
·肾火型多为虚证,常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腰膝酸软、潮热脸红、夜间出汗、手足心热、频繁遗精等。可选用桑葚、女贞子、山萸肉、生地、鳖甲、龟板等煮水煲湯服用,如枸杞甲鱼汤有补益肝肾、滋阴强壮的作用。此外,还应适当节制性生活。
·肺火型有虚实之分,多表现为咽痛咽痒、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鼻衄、咯血、扁桃体肿大、颈部淋巴结肿大、皮肤红疹等。可选用金银花、桑叶、菊花、茉莉花、胖大海、罗汉果、玉蝴蝶、薄荷等泡茶,以清肺热、利咽喉;可适当多食梨、百合、白木耳、荸荠、杏仁等凉性食物,如冰糖炖川贝雪梨可润肺止咳化痰。以上方法也有助于改善便秘。鼻腔干燥出血时,可冷敷额头、鼻梁以止血;缓解后,可取白茅根或藕节煎水,代茶饮。
·肝火型有虚实之分,多表现为头痛头胀、目干目糊、脸红目赤、口苦口臭、两肋胀痛、烦躁易怒等。中医认为,情志过激或抑郁容易导致气机逆乱、脏腑功能紊乱、阴阳失调,或郁久化火。因此,调节情志、少生气、多欢笑是“降火”的有效方法之一,尤其是高血压患者,更要注意不能过于激动,避免暴怒。可选用玫瑰花、腊梅花、佛手等泡茶喝,以疏肝解郁;用天麻、罗布麻叶、菊花、决明子煮水或煲汤喝,治疗头痛头胀、眼睛酸涩充血、大便干硬等;肝火太旺、血压高者还可选羚羊角粉吞服。
2.按内外虚实分
·病毒感染(外感实证)有学者发现“上火”与病毒感染有密切联系,病毒进入机体后,会引起免疫失调,导致口腔黏膜溃疡和炎症。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及情志不畅等对其也有影响。易发生口腔溃疡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加强锻炼,提高抵抗力;保持心情舒畅;注意口腔卫生;避免过食辛辣、肥甘厚腻等刺激之品;规律生活,避免劳累、熬夜。在溃疡发作时,应选择半流质软食,避免过热、过成及粗硬食物;可适当选用蒲公英、大青叶、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等清热解毒中药泡茶喝。
·火热炽盛或湿热壅盛(内伤实证)
此型患者“上火”时,没有明显虚弱、疲劳等表现,可兼有下肢沉重、头重、有痰、口气、大便黏、舌苔厚等湿重症状。此时,应注意饮食清淡,苦瓜、芥蓝、豆芽、豆腐、菠菜、百合、白木耳、荸荠等蔬菜均有一定“去火”功效;可适当选用柚子、苹果、梨、橙子等水果,以及苦丁茶、绿茶、菊花茶、山楂凉茶等茶饮。名医夏翔教授曾传授经验:取250克荸荠,洗净,不去皮和尖,煮水喝,可润肺泻火;如湿重,可用赤小豆、薏苡仁、白扁豆煮粥食用以祛湿;用冬瓜皮、玉米须煮水喝可利水。此型保持大便通畅很重要,严重者可选用大黄、黄连、黄柏、石膏等泻火,用蔻仁、金钱草、六一散等清热化湿。
·阴虚火旺(内伤虚证)患者往往表现为盗汗、手足心热、心烦不安、下午或夜间多见潮热、口干喜饮等。此时,应注意室内温度不宜太高,保持一定湿度。饮食上宜吃具有滋阴养液、生津润燥作用的食品,适当饮梨汁、藕汁、荸荠汁、麦冬汁、鲜芦根汁、甘蔗汁等养阴清火润燥;泡服西洋参、枸杞子、菊花茶;鸭肉煨汤可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黑白木耳有润肺清肠的作用。
“降火”注意事项
无论哪种类型的“上火”,都应少吃煎炸、烧烤、火锅等;少食易“上火”的食物,如生姜、大蒜、辣椒、花椒、羊肉、狗肉、韭菜、蒜苗、芒果、荔枝、桂圆、菠萝、榴莲、橘子、炒瓜子、炒花生等;忌酒。
此外,“降火”应结合自身体质和具体状况,不宜太过。如果吃得过“冷”,则易伤肠胃,引起胃痛、腹痛、腹泻、暖气等不适;女性易因此而出现痛经及月经有血块、色暗、量少等不适。由于“上火”的虚实不同、部位不同、脏腑不同、经络不同等,还需辨证,选用中药须经医生指导,尤其是特殊人群,如孕妇、产妇、婴幼儿、有其他疾病者。
大众医学2019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