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石平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图书馆 湖南 长沙 410205)
民族主义一词的含义非常丰富,在不同语境中的解释千变万化。然而,对于民族主义,泰戈尔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对民族主义的认识,泰戈尔主要是从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出发的。他说“人类的历史已经到了这样的阶段:有道德的人、完善的人,在几乎是不自觉的情况下,越来越屈从于为这个政治的和商业的人——只有有限目的的人,让出地位。这个过程借助于科学的惊人进步,正十分得势,引起人的道德上的混乱,使人性方面在没有灵魂的组织的阴影下,变得模糊不清。”[1]可见,泰戈尔对民族主义,尤其是西方民族主义,总体上是持否定态度的。那么,他的民族主义思想具体有哪些内涵呢?
泰戈尔在他1910发表的长篇小说《戈拉》中集中而全面地表达了自己的民族主义思想。民族运动的分裂和挫折,促进泰戈尔思考印度的命运,《戈拉》就是他对刚刚过去并且亲生经历的那段岁月的思考的结果。小说以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孟加拉社会生活和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为背景,以正统派新印度教徒戈拉和梵社姑娘苏查丽达的两个家庭为场景,以印度教青年戈拉和宾诺耶与梵社姑娘苏查丽达、洛丽塔的爱情为线索,反映出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和近代先进人物探索祖国的解放道路的艰难历程。作品歌颂了进步青年男女的爱国主义精神,批判了宗教偏见,号召印度人民不分种姓、不分教派,团结起来,投身民族解放时代洪流,为祖国的光明未来和独立自由而斗争[2]。
19世纪七十年代,印度的爱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围绕民族民主革命和国家前途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论战,并形成了两大派别。印度梵社(被称为温和派)反对暴力革命,幻想通过和平手段,在大英帝国范围内获得较大的政治权利;主张彻底改革印度教,废除不合理的种姓制度和一切宗教陋俗,却又全盘否定印度的民族文化,盲目崇拜西方文明。新印度教派(被称为极端派)主张印度完全独立,提出要用暴力手段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提倡继承民族文化遗产,恢复印度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却又排斥一切西方文明,宣扬封建文化,甚至主张完全保留落后的种姓制度,企图把民族解放运动建立在印度教的基础上,从而走上了复古主义的道路[3]。以上两大思想派别之间激烈的思想争论和错综复杂的教派斗争在《戈拉》中有着非常具体的反映。《戈拉》的主题思想是从讨论印度社会问题的角度展开的,以求索印度的前进道路。
小说主人公戈拉是一位献身祖国解放事业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知识分子,他生活的唯一目的,就是驱逐殖民者,解放祖国。他充满激情,勇敢刚毅,没有丝毫的奴颜媚骨,这正是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品格,他代表了自尊自强崇高伟岸的民族之魂。小说描述了戈拉反帝爱国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进而形象地展示了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时代风貌。
戈拉从小接受了西方教育,受梵社影响,他反对偶像崇拜等印度教习俗,常常和婆罗门学者进行辩论。但后来一个英国传教士在报纸上攻击印度教和印度社会,他对此极为愤慨,立即挺身而出,为印度教辩护,并开始寻找根据,证明印度宗教和印度社会的优越性。这个时期的戈拉由于强烈的爱国情感的作用,思想难免偏激,他认为社会改革不是没有必要,但必须放在以后。他说:“如果你认为首先必须根除坏风恶习,必须取消繁琐的仪式,然后国家才能团结的话,那么你在漂洋过海之前,就必须把海水舀干……在那爱心面前,各种缺点和弊端都很容易被克服……你只有先成为我们自己人,才能成为革命者。不然,你提出中肯的劝告,也只会伤害我们。”毫无疑问,他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一个人文主义者,他说:“印度教徒不属于任何一个教派,印度教徒是一个民族……你必须想一想你只是在为自己的教派考虑呢,还是在为全人类的利益着想。”[4]然而,因为偏激,他也成了一个顽固的复古主义者,他身上出现了明显的宗教偏见。他认为祖国的一切都是好的,他严格遵守印度教的一切清规戒律,甚至为种姓制度辩护。
戈拉的性格无疑是矛盾的,他表现出了比较突出的双重性格。一方面他顽固地维护印度教的一切传统和有害的陋习。另一方面,他又常常做出违背正统印度教传统及其伦理原则的事情,比如他每天早上都去看望邻近的低等种姓的人。究其原因,他并非没有意识到印度教有许多弊端,只不过他不愿意公开承认罢了。
他的思想出现大裂变的转折是在他下乡进行社会调查之后。他所经过的农村,到处是一片贫穷落后的景象,地主以印度教传统和习惯为武器,吸别人的血,残酷地掠夺别人的一切。他亲眼看到了英国殖民主义带给印度的贫穷和灾难,也目睹了宗教偏见和种姓制度对印度人民团结的破坏,还目睹了劳动者冲破宗教偏见一致反殖的事实。这一切现实与他的宗教思想发生了严重的冲突,他感到再也不能用自己的幻想来欺骗自己了。他认识到自己过去脱离现实,脱离群众的缺点,决心从此和人民群众一起受难。这个时候他对宗教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宗教本来应该通过服务、爱护、同情、自我牺牲以及对人的尊重,给所有人以力量、生气和幸福,可是在这里这样的宗教连影子都看不到。传统习惯只是把人分为各种等级,把不同的等级分开,给人带来痛苦,不愿让人理智地处理问题,把仁爱远远地抛到一边,甚至给人前进的路上设置障碍。”[4]可见,戈拉开始挣脱了印度教的樊篱。
戈拉思想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就是他抛弃了宗教偏见,从一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爱国主义者。当他从他的养父母口中得知自己是爱尔兰人的后裔时,这一巨变使他清醒过来,他从宗教偏见中彻底解放出来了,他感到自己获得了行动的自由。他觉得此刻自己“站在一片广大的真实之中”,决心“给三万万印度儿女谋福利”,为民族解放事业而斗争。这就是戈拉爱国主义思想达到的最高境界。这个时候,他的思想性格,他的理智和情感终于实现了统一:他既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反对殖民主义统治,又要反对各种教派的弊端,成为“在任何教派里都没有自己的立足之地”的懂得“自由的意义”的人。他俨然成了作者的理想人物帕瑞什先生的接班人——一个没有宗教偏见的、富有“仁爱”和“同情”心的、“懂得自由意义”的爱国人士。
《戈拉》称得上是史诗性的作品,它全面展示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度社会思想的重大问题,表现了印度近代史上一代爱国主义知识分子艰苦探索的思想历程。可以说,《戈拉》这部小说是第一次以文学的形式比较全面地评价了激进派的功与过,给了印度广大人民、特别是那些爱国的知识分子分以极大的启发[5]。泰戈尔把印度爱国者戈拉写成是爱尔兰后裔,这样的戏剧性的情节安排,是有深意的。在这里,戈拉成了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融合的象征。
从前文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发现,泰戈尔的民族主义思想表现出了鲜明的个人特色,既具有复杂性,又呈现出一定的矛盾性。
在泰戈尔所处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的局限下,他对民族主义、尤其是西方民族主义的看法是悲观的。他指出民族主义者过分夸大本民族的利益,使得民族主义常常和暴力与侵略战争联系在一起。尽管如此,泰戈尔依然能够从全人类的利益出发,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他追求和平和开放,以建立各民族平等相处的国际新秩序为长远目标,以努力实现民族独立与世界和平有机统一为最终理想。
泰戈尔受过西方文化的熏陶,他积极吸取了西方文化的优秀成分。他一方面揭露帝国主义的侵虐本质,反对殖民统治,同时他又能积极地对待各民族的发展与未来。他倡导印度人民向西方学习他们的科学技术和先进文化,使印度的发展尽量吻合世界的发展趋势,找到一条世界各民族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大同道路。与一般民族主义者不同的是,泰戈尔具有更广阔豁达的开放胸襟和更远大的目光。
泰戈尔独特的民族主义思想无论是否适宜彼时彼境,都是他坚持真理的结果,他坚持国际主义立场,坚持对民族与个人的理性思索。他的民族主义思想是以尊重人、理解人,呼唤个人独立与解放为基础的,是以关注全人类的前途命运为基础的,表现出了浓郁的人道主义情怀。因此,泰戈尔在渴望民族解放和独立的同时,他的民族主义思想中包含着浓厚的世界意识和理想色彩。
在他赢得诺贝尔奖的诗集《吉檀迦利》第35首诗中他这样写道:
在那里,心是无畏的,头也抬得高昂;
在那里,智识是自由的;
在那里,世界还没有被狭小的家国的墙隔成片段;
在那里,话是从真理的深处说出;
在那里,不懈的努力向着“完美”伸臂;
在那里,理智的清泉没有沉没在积习的荒漠之中;
在那里,心灵是受你的指引,走向那不断放宽的思想与行为——
进入那自由的天国,我的父啊,让我的国家觉醒起来吧[6]。
在诗中,诗人的心合着祖国的脉搏而跳动,在理想天国的美好蓝图里深情地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的热切憧憬。从诗人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心中“这理想的天国”是一片和谐、自由、幸福的乐土,一切都是那样美,那样尽如人意。这是诗人在漫漫求索中,苦苦追寻的最高最美好的理想境界,是他憧憬已久的最高价值。在这里,人们呼吸着清新自由的空气,真理、正义和知识取代迷信、狭隘和愚昧,人与人、人与世界真正达到了和谐统一。与其说这是诗人对神之境界的赞美,不如说是他对自己的价值目标“审美的超越,思想的自由,世界的沟通,心灵的和谐,真理的完善,祖国的觉醒”的憧憬。这是一个全真至善完美的世界,它表达出诗人高尚的精神气质和宏博的价值取向。在这首爱国诗中,我们看不到狭隘的民族主义的倾向,相反,作者渴望打破家国的界限,他把印度争取民族自由的斗争看作是人类前进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泰戈尔看来,神的召唤飞越了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印度不应在与世隔离中枯萎,也不应耕耘一片孤独的田地,她应该与别的国家一道为了人类的共同理想,为了灵魂的自由而战。在他看来,他的祖国需要争取的自由不是一个单纯反抗外国压迫的消极概念。自由不仅仅是政治和经济的自由,更重要的是精神的自由,唯有灵魂解脱,自由才有价值。可见,诗人把争取自由的问题从政治的角度提高到了精神的角度。可以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在民族主义的问题上带有鲜明的人类意识和强烈的理想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