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丽丽
(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山东 济南 250300)
科幻电影在本义上为科学的幻想华章,从学术角度来定义科幻类型电影可能需要集中注意有关技术、科学、未来主义或“他者”形象的主题领域;同样有效的定义也可能来自对于标志性元素的通俗认知,比如飞碟、机器人等;第三种定义方式来自电影工业的视角,可能更关注特效和奇观的呈现[1]。因而,科幻电影有着明确的标志性符号元素与叙事特点。“软科幻”,相对于“硬科幻”,是指情节和题材集中于哲学、心理学、政治学或社会学等。科幻作品中科学技术和物理定律的重要性被降低了。因为它所涉及的题材往往被归类为软科学或人文学科,所以它被称为“软科幻”。这种说法变异于科幻小说。陈正道电影里更多的表现为“意识先行科学”的叙事与“物质先行科学”的叙事。
陈正道将科幻作为电影的叙事元素,以达到提升故事质感的目的。主要体现在:《催眠大师》将背景建立在催眠技术高度发展的条件下,是意识及知识水平的超前预见;而《记忆大师》则是以物质技术已经能够提取记忆的现实基础,来进行叙事。科幻与叙事的碰撞,将陈正道电影分离为两种:前者更为意识先行的科学,后者则是物质文明发达的实在科学。
记忆是影片的叙事线索,电影依据记忆展开叙述,因而给人强烈的主观体验。但由于主观或客观因素,导致主人公的记忆是错乱的。而电影叙事围绕记忆线索,这就需要把碎片化的记忆拼贴成完整的线索,也就打破了常见电影运用的时间线性的叙事模式。随着记忆叙事不定时的时空闪回,往往在影片最后才能彻底将记忆拼贴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催眠大师》中意识先行的催眠心理治科学,无形之中牵引着人物寻找失去的记忆,带动叙事的闪回。
1.《记忆大师》将时间定位于2025年,假设了人类记忆可以被删除、替代与激活。记忆可以存储在记忆芯片之中,进行保存或重新激活。记忆芯片作为影片科技因素的核心,芯片的动态变化影响人物的记忆的变动。记忆芯片引起人的记忆的断裂、模糊、扭曲,致使叙事结构琐碎凌乱,与《催眠大师》一样最后采用以碎片整合成完整叙事的模式。
2.影片具有主观叙事风格,一反科幻片理性认知常态。记忆成为影片叙事的主线,而人的记忆往往具有模糊性,甚至是为了满足潜意识的需求而具有虚假性,这就使得主观性弱化科技感,观众更容易接受感性的认知经验,在影片强烈的主观情景带入下难以保持冷静的立场。
以《蝴蝶效应》《忌日快乐》《罗拉快跑》等影片为例,主人公在同一空间里,不停地重复回到某一时间主动改变自身处境,是同一空间的时间重塑。多个并列的叙事,不断进行时间的推翻、重建,直至主人公意愿或无法控制局面为止。
与《罗拉快跑》不同的是,陈正道打破平行空间的冗余限制,在《催眠大师》中立足于一个固定活动的现实空间,利用科技手段(催眠疗法)展开对于过去记忆的追溯,是由点及面的叙事组合。这种由点及面的叙事空间是在科技前提下建立,如《记忆大师》中记忆芯片作为科技产物,引起记忆的错落,引发叙事的混乱。这种错落的记忆与蒙太奇结合碰撞,表现出超现实主义的叙事风格。“平行蒙太奇”与“交叉蒙太奇”大量应用于影片之中,将科技的未知感与叙事的混沌感结合,加剧矛盾冲突与影片的悬疑感。
1.通常人的记忆是有逻辑性与客观性的,不会轻易的扭曲与消除,更不可能脱离于人而存在。但在陈正道的电影中,人的记忆是一种可独立于人的,可以被提取、清除、保存、治愈的物品,是一种有情又无情的特殊存在。
2.清除的记忆不是视觉上的滞留而是人的情感,记忆的画面依然存在,只是没有情感的记忆无法还原当时的心境与感受,因而是苍白无意义的。从另一个角度讲,提取的是感情不是单纯的记忆,被治愈的正是缺失的某种感情。
3.记忆具有了情感色彩,如惊喜、恐惧、忏悔等多种表现。记忆是断裂的,成组块的埋藏在潜意识里。这些记忆代表着主人公的情感状态,伴随着混沌的记忆交叉联系在一起。
西方好莱坞科幻电影一贯有着完整的工业制作体系,类似于《阿凡达》《头号玩家》这种完全虚拟场景的建立,影片犹如在一个游戏化的世界里,科技炫酷感带来视觉刺激成为影片的最大看点。相比之下,陈正道的电影科技含量是十分低的。多利用科幻元素建立宏观印象,科技特效相对较少,但在影片中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人物对于记忆的追溯,沿着自身本能去发现时,科技作为主要的亮点出现,主要表现为:
1.科技场景化的建立(记忆追溯时使用的特效,多重叠印的表现,将人物短暂封锁在潜意识记忆里),将人置身于进退两难的选择境地,一旦进入,必须体验完整过程,带来压迫与刺激的共同感受。
2.悬疑与恐怖是其电影的主要表现的内容,科技作为次要因素在为表现这些元素时起到辅助作用,当悬疑与恐怖发展到顶峰时,科技元素的突然出现加重迷茫感与未知的气氛,达到一个恐怖与科技结合叙事的临界点。
在陈正道的电影里,演员的出众演技使影片整体框架饱满充实。以《催眠大师》为例:主人公在狭小的诊所里进行记忆的复苏与心理治疗,用虚构与荒诞的记忆展开影片,表现为重新塑造时空地点来拼凑完整记忆及故事的主要内容。
1.狭小的空间叙事很容易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因而演员的演技对于影片叙事的表达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2.这部影片的科技先行主要表现在意识层面的先行,在当前催眠医疗水平尚未高度发展的现状下,对未来催眠技术的推测与展望,因而表现为假设性的存在,在当下仅有的催眠技术基础上建构新的技术性操作。对于演员来说,在表演力度与深度的掌控上影片具有很高的表演要求。
3.徐峥与黄渤在表演之中,既融于角色又时而跳脱挣脱,与观众建立紧密的联系,将布莱希特的“陌生化效果”与“间离方法”的表演方法体现的淋漓尽致。演员的演技弥补了观众对于科幻因素的过分追求和叙事空间狭窄的限制,并在演员的表演中感受故事内容。
陈正道影片利用科技,深刻的揭露所指意义,把科学从物质世界中抽离出来,变为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符号形式,具有多种内涵[2]。
1.科技作为一种形式存在,即为可改变人类生活的一种物质形式,“记忆芯片”“心理疗法”是这种形式的体现。它带来了生活切实的变化,有利也有弊。
2.科技作为一种内容存在,其所指意义在科技与人性的碰撞。“躲避犯罪的遮蔽塔”“杀人助推器”“锁闭心灵的铁链”在影片中表现极为突出。人性在科学发展中扭曲,变态也得到救赎,在经历变故之后,回归对于科学的理性认知。
与西方科幻相一致的内核即为人性的回归与救赎。虽然悬疑、恐怖、惊悚是其电影的有色外衣,其反思科学与科学下人性的变化,表现人性的善良的精神内涵则是其无形的内核。
1.科技是人类永恒探索的主题。对于未知的迷茫或对于当下科技发展给人类人来带来的困惑感,都与人的本能认知紧密联系。悬疑、惊悚的审美体验在刺激观众的同时也拷问着人的心灵,科技的是把利器,我们应该如何与科技共存与相处是困扰着人类的话题。
2.《记忆大师》家暴导致了悲剧性的杀人。《催眠大师》致命失误在影片结束时被人所理解同情,将敌对心态转化为同情与理解。在与主人公相同的情景认知中,同为人的我们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吗?这也是导演留给我们的想象与思考。在陈正道的作品中科幻渐渐成为一种文化和风格,科幻文化也成为了一种由科幻作品衍变出来的新文化。
1.《催眠大师》与《记忆大师》两部科技质感的发展转变(2014至2017)以理性认知更为准确。前者的科技元素以先行意识为主,在制作中科幻场景的建立相对较弱,回忆场景中灰烬纷飞的场景相对粗糙,象征性的表现人物的处境与状态,没有较大的突破;后者在影片开始便建立高科技的技术表现,也是因为“记忆芯片”有了冲突与情节。后者在科技质感上明显高于前者,突破了“想象”的虚拟性,具有了科技的外衣。新媒体平台的发展,使得电影时长不再受限制,又受到西方大片的启发,中外交流的激励,行业景气的促进,长尾效应的期待等[3],与我国在新时代的科技进步是互相适应的,具有依靠生活与时俱进的发展特点。
2.科技制作的投入与剧本叙事的割裂局面渐渐缓和。好莱坞有着完善的电影工业美学体系,创作思想上体现主流价值观,追求商业娱乐效果的一整套制片路线和方法(明星制,制片人中心制等)贯穿体现在电影生产环境,生产过程(策划,制片,编剧,导演,剧组人员,摄像机),产品形态(语言,形式,结构,影像,叙事,形态,类型),电影工业管理(观众,批评家,媒介舆论,影院,营销,后产品开发)等方面。科幻片作为好莱坞创作的重要类型,也具备着这种完整的工业美学特征。在中国科幻片发展中,两者兼备的情况相对较少,国内对于科幻片的创作具体表现在网络科幻电影对西方科幻电影的低劣模仿《环大西洋》《超能嗨战队》等,情节的虚假构建;而《巨齿鲨》等中西合资影片过度学习西方原本的叙事模式,缺乏独特的东方审美共性,以至于中西不调的尴尬境地。但毋庸置疑的是《长城》这类将中国元素融入的科幻制作正在崛起。陈正道系列电影科技的投入相对较少,软科幻在剧本叙事有着先天优势,如何将好的剧作与科技结合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3.现阶段我们缺少的不是专跳板业化的影视制作团队与技术,而是情节与技术结合叙事的节点和转型。《记忆大师》的特效由国内天工异彩团队制作,是国内特效的先行者,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美国工业光魔是好莱坞科波拉为了拍摄《星球大战》一手创立,是美国的领军制作公司,历史发展时间长,制作工艺成熟。除此之外,美国漫威漫画公司将系列漫画出品成漫威系列电影,在技术与创作上做到体系化的衔接。与中国相比,在制作与生产效率上有着天然的优势。我国的科幻电影,创作井喷式,制作小众化,成熟的巨作与技术之间结合不成熟或因资金问题选择而相对次之的制作。
中国的软科幻电影有着多种元素:喜剧、悬疑、恐怖、爱情、战争和冒险等。但科幻始终作为主要核心元素而存在,这些电影受到追捧与喜爱,无疑在剧本上有着吸引观众的闪光点,做到科幻与叙事的重点突出与有机结合。陈正道的电影是将科幻与这些因素巧妙结合的一个典型表现。中国的“软科幻”电影有着强烈的生活气息,情节具有多样化与戏剧化的特点。我国科幻电影正从数量众多的“软科幻”电影向着剧本多元化、制作精良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