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滹沱柳
人,生即得姓,继之而名,天下皆然,概莫能外。
国人喜欢在姓名上较真儿,讲究“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其实,“坐”不是坐下的坐,“坐”是指连坐,古时诛灭宗族之时,不因为被连坐而改姓求免。不是做事的意思。所以,有人自报家门的时候会说“我是弓长张”“我是立早章”,以此彰显自己与他姓有别。
小时候,在农村,就没那么多讲究。但凡厨具,加之于以“破”字,就是好多村里孩子的名字。诸如,破锅、破碗、破瓢、破盆有的就干脆就叫狗剩、狗闹……
日本人似乎也不在乎姓名的优劣。绪形拳,可不是玩武术的,明石家秋刀鱼,也不是开小吃店卖“秋刀鱼”的,这都是日本人的姓名。最觉搞笑的是“犬养”、“我孙子”等姓氏,但别误会,犬养不是“狗养”,那是养犬的意思,但在咱中国人看来那就是骂人。
古代人的姓名也挺逗的,比如大名鼎鼎的霍去病、辛弃疾。去病不就是弃疾嘛,大概是两位历史名人的父母希望自家的儿男远离病患吧!
姓名还与社会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建国、援朝、公社、卫华、卫东、抗美诸如此类都打上了历史烙印。
有的还与时令有关,比如说,麦熟、秋收、小满等等。现在央视有一档常常让人泪奔的节目《等着我》,秀外慧中美女主持名叫“李七月”,说不定就是七月生人。倘如此,做父母的也太惰性了,可是不妨女儿成长为才貌双全的女神,气人不?
现在,街面上有不少起名公司,这也是货真价实的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