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群众文化智慧服务的路径建设

2019-12-27 20:03谭俊超
文化学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群众用户服务

谭俊超

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数字生活精彩纷呈,网络已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踏进网络世界的大门开始,用户数据便被不断记录,并作出分析判断,挖掘用户兴趣点,按需精准推送相应内容。

在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信息化和数字化高速发展之际,大众的文化生活需求日趋多样化、个性化。在新时代公共文化语境下,群众文化建设理应在智慧服务、精准推送的价值取向上拥抱技术红利、取得突破,构建内容丰富的大数据资源体系,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推动群众文化智慧服务、高效发展。

一、大数据与群众文化

(一)初识大数据

2009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肆虐。谷歌公司将5 000万条美国人最频繁检索的词条同疾控中心在2003—2008年间季节性流感爆发期的数据进行比较,判断出了流感的传染源,领先美国疾控中心一到两周[1]。谷歌公司就是运用大数据分析,预测出了流感的传播途径。

大数据是以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应用价值高为主要特征的数据集合,正快速发展为对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关联分析,从中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提升新能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服务业态[2]。

计算机和移动便携终端设备日益普及,数字化、信息化应用不断扩大,爆炸性增长的数据,远远超出了传统的计算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处理能力;云存储、云计算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不断走向普及,更是刷新了传统的计算能力极限。各类信息设备在高性能处理与广范围应用两个维度取得长足进步,成熟的软硬件条件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铺平了道路。

网络购物的商品推荐、出行导航的路况分析、健康管理的智能穿戴设备等与大众密切相关的应用也越来越靠谱、越来越智能,这些都充分展现了大数据的力量——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获得有巨大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或深刻的洞见[3]。

(二)群众文化服务面临的困境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统筹推进城乡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根基不断夯实。从场地建设到设备配置,人民群众有了参与文化活动的实体空间;从文化下乡、你演我看,再到一人一艺、主动参与,群众文化从弱到强、从引领示范到人人参与。但因起步较晚、投入不够等的掣肘,群众文化服务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

首先,供给不足与无效供给并存。“自上而下”的群众文化政策,不能准确、及时地把握群众的真实需求,导致群众文化提供方按行政意图或自身资源禀赋供给服务产品,较少顾及群众的实际需求,造成当前服务供给不足与无效供给共存的两大结构性矛盾。

其次,重硬件轻服务、重建设轻运营是群众文化建设中的顽疾。通过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公众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场馆得到了有效保障,各功能室配置也相对齐全。然而,群众文化软件建设却相对滞后。有丰富的活动,但知晓率、参与率不高,信息不对称现象仍在上演;场地闲置情形时有发生,资源的方便使用、高效使用还需加强。

最后,数字资源相对匮乏。有着国际成熟经验与海量数字文献资源的图书馆在数字文化建设中发展迅速。博物馆也因藏品丰富、主题内容明确、数字化设备及技术先进,在数字文化资源建设中也有较大优势。文化馆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服务机构,在茁壮成长的同时,面临诸多空白领域,在摸索中前行。在大数据时代,如何丰富群众文化数字资源,提供高效便捷的数字服务,没有现成的路可走。

(三)大数据是群众文化取得突破的良好契机

群众文化大数据,是与群众文化密切相关,在群众文化服务中产生和搜集到的数据,这些数据经过持续不断地累积之后,在深度和广度上足以产生揭示规律和影响运作的效应,足以利用相关性合理推出即将发生的事,籍此提供切中需求、正中下怀的文化服务。

首先,大数据有助于群众文化建设的科学决策。大数据可以忠实记录群众文化服务供需数据以及群众文化阵地运行数据,并从中搜寻、分析、发现群众文化服务实践中存在的短板,为群众文化制度建设提供决策支持,更好地推进标准化、均等化和数字化建设。其次,大数据能够精准对接需求。大数据以其巨大的数据收集、分析能力,能够充分发现事件间的相关性,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地区环境不同,个人情况各异,对文化的需求也各有不同。大数据可以精准构建个人需求模型,按需配给文化服务,摒弃经验配送或一刀切服务模式,不断提升服务的精准性。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明确要求:“加强数字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美术馆和文化馆等公益设施建设,构建文化传播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传播中国文化,为社会提供文化服务。”[4]大数据服务建设,是新时期群众文化建设的时代命题。

二、群众文化大数据的获取

在信息化、数字化的建设浪潮中,群众文化起步较晚,缺乏成熟的大数据应用经验。如何迅速积累一定体量的大数据,成为实践群众文化大数据应用的当务之急。

(一)合理利用第三方数据资源

现代生活中,数据无时无刻不在产生。网络购物之后,用户的需求数据便会被采集,类似广告推荐便不断出现;打开新闻APP,历史浏览被分析,新推送的往往是感兴趣的内容。只要使用网络,就在不断产生数据,建构个人数据大厦,完成个性鲜明的用户画像。

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5],微信用户达10.4亿人[6],微博月活跃用户数增至4.11亿[7]。如此庞大的网民队伍,他们有什么样的文化需求?文化生活具有怎样的特征?对于该问题,各级文化主管部门、服务机构,要大胆尝试、科学创新,通过数据交换、交叉认证、合作共建等方式获得互联网巨头的大数据资源,服务群众文化建设,更加精准地把握群众文化需求。

(二)业务数据采集

2016年,我国有群众文化机构数44 497个,组织活动106.5万次,参加文艺活动42 337万人次[8]。抽象的数据背后都是鲜活的个体,都是参与者兴趣爱好的体现。积极收集每一次活动背后的数据,积少成多,群众文化大数据建设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各文化场馆可以利用视频图像采集设备和流量传感设备,采集场馆内的观众数量、移动轨迹、停留时长,分析展品的焦点区域、受关注程度,判断群众感兴趣的领域和大众关注的热点。充分利用举办各类活动的机会,通过网上注册、活动预约、二维码签到等便捷高效的手段,建立包含用户基础信息、活动参与、评论反馈在内的群众文化运营数据。以自身业务为切入点,充分重视和抓住每一次参与活动的机会,建设完善的用户信息数据库,以期在深度和广度上产生足以揭示规律和影响运作的效应。

三、大数据时代群众文化智慧服务的路径

(一)建设内容丰富的资源大数据

容量大,是大数据最为显著和重要的特征。数字资源是发展和完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群众文化的大数据建设,首要任务是建设内容极大丰富的数字资源。

1.将传统业务资源数字化

内容单一、场所固定的文化服务时代一去不复返,方便快捷的网络让人们有了更为丰富和多样的途径获取信息、享受服务。群众文化要在网络世界引领文化风尚、传播核心价值观,必须提供方便快捷、丰富高效的数字文化资源。

2016年,全国群众文化机构组织文艺活动106.5万次,举办训练班59.1万次,举办展览15万个,各类理论研讨和讲座33 769次,文艺团体演出14.8万次[9]。将这些讲座、演出制作成数字资源,就可以让不能到现场参与活动的群众也能享受到文化惠民成果;举办网络展览,线上线下同步进行,日积月累,便会有大量丰富的美术、书法、摄影作品数字资源;加强艺术培训,制作内容精良的慕课教学视频,不断丰富艺术普及的课程资源,让广大群众足不出户也能进行艺术学习,提高艺术修养。

2.加强社会合作

有限编制的文化部门工作人员,难以覆盖和精通所有的文化艺术门类,在公众文化需求日益个性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急需转变思维,加强社会合作,将丰富的社会资源纳入供给体系,不断提供丰富高效的群众文化产品。

社会机构拥有先进的设备、专业的人才、成熟的创作经验,每年都产出了大量的文化艺术作品。给予社会机构优惠政策,将他们优质高效、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产品纳入群众文化服务供给体系,群众文化服务产品不够丰富的顽疾便会迎刃而解,更能促进文化产业生产出贴近民生、贴近群众的文化产品。

3.提高公众参与度,鼓励大众共建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人民群众就是宝贵的资源库,大量优秀的文化爱好者、传播者就身处其中。网络上数量庞大的音乐、摄影、舞蹈教学视频,很多都是热心爱好者无私分享的。许多人都怀有艺术梦想,希望自己能够成为画家、书法家、摄影家、作曲家、歌唱家、舞蹈家、曲艺家等,能够具有艺术创作和艺术表演的才能。文化馆有责任给怀有艺术梦想、渴望走进艺术殿堂的人提供梯子,铺设台阶[10]。

政府的力量是有限的,而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应当为这些乐于分享、甘于奉献的人提供舞台,建立政府主导保基本、社会共建补短板、公众参与展风采的多元主体供给模式。

(二)建设智慧精准的服务大数据

长期以来,我国群众文化建设领域存在着重建设、轻服务的弊病。充分抓住大数据发展机遇,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落脚点,狠抓群众文化服务建设,才能有效推动群众文化服务事业良性发展,提供人民满意的群众文化服务。群众文化大数据建设,就是实现这一途径的重要举措。大数据在洞察文化需求、优化资源配置、精准靶向用户、丰富服务内容、拓展服务渠道、扩大服务范围和提高服务质量方面大有可为。

1.注重用户行为分析,建设更懂用户需求的大数据智慧服务

网络用户行为分析就是从海量网络数据中挖掘出潜在的、有价值的数据,对用户进行画像,描绘用户需求图谱,以期优化用户体验,实现更精细和精准的服务。用户在网络上发生的行为,比如网络购物、上网搜索、观看视频、在线游戏等,这些行为一旦发生,就会产生个人行为数据。将隐藏在这些行为数据中的网络用户特点显现出来,就能深度反映该用户当前的兴趣爱好和潜在需求。

收集年龄、性别、文化教育等信息构建用户模型,梳理用户在网站、客户端的浏览量、停留时间、跳转率、退出率等页面偏好,分析市民参与文化活动的时间、地点、频率,形成个人需求报告,智能推送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内的相应资源内容,不断提高推荐准确率,为用户提供更有价值的数字资源。

2.提供个性化教学服务,建设深化全民艺术普及的大数据智慧服务

全民艺术普及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2015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要求“积极开展全民艺术普及”;2017年3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将“艺术普及”上升为法律规定。全民艺术普及工作,目的是吸引和带动广大群众学习艺术知识、参与艺术活动、开展艺术创作,让艺术融入生活,让生活更富有人文精神和审美内涵。

在全国广泛掀起将慕课应用于全民艺术普及的浪潮中,充分利用大数据挖掘学员信息,从认证登录到在线学习,记录和分析学员所学的课程门类、课程进度、教学反馈,清晰地了解学员需求,以提供个性化服务。根据培训学习记录,推荐与教学课程相关的图书资源,推送公共文化体系内相应的沙龙、讲座、展览、演出等活动资讯,强化艺术培训的系统化学习。根据学员搜索查询记录,分析学员兴趣爱好,编制个性化进阶学习计划,从入门教学到基础巩固,再到拔尖提高,按教学年度学习结果适时推荐更高阶段的学习课程和数字资源。艺术普及,不应是基础普及原地踏步,对于学习动力强劲,知识储备到位的学员,应综合学习记录、教师考评、个人意愿等数据分析,编制科学高效的进阶学习计划,让艺术学习不止步。

3.重视移动端优化,建设高效精准的大数据智慧服务

2017年,西安市统计局组织开展了“西安市民文化消费需求”调查,受访市民获取文化信息的途径排在首位的是手机(占比74.5%)。群众文化数字化建设要不断优化移动端设计,在碎片化和位置服务等方面取得进步,更好地服务人们的移动数字生活。

腾讯大数据《移动页面用户行为报告》显示,加载超过5秒就会有74%的用户离开页面[11]。为移动端优化学习页面,使之更适合碎片化学习、移动式体验,无疑至关重要。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便携终端成为人们随身的设备,占据了人们大量的碎片时间。群众文化大数据服务平台要适应移动时代的碎片化需求,要根据用户注意时长,调整教学课时,推出更多更精简的图文、音视频资源。介绍一件展品,欣赏一幅字画,讲解几个舞蹈动作要领,让群众在碎片时间里也能接受文化熏陶。

移动端优化,还应注重位置服务功能。召乘网约车,在手机上就能看到车辆位置和行走路线;出门见朋友,一键共享位置信息,顺着导航图就能轻松找到彼此。群众文化服务要充分利用各类移动便携终端的定位功能,实时显示附近服务场所,引导人民群众就近参与服务。

(三)建设科学高效的管理大数据

管理,是群众文化发展的灵魂。科学高效的管理,将极大地推动群众文化事业的良性、快速发展。采用“数据驱动”方式,借助大数据分析,加强文化管理和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融合,塑造发展新动力,是新时代群众文化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

1.大数据分析需求反馈,促进文化管理科学决策

传统的政策制定过程中所需的数据主要通过调查问卷、下级上报等方式获得,调研结果严重依赖样本的可靠性。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群众文化的数据来源更为直接和广泛,海量的数据、高效的分析,可以更全面、真实地展现公众的文化需求,为文化管理的科学决策提供支撑。

在网上预约、在线参与大行其道之时,获取活动参与对象的居住信息、年龄信息、受教育程度已不是太难的事。根据收集到的活动参与者的数据分析,再结合居住区的人口密集程度、公共交通通勤情况,合理增设、改造文化活动场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在乡村、社区、大型居住区附近等最接地气、最近民心的与群众生活紧密相连的基层,设置功能完善、小而多的分支机构,满足群众家门口的文化需求,为广大群众参与文化活动、享受文化活动提供便利。真正做到文化机构“全覆盖”,而非行政区域全设置,突出群众文化事业的均等性。

文化服务单位,还应当通过大数据技术,深入了解当地群众文化参与情况,收集群众反馈的信息,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有针对性地送出文化产品、开展文化活动。宏观、整体分析各个场次的活动数据,充分了解每一个市、乡镇、街道、社区居民文化参与情况、偏好等信息,投其所好地推送信息、提供服务。

2.大数据绩效评估,促进文化场馆科学管理

采用在各级文化场馆安装影像采集设备的方法,通过视频、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技术,对各级文化场馆的活动人数、场馆利用、开放时间等运营情况进行深度分析,文化主管机关可以快速了解各馆办馆效果、服务效能等信息。通过工作安排的预先数据填报,文化管理机构可提醒督促文化活动按时举办,保障文化活动的服务数量。通过活动的视频、图片、媒体报道及参与群众的意见反馈,文化管理者可评估文化活动的举办成效,保障文化活动的服务质量。

在大数据平台中提炼出绩效评估关键指标,系统性地在阵地、用户、主管单位之间建立信息传输反馈环路,在业务上发挥“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用”的作用,在机制上寻求更科学、更客观、更真实的评价体系,倒逼基层政府及时主动督促基层一线文化场馆提质增效,主动开展文化活动。通过大数据管理系统,各级文化场馆能够了解自身在本地区的各项指标排名与短板,促进行业内相互学习和交流,形成你追我赶、竞相创新的良好局面。

3.大数据互联互通,实现数据资源共建共享

群众文化大数据建设,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打破部门界限,破解信息孤岛难题,整合系统资源,才能不断提高文化服务效能。图书馆、博物馆在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方面起步较早,有先进的国际经验可循,积累了大量的服务数据,深入分析借阅数据、观展数据,绘出文化需求图谱,再延伸至公共文化领域的美术馆、文化馆,体系内部各机构共同发力,协同推进,就能全方位、多层次地为读者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实现公共文化体系平衡发展、充分发展。

共享用户的查询记录、访问历史,快速识别用户行为,推荐专业系统的数字文化服务,让用户一次访问就可以快速获取体系内相应的文化服务内容,无疑将大大提高用户体验、增强数字平台黏性。如果用户在图书馆借阅了古典音乐、发声训练的书籍,则可以向他推送文化馆即将举办的音乐讲座信息以及各艺术院团、演出剧场相应的音乐会演出资讯。如果用户在文化馆学习国画,则可以向以学员身份证号码注册的图书馆账号推荐国画学习书刊,并推送美术馆相应的展览信息。

依靠背后强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政策和法律层面构建文化大数据共享机制的保障体系,通过技术规范实现跨部门、跨行业网站和数据库的互联互通,整合场馆资源、活动信息,智能分析用户习惯,精准对接公众需求,让公众知道哪里有文化活动、什么时间举办、如何便捷地参与,才能更好地让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大众。

4.加强用户数据保护,建设安全的大数据应用

在大数据建设浪潮中,文化领域还缺乏明确的大数据安全规范,对第三方建设者缺乏深层次的行为约束。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在挖掘数据资源富矿的同时,注重可持续生态链的保护和建设,确保不出现重大数据安全事故。在法律允许的框架内,合理收集个人信息,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各文化服务单位应切实履行相应义务,保护好用户数据,防止个人隐私受到侵害。业务主管部门应当出台指导性规范文件,明确大数据承建方责任,确保数据不被泄露,不作他用,填补数据存储与销毁的空白机制。唯有如此,大数据的行业应用才会健康发展。

四、结语

信息化、数字化深入生活,人人都在贡献数据,自然而然地催生了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的大数据时代,但大数据的价值犹如海洋中的冰山,我们只看到了冰山一角,更多、更大、更具价值的部分还深藏在水面之下。抓住大数据技术革命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艺术门类齐全、覆盖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多样的优势,建设更为智慧精准的数字文化,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要,是新时代群众文化建设的新征程。

猜你喜欢
群众用户服务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