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梅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学前教育系,安徽 芜湖 241000)
国内教师非言语行为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其研究进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相对狭隘,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一些零散的结论也只是停留在声音、表情、衣着等方面的研究。第二个阶段拓展研究的范畴,并开始细化非言语行为动作单位的分解研究,深入到人体的各部分姿态动作,确定文化因素在非言语行为中的作用,奠定教师非言语行为研究的基本框架。第三个阶段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引导,从内容到形式的多维层面具体阐述教师非言语行为,并意图引导教师非言语行为走向专业内化的发展方向。
“非言语交流研究的范围包括一切非言语的基本现象,这些现象互相紧密联系并影响人们互相交流。身体结构、面部表情、体态、谈话中的沉默以及人的服饰等都可以作为非言语表达研究的正式课题。”[1]非言语交际不同于词语进行的交际活动,通常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指手势、身势、面部表情、目光注视、触摸、服饰、空间利用、时间观念等;一类是“副语言”。虽然非言语行为定义繁多,但都强调了其本身就是一种行为,无需借助语言符号系统。教师非言语行为与其职业特征相结合,作为课堂教学手段之一,只有针对特定的交际情境,运用恰当的非言语行为,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校教师非言语行为的普遍性、连续性、自然性和情境性的特点决定了其在教学活动中的广泛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偏向于理论的教学内容使教学氛围更加严肃、枯燥,高校教师非言语行为的有效运用可帮助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增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1)在教学效果上,丰富教学语言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只输出有声音的刺激,那么学生只能单纯地依靠听觉系统来获取信息,时间一长就会产生倦怠感,失去兴趣。教师的身体、动作无时无刻不在发出非言语行为的信息,并为学生所接收。教师如果适时输出非言语信息,如大量运用脸部非言语行为,激活视觉系统的运用,不仅可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所传递的信息量也将大大增加。脸部的非言语行为主要包括表情和眼神两个方面。教师进行情感表达的主要渠道与窗口就是面部表情与眼神交流,主要传递心理与情感方面的信息。教师非言语行为的运用,一方面可帮助教师展示、说明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能更好地在教学活动中表达内心的情绪、显示情感倾向[2]。
(2)在专业教学中,补充语言表达的功能。所有非言语行为的“意义”都是与当时交际情境相关的,同一非言语行为在具体情境中所表示的“意义”多样。如点头,在不同的情境下,它可表示同意、肯定、赞同、满意等多种意义。师生之间的交际是发生在课堂这一特定情境中,教师非言语行为与不同的教学情境相结合,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常常能弥补语言表达所限制的不足。如英语教学中涉及两种语言,教师非言语行为即在这两种语言的交替使用中具有特殊功能,手势、表情的运用帮助、解释教学内容,同时身势语的使用可对语言表达进行补充和形象地说明。在艺术鉴赏课程教学中,经常运用声调、节奏、语速等方面的变化充分表现创作背后的情感表达,如用低沉缓慢的语调能诉说作品的悲悯之情,能达到平淡语调朗读所达不到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笑、叹息等会在特定教学情境中呈现出多种信息。
(3)在课堂管理中,有效调控进程。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师和学生传送信息与反馈信息的双向活动过程,获得学生的反馈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眼神、表情、手势及其他非语言行为都是对课堂上所接受信息的反馈。学生面带笑容、频频点头,说明已掌握所教授内容,教师即可进入下一个教学阶段;大部分学生出现皱眉、困惑的表情,教师应及时反思知识难度是否超过了学生现有水平,抑或是讲话语速过快,此时,教师应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并注意调整教学进度。在学生上课不专心的时候,正确使用表情、眼神等非言语行为,既保证了课堂管理的效果,也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收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1)不恰当和不准确运用非言语行为。教师非言语行为的信息表达是连续的,只要他人或自身感觉到身体部位的存在,非言语交流就依然存在。非言语行为大部分都是潜意识的自然流露,如果没有形成一套熟练的运用体系,表现出来的行为也是没有经过加工和修饰的。教师不恰当的言谈举止、表情神态、服饰衣着等因素,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对课堂教学产生消极影响。如教师着奇装异服,会将学生的注意力偏移到教师的服装上;教师精神状态不饱满,上课只停留在讲台位置,声调没有起伏,则不能有效集中学生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具备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还要注意自身的表情、眼神、动作等非言语行为的运用,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修养和教学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水平,选择非言语行为的使用频率、程度。教师在课堂上经常运用的非言语行为应是在师生长期交流中形成的具有约定俗成含义的行为、动作,使双方都能领会和运用,并且教师非言语行为一定要符合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社会道德规范和风俗习惯。
(2)运用非言语行为的“度”难以把握。教师在运用非言语行为时要适量,更要掌握“度”,不能过多,也不能没有;不能过于夸张,也不能过于拘谨。教师运用过于复杂多样的非言语行为反而会使人眼花缭乱,学生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师身上而不是教学内容上;不运用或运用很少非言语行为,完全通过语言表达,又会影响教学效果。在运用非言语行为时,教师必须进行周密部署,尽量做到与教学内容、课堂气氛和谐一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当、自然地运用非言语行为,在类别上有所选择,在程度上有所控制,学会在不同的课堂情景中,合理、恰当、适度、艺术地把握非言语行为。
(3)存在消极或无意义的非言语行为。言语行为如同语言,也具有丰富多样的含义,有时在不同的情境中所表达的意思也不同,因而教师运用不同的非言语行为对交流对象的影响也就不同。教师有的非言语行为能辅助言语表达,从而帮助教师更好地讲授教学内容,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有的非言语行为也是消极和无意义的。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运用非言语行为是无目的、无意识的,甚至完全凭自身习惯,要注意避免不雅或与教师身份不符的非言语行为的个人习惯性动作。师生交流过程中,眼神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眼神交流,采用亲切、鼓励的眼神,而不是目光冷漠或没有感情扫一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非言语行为时一定要注意自身所运用的非言语行为是否恰当,避免运用消极的非言语行为。
(1)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既包括教师富有生命力的一切活动,也包括所有可协助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活动,是协助教师增强知识与技能、增进学校效能的系列过程[3]。教师专业化发展会不断推动教师自身内在发展动力,调动教师优化教育教学手段的积极性,从内在去审视自身的课堂教学行为。教师非言语行为是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教师非言语行为更加规范提供有利环境。同时,教师可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等外部资源提供的政策支持和环境支持,不断丰富和提升自身的教学品质和教学艺术,这就为教师优化自身非言语行为提供了条件。
(2)教师培训与“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创新。青年教师获得教育专业知识一般有四种途径,即师范院校学习、教师进修学习、师资培训班、通过经常性的主动听课活动自己摸索积累[4]。新晋教师的岗前培训被高度重视,由省级管理部门统一组织,由在线学习和校本学习相结合,不仅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和知识结构体系,更是提高了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和教学技能,增强了课堂的教学活力,无疑能直接推动教师的教学能力。“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实施,增加了教师培训的个性化,加强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对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或骨干教师课堂的观摩、学习,以及课后对教师课堂行为的系统和具体的分析、评价,激发了教师对自身课堂行为及非言语行为的重视。
(1)缺乏重视。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认识是实践的指导者。每个人的行为都是在自身思想观念的指导下进行的,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同样受其教育理念的影响。大部分教师会精心准备他们的语言组织,往往会忽视自身通过眼神、姿势、身体距离等向学生发送的信息,甚至会伴随有消极非言语行为的出现[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更加注重对教学内容的广度与深度的探索,忽视自身非言语行为的教学艺术。教师必须给予非言语行为足够的重视,有意识地规范自身的非言语行为,积极探索其中的规律,努力使之科学化。
(2)没有得到系统训练。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明确指出:“高等师范学校应该用其它方法来培养我们的教师。如怎样站、怎样坐、怎样从桌子旁边的椅子上站起来,怎样提高声调,怎样看等等‘细微末节’,这里,我们就会触及众所周知的演剧方面以及舞蹈方面的技巧;运用嗓子的技巧、声调、视线和动作上的技巧。这一切,对教师来说都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没有这些技巧,那就不能成为一个好教师。”[6]实际上,师范生很少系统学习有关非言语行为的课程,只有“教师礼仪”“教师口语”等公共课程才少量涉及非言语行为的有关知识。这些课程并没有系统地对非言语行为的功能与运用进行介绍,只是简单地介绍了一些基本的教师礼仪,没有将非言语行为视为教师的技能之一,也没有提出教师非言语行为的训练要求。在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必须要教授、训练师范生关于表情、声调、动作、神态、姿态等课程,不仅训练端庄的仪态,而且辅助师范生在课堂上更准确地、生动地讲授教学内容,更有力地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自我反思是基础。反思是思考、探索、反省和解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方面的问题,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重要途径。教学情境是动态、偶发的,每一瞬间、每一时刻的情境都是特定的。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大多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依靠直觉、灵感、信念、洞察力和价值观积累的非正式、难以明确表达的技能、技巧和经验等,具有高度个性化、不易言传和模仿的特点,它通常呈内隐状态,是教师基于个人经验和个性特征在长期教学过程中积累和形成的,并运用于教师个人的日常教育教学情景和行动中[7]。教师只有用批判的眼光审视自身行为,不断通过对自身行为效果及行为的实施进行分析和重建,才能不断丰富知识,以指导自身的教育实践行为。
“诚于中形于外”,教师外在的行为表现来源于自身的内在修养。一是教师必须具备在本领域的渊博知识。教师只有具备丰富的知识素养,才能在课堂上举止得体,挥洒自如;如果对教学内容了解浅显,则课堂上必然疲于应付,教师必定在自身的非言语行为上疏于运用和规范。二是加强教师自身道德修养,形成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人格,关爱学生、教育学生,并将这些内在的情感通过教师的非言语行为外化,被学生感知、理解。三是加强教师自身美学修养,通过系统学习培养自身的个性美、情感美、教态美,同时加强教师礼仪的学习,提升非言语行为运用水平,以良好的形象示范学生、感染学生。
教师应主动学习关于非言语行为的系统知识,熟悉教师非言语行为的表现形式,正确理解手部非言语行为、脸部非言语行为、身势语、副语言行为及空间语言行为等行为涵义,并在课堂中正确运用。教师同一个身体动作既能产生积极的效果,也能产生消极的效果,因而教师运用非言语行为时一定要把握积极的非言语行为和消极的非言语行为。如教师在运用手部评价性手势时,使用竖起大拇指或鼓掌是积极的非言语行为;食指直接指向学生进行语言评价则是消极的非言语行为。二者动作差别细微,但产生的课堂效果差别很大。注视是教师较常用的眼部非言语行为,但不同角度结合不同表情就会表达不同感情,平视和较长时间的点视会有引导、鼓励的积极作用,但教师自上而下的俯视、瞪视等则会产生消极的效果。
一是积累非言语行为素材。教师可通过各种途径搜集相关非言语行为的知识,掌握有关非言语交流所运用的动作、表情、姿势,如图书资料、网络、报纸等。在积累非言语行为素材的过程中,教师尤其要重点关注自己情感表达的表情、神态,以及交流态度中常用的非言语行为。二是进行模仿与训练。教师可根据自身喜好或其他实际情况选择参加集体培训或自主训练,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模仿。教师可关注优秀教师的公开课,学习如何运用非言语行为辅助教学;在关注他们的语言教学艺术的同时,细心观察他们的非言语行为表达的方式与特点,并对其可取之处进行模仿和训练。从局部和个别的身体语言出发,教师在熟练运用局部动作后,综合运用各个部分的非言语行为,形成自身的运用系统,并能与言语行为协调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师非言语行为的有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