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诺 刘红秀 姚 震 陈 鑫
(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 河北 唐山 063000)
为了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发挥人才的积极作用,其中服务设计人员对推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人才培养教育单位要构建乡村服务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具有导向性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设计人才,突破以往人才配置和人才培养的瓶颈,为推动乡村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平台[1]。
当前,乡村服务设计人才培养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存在很多不足和问题,制约着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在当前互联网经济迅速发展的前提下,乡村服务设计青年人才大都走出乡村、进入城市,获得更好的发展,他们利用互联网媒体把设计资源转化为经济收入。这就导致目前农村服务设计人才比较匮乏,无法带动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
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许多地方没有针对服务设计人员引进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缺乏人才引进职业未来发展规划,对人才吸引力不够;同时,本土服务设计人才开发不到位,不利于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2]。
乡村旅游、乡村文化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很大,音乐舞蹈艺术、民间传统手工艺术等得到了保护和继承,推动了乡村文化市场的发展。但是从相关服务设计人才资源管理来看,人员素质比较低,尤其是缺乏文化创意人才。这不利于为乡村文化市场发展提供专业指导,不利于提升乡村文化产品品质,不利于乡村服务人才的进一步挖掘和培养。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人们在文化方面的消费需求与消费能力不断提升,乡村文化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为了满足乡村文化市场的需求,当地管理部门需要注入更多技术、资金以及人才,吸引更多高层次的文化创意人才,提升文化服务设计水平。但是受到财政资金、地理环境、基础设施、社会管理服务等因素的影响,与城市相比,乡村对高质量文化人才的吸引力不足,不利于乡村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人才培养单位要针对当地乡村发展实际,建立具有当地特色的“三农”服务体系及培养团队,为乡村培养更多优秀的服务设计人才,推动当地乡村经济文化的发展。
乡村服务人才培养机构需要制定人才培养标准,以艺术学科为主题,设置相应的专业集群,通过不同专业的优势互补,加强与高等教育院校的合作,提升服务设计人才的培养质量。在课程开发方面,要设置满足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课程,提升工艺设计水平、产品研发水平以及文化产品销售水平;要通过具体的实践,创新文化教育培养模式,为服务设计人员创造良好的条件[3]。另外,要通过产学结合,丰富人才专业知识,提升人才实践能力,构建完善的文化创意人才知识结构。
当地政府需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文化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建立完善的文化创意资源共享创新机制,构建相关产业共赢共享的创意产业组织;针对传统民间艺术,当地政府要发挥桥梁作用,与文化艺术企业建立产业联盟,创建高质量的文化创意类产业学院,实现专业、行业的融合,充分发挥企业参与作用,为人才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人才培养机构要实施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教学,积极创新现有的教学资源,激发服务设计人员内在的创新能力;要不断开拓人才学习体验模式,让人才充分融入乡村建设中,实现与地方产业有效连接,让更多的服务设计人员真正参与到实际创意活动中,提升人才的创造能力,推动相关文化产业融合发展[4]。
为了振兴乡村文化产业,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文化创意人才队伍,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服务设计水平。首先,要建立完善的人才选聘机制,因地制宜,选择高素质的人才,规范现有的人才管理制度,通过良好的激励机制,不断吸引更多的人才,实现乡村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其次,建立项目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比如虚拟现实技术、农村电子商务等,推动新兴技术的推广,进一步丰富现有课程资源,培养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意思维[5],不断提升人才服务“三农”的能力。最后,需要建立新型的教学师资队伍,加强与教师、专业设计人员的交流,在具体文化创意项目开展中培育新型农民,为服务设计人才培养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地方政府要加大对乡村文化的政策扶持力度,在吸引外来人才的同时,发挥各方力量,深入挖掘本土人才,从而满足乡村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要求。人才培养教育单位要构建乡村服务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具有导向性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设计人才;要进一步加强与地方企业的合作,促进农村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当前乡村经济迅速发展的前提下,对乡村服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服务设计人才培养,要立足于区域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不断创新应用型人才;要立足长远发展,建立和完善服务设计人才培养体系,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