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奕雯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江阴 214400)
电子商务是一个既新又实践性强的专业学科。当前,国家大力推动职业教育,期望职业教育能为推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提供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企业对电商人才的需求也非常急迫,并且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导师工作室,让高职院校老师走出学校、对接社会,让学生有真实的实践环境,搭建学生进入企业前的桥梁和枢纽。
工作室的雏形,是借鉴德国“工厂学徒制”。德国有高水平的制造能力和高度发展的职业教育,由导师带领学徒工,通过实际操作获得技巧和生产技术。德国职业类高校教师聘用方式,也与中国有很大不同。
中国高职院校教师大多来自师范类应届毕业生,经过严格的教法学习,教学能力较强;但由于没有在企业中进行完整的专业实践操作,或者离开企业时间较长,跟不上行业企业的发展步伐,理论和实践往往与社会需求脱节。
目前,各高校电商专业都在尝试导师工作室的运行模式。
工作室是否能接到企业的项目,取决于指导老师本身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工作室能否运行的关键在于项目引入,而项目引入主要取决于核心指导老师;核心指导老师通过人脉以及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关系,来与企业谈合作意向。因此,核心指导老师在本地电商行业的影响力决定了能否引入项目,以及引入什么样的项目。比如我校电商专业与江阴地方电商协会是会员及伙伴关系,学校老师在电商协会担任重要职位,这就有利于和电商协会会员进行交流和项目意向的谈判。
企业在工作室中的参与度取决于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对工作室的价值认可。企业愿意参与工作室项目的引入,以及委派企业熟练的技术人员参与工作室的指导,通常取决于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工作室的价值。如果工作室完成的产品能达到企业的标准,且不需要企业提供人员的培训成本,或者以后能和学生签订双向就业协议,那么企业在工作室的参与度是非常高的。
但是,如果产品的修改成本很高,或者工作室的产品和服务给企业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企业是不会再愿意合作,并且也会在行业里给学校以负面的评价。
工作室对导师的要求比较高,不仅有专业技能水平,还要有一定的管理能力、教学能力以及强烈的责任感。在笔者看来,工作室就像一个模拟的公司企业,导师就是企业里的老板,学生就是企业里的员工。但又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因为开设目的不同。企业的开设是为了盈利,而工作室的开设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接近企业的实践环境。导师既要充当老板的角色,去校外承接企业的项目,选择合适工作室,合适学生操作的实践项目,又要充当师傅的角色,在学生碰到问题时给出解决的方法,在技能上给予指导,在学生心理上给予疏导。同时,导师还要充当团队主管的角色,给团队分配任务,管理团队的日常运作,考核团队成员。
工作室看似一个简单的组织结构,但对导师的要求却非常高。因此,很多高校是以专业中资历和能力最强的中青年教师作为工作室的第一导师,形成“名师工作室”模式
首先,如果一个专业出现多个工作室,就会面临抢学生的现象,并且仅有一小部分学生进入工作室,而大部分学生只能被挡在门外。部分院校电商专业出现多个工作室,比如美工工作室、运营工作室、新媒体工作室、客服工作室。让每一位专业方向的导师担任一个工作室的运行。
本文认为,这并不是一个可取的做法。虽然可以让更多的老师参与到社会实践和服务,但是这也会带来很多其他的问题,比如抢学生的现象,毕竟优秀的学生是少部分的。每一位导师都希望自己团队中的学生是优秀的,这必然会出现竞争行为。
其次,企业项目很多时候不是一个简单专业方向的任务,而是可能涉及多种专业技能,既需要客服,又需要美工,还需要运营等等。而一个项目不可能分散给多个工作室去完成,这就需要一个工作室能同时承接这种复杂但却很现实的工作任务。因此,部分院校由一位主要导师负责人带队,由教研室其他多位老师共同参与工作室的建设,这对工作室的延续上是行之有效的,并且在运行成本上也是集约型的。但要注意每个导师的分工,合理分配工作量。
导师工作室在很多院校是作为第二课堂来操作的。由于现状决定,工作室只能是部分老师和部分学生参与,所以工作室的任务只能作为课程以外的学时来处理。另一方面,课程是有体系性的,由逻辑结构关系,而工作任务是以目标为出发点,然后分任务的去完成的。这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如果期望与把课程嵌入工作室任务,是非常困难也无法达成的。
本文认为,只能在基础课程结束后,在校课程在大二下学期或者大三上学期的这个时间进入工作室,才能起到对专业课程的巩固实践、实际操作和进入企业的中间桥梁。
在导师工作室的建立和运转过程中,要处理好学校、企业、校内指导老师、校外指导老师、学生多方的关系。
学校应该大力鼓励任课老师开展导师工作室的实验性教学改革。因为优秀的工作室及优秀的导师、学生,包括创新性的教学成果,是学校未来最宝贵的资源。学校应尽可能地为工作室提供场所,并在工作室和企业签订项目合作意向时,给予合同法律与规范性等方面的建议意见。在工作室运转过程中,要发挥监管作用,规范工作室运作。
企业作为工作室项目的来源及成果的最终去向地,应该在合作前、中、后进行多维度的参与。在工作室前期可以给予一定设施设备的提供,比如美工中必要拍摄设备的提供,客服中通信网络的提供等。在期初,要对指导老师和学生进行集训,向指导老师和学生清晰而具体地阐述企业的情况及要求;而在产品或者服务提供后,要给予修改意见和客观的评价,帮助工作室能更好地运行下去。
校内指导老师,一方面要给予学生专业技能上的指导,还要做好与企业的沟通并且有效地管理好团队,让团队工作效率、质量得到提升,并且要做好选育学生和团队延续工作。而校外指导老师,是工作室和企业沟通最关键的桥梁,除了提供企业的产品要求和标准外,要在运行过程中监控项目运行进度,给学生提供企业角度的专业性意见。
学生是整个工作室运转的核心。学生不像企业员工拿工资作为回报,学生在工作室的工作任务一般没有太多货币上的奖励,而主要是作为一名学徒,进行步入企业前的实习和锻炼。所以,学生要放平心态,要有团队协作精神。这对学生以后进入企业,也是一种磨炼心智的手段。
1.丰富专业教学手段
工作室是一种面向生产实际的开放式教学方式,它将学生从固定的课堂、将知识从死板的书本中解放出来,在现实工作情境中,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来构建知识、培养能力。
2.创新育人模式
导师工作室是采取“协同育人”“双元育人”的创新育人模式,让育人模式不仅仅停留在学校,让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到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活动中来。
通过工作室,学生在毕业前就提前接触到企业,尤其是表现优异的学生,很早就能得到企业的关注,从而增加了他们毕业后能够进入企业的机会。很多工作室会进行定期的考核,考核结果可以作为学分或者学生收入的凭证,同时也作为企业未来招聘的依据。
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学生被动输入为特征的传统教学模式,显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培养创新能力,需要营造一个自由活跃的教学环境;需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寻找方法并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工作室就是这样一个平台,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不再只是教与被教的关系,而是可以相互讨论、互相合作。并且,现实问题的处理往往需要创新思维,没有固定的方法、固定的答案。
行业和企业的专家、资深人员可以通过工作室双元育人的建设渠道进入教学领域,提供校内教师缺少的经验和实践资源。而校内老师也能走出学校,通过和行业专家的探讨和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水平。
1.对接市场
工作室打开了学校向社会的大门,老师、学生走出了“象牙塔”。通过和企业接触,了解更真实的社会需求;通过和市场对接,学校培养出更加符合市场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2.服务地方企业
大学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服务社会。通过导师工作室,组成产学研团队、项目小组,可以承接社会上的项目,为地方企业服务。
3.提升学校品牌
优秀的导师工作室就像学校的一张名片,不仅在行业中得到企业的认可,还可为学生就业提供有利条件;在专业招生中也像一面旗帜,得到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当然,除了名片效应外,学生的实力也会为提升学校综合实力添砖加瓦。
由于大部分导师工作室是没有进行公司注册的,并且以学校为背景,因此多数采取非营利的方式运行,工作室的项目收入能满足日常运作成本就可以。但这会影响导师的工作积极性,没有激励机制会让工作室失去活力。
如果导师工作室采取盈利的方式运营,那么就需要完善的财务制度、管理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利润分配制度,并且需要进行工商注册,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管,独立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
大部分导师工作室使用的是学校场地,在与企业签订项目合同时也是使用学校的名义,并且大部分院校会要求工作室取得的专利等产权要归属学校。而一些名师工作室,对外进行交涉和谈判的主要是带队导师,他们用自己的人脉资源等获得项目。还有一些工作室是有学校和企业签订的双向合作型工作室,专门为该企业服务,企业为工作室提供设施设备,学校只是为工作室提供有一定技能的学生。
由于工作室模式的多样性,权责问题应在成立工作室前就要明确,并且在相关协议中要表明清楚,这可为将来可能出现的权责问题提供相应依据。
一个工作室要想运转流畅,并且能持续有活力,就必须和企业一样,有严格的准入、淘汰机制,对成员进行定期考核,对有能力的成员给予一定的激励。工作室不同于企业,成员主要是在校学生,学生在校3年时间,通常在工作室的工作时间为1-2年,就要面临毕业。因此,每年会不断有新的血液进入,又会有技能成熟的学生流出。校内导师工作室的成员流转率是很高的。
因此,学校、导师、企业三方要一起制定一套科学的考核方式,让优秀的学生进入工作室,让有能力的学生在团队中担任重要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