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本达,张金波,周其明,李国成,王修建
(皖西学院 金融与数学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近年来,特别是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之后,出现经济增长动力与经济下行压力并存的复杂情况。党和政府客观准确地看到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GDP增速换挡和前期相关政策消化的叠加状态,结合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和全球经济格局变化提出了中国经济进入“新经济”期的科学论断[1-3]。在新经济背景下,新经济对经济金融类人才有什么新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如何适应新要求等问题值得探讨与实践。
目前,金融机构往往过分强调自身的经营利益,通过做大理财、同业拆借等影子银行业务来拓宽收入来源,收费不规范、不合理定价扩张规模,从而盲目攀比盈利规模和盈利增速,没有合理地处理好服务实体经济和追求自身利益间的关系[1-6]。在新经济下,国家将更加注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利用金融活水来浇灌实体经济之树。所以对金融也提出了新要求,新经济下的金融业必须进一步明确自身定位,妥善处理好追求自身利益和履行社会责任间的关系,更要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从而实现金融业和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3-8]。
所以整个金融系统应该重点关注如何支持和促进经济体系转型,主动调整商业银行为主的业务结构,主动适应新的增长速度和增长动力转换,改变长期以来依靠大规模信贷扩张的业务驱动模式。同时,由于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资本约束加强和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等金融市场变化,传统金融与正面临新经济下的创新发展要求。新经济下金融与已经告别高增长时代,内涵式增长的“新常态”已经来临,所以必须增强内生动力和活力,加大改革力度,向管理改革和技术创新要红利。
金融人才需求非常旺盛,高级金融工程师、风险管理师等职位连续多年被列入紧缺人才目录[4]。但在新经济背景下,由于业务结构的调整,金融新业态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计算机、统计和金融等复合背景知识,要求从业人员能够胜任金融衍生品设计与交易、资金交易、财富管理、投行和各种风险控制等金融新业态,所以具有复合知识的网联网金融、金融科技和具有良好沟通能力的小微金融人才相对缺乏。而传统金融类专业培养模式造就了大批以信贷业务为特征的专业人才,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2018年10月10日,人民日报第七版刊登评论员文章《大力培育高端金融风险管理人才》,文章指出:我国目前的金融形势整体较好,金融风险总体可控。但由于国际国内经济环境日趋复杂,不确定因素日趋增多,我们对金融领域风险管控也切不可掉以轻心。同时也对我国金融风险管理人才缺乏现状进行了分析,文章指出尤其缺乏两类金融风险管理人才:一是不但熟悉金融业务、金融风险管理,而且还具有规避分险技能、精通风险控制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二是具有理论功底扎实、宏观分析和风险预判能力强,在应对金融风险是能提出有价值对策建议的高层次研究型人才。
以国际金融中心上海为例,据分析在纽约和伦敦这类国际金融中心的从业人员中,金融从业人员占比均超过11.5%,而上海目前只有2.2%,并且达到国际水准的高端金融人才不足1万人。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目前拥有约2000万人口,按照国际标准,最少应该有100万人从事金融服务,但目前上海的金融人才不到20万,而且适应新金融、金融新业态的从业人数更少[5]。
就安徽省而言,省内金融机构众多,至2018年底,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7664个,法人机构达145个,从业人员11.46万人;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迅速,至2017年底,仅辖区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就有142家。这些金融机构对金融人才需求巨大,通常要求本科及其以上学历。具有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金融人才供不应求,学生就业前景光明,找工作容易且回报丰厚。
相对新金融行业、企业需求人才能力的新要求,经济金融类专业传统培养模式存在严重不足。传统的培养目标与新金融行业需求脱节:金融类专业在校教育培养与新经济、金融新业态之间已出现较为严重的供需脱节现象。由于大多高校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设定的服务行业还是银行、证券和保险,所以,虽然学生在高校接受多年系统的金融专业理论与实践教育,而金融新业态的用人单位却觉得这些受过专业教育的学生并不能胜任实际的金融工作,其主要原因就是人才培养没有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调整,学校教学安排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整个课程体系设计没有与时俱进:课程体系设计原则上应该依据金融行业自身的发展规律,结合院校自身的办学特色、优势和区域经济发展实际,按照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科学制定[6-9]。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局限于实际的师资、实训资源等客观条件,有时并没有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和调整相应的金融专业课程,有些课程陈旧,有些课程没有突出特色,在具体课程设置过程中也存在理论于实践的脱节现象,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实践技能培养模式有待改善:金融职业需要从业者具备分析、资金运作、风险管理和情绪控制等多项技能,这些技能需要从业者进行长期艰苦的操作练习,因而金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过程这一环节。我国的教学模式虽然也转变到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但是,由于校内实训设施建设的制约,以及校外实训基地匮乏,与其他专业真刀实枪的实践教学环节相比还有差距。
在新经济背景下,要适应金融新业态的市场需求,引导普通高校战略转型,采取有效措施建立有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金融人才的应然之需。皖西学院是理工科为主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自2013年以来陆续开设金融工程、经济与金融和经济统计学三个经济金融类专业,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对标新经济发展要求和教育部人才培养专业标准,以金融新业态的人才能力需求为导向,积极调研相关金融行业企业,形成金融新业态从业人员能力需求报告,指导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修订)。以“大金融、新金融”人才培养为目标,研讨应用文科专业实验、实训环节标准;以新金融新业态从业人员能力需求为导向,设计各个实训环节,和企业合作开发“皖西学院经济金融类专业综合仿真实训平台”,实现教师在线指导、学生在线学习、自主完成实验实训项目,有效训练学生的应用能力。从而形成了“经济金融理论、数理基础、实操技能”三者并重,实操技能训练全程式全渗透的人才培养模式,现总结如下:
构建的金融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培养模式科学、应用技术前瞻、理论实践渗透等特点。该模式以金融新业态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产学研”结合为载体,培养能够灵活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与实操技能独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性技能型人才。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背景下,对金融类专业改革、发展起到一定的引领、示范和辐射的作用。
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以新金融从业人员的“工程”意识和“量化”技能需求为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与增强职业素质为主线,坚持先进性、针对性、应用性和综合化的原则,构建了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紧密吻合金融新业态的金融服务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5-8]。课程体系采用模块式结构,各类模块课程具有相对独立性,学生可以根据市场需要与个性特点进行有机选择。
改变文科专业轻实践、轻应用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做到既坚持理论教学,提高理论学习效果,又强化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应用能力训练[6,8-10]。建设金融实验实训室,和天泽科技合作设计开发了“经济金融类专业综合仿真实训平台”,通过模拟金融业务实训等强化金融仿(全)真性实训教学;通过最贴近行业真实运作的模拟实战训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体验职业氛围,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动手实操能力。同时增加第二课堂实践,建立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衔接的教学体系,让学生把第一课堂学到的知识更多地应用到实践锻炼中,做到“实践引导教学,实践推动教学,实践检验教学”。
学院依托产学研平台,通过专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先后派出4位教师到天泽科技、六安市统计局和裕安区统计局等相关行业企业进行项目合作,全面提升教师的理论知识储备和实践技能;另一方面,我们先后从天泽科技、人民银行六安市中心支行、招商银行六安分行聘请一批金融行业企业资深专家来校讲学和兼职,适当扩大了兼职教师比例,调整了现有教师结构,形成了一支业务素质高、精干高效、结构优化、并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双能型”师资队伍。
根据近两届金融类专业学生就业统计分,银行保险证券等传统行业占比23%,小微金融和互联网金融占比得到18%。另外,学生参加互联网+、金融创新大赛、数学建模等A、B类学科竞赛20多类,获A类赛事国际、国家级等奖近20项;B类赛事省级奖励81项,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培养模式改革的效果。
本文详细分析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新需求的客观实际,并阐述了金融新业态从业人员能力的新需求和传统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间脱节的客观实际,有针对性地研究了金融类专业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详细地探讨了新经济背景下,金融新业态从业人员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并结合皖西学院金融类专业建设实际给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皖西学院方案,以期为应用文科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参考,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建议。当然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也还有实践师资缺乏、实训课程质量有待提高、改革成分统计分析还需加强等问题,在后面的专业建设中将寻找资源、重点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