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第二课堂活动设计的相关探讨

2019-12-27 00:13:54努尔比耶姆图尔荪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5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竞赛活动

努尔比耶姆·图尔荪

(喀什大学,新疆喀什 844008)

引言:高校教育按照课程安排可以分成课堂教育和第二课堂教育,课堂教育作为学生接受知识主要渠道,在师资力量和教学硬件上给教育提供了很大保障。第二课堂则作为教学补充,针对学生对社会的适应、学生自身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展开培养。第二课堂活动的实施,能够让高校教育更加全面,辅助课堂教育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1 高校第二课堂活动的设计原则

在第二课堂活动设计时,务必需要做到内容充实,活动导向清晰,让学生可以受到心灵启迪,能够在学习上有提升,在生活上更丰富。在活动内容设计上,不仅需要包含增长知识的活动,更要有轻松愉快、培养意志的活动。活动形式可以包含不同种类的活动,可以是自由组织的活性,也可以是规模庞大的活动。在活动设计上需要满足以下原则:

1.1 可行性。在各个学校、班级和地区存在着很大差异,在活动设计上,需要尊重学生的条件,容许各自的特色和活动方式,但是都需要切实可行,能够将活动优势发挥出来,重视实际效果。

1.2 自主性。设计第二课堂的活动需要重视学生的兴趣导向,从学生心理发育特点和生理发育特点出发,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可以从被动执行变成主动设计,学生被动参与可以变成主动活动。

1.3 有序性。第二课堂活动实施必须要在学校整体教学计划之下展开,要保证活动更有序地展开,活动之间可以达到相互协调,每个学期都有计划和安排。

1.4 目标性。第二课堂的活动需要着力于提高学生素质水平,对学生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集中培养,着力于培养出具有高尚理想和道德、有文化的上进青年。

1.5 多元化。第二课堂活动的设计需要从多个方面展开,各类活动要构成网络,各类性格的学生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才能,要保证活动的丰富性。第二课堂活动设计要考虑到不同专业、不同性格学生的需求,才能让活动切实培养学生的能力,发挥出实际作用。

2 高校第二课堂活动的设计框架

本文以某地方高校二级学院为例,通过第二课堂的设计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多元化发展,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第二课堂活动如今正处于改革创新的阶段,只有将专业课程和时间活动连接起来,才能找到管理和求知的平衡,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2.1 战略规划

在第二课堂的设计上,战略规划是课堂的顶层设计,一些二级学院所开展的第二课堂项目正处于松散盲目的水平,只设置了学分对课堂结果进行认定,缺少全局角度展开的培养规划。因此需要从学生个人发展角度出发,将教师资源和教学资源连接起来。以该学院为例,建设第二课堂培养体系,包括了科研、人文、专业、社团、学分五个框架,将社会实践作为必修课程,安排了公文写作、课件制作、讲课技能、摄影采访等必修课程。在各个专业课程基础上,安排选修活动。例如:在学术科研下安排教师课题研究、创新创业项目,在专业技能基础上,安排书法活动、电影制作活动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选择活动类别,总学分应该不低于2分~4分。这些课堂活动要满足滚动开发的要求,项目也要采用优胜劣汰的机制。学生需求在变化过程中,对于课堂活动的需要也在不断变化,要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调整开发课程。

2.2 教学目标

第二课堂活动的教学目标需要由二级学院制定,选择适合自身的培养方法对学生进行培养。大学阶段是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学生之间个性和思维的碰撞可以激发出无限可能。第二课堂需要重视对创新意识的培养,通过塑造育人环境,展开正式化的集中教育,避免给学生带来压抑影响,磨灭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利用学生求知欲的力量,积极建设开放性的实验室,通过建设社区式创业氛围,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

2.3 组织结构

为了可以让第二课堂活动规划设计得到实施,需要改革原本的组织方式,执行两线运转方式。教务处要将第二课堂活动安排进教学计划之中,通过全面分析上课时间、课酬以及教师配备等,让二级学院和职能部门可以密切配合起来,形成多方联动。在教研室和思政队伍之间要形成紧密的联系,让责任机制得到落实,才能保证第二课堂可以获得良好的支持。

2.4 师资配备

为了第二课堂的活动可以获得成功开展,要选择合适的教师进行实时。目前地方高校的双师型教师储备并不充足,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教师职业能力也十分有限,对第二课堂的开展产生限制作用。为了让第二课堂活动得到落实,还需要建设一支优质教师队伍。高校除了需要注意自己培养教师人才之外,还需要积极引进不同行业的技术人员。例如:邀请机械制造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加入到教师队伍中,组建一支高质量教师队伍,推动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对于高校内部教师,则需要加强培训管理,鼓励教师走进企业学习实践经验,为教师的持续深造需求提供支持。

2.5 制度保障

为了让第二课堂活动得到根本保障,需要通过制度对活动进行保障。从教师岗位职责、第二课堂指导要求、形式内容、学期末考核以及奖惩机制等相关规定,将教师指导情况同教师绩效考核和评定职称联系起来。根据不同的专业,分成普通项目课堂和重点项目课堂,对重点项目课堂设置独立的管理办法,将对教师的要求、对学生的要求和对教学的要求,明确的标注出来。最后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从事前评价、事中评价以及事后评价三个层面展开,让教师和学生都可以获得真实客观的评价。

3 高校第二课堂活动的活动设计

根据第二课堂活动设计框架,第二课堂活动根据内容性质可以划分成学术活动、科研活动、学科竞赛、社会实践和社会工作。

3.1 学术活动

高校开展学术活动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以科技知识为出发点带动学生展开学术文化研究。学术文化活动是以科技、文化、艺术作为载体,将思想性、娱乐性、知识性以及趣味性融合起来。例如:计算机学院组织电脑文化节活动,在校园道路两侧布置科普知识和电脑模型,通过专业学术内容吸引学生的参与。这样的活动能够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学生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对于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能够让校园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3.2 科研活动

高校致力于培养具备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才,通过科研活动的召开,有助于推动人才的培养,有助于提高我国人才素质水平。高校通过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提供了科研训练活动的平台,将学生引入到科研活动训练中。学生在参与科研活动训练的过程中,能够将自己的思维从接受项目到科研创新,可以了解更多的科研知识和方法,产生科学研究的项目。例如:该地方高校每年都会举办科研训练项目,学生在参与项目过程得到了科研意识的培养,通过科研项目的训练,学生对于科研方法和理论技能更加了解。

3.3 学科竞赛

在高校中,学科竞赛要求学生使用第一课堂上自己学会的知识处理实际问题。学科竞赛活动需要参赛者主动分析竞赛题目,通过查询资料设计出方案,制作模型,撰写出设计报告,完成答辩。通过学科竞赛,可以对学生创新性思维进行训练,让学生可以得到动手锻炼的机会。例如:在该地方院校中,举办了数学建模竞赛、英语演讲竞赛及创业项目计划竞赛,这些学科竞赛带有明显的专业分类,大部分学生都无法参与。因此高校可以举办新媒体设计大赛、程序设计大赛等,让更多的学生可以参与进来。

3.4 社会实践活动

在高校第二课堂活动中,规模最大的活动就是社会实践活动,在学生的课余时间,组织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民情,如社会调研活动、文化下乡、社区共建、扶贫支教等活动。例如:该地方高校二级学院组织社会时间活动,组织二十六名学生到社区中,组织留守老人开展活动,通过开办文艺演出、组织参观春游活动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力量,力所能及地服务社会,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

3.5 社会工作

在高校的第二课堂活动中,社会活动也是十分关键、不可缺失的部分,社团活动如今成为了贯彻教育理念的活动基地,变成了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通过创办书画社团、文学社团、科幻社团等,让校园生活更加丰富。

结论:综上所述,本文基于设计第二课堂活动的原则,研究了第二课堂活动的设计框架,通过编制战略规划、教学目标、组织结构、师资配备以及制度保障来建立活动框架。在此框架下,高校举办学术活动、科研活动、学科竞赛、社会实践活动以及社会工作等第二课堂活动,让校园文化更加丰富,学生课余校园活动也能够起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提升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竞赛活动
“六小”活动
少先队活动(2022年5期)2022-06-06 03:45:04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中等数学(2022年3期)2022-06-05 07:50:56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31:10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海峡姐妹(2018年3期)2018-05-09 08:20:40
我看竞赛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海峡姐妹(2017年8期)2017-09-08 12:16:45
创新思维竞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