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社会同性恋亚文化的发展趋势
——以探究西方同性恋银幕形象演变为背景

2019-12-27 00:13何款怡黄真真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5期
关键词:同性恋者异类亚文化

姚 祺 何款怡 黄真真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常熟 215500)

1 引言

本文将同性恋者作为研究对象,首要的正是出于对现实生活中处于社会边缘地位的同性恋者的关注。同性恋者属于人口学意义上的“少数”人群,时至今天,同性恋被“污名化”的事实仍然无处不在。同性恋者生存中的困境,难以名状的压抑、痛苦,无力挣脱的爱欲,与社会主流人群交往中的障碍,对自由、平等和爱的期盼等等问题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这一群体。

电影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是社会现状的客观反映,故人们常常在电影中塑造不同的形象来映射社会现实。而同性恋形象作为其中独特的一类具有不可忽视的研究意义。本文梳理了三类主要的同性恋银幕形象,探究不同时代西方社会观念的转变与西方电影对同性恋银幕形象演变之间的联系,进而归纳西方同性恋亚文化的整体发展趋势。

2 异类形象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随着世界电影技术的完善,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无形中拓展了同性恋主题表现的领域。然而电影受时代风气、艺术手段、政治体制和审查机制的限制,成为了传统社会观念的承载者和传播者。因此在社会主流思想处于“反同”时,同性恋的银幕形象也多以“异类”出现。譬如在二十世纪前期,同性恋亚文化仍然是被主流文化所阻止的禁忌与异端,同性恋者多以性别倒错的形象出现在荧幕上且鲜有以同性恋者成为主角的影片。而到了八十年代,同性恋银幕形象再次退回到“异类”形象。因为受到当时人类科学知识和医疗水平的局限,社会主流对艾滋病产生极度的恐惧。同时,又因为同性恋者是艾滋病的高发人群,人们便将对艾滋病的恐惧延展到了同性恋群体身上。因此,在这个阶段无论是在现实社会中还是在主流电影中,同性恋者都一概被丑化、被排斥。

2.1 性别倒错与道德败坏者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反对同性恋成为社会的主流声音,该时期鲜有同性恋题材的影片。在这种大趋势下,荧幕上出现的同性恋者形象多以小偷、吸毒者、杀人犯、街头混混、第三者、吸血鬼等负面形象为主,并且呈现出来的荧幕形象多是单一、过度夸张的。这些形象在影片中的作用通常是反衬其他角色或是作为噱头增加戏剧效果。[1]以《矿工阿切尔》(Algie,the Miner,1912) 和《党同伐异》(Intolerance: Love's Struggle Throughout the Ages,1916)为例,里面出现的男同性恋都身着夸张的服饰,神情举止十分女性化。这里的男同性恋者是被嘲讽和揶揄的对象。[2]同样的,在《佛罗里达魔法》(A Florida Enchantment,1914)、《露露》(Lulu,1928)等影片中的女同性恋者则是以类似男人、垂涎女人这样的形象出现的。电影《夺魂索》(Rope,1948)则讲述了两名同性恋男子合谋用绳索勒死了戴维,然后将藏尸的书箱作为桌子来炫耀他们的智慧,以此丑化同性恋者的道德品质

2.2 艾滋病危机与妖魔化形象

在异性恋霸权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结构中,社会主流观念认为,健康、符合道德的性关系应该发生在异性之间,同性之间的性行为则被认为是不健康的、不道德的、反人类的。这种情形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西方社会面临艾滋病肆虐的危机时达到了顶峰。在这个阶段,将同性恋等同于“艾滋病”、“魔鬼”的观念甚嚣尘上。在1988年的一篇长文《艾滋病及其隐喻》中,苏珊·桑塔格认为,因为当时患艾滋病的人被发现正好是某个“高危群体”和“被社会所蔑视的群落”的一员,暴露了其身份,同时被大多数人认为是性倒错和性放纵的结果,是咎由自取。[3]如《巡游》(Cruising,1980)将男同性恋塑造成施虐受虐狂的连环杀手。这一阶段的同性恋形象倒退回“异类”,但也只是一瞬。

3 受压抑者形象

尽管作为亚文化的同性恋文化长期以来受到主流文化的排斥,但同性恋者与支持同性恋的异性恋者从未放弃过对于平权的追求。得益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的社会运动与思想新潮,同性恋的社会地位逐步改善。同性恋法律地位变迁过程中最重要的事件当推“沃芬顿报告”(1954),这一报告指出同性恋行为属于道德领域,而不是法律领域。[4]1960年西方同性恋者对自身社会地位的不满,为了排除社会的“歧视”与“偏见”,开始自发结社集会游行寻求合法地位,追求平等权利。1969年的“石墙暴乱”及1980年苏格兰承认“成年人之间自愿而谨慎地进行的同性恋”合法,到1982年美国旧金山通过《同居法案》。26年间同性恋相关文化及组织缓慢发展,由起初的备受贬抑,在众人看不见的“密室”之中藏身,到如今陆续有国家认可承认其合法,同性恋者从灰暗走向光明。由此同性恋者的银幕形象也不仅局限于“异类”,“受压抑者”的形象同样是同性恋题材电影的热门描绘对象。他们一方面挣扎于内心世界的自我认同,另一方面直面强大的舆论压力与世俗眼光。

3.1 受害者形象

1919年在德国柏林上映的《与众不同》(Anders als die Andern,1919)是西方电影史上首次将同性恋者作为主角呈现在荧幕之上。影片中对主人公保罗的刻画更贴近现实生活,不再用夸张的服饰和肢体语言来诠释主人公同性恋的身份,而是给与更多细微的表情变化,把主人公刻画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影片以蒙太奇的手法多处穿插了保罗的回忆,在回忆里保罗因为被人知晓同性恋的身份而饱受周围人的玩弄与欺凌,这也是当时社会看待同性恋者的真实写照。影片还借剧中希尔施费尔德扮演的性学家之口说出同性恋不是罪责,是与异性恋同样高贵的情感。与《与众不同》表现主题类似的是英国上映的《受害者》(Victim,1961),两部影片的情节重点都在于同性恋被人知道身份后遭受敲诈勒索。该片的主人公是律师界的精英,有体面的工作和幸福的家庭。情节由他追查勒索自己的同性恋人的嫌疑犯展开,在追查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同性恋人物,其中有普普通通的理发匠,也有大红大紫的明星。这些人物的共通之处除了他们同性恋者的身份,还有就是他们都因这个身份无可避免的要面对被捕入狱或是接受不断的敲诈勒索。影片将他们的形象描绘成受害者,身为同性恋者的他们不仅要面勒索者的威胁,还要接受身边非同性恋好友的冷漠与排斥。

3.2 寻求自我认同与对抗世俗的形象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的同性恋电影,主要以主人公陷于自我认同的无力感与世俗压力为内容,进一步深化了同性恋者的“受压抑”形象。《断背山》(Brokeback Mountain,2005)讲述了两位美国牛仔在1963的夏天相识相爱于怀俄明州的断背山,后来却因为巨大的世俗压力被迫分开,各自成家。四年后重逢的他们旧情复燃,但因各自拥有婚姻家庭,只能以钓鱼的名义短暂相聚于孤独冰冷的断背山。影片最终以杰克意外身亡,恩尼斯抱守遗憾度过余生的悲剧场景收尾。而《天佑鲍比》(Prayers for Bobby ,2009)中鲍比是一个善良单纯的少年,在他向家人坦白自己的性取向后一切都变了。母亲玛丽认为同性恋会下地狱,她想尽办法矫正儿子。而鲍比的痛苦与日俱增,最终伤心离家后选择死亡来结束内心的折磨。他的死亡使母亲幡然醒悟,她开始接触同性恋人群,参加PFLAG(Parents Families and Friends of Lesbians and Gays)小组,与神职人员探讨圣经解释。在翻阅儿子的日记后,她开始认同自己的儿子。此后玛丽将毕生投入到同志维权事业中,帮助那些和鲍比一样的少年。

4 青春酷儿形象

近年来,随着世界多元化的发展,同性恋的处境得到显著改善。如同性恋去病化、去罪化;每年5月17日被定为“国际不再恐同日”;西方诸多国家如法国、英国、美国等相继通过了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提案。基于此背景,西方世界出现了许多“酷儿电影”,其中以“青春酷儿”形象为主。青春酷儿是指那些懵懵懂懂的少年少女,在他们春心萌动之时,他们开始发现自己对同性充满着强烈的兴趣,通过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开始逐渐对自己的身份有了一些认知,随着年龄的成长与经验的积累,他们最终认同自我,勇敢展现着自己独特的一面。在此过程中,他们表现出了青少年的青春与活力,他们遭遇了挫折,但不会气馁,他们会想尽办法克服这一切,他们有着比常人更大的勇气,最终绽放出更加绚烂的花朵。[5]

影片《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Call Me by Your Name,2017)的故事发生在1983年夏天的意大利里维埃拉,17岁的少年艾利欧结识了24岁来自美国的奥利弗,两人渐渐互生情愫,但性别与年龄的桎梏让他们迟迟无法跨出关键的一步。最终,汹涌的感情冲破了两人之间的防线,两人开始了一段仅仅为时六周的初恋。这段美好的夏日之恋,在两人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虽然影片讲述的是两个男人之间的爱情故事,但脱离了传统同性恋影片中的元素,即没有身份认同与社会歧视,影片侧重描绘了两人这份情感的纯粹。《爱你,西蒙》(Love,Simon,2018)中的主角西蒙是一个平凡的高中生,他身怀两个秘密:第一他是同性恋,第二他喜欢上了网上认识的同校学生Blue(化名)。在寻找Blue的过程中意外被损友发现了他的两个秘密并公之于众。被迫“出柜”的西蒙获得了老师、同学和家人的理解与尊重,最终收获自己的灵魂伴侣。可见社会对同性恋人群的包容程度也越来越高。这些电影以青春酷儿的形象向观众传递着多元包容、平等尊重的理念,是新时期同性恋电影的一大进步之处。

5 结束语

本文探究了西方电影中同性恋银幕形象的演变历程,从 “异类”到 “受压抑者”再到“青春酷儿”的形象转变,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了西方同性恋亚文化的发展趋势。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同性恋作为社会角色中的一部分,理应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与基本权利。片面的性别认识势必会带来文化交流的障碍,也会给各个社会角色的人们带来伤害。全世界应推广文化中性平等的理念,促进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自由平等的交往,营造没有歧视、没有畏缩、没有障碍的社会。

猜你喜欢
同性恋者异类亚文化
网络亚文化群体间关系及影响因素探析
亚文化,不可怕
亚文化是个筐,你可别啥都往里装
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评《掩饰:同性恋者的双重生活及其他》
把脉“腐败亚文化”
毛毛虫中的异类
鱼中的异类
鹦鹉中的异类
但愿多些这样的“异类”
云南大理同性恋酒吧低调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