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欢
高校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应该打破“整齐划一”的课程范式和教学模式,不应用简单的几场讲座、几个活动就代替了“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本应有的内容与目的。应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特点与职业导向,通过系统化的课程设计服务于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目标。本文则通过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方法,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职业规划目标,重新设计课程内容,增强课程的实用性与有效性。
“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在于根据人的智能结构和智能类型,采取适合的培养模式,来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1〕当前“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模式与内容大多数处于对课程内容的大多依照2007年教育部文件的参考内容在严格执行,在开设课程的过程中忽略了课程本身的目标,更缺乏对于学生教育的实用性。
高校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很多高校仍只开设在一个学年,并只有几个专题,主要局限于课堂教学的知识传授。教學内容则仍以理论化的课堂形式来展开,传统活动的组织管理、自身条件的实习实训和现有师资的教学管理等模式方法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诸如理论教学与企业实践脱离、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离、职业素养与习惯养成脱离、能力培养与职场需要脱离、就业创业与学生梦想脱离、传授知识与产学研用脱离等问题,
“现代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能力高低的认定。教育的类型与教育对象的智力类型不同,评价的标准和手段也应不同。”〔2〕但是目前“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仍以学生最后的考试或作业分数作为最终成绩。学生成绩一般包括学生课堂表现、笔记和期末作业成绩,根据一定比例计算学生的成绩并获得相应学分,但是学生平时的职业素养和能力水平却无法合理的考查,而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恰恰是为提升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提升职业素养。这种形式化的考核方法,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的课程,显然只能起到监督作用,不能起到让其主动参与学习的效果;对于那种让学生打分、同行打分、督导打分的课堂评价方式,其实也是对于课堂效果的单一评价,没有考量课堂内容是否与专业对应,是否到达学生的兴奋点,更没有将教学评价的标准与学生专业能力素养相结合。
“我们横向关注的是一个有形的、客观的能力,而课程设计关注到另一个维度,就是纵向维度上无形的、主观的能力的提升。这个提升起码是四个层次上的能力彰显,一个是拷贝的能力,一个是重构的能力,一个是迁移的能力,一个是创新的能力。”〔2〕以“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为指导,以职业岗位群以及学生职业岗位所需素养为依据,以实际项目任务为载体,将项目分解为若干个典型工作任务(教学情境),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和“能力本位”的基本价值取向,以技能为主体,以态度和知识为两翼,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构建课程模块,确立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每年定期进行市场调研,调研内容包括企业人才需求﹑行业发展动态﹑毕业生反馈等方面,以此保证专业及课程设置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行业,面向岗位。
聘请行业企业专家、职业规划及就业指导专家担任该课程顾问,从课程开发﹑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等层面进行监督指导,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职业行动领域分析、职业行动领域专家评审确认、学习领域开发分析、教学计划开发制定、学习领域与学习情境设计等环节,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精心设计三导向、定向、去向三个学习领域。三者过程与方法相似,内容不尽相同;而且在时空上递进,在难度上递增。通过多个情境集成的教学活动,学生在不重复的循环过程中,获得的是立体的“网状” 的策略。做到不仅可以“内化”,更能够“生成”,形成非完全符号的“类”概念,从而构建“生命型”认知模式,进而有能力应对新的情境。
师生共同进入具有一定专业背景的社会工作岗位,进行职场体验、职业生涯人物访谈、顶岗实习等,要求职业规划专任教师跟同学生一同实践,解答学生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从意志﹑能力﹑品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现场教育。指导教师定期在各专业中轮换,尽快使教师熟悉各专业对应岗位的工作环境及性质,为下一步更好的为专业服务打下基础,学生在实习阶段需要完成《岗位工作任务调查表》、《职场人物访谈表》。
大一导向,使新生熟悉相关的人员、认识专业特点、熟悉校园文化氛围、了解学习资源、了解大学与中学的差别、常见心理问题及调适方法等,自我认知,包括:兴趣、能力、价值观、性格等;环境认知,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职业环境等;
大二定向,培养学生的显性素养,包括:专业技能、通用技能等;隐性素养,包括:沟通意识 、团队意识、职业道德等;
大三去向,向学生系统地介绍当前大学生的就业政策、就业体制、就业的心理准备、材料准备和就业信息的收集,以及应聘,应试技巧等;通过考察和调研用人单位的用工需求,了解市场要求,对学生提出忠告,避免学生眼高手低,促使学生自身合理定位。
针对企业的需求和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现状,从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出发,选取教学内容,设计包含态度目标、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的学习项目,合理安排知识结构,突出学科交叉特点,为学生职业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针对性地通过社会实践环节、校外专家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成功人士的讲座等,帮助学生解决就业前途、选择职业和生涯发展中的困惑、迷茫、不安与痛苦,进而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明确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
按照课程设计思路进行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针对大一到大三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将课程分为三个学习領域。
职业生涯规划课确立了三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都自成单元,又并非完全孤立,“定位、定向、定路”是职业规划的三个阶段,具有层递的关系。子情境具有并列关系,但难易程度逐渐递增,通过“手把手”、“放开手”、“育巧手”让学生由“能规划”到“会规划”再到“规划好”。
子情境自成系统,通过子情境集合又可以构成上级系统,但这里的集合并非简单做加法,而是有某种内在联系,是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而不是学科结构的系统化。通过多个情境集成的教学活动,学生在不重复的循环过程中,获得的是立体的“网状”的策略。做到不仅可以“内化”,更能够“生成”,形成非完全符号的“类”概念,从而构建“生命型”认知模式,进而有能力应对新的情境。
表1 “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学习情境设计
要实现“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从抽象到具体的转变,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原则,一定要有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载体。这些载体可以是具体的人和物、活动形式、案例、现象等。此外,这些学习情境之间还必须遵循一定的逻辑关系——平行、递进或者包容,〔3〕以学习情境 1“大学生涯规划”为例来进行范例说明,“我的大一总结-我的大二畅想-我的大学,我的青春”这 3 个子情境,属于同一个范畴,都是“大学生涯规划”;3 个过程之间是递进逻辑关系,通过不同时期对自己的大学生活进行规划,从易到难,从现实到设想,一步步来完善自我。
“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在工作过程系统化理念和方法指导下,从学科领域到行动领域的过程化得以实现,具有现实的操作性。这样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计思路,学生不仅培养了良好品质,学会了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提升了规划意识,锻炼了自身的职业能力。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178.
〔2〕姜大源.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哲学思考〔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01).
〔3〕董奇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视角下的高职课程改革——兼论高职课程观的发展趋势〔J〕.职业技术教育,2014,(01).〔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