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赵金科
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伴随着文化强国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愈益重视文化的社会建设价值,越来越意识到精神文化及意识形态的重要性。这极易让我们想到意大利共产党领袖安东尼奥·葛兰西,在20世纪初提出的以推崇文化意识形态为特征的文化领导权理论。葛兰西在深入剖析东西方社会主义革命结果悬殊差异的基础上逐渐认识到:只有借助于工人阶级思想意识的自觉性,使之达到主动自愿参与解放斗争的积极程度,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才能获得源源不断地内生动力,继而取得跨越性进展。在此认知基础上,葛兰西进一步提出了文化领导权思想。该思想虽然是葛兰西立足于西方社会提出的适应性思想,但其核心内容和思维逻辑对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的建构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启迪意义。
葛兰西认为只有市民社会才是文化领导权的真正实施场所。马克思立足于经济角度定位和理解市民社会,葛兰西则跳出固有的经济思维定式实现了市民社会的意识形态化。在将市民社会划归到上层建筑范畴的举措之上,对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作出全新界定:国家是市民社会和政治社会的总和,二者在国家上层建筑中均处于重要地位。葛兰西认为:“一个政党永远也不会完全地形成,这意味着每一次发展都创造着新的任务和职能”。〔2〕政治社会依靠强制性的国家机器维持,实现的是政治领导,而葛兰西倡导的市民社会则借助于文化和意识形态等软性媒介力量,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表现行为进行非强制性统合,实现的则是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领导。可以说,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是就统治者的思想逻辑、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等的唯一制度化,实现被统治者对统治者文化意识形态的自觉认同。
葛兰西认为知识分子群体是文化领导权的主要参与主体。他认为绝对领导权关系的建立与知识分子群体的参与程度紧密相关,因而他极端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力和影响力。葛兰西分别用“传统”、“有机”精妙概括了知识分子的类型:传统型游离于现代性经济生活以外,通过垄断知识、精神与伦理等方面霸权,从而获得权威性合法地位;有机型则借助于自身专业知识遍布在社会实践生活的各个领域塑造和教化群众,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并自觉承担组织社会成为有机整体的责任,以此扩大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影响力。其中,葛兰西尤其看重后者,并提出只有有机型人才才是夺取文化霸权的主体力量。这类人员可以为领导者提出有效见解,正确引导领导者夺得文化领导权从而顺利夺取最高政权。因此,无产阶级需要打造能够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机知识分子队伍,在争夺文化领导权的过程中发挥战斗主体作用。
葛兰西鉴于东西方社会背景、阶级状况等不同将文化领导权的夺取方略寄托于“阵地战”。阵地战是指掌握市民社会领导权的统治者,通过构建隶属于本集团的文化意识和价值理念,以及与本阶级思想战线保持高度统一的知识分子的规模性教育引导,这样两种潜移默化地方式,瓦解资产阶级内部意识基础,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认可,为夺得领导权奠定思想文化前提和群众社会基础。阵地战方略一方面在于通过思想渗入方式瓦解资产阶级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在于通过向群众思想渗透形成强大的意识形态力量。葛兰西认为,随着人类历史的不断发展,国家结构中的意识形态及文化领导权会愈益强化。〔3〕但需明确,文化意识是从人民内心深处产生共鸣,若是缺少领导阶级的组织规划,亦很难取得理想效果。因而,领导阶层务须在借助于知识分子作用的同时,发挥自身主动作用,坚持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全面控制和绝对领导。
葛兰西提出通过群众自觉认同的方式夺取文化领导权。他认为当时西方社会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难以用暴力形式可以攻破的程度,同时占资产阶级领袖格外重视对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的控制。葛兰西从资产阶级统治者对人民群众的虚假意识教育中得到启发,意识到借助于人民群众对所信任领导阶级的文化认同和意识自觉心理的重要意义。而统治者通过阶级利益价值观念的宣扬和普及,不仅可以增强整个利益团体的核心凝聚力和整体自信心,而且可以打造与被统治阶级相互信赖的和谐局面。此外,群众的积极参与和价值观的全面普及是双向互动的。群众越是积极参与,统治阶级所要宣扬的核心价值观就越深入群众头脑和内心,从而爆发更为有力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反之,核心价值观念越是深入人心,群众对统治者的认同和革命事业的参与就越是积极主动,从而更加有利于领导权的夺取和牢固。
第一,借助于新型网络媒体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抨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我国大国地位的崛起,一些长久以来占据霸权地位的西方国家,不满于我国凭借自身发展优势在国际上越来越具有话语权的现实。不断宣扬马克思主义的负面影响,大肆宣扬“普世价值”等西方价值理念,致使一些从未接触过马克思经典著作及系统理论的人盲目怀疑、反对、抨击马克思主义,甚至对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中长期所处的根本指导地位消极跟风质疑。
第二,针对于意识观念淡薄群体散布虚假谣言。通过多种文化思想渗透的方式对我国青少年、高校学生及广大人民的思想意识、价值理念等进行潜移默化地“西化”甚至“分化”,企图影响甚至控制我国的意识形态,从而达到阻碍我国前进发展崛起的动机。面向大批价值观念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学生以及众多理论意识淡薄的群众,散发“中国威胁论”等抨击话语,试图影响甚至削弱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的根本指导地位。
第一,人才队伍思想道德水平与整体人文素质有待提高。虽然当前人才数量较之建国初期有了量的储备,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科教兴国”等政策的施行,高校培养出的人才数量呈现逐年递增趋势。然而人才数量与人才质量不成正比的德才不兼具现象较为普遍。仍存在大量高学历人才个人素质低下、思想境界偏低等问题,同时也存在高等人才偏离普通民众等问题。此外,原创型人才亦极度缺乏,人才创作成果对世界的影响力亟待提高。
第二,知识分子的潜能与才干未得到充分挖掘和有效发挥。当前我国部分专业领域的知识分子并未严格遵循文艺工作者的创作要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中寻找灵感的原则,也未能在文化作品中体现群众价值观念。此外,由于符合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人才体制和市场机制尚未建立,文化人才的供求配置和资源结构亦不合理。这极度影响了广大知识分子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切实发挥,并严重阻碍我国文化建设事业的深度发展。
第一,部分党员干部身居要职而思想消极。在没有战争炮火的年代,舒适的管理体制给了许多党员干部自我放松的理由,在其位而不谋其政,不能以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岗位情操和严格的组织纪律要求自己,更不能以身作则带领群众为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同时,在与群众接触交流的过程中,也未完全遵守积极反馈人民群众心声的要求。此外亦存在政策的执行力度欠缺、宣传力度浅薄等问题,难以真正落实好国家的政策指令计划。
第二,地方不能紧跟党中央的文化政策走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紧跟时代主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八大以来又形成了适应当前发展要求的新时代思想,文化建设总体走向上是与时俱进的。但在部分农村地区的地方文化建設上,党员干部仍固守在服从组织命令、听从上级指挥的旧式思维中,不能灵活运用和领悟党中央的文化指示,在实施过程中不能灵活多变、与时俱进,在地方文化建设上严重影响国家文化建设的水平和进度。
第一,网络新闻的关注点结构不合理。从在网络媒体占据重要流量地位的微博热搜榜单来讲,该榜单过度关注的总是部分娱乐媒体博取大众眼球的负面新闻。相反,对国家大事、时事热点的关注反而相对较低。因而极易造成部分只顾追求经济利益的无良媒体借机宣传错误观念,从而影响大众对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自信的理解。同时也会误导大批量青年学生和部分跟风大众的价值判断,继而不断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第二,民族价值观受多样文化迷惑冲击。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不仅带来了多样的世界民族优秀文化,也带来了众多有别于我国传统文化特征的风俗习惯、庸俗文化,极度不利于我国核心价值观价值凝聚作用的发挥。同时存在部分深受他国错误观念洗礼的群众质疑我国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历史。在这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否定主义的潜在影响下,近代以来部分国人的文化自卑现象和文明自卑心理一时难以全面根除消解,亦致使文化自信的构建进程受到影响。
第一,坚决确保和维护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地位。首先,在深入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础上,真正实现与我国实际的紧密结合,在与时俱进中捍卫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其次,借助于大众传媒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其成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思想引领、实践标准、精神依托。
第二,引导正确的舆论价值导向。首先,舆论导向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唯有正确的舆论导向才能造福党和人民,因此要坚持以正确的、正面的、正向的舆论导向引领人。其次,利用好新兴媒体舆论的极速传播力、幅度影响力和有效信度力,抓实抓严抓好舆论工作,使正能量、积极性、可信性舆论成为我国文化建设事业发展的有力推进器。
第三,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首先,要及时掌握意识形态发展动态和传播方向,坚决杜绝各种错误思想在理论阵地的传播,以帮助群众明辨是非。其次,对各种政治原则问题、学术认识问题等作严格的区分,拿出坚决反对和彻底抵制的态度拒绝各种错误观点,真正做到敢管敢抓、敢于亮剑,扎扎实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
第一,处理好高端人才和普通群众的关系。首先,鼓励知识分子尽可能多地参与到社会主义实践中来,借助于教育、评论或写作等方式推进普通民众的知识分子化,在与人民群众经常接触的基础上反映群众利益诉求和呼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理论只有通过这些有机知识分子进行一种文化创造与转化,才能把先进的文化变成广大群众的自觉的世界观,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中国人的新的生活方式。〔4〕其次,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基础上提升群众知识水平和文化修养,加深广大人民对我国的文化建设的认知和理解。
第二,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独特思辨力和深刻洞悉力。在面对西方以影视作品、虚假言论等方式,向我国倾销错误观念以及进行实质上是文化霸权入侵的文化渗透时,知识分子要及时凭借自身的洞察能力优势及时向广大意识浅薄民众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念,挖掘出事情的本质公开披露给普通群众,以免造成民众的思维混乱、自信缺失。
第三,积极鼓励知识分子坚持不懈、自我激励、自我创新。首先,知识分子作为专业理论人才,要自觉树立终身学习、明辨是非、与时俱进的的理念,积极发现新鲜事物、接触时政热点,时刻保持清醒的认知。其次,引导人民进行合理的是非判断和价值选择,与社会主义前进方向保持高度一致,充分发挥出自身文化建设的主体带动作用。
第一,党要牢牢掌握舆论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培养一流的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因而要不断完善党的文化领导权建设。“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牢牢把握住党的文化领导权。”〔5〕做好文化建设工作要坚决拥护党中央的战略指示和话语引导,同时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文化领导权的掌握和维护与党的执政能力的建设密不可分,要在综合平衡中时刻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同时要特别注意加强对党员干部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督促,经常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和继续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储备和道德涵养,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奋斗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第二,党的主张要立足于群众生活实际反映群众呼声,特别要加强对地方干部的道德提升和能力培养。鉴于地方性问题的特殊性和棘手性,培养优质负责的地方干部、形成地方干部负责制、鼓励地方干部身体力行地参与进地区文化组织建设,便成为解决地方问题的核心办法和有效途径。同时需要知悉的是,群众的道德精神水平并不是仅凭几处社区娱乐体育设施场所就能妥善解决的。而是要真正深入群众生活实际,切实了解人民群众的价值需求、思想动向和文化建议,并切实付诸实际行动,真正征集好群众建议,带着群众的文化需要真正贯彻落实到群众生活中去。
第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尊重人民的价值诉求和利益选择。只有充分发挥出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的整体性凝聚力量,实现三方面的相互交叉、相互作用,才能真正實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密切结合。同时,若是与人民群众的价值利益和价值需求想脱离,亦不能真正凝聚起广大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目标的实现所应贡献的的智慧和力量。
第二,加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力度,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可以从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精彩纷呈和博大精深的历史内涵着手,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挖掘和深入性提取。例如,传统文化中“民本”“仁爱”的治国核心理念、“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民族进取精神、“厚德载物”“一箪食,一瓢饮”的高尚精神追求、“和合”、“中庸”的处事思维方式等,都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优秀精神动力和文化理路。虽然时代在进步,但是优秀传统文化并未过时,对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我们要保持绝对的自信。
第三,继续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全民性参与、全方位宣传、全方面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的影响力首先是价值观念的影响力”〔6〕因而新时代继续践行和弘扬核心价值观至关重要。新时代对人民大众的精神文化满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步伐不可放缓。要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入课堂、走进家庭、迈向社会,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有益合作和整体建构,真正彰显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共同理念和共同价值的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新时代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着力点是秉承中国的文化精神和价值理念,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贡献中国文化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要深刻认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深刻认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既要有硬实力,也要有软实力。”〔7〕文化建设的最终成果和终极目的是要让人民享有文化发展成果,提高全民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理论水平。在新时代语境下,我们要从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中汲取智慧,切实发挥出中华文化引领和指导世界文化朝着更加有利于世界和平、实现共同繁荣进步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发展的强大作用,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构奠定坚实的文化根基。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1.
〔2〕〔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现代君主论〔M〕.陈越,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29.
〔3〕段忠桥.当代国外社会思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20.
〔4〕何萍.国家治理与葛兰西的文化/权力模式〔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2(04):33-36.
〔5〕罗成雁.全球化视野下党的文化领导权建设〔J〕.攀登,2018,(06),37:23.
〔6〕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05.
〔7〕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21.〔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