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与使命:理解中国道路的新维度

2019-12-26 01:55宋德照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中国道路整体性使命

宋德照

[摘要]中国道路是前后相继、左右相连的“一块钢板”,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选择。回望历史,中国道路的初心是马克思主义创新性的运用,以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指导中国具体实践;展望未来,中国道路的使命是马克思主义创造性的发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立足现实,中国道路取得的成就支撑着道路自信,使初心在自信中坚守,使命在自信中担当,实现初心与使命的对接,历史与未来的继承,在实践中推动中国道路守正创新。

[关键词]中国道路 整体性 初心 使命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245(2019)05-0007-05

DOI:10.19499/j.cnki.45-1267/c.2019.05.002

中国道路与中国共产党密不可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道路的领导主体,中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的实践产物。作为领导主体的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描述的更多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中国共产党精气神的真实写照。而作为主体实践活动的初心与使命,是对实践活动逻辑起点、历史发展与未来责任的说明,既具有客观现实性,又符合内在规律性。因此,中国道路的初心和使命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的历史逻辑大体一致,二者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是主体力量与具体实践的结合。因此,对中国道路初心与使命的研究,无论对中国共产党的建设,还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正本清源:中国道路的内涵与外延

“道路”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具体的道路,即供人马车辆通行的路,两地之间的通道;一类是抽象的道路,比喻事物发展或为人处世所遵循的途径。中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中形成的,无疑是抽象的“道路”,是为完成民族独立与國家富强的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而出来的适合本国国情的途径,并在实践中拓展与完善。

(一)中国道路是内容与形式的结合

“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到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1 ]因此,把握“中国道路”的科学内涵一定要抓住其核心要素。

内容是中国道路的实质,中国道路内涵丰富,具有两个核心要义。一方面,“中国特色”是基本国情的集中表达,也是中国道路的发生逻辑。革命年代,毛泽东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2 ],而邓小平也强调:“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国情,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3 ]中国道路是为了解决中国问题而在中国大地上形成的道路,必然要体现中国特色。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是中国道路的实践主题,中国道路实际是“选择社会主义—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依据,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成立之初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党的旗帜上,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必然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道路在历时性上具有一般道路的共性,即具有方向性,中国道路的方向从时代潮流理解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从历史发展审视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总之,中国道路的方向是顺应历史发展,符合时代潮流的正确方向;中国道路在共时性上表现为独特的个性,既是中国实践的抽象概括,也是中国模式的生动述说,是具体与抽象的结合,向上与向下的统一,是理论与实践互动的综合展现。

(二)中国道路是“前后”与“左右”的统一

虽然中国道路内涵已经明确,但在使用中还有将其“片面化”“泛化”的倾向。中国道路既不是某一阶段的部分道路,也不是某一方面的具体道路,它是“一块钢板”,具有历史延续性和现实整体性。

从纵向上看,中国道路前后相继,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的全部实践活动,都是探索、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活动。首先,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探索出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即新民主主义道路,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道路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接着,成功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为中国道路提供了必要的制度支撑;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之路,使中国道路得到了全面发展;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锐意进取,进一步坚定了走中国道路的信心。

从横向上看,中国道路左右相连,“一体”是中国道路的本质特征。对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无论是过去的“三位一体”、“四位一体”,还是现在的“五位一体”。对内而言,它们拥有共同的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对外而言,中国道路的影响力取决于它们整体的合力。由此可见,中国道路是一块具有高度整体性的钢板。任何“一位”都是中国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失去了整体,部分也就失去其存在的价值,因此,“五位”只有在“一体”的前提下才有存在的意义。

二、高瞻远瞩:走中国道路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是关乎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中国道路是在实践中形成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是带领人民通往幸福的康庄大道,是引导中国走向富强的光明之路,坚守中国道路,既是历史发展的结果,也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

(一)道路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根本问题

“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 [4 ]这句话说明了党的领导、发展道路和国家命运的关系,无论是革命还是改革,道路问题都是根本问题,道路的正确与否关系到革命和改革能否成功。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 [5 ]

旧中国救国方案破产的根源是没有找到正确的道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救亡图存的斗争从未停止,但却屡屡失败。辛亥革命以前,封建地主阶级的自强运动、早期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以及农民阶级的战争都没能触动封建统治的根基,未能认识到革命的重要性。而资产阶级革命派虽然认识到了革命的重要性,却没有找到革命的依靠力量。只有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正确的道路,坚持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从而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开辟一条新的道路不容易,坚持并走好新的道路更难。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没有挫折的。1949年建立新中国,彻底斩断了对西方资本的依赖,中止了中国的殖民化进程,在经济上采取公有制计划经济制度,用不到十年时间建立起初步完整的工业体系,为中国在政治上的独立自主确立了经济基础。这一阶段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积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质、制度条件,也经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严重曲折,通过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积累,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抓住历史变革时机,实现伟大转折,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 [6 ]由此可见,道路问题是关系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兴衰成败的根本问题。

(二)中国道路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

指导思想决定道路方向,道路是指导思想在实践中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这就决定了在实践中必然会走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是在对资本主义前世今生进行立体解剖,在对人类社会发展科学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一种超越资本主义的理论,作为一种更高的文明形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7 ]”因此,中国道路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适应未来发展的潮流。

但由于中国没有经过真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与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社会基础存在较大差距,中国当前的社会主义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这是在对中国国情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社会发展阶段的准确把握。邓小平曾说:“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8 ]”而实事求是的过程就是认识中国国情的过程,这条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选择。

開创、坚持并发展中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带领人民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来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因此,中国道路不仅在理论上具有内在的合理性,也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是适合国情的正确道路。

(三)坚持中国道路是应对现实问题的必然要求

智者因时而谋、顺势而动,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全球化虽由经济推动,但现在已涉及政治、文化、科技、军事、意识形态等多层次和多领域。特别是在当下,各种意识形态的交融和交锋已成为各国关注与争论的焦点。对中国道路也存在不少“噪音、杂音”,质疑中国道路的社会主义性质,认为中国道路是“中国特色资本主义道路”,面对这种论调,坚持中国道路是坚守“本色”的必然要求。

目的与手段的混淆是该论调产生的根源。“为什么制度服务”是界定社会性质与发展道路的根本依据,“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9 ]中国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作为发展生产力的一种手段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社会主义是为市场经济定性和定向的,是市场经济的“点睛之笔”,而非“画蛇添足”。

主流与支流的模糊是该论调发展的助力。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也给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渗透提供了可乘之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但也给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滋生提供了土壤。部分学者以中国道路的这些支流表现否定其社会主义性质,妄图动摇中国立足的根基,殊不知主流是事物的本质,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只有分清主流和支流,才能准确把握事物的主要方面。无论全球化的融入,还是市场经济的改革,都是适合国情,适应时代的必然选择,是事物发展的主流,而其负面影响是支流,我们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因噎废食,而是要因势利导,趋利避害。

三、守正创新:中国道路的初心与使命

中国道路发展的过程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主题和主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中国道路的初心与使命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的实践阐释。中国道路是“一块钢板”,只有一条而没有多条,既不是改旗易帜的邪路,也不是封闭僵化的老路,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正路”,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路”,中国道路的初心和使命是中国道路的守正与创新。

(一)初心在拷问中坚守

初心是对“根”的探寻。初心是对过去的回望,是对源头的追溯,中国道路的初心即中国道路的发生机制,中国道路何以产生?中国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并丰富发展的结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10 ]”而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中国道路形成的本源,也是其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主义是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学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必然为实现这一远大理想而不懈奋斗。但限于当前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很难在短期内得以实现,这一远大理想在现阶段具体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即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都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因此,现阶段中国道路发展的动力就是如何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中国道路的形成和发展是“明心见性”的过程,即“明马克思主义的初心,见社会主义的本性”。

初心是对“本”的坚守。历史起源的地方就是逻辑发生的地方,初心是逻辑的起点,更是历史的范畴,以大历史观审视初心,难在不忘,贵在坚守。不能因时代久远而忘记初心,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道路已经走过近百年的历程,伴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主义的本色似乎正在消退,而中国特色日益得到彰显,更有甚者将中国发展的好坏都归于“中国特色”,“中国特色”不是一个什么都能装的“筐”,“中国特色”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基础上的,“中国特色”是点睛之笔,而“社会主义”才是立足之本,没有社会主义的“本”,中国特色将无从下“笔”;也不能因困难的挑战而迷失了本心,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企图从未消失,意识形态的渗透也从未停止,虽然我们顶住了苏东剧变的风波,也度过了尼克松扬言的“1999”,但是并不能因此而松懈,必须警钟长鸣,特别是对没有经过革命洗礼的青年一代来说,历史教育和意识形态教育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应对困难的挑战;更不能因未来的遥远而丧失了信心,“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11 ]”但未来的遥远应该是我们更加努力的理由,而不是丧失信心迷失方向的借口,“如果丢失了我们共产党人的远大目标,就会迷失方向,变成功利主义、实用主义。[12 ]”

路是由脚走出来的,但却是由心决定的。中国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形成的,又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得到丰富和发展。“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13 ]”

(二)使命在作为中担当

初心回望过去,使命展望未来,使命从初心中走来,是对初心的继承与发展。中国道路的初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道路的使命必定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在实践中表现为促进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前进。站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全球视域下和唯物史观的大历史思维中审视中国道路,不难发现:中国道路必然经历而且正在经历一个“共性—个性—共性”的过程。中国道路的发生是一个由共性到个性的过程,以作为共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具体的实践,而中国道路的发展必然是一个由个性到共性的过程,以中国经验拓展社会主义的实现道路。如果说中国道路的初心是对马克思主义创新性的运用,强调中国特色,那么中国道路的使命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创造性的发展,强调中国道路的世界担当,中国模式的世界情怀,中国智慧的世界眼光。

使命需要担当,担当必须作为,担当既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延续,也是“着眼人类,服务世界”的社会主义情怀的要求。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国际上日益走向舞台中央,逐渐实现了从“配角”到“主角”的转换,这就要求中国道路在新时代继续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有“主角光环”,更要有“主角担当”。“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 [14 ]正如习近平在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时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大同”是社会主义国际情怀的中国表达,这不仅是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把“金钥匙”,也是理解中国道路未来发展的立足点。

新时代中国道路的担当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三个“意味着”。第一,对社会主义运动的担当,“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 [15 ]这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复苏,使广大共产主义者看到了希望。历史的发展使我们坚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不断发展中国。第二,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担当,“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选择。” [16 ]胡锦涛曾指出:“各国国情不同,实现发展的道路也必然不同,不可能有一个适应一切国家、一切时代的固定不变的模式。” [17 ]中国现代化道路彻底打破了西方现代化的垄断,破解了“现代化与独立性相悖”的难题。第三,对全球性问题的担当,意味着“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18 ]面对全球性的问题,西方文明很难做出回答,作为超越资本主义文明的一种更高的文明形态,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有义务也有能力对世界问题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作出中国回答。“一带一路”是带动世界经济走出低迷的对策,“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解决全球性问题的良方。三个“意味着”更多体现的是国际主义的精神,中国道路具有社会主义的基因,必然拥有国际主义的情怀。

(三)自信在发展中坚定

初心的坚守与使命的担当,不仅需要主体性力量,也需要客体性基础。初心的坚守需要在认可中坚信,而使命的担当也需要在现实中寻找动能。从历史逻辑看,初心源于历史,使命面向未来,二者在现实中实现对接,才能实现历史的传承。对于中国道路而言,现实的道路自信使初心与使命实现无缝对接,正是在初心的指导下取得成就、建立自信,初心才得以继续坚守,也正是道路自信让中国道路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担当的信心与能力。自信源于成就,显于比较。中国道路的自信,既是在道路发展过程中取得巨大成就基础上的“自我体悟”,也是在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状况对比基础上的“他人塑造”。

从历史观看,今昔对照,“中国速度”体现了中国道路的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中国道路上奋起直追,在各方面实现“弯道超车”,不仅让中国人民自豪,也使世界人民惊叹。自信总是和成就密不可分,强调“三个成就”时,对应“三个自信”,而“三个成就”转变为“四个成就”,相应的“三个自信”也转变为“四个自信”,有成就才有自信的资本和底气。在中国道路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取得了奇迹般的成就。在经济增长方面,以持续33年经济增长率接近10%,超过了23年经济增长达到9.3%的“日本奇迹”,2010年以后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人均GDP较改革开放之初增加了140多倍;在改善民生方面,实现了6亿多人口的脱贫;在科技创新方面,“嫦娥”上天、“蛟龙”入海、智能高铁,已成为道路发展过程中的突出亮点。

从大局观看,中西对比,“中国模式”彰显了中国道路的独特,中国道路是对西式现代化道路的批判与超越。资本主义拥有“先天优越”的幻觉,试图推广所谓的“普世价值”,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所谓“历史终结论”。然而,當代世界的发展,证明了以上观点论述者的错判。西方的“普世价值”和“通用模式”在西方以外的地区,并未取得他们所鼓吹的效果,反而“水土不服”、战乱不断。资本主义的经济政策迟迟不能让资本主义国家走出经济危机,面对长期的经济低迷,许多国家束手无策。反观中国,高度警惕西方的“颜色革命”与“和平演变”,立足自身,探索道路,国家安定,成就瞩目。面对经济危机,以独特的优势,成功减轻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金融危机对自身的影响,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稳健前行。

自信是一种主观感受,但却以客观实际为基础,纵观世界大势,中国道路在国际对比中,充分体现其优越性,以无可争辩的事实,回应了世界主题、回击了错误论题、回答了中国问题。既给予了坚定中国道路的信念,也给予了发展中国道路的信心。

中国道路是中国的,它承载着历史,反映着现实,引领着未来;中国道路也是世界的,它回应着时代,提供着借鉴,推动着潮流。回望,是为了不忘初心,搞清楚中国道路为什么能产生;环望,是为了坚定信念,搞清楚中国道路为什么有优势;展望,是为了牢记使命,搞清楚中国道路为什么走得远。只有搞清楚中国道路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才能把握历史规律,进而使中国道路行稳致远。

[参考文献]

[1][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6][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7]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9][1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0][12]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J].求是,2019(07):4-12.

[13]杜尚泽,霍小光.梦想,从这里起航[N].人民日报,2017-11-1(002).

[14]习近平.二○一六年新年贺词[N].人民日报,2016-1-1(001).

[15][16][1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7]胡锦涛.胡锦涛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李 亮

猜你喜欢
中国道路整体性使命
中国道路视域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研究
浅议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路径选择
新形势下做好基层党校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论川端康成作品中的民俗美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社区合唱的整体性研究
浅谈如何上好中学语文期末复习课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的角色与使命
中国道路与湖南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国道路自信的内在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