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客二元:古典言说的理性形态与思维品相
——文言任务群教学的发现与建立

2019-12-26 07:34成旭梅
师道(人文) 2019年12期
关键词:渔父西山屈原

成旭梅

文言文教学,如何不枉2500年?

一次市级文言文教学研讨会上,三位年轻教师选择在高一进行《渔父》的同课异构教学展示。三堂课结束,听课的教师目瞪口呆,三堂背对背备的课,竟然呈现出几近一致的教学流程。面对雷同的上课结果,三位年轻的教师进行了反思与说明:高一学生,初中文言基础太弱;加之非重点中学的学生,不能教之以艰深,故只能在课堂上确定较为一致的文言教学重难点,即文言短文的诵读与翻译。

对此,我提了三个问题:一、初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差异性何以体现?如果文言文教学不需要阶段性差异,那么高三与高一的文言教学是否仍然无差?大学与高中的文言教学仍然无差?二、有史文化以来,文言文作为一种经典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2500年的价值当何以体现?仅止诵读价值、翻译价值,有否可惜了2500年的文化?三、文言文的浅与深,仅仅取决于篇幅的短与长吗?

于是三位教师重新备教文言短文 《渔父》。令人惊异的是,三课的重难点设计又几近相同:

【《渔父》教学流程节选】

师:作者如何塑造屈原形象?试从文中找出,并说明其作用。

生:语言描写、行动描写、肖像描写等。第一段: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活画出屈原英雄末路、心力交瘁、心事重重、形销骨立的外在形象。暗写出屈原所处的黑暗环境,所遭受的困境挫折,为下文写屈原的守节不渝、清白终生张本、铺垫。

师:本文塑造了屈原怎样形象?

生:一个矢志不渝地坚持理想、不惜舍生取义的强者;一个不随波逐流、不苟合于世、特立独行的形象。显示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师:渔父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生:渔父是一位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是道家思想的信徒。持有明哲保身、随遇而安、知天达命、与世推移的处世态度。

师:文章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塑造人物?

生:文章主要采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屈原和渔父的问与答,表现了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作者塑造渔父这一形象,对塑造屈原起到对比、衬托的作用。

师:拓展阅读:屈原与司马迁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一个毅然赴死,一个忍辱而生。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人生选择?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谈谈个人的认识。

生:略。

对此,三位老师不约而同地困惑了:这是教参提示的重难点。除了按照教参来教,文言文还能怎么教?

我也困惑了。这三位教师所呈现的教学雷同难道不是一直以来小初高文言教学所有的课堂生态么?并非因为她们年轻,所以不知所措。一个无可回避的真相是,在她们的习常里,正隐藏着老教师们一直以来别无二致的教学足迹。文言文的2500年在哪里?它的坎坷因而生动、久远因而丰富、遍布质疑因而无可争辩的历史在哪里?

这个问题终于引起了教学慌张,因为教参上没有答案,更因为文言文教学几乎从来没有被时间垂直思考过——我们当然思考过各种教学艺术,比如各级优质课里的文言教学尝试,但是优质课集体表达为各式穷心构造的艺术展示课而几乎没有其他,这难道不是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

三位年轻教师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重新备教开始。其中一位教师央求换一个篇目试试,要解决以上问题, “屈原”实在有难度。于是我们选择集体备教柳宗元,这一个在历史记载里更切近更丰富的知识分子。

《始得西山宴游记》任务型教学案

【情境任务】

在中国,有一种“山水因人而胜”的独特文化现象。山水名胜,美在自然,更美在人文。事实上,山水名胜与人也是彼此成就,如敬亭山之与李白、醉翁亭之与欧阳修……还有,西山之与柳宗元。

2019年9月,湖南永州零陵区政府开始着力开发“西山文化”,整合众多人文与自然资源,形成西山文化集中体验展示区。我们将体验柳宗元的宴游之乐,参与西山文化设计,梳理并传承“西山文化”。

【课前学习】

1.对照注释,通读 《始得西山宴游记》;

2.注音、解释加点字,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课中学习】

一、发现柳子宴游的真相

“问君醉梦缘何事?君言不解其中意。”请探究柳宗元“诸山之游”与“西山宴游”的差异,发现柳宗元宴游的真相。

二、探究西山之怪特

阅读文章,简要概括西山的怪特之处。

三、参与西山文化设计

活动1: “西山文化”开发中心计划在西山之巅建造一座观光亭,请依据 《始得西山宴游记》,为观光亭命名(匾额),并撰写一副楹联。

活动2:开发中心举办“大美零陵,西山看山”旅游推介,需要一段西山自然景致的推介词(300字左右),请依据《始得西山宴游记》创作。

活动3:对于“西山文化”的内涵,开发中心莫衷一是。请你撰写一段文字 (500字左右),解读“西山文化”之精髓。

任务型教学正当热度,这是一个看起来很时髦的教学设计。三位教师面对这同一个教案反思问题:

1.除了第三点 “参与西山文化设计”这个任务部分之外,全课主体部分的教学路径仍然只有一种可能;

2.任务部分的设计有没有问题? “开发中心举办 ‘大美零陵,西山看山’旅游推介,需要一段西山自然景致的推介词”这一任务与柳宗元的创作意旨契合吗?本文之中的西山有景致可言吗?

3.难道任务部分才是突破文言教学的唯一出路吗?文言文教学的正确打开方式难道只能是平面时间里的“花样滑冰”?

第四轮反思开始了。当我们把《渔父》与《始得西山宴游记》两则文言范本放在一起的时候,时间的元素发生了微妙的作用,大家惊喜地发现,这两篇古文居然有着相似的言语方式,那就是:主客二元——古典言说的理性形态与思维品相。

这并非一个意外的发现,而是一个被一整个语文教学遗忘了的文言的典范特征: “主客问答”曾是传统汉赋的写作特点,后作为古典写作的一种“行为艺术”而被传承至今。

获取合法性之后,我们重读以上文言。 《渔父》是《楚辞》中的一首词赋而不是一个历史文本,因此,谁能说“渔父”就不能是一个虚构的文学形象,对话渔父,不能是一个虚拟的情境呢?谁能说,在一个“天地人”的天道一元论的传统哲学信仰里,柳宗元较劲的西山,一个自然特性并不被显要突出的所在,不能是一个哲学灵魂赖以存在与对话的主体场域呢?屈原不选择一个城市化符号来进行对话,而是选择一个处江湖之远的、呈现更多自然特征的渔父来展开质对,其实也近似于将自身放在一个“天地人”的中国式的哲学信仰里加以表达。

天与地,在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那里,与其说是一种境界,未若说是一个“家”,宇宙的辽远与丰富不至让人感到孤独,天地万物的热闹与拥挤给人以安全的幸福。所以游子远走他乡,四方奔走,遇山而亲,遇水则柔,心中分外踏实,便将思绪闲出来思念家门前的那条溪路,那些亲人。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没有家了,天地还在,“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哪怕“万径人踪灭”,尚可 “独钓寒江雪”。 “天地”成为人与群氓无法对话后最终的栖所。周易云,“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意即指出天地人之间的这种相为依存的哲学关系:确立能涵盖天地万物变化的人类思维框架,即以阴阳学说为核心的、融天、人、地于一体的系统思维方式;确定与天地和顺相生、人际间和谐相处的行为规范,实现人类生命 “参赞 (辅助、弥补)天地化育”万物之神妙功能。

伽达默尔说, “就终极意义而言,语言正是人类的本质和寓所”,“理解……是通过对话——诸如传统与现实、过去与现在、自我与它者等等之间的对话——通向效果历史的运动”。因而,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所要表达的,恐怕不是一个灵魂的孤独,而是一个有趣灵魂与另外两个来自“天”与“地”的主体 “月”与 “影”的纠缠与私语。 “对影成三人”之将天与地活化成“人”,你说有趣不有趣,这在庸众看来是孤独的情境,分明热闹得很呢:一个人活成了一支队伍。天、地与我之间,天地不是我存在的背景,也不是我寄身的屋宇;我不是天地间那一只“飘飘何所似”的沙鸥 (杜甫),我也不是“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司马迁)的那个被世界边缘化的零余者,我与天、地是平等的,天来与我共饮,地来应我以影,我就是在场的世界,世界的主场就是我!

故而, “主客二元”这一古典言说的理性形态与思维品相里的“主”与“客”,实际是一个动态结构,人与天地在言说体系内可自由转化主客体的地位。 《周易》对此有所明证: “天地设位,圣人能”(圣人居天地之中,具有主要的功能), “圣人”与天地的关系是:其一是《彖传》所说的“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即人可对自然力加以调整;其二是《系辞》所说的:“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即圣人能调节自然的变化,而委屈成就万物;其三是《文言》所说的“先天而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先天”指在自然变化之前对自然加以引导, “后天”指遵循自然的变化,即天人协调一致。总合其意, 《周易》认为人对于自然既应有所因任,又应有所改造;人既应遵循自然规律,又应发挥自己的能动性。

这种在自然与现世中主客自由转化存在的言说体系甚至建构出了一整个诗歌精神史。 《诗经》所开启的诗歌赋比兴的艺术格局,就是一个清晰的天地人的构造。邹飞解说 《离骚》: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诗词中遇秋而生的悲情实际上是利用有限的生命有所作为,在生命受阻不得其用时的结果,因此,实现政治理想建立丰功伟业背景中的悲秋文学,凸现的是中国古代文人以家国观念为首的生存价值,对自然死亡的生命意识的超越。赵庆丰解说中国诗歌“悲秋”情结:秋首先唤起的是人生一次性的自我意识。诗人发现自我生命从生长到衰亡的过程与四季的一次运行过程正好相同;同时,人们也发现在结构相同的生命运行中又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生命本质差异,即四季是可以周而复始的,而生命却难复返。一个自然循环的终结揭示了人类无可自主的意义,而残败凋零的秋季正象征着人衰亡的过程,使得以秋为悲成为古代文人的一种心理定势。

“主客二元”这一古典言说的理性形态与思维品相甚至塑造了整个中国式书写的风骨。钱理群先生在《名作重读·朱自清为什么“不平静”》中说: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独处’时的‘独语’——与其说在观赏景物,不如说在逼视自己的灵魂深处;与其说写下的是他看到、感觉到的一切,不如说他在构造一个他心中渴望的, ‘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的 ‘另一个世界’——一个与现实对立的陌生的艺术世界。”

综上, “2500年”,在文言文教学中,是一个不可缺席的重要元素,它是一支文脉,一种品性,一门艺术,一个灵魂。

篇名 情感 表现手法 艺术效果真实地反映了屈原清守内志的坚持与节操,表现了他崇高的人生追求。《渔父》采用寓言对话体的形式,假托渔父与屈原一次相遇。通过两人的对话,展开思想交锋,把屈原内心的矛盾斗争外化出来。通过渔父这一更多自然特性的形象,屈原主动将自身置于一个对立矛盾的对话空间里,渔父并非一个反面的对象,而是一个自我发问与自我求证的哲学思辨的形象化存在物,也即“我”的另外一种精神形态。 “此在是在世中展开其生存的” (海德格尔),故 “此在”是人在成长过程中呈现其生命价值。屈原通过“渔父”这一象征性、符号化的形象建构起本我与自我、自我与超我之间的多元对话层次,在社会性与自然性之间进行针锋相对的思考与质辨。他虽最终走向了肉体的毁灭,但却获得了超越尘世痛苦、诗意栖居在天地间的精神的绝对自由。 (可类比王国维以杀死身体的自然性来获取绝对主体绝对自由的生命意志。)面对朋友,直接展示自己生死抉择时内心的矛盾和痛苦。信中欲言又止,止而又言。表达了自己并非贪生恶死之辈,只是 “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所以隐忍苟活,发愤著书,但生活中“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的痛苦心态,内心充满了矛盾。采用书信的形式,与真实世界里的朋友沟通在一个实体对话的语境里,司马迁表达了现世存在的痛苦:肉体被残,内志坚定,精神在职责的围困里作困兽之斗,未能超载尘世的痛苦。《报任安书》

重新回到《渔父》的备课现场的时候,任务群教学的模样已经自然浮现。三位教师决定以“主客二元——古典言说的理性形态与思维品相”为主题,编织一个文言文的任务群教学设计案。

【任务群设计案】

一、请将 《渔父》《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秋声赋》的主要内容按“话题”与“结论”作一个梳理。

二、请赏析四个文本中除作者(主体)之外的其他形象的特征与作用。

三、请从“对话”角度理析四个文本在表达艺术上的异与同。

四、书信体 《报任安书》 (节选)是一个实用类文本, 《渔父》是一个半虚构类文本,对比思考两篇作品分别是怎样表现人物复杂心情的,两文表现手法所达成的艺术效果又有什么不同。 (见p30表)

五、结合上述文本内容,思考文言文写作中的“对话”特性,以“古典言说的理性形态与思维品相”为题,写一则800字以上的小论文。

世界在语言性的理解中存在,这是20世纪上半叶形成的语言哲学的基本观点,伽达默尔更是在此基础上建构了以语言本体论为核心的哲学体系: “理解不是主体诸行为方式中的一种方式,而是此在自身的存在方式。”因而 “理解”更重要的意义是自我质辨自我对话,但我们遗忘了语言这一最本色最质朴的部分,忘记了它在喁喁私语中走向内省的哲学本质;而“主客二元的分裂与统一”这一中国式古典言说的理性形态与思维品相,则为我们将这本质珍贵地隐藏了2500年。

猜你喜欢
渔父西山屈原
安奇奇与小cool龙(本季最终回)
安奇奇与小cool龙(第五回)
丁酉端午前重读《渔父》吊屈原
“言行不一”的渔父
梦见屈原
端午思屈原
明朝散发弄扁舟——“渔父”形象解读
观西山
屈原及其《离骚》(外三则)
“苏世独立”与“遁世隐逸”——《渔父》主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