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思政”格局下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
——以酒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9-12-26 12:42董金玲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7期
关键词:大思大思政育人

董金玲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甘肃酒泉 735000)

1 背景分析

1.1 “大思政”格局的形成

2016年12月7 ~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大思政”战略定位和工作格局的正式确立,习近平总书记做了重要讲话,各大高校均制定详尽行动方案,通过一年多的探究,把遵循思想政治规律、教育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统筹起来把握,使思想教育更有亲和力、更加生动有效,逐步形成思政育人、文化育人、专业育人、实践育人四位一体的“大思政”格局。

1.2 新时代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2017年10月18日十九大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而要做好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工作,首先,要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办好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支撑。主动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主动融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过程;主动对接创新驱动、“一带一路” 等国家重大战略和“创新引领、开放崛起”等地方战略。

其次,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新时代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着力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不仅培育在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而且要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激励大学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个人的青春梦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着力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服务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2 以活动为载体,将创新创业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

“大思政”格局下该校找准定位,以活动为载体,为学生提供自觉、自主、自育成长的组织归属和组织化成长空间,充当促进学生自我成长的服务主角,将新时代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

2.1 以理论传输为载体

(1)以主题宣讲、座谈交流、专题辅导、主题团日等形式学习和推进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四进”工程(进支部、进团课、进社团、进网络),教育引导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成为知识、技术和成果的重要贡献者,成为先进文化的引领者。同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创业观,创业观念对大学生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或导向性。

(2)以专项活动实施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从组织构架、师资力量、课程开发、实践锻炼、经费保障、机制建设等六个方面入手,构建起了院、系(校)两级培养体系,提高了学生骨干、团学干部、社团精英等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创新创业能力、 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通过专项活动的实施,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品质和人格。

2.2 以校园文化为载体

2.2.1 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利用宣传优势,积极营造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氛围。该校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加大创新创业的宣传力度。通过创建“创业家偶像”工程,大力提倡和宣扬创新创业精神,通过“创业家偶像”的宣传教育形式,树立崇尚创新创业的观念,弘扬他们的创业精神。例如,比尔·盖茨、马云、马化腾等名人,使他们成为大学生的偶像。

2.2.2 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园

教授学生如何创新创业,并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初期所需的资金及关键设备服务,为学生搭建好创业舞台。

该校构建了“三阶四维”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并获得省级成果二等奖。建立了较完善的大学生创业园。学院在2010年就提出了“分阶段、分层次,全程化、精准化和面向全体师生、面向所有专业、面向区域产业”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理念,系统构建了“三阶四维”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自实施以来,人才培养成果丰硕,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师资培养成效显著,示范辐射效果明显,社会评价广泛认可,走出了一条符合西部实际,独具高职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之路。

2.3 以实践活动为载体

(1)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高品位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进行创业体验。在高校“大思政”格局下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就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高职生解决这些新问题的同时,也是思想观念形成的过程。通过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能够培养和强化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我校结合实际,抓好学生创业体验,开展了多项大学生自主创业项目。例如在实战锻炼阶段,开发了以创业项目为载体的《客户画像》《商业模式构建》《团队领导力提升》《互联网思维》等创客特训营,让学生感受企业创业的气氛,增强自己的实践经验。

(2)形成面向区域特色产业的创业循环生态系统,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经过多年的实践,该校形成了一条依照战略—面向产业—对接专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创业循环生态系统。围绕丝绸之路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线,针对艺术设计专业,开发了《敦煌壁画文创产品设计》《旅游产品品牌塑造与营销》等多门课程,建立了丝路文化众创空间,孵化了文化影视发展公司、新丝路文化创意等多家文创企业,吸纳就业20 余人;围绕精准扶贫和富民产业,以生态养殖和科技农业为主线,针对生物工程相关专业,开发了《关中奶羊的养殖技术》《宠物医院的运行案例分析》等课程,成立了艺林苗木选育中心、现代畜禽养殖技术推广中心等多个教师创新创业工作室,建成良种繁育众创空间,孵化了乐涫有机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深圳高科兴农酒泉分公司、酒泉大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吸纳就业学生70 余人。

2.4 以校园传媒为载体

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及互联网平台,实现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和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也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生活方式、学习和思维模式,拓展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而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是适应“互联网+”背景下创业教育的必然选择。我校就充分利用“互联网+”,一是开辟QQ 智慧校园、QQ 空间等新阵地,开展“青年之声”和“智慧团建”工作;二是利用网络资源,着眼优化内容供给,提升原创水平,开展了网上思想引领工作,努力实现学生在哪里,思想政治工作就做到哪里。整合校内外各方资源和力量,尤其是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资源,从而丰富活动内容。做到理论与实践、社会与学校、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等多个层面,充分运用思政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党、团、学、社等思政教育力量,形成合力,充实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丰富创业实践教育形式,切实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

3 结语

“大思政”教育观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发展的人本哲学思想、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理念以及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方法论的有机统一体。在“大思政”格局下就要求我们不能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将两者有机结合并融入教学管理、学生工作、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各项工作之中,彼此融通,相互衔接,形成一个润化于高校各个方面工作,贯穿于大学生成长全过程的“责任到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整体优化体系”。

猜你喜欢
大思大思政育人
东北师范大学西湖实验学校
——构建大思政课程体系 打造党建工作品牌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成都理工大学:挖掘“攀登精神”内核 构建大思政格局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好的爱情,从来都不需要刻意迎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