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显志 赵海成
批评性话语研究涉及范围非常广泛,主要包括教育学、管理学、传播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在国外已经有30余年的发展历史,在这30年的发展历程中,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而我国的批评性话语研究起步较晚,直到1995年才引入并发展。
当前,我国已经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并在全球经济复苏中扮演了经济增长引擎的角色。同时,随着我国在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国家层面也越来越重视国内和国际传播的效果。媒体作为信息的载体,拥有话语权,而话语能够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或者说有助于受众认知的形成。批评话语分析主要关注自身所具有的社会属性、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其本质上是基于话语的一种社会实践。通过分析话语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语言过程,揭示了权力、意识形态及背后话语之间的相关性。本次研究正是以此为切入点,梳理学者基于批评话语分析视角对新闻标题研究的成果,以此来全面体现该领域的研究现状。
1989年,Fairclough在《语言与权力》[1]一书中最早提出了批评话语分析这个概念。它的提出受到了许多科学家的关注,并逐渐演变成为语言界各大学者研究中积极采纳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主要基于社会、历史的角度对语言进行分析。批评话语分析旨在揭示话语模式中隐藏的话语、意识形态和权力。与其他语篇分析观点不同,批评话语分析对社会问题更为关注,逐渐成为一种语篇分析新方法,常被语言学、文学、社会学和哲学家讨论,其分析模型和理论也更加灵活。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话语观
批评话语分析中的话语不同于其他话语分析中的话语。Foucault[2]认为,话语表面上属于一种语言形式,实际上是相应历史和思想的表述。强调文本的使用是一种言语行为,既要陈述事实,又要注意说话人的言外之意。Halliday[3]认为,话语是一个包含完整语义结构的语义单位。
2.权力观
Foucault[4]指出,有话语的地方就有权利的出现,权利和话语是形影相随的。Weber[5]认为,权力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行为特征,而人往往会不顾及外界的阻力来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权力更多体现了一种行为语言,演讲者试图以某种方式得到会话参与者的权力或控制力。
3.意识形态观
批判话语的核心议题是在整个社会机器中权力和人的意识形态的关系,探索隐藏的意识形态与权力是如何将话语构建、维持和改变的。Fowler[6]认为,意识形态主要是为了展现人们如何在这个社会中存在以及存在的形式,其本质上属于中性的概念。
新闻标题是在新闻文本内容之前对新闻内容进行总结或评价的一种短文本,其字体大于文本,作用是对新闻内容进行划分、组织、披露、评价,吸引读者阅读。根据分类标准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包括题目、引语、子题目、插入题、摘要题、附加题、尾题、列题和通栏题9种。
许多学者认为,语篇是一种实践,新闻标题是一种语言实践的实践,因此对新闻标题语篇的研究大多与语言学和新闻学相关研究的内容重叠、交叉。
随着中国新闻媒体的不断变革,中国相关研究日趋成熟,并不断引进国外研究。许多学者发现,新闻标题在内容层面的深刻变化能够体现在新闻标题所包含的语言文字中,标题成为观众感受“言外之意”萌芽和变化的价值工具。
每一篇新闻报道都具有一个主题新闻事件,其他事件均围绕主题事件展开,新闻事件的发生往往不是独立的。
于琨[7]认为,新闻标题是新闻主题最直接的表达,反映了新闻文本的基本含义。作者对《朝日新闻》中相应的中文“有毒水饺”报道标题进行了梳理,发现《朝日新闻》似乎很好地利用了平衡性和中立性的原则,并寻求运用主题的精细结构和隐含语义的表达,实现了“用事实说话”的目的。
刘程[8]指出,孔子学院揭牌的新闻在加拿大的媒体报道中有以下特点:新闻标题是客观的,欢迎建立孔子学院;新闻源和报告表明,报道方所切入的角度不一样,在其报道中不乏对孔子学院揭牌的价值表示肯定,但是单独从新闻的标题来看,可以发现加拿大的媒体在文中多偏向于报道孔子学院本身,而对中国领导人较少提及。
朱桂生、黄建滨[9]对韩国主流媒介KBS所产制的纪录片《明见万里》进行批评话语分析。研究发现,KBS利用积极语义韵词汇、隐喻、互文性、断点叙事等策略,以“积极创业”“勇于创新”“永不言败”“具有高度责任感和团队精神”等为新闻主题,构建了中国“90后”青年群体积极正面的形象,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青年群体对现实“恐惧”的一面。笔者认为,这种新闻主题形象塑造的背后与中国不断攀升的综合国力以及韩国社会的意识形态密切相关。
有学者认为,标题不仅是对新闻主题的一种阐释,而且通过对标题语法结构的分析,反映出作者的立场和观点。通过对标题句的基本结构和信息结构的分析,我们可以理解标题创作者试图孤立和揭示话语中隐含的意识形态的信息取向。
祝大伟[10]根据标题语言形式的语法性质,将评价语篇的名称分为标记性结构、主谓结构、谓词性结构、名词性结构四种类型,并从《人民日报》和《中国青年报》中选取2000—2009年的例子。研究表明,以上四种类型在两个时期的比较是基于谓语和主语谓语的结构。
潘艳艳[11]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角度,对2013—2014年美国网络媒体“战略之页”对中国海军的一系列报道进行了分析,其中结合了该媒体报道中所使用的题材、采用的报道策略并结合了部分军事理论,揭示了新闻标题和新闻事实分别构建的不同的中国海上力量和其中隐含的意识形态。
Van Dijk的新闻话语分析理论认为,报纸的新闻文本不仅影响着公众对各种事物的认识,而且形成了其认知结构。一些科学家认为,在分析新闻话语,捕捉词汇或关键词的出现频率和出现频率时,我们可以发现新闻传播者所处的位置、目标、兴趣是什么,以及如何发送新闻接收者、识别事件之类的问题。
龚文静[12]针对马航MH370失联事件,选取CNN、英文媒体《中国日报》同一天发布的相同题材的报道进行了探讨,深入剖析报道语言的主述位角度、词汇转换、词汇选择、从及物性,目的在于描述解释、阐释语言表面意识,发觉两篇报道中隐藏不同的意识形态。
吴浩[13]以Fairclough的三维框架理论作为研究基础,将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作为研究工具,选取《卫报》网站15篇新闻报道作为语料进行批评话语分析,通过对《卫报》的新闻标题进行分类,分析新闻标题的主位和述位,探究《卫报》的新闻标题是如何构建中国形象、影响受众认知的。
在新闻标题上,使用不同的标点符号,会生成完全不同的话语效果。
陈群[14]研究了表示语言的标点符号通常在词语、语气、停顿方面的作用和性质,在文本内容上将其称为“文法上的标点”。与此同时,标点符号还能够用来描述人物的语气、人物的表现和情态强调等,也称之为“修辞中的标点”。
王正元[15]则是将该标点符号与语篇中的一致性和关联性理论联系起来,指出在新闻标题中输入冒号,可以作为理解话语的基础,这对读者理解前后的语境有很大的帮助。
综合以上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多数学者在不同程度上借助批评话语视角分析了新闻标题对社会现实的构建。从中可以看出,话语具有很强的建构和隐藏现实的能力,但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社会现实在新闻标题的演变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行业呈现数字化、网络化和全媒体化的趋势,并由此催生出了新的媒体生态,而这些媒体新生态重构着当代中国的文化。在如此背景下,社会文化生活需要媒介批评实践。借助批评话语分析来研究新闻标题所蕴藏着的话语固然重要,但是由于话语构建的手法趋于隐晦,如何利用批评话语分析的方法则显得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