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美霞
吴自牧在《梦梁录》载:“文士,有西湖诗社,此乃行都缙绅之士及四方流寓儒人,寄兴适情赋咏,脍炙人口,流传四方,非其他社集之比。”[1]其中见于记载并有名目可考的文人诗社、词社就不下十余种,如临安城的西湖诗社、豫章诗社、江湖诗社、月洞诗社、山阴诗社、汐社、月泉吟社等。文人雅士在诗酒宴游之间唱和,这种结社活动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清雅之趣。史达祖《东风第一枝》小序曰:“壬戌闰腊望,雨中立癸亥春,与高宾王各赋。”表明社中之士皆为“高宾王”等贤达之人。《贺新郎》(六月十五日夜西湖月下)中的“同住西山下。是天地中间,爱酒能诗之社……清尊莫为婵娟泻。为狂吟醉舞,毋失晋人风雅”,亦表明诗社中多是爱酒能诗的文人,追求“风雅”之致,共同的审美理想也使这些文人所作之词呈现一定的清雅之态。
以西湖吟社为例,吟社始于景定年间,社员大多是通晓音律或文学底蕴深厚之人。领袖杨缵、张枢都是词乐兼通的人物,徐天民、徐理是著名的琴乐家,周密、张炎、李彭老、陈允平、施岳、王沂孙等人精通律吕,且皆有词作流传于世。杨缵的《紫霞洞谱》可说是西湖吟社成员奉首的音谱。张枢“每作一词,必使歌者按之,稍有不协,随即改正”。[2]吟社活动一般以宴饮清游、度曲翻谱、吟诗作词等为主,在商榷音律、研讨词法的过程中形成了共同的审美趣味和创作倾向。他们推崇姜夔,词风尚清雅。
词人以描绘羁游吟赏的闲适生活和湖山胜景为内容,表现“清雅”之趣。试看下列词句:
看画船,尽入西泠,闲却半湖春色。(周密《曲游春·后则尽入里湖》)
画舸西泠路,占柳阴花影,芳意如织。(施岳《曲游春·清明湖上》)
雁横迥碧,渐烟收极浦,渔唱催晚。临水楼台乘醉倚,云引吟情闲远。(张枢《壶中天·月夕登绘幅堂,与筼房各赋一解》)
短发吹寒,闲情吟远,弄影花前舞。(李彭老《壶中天·登寄闲吟客》)
上苑乌啼,中洲鹭起,疏钟才度云窈。(陈允平《探春·苏堤春晓》)
正荫绿池幽,交枝径窄,临水追凉。(周密《木兰花慢·曲院风荷》)
田田处,成暗绿。正万羽、背风斜矗。(张矩《应天长·曲院风荷》)
上述词作中,周密和施岳的《曲游春》写清明时节泛舟游赏西湖、泊舟断桥之雅趣;张枢与李彭老的《壶中天》为同题分韵之作,写两人在夜晚登西湖边上的湖山,听渔舟唱晚,对月吟赏之雅事;周密、张炬、陈允平三人,同赋西湖之景致。不论是描写词人的闲雅生活,抑或西湖胜景,词作都体现出一种出淡雅清新的美感。
吟社词人将“清雅”作为共同的审美追求,并渗透于词作的意象选择、意境营造和下语用字之中。张炎在词中明确提到“词要清空,不要质实”[3]。西湖吟社词人热衷于表现缥缈之思和静态之美,不仅作有大量咏物之词,且多咏落梅、茉莉、白莲、水仙、寒桂等静物,如李彭老写落梅“么凤叫晚吹晴雪,料水空、烟冷西泠”,颇具不着色相的清雅之态;施岳写茉莉为“采珠蓓、绿萼露滋,嗔银艳、小莲冰洁”般不染尘埃的高洁之美;杨缵笔下的牡丹也显出“柔弱华清扶倦,轻盈洛浦临风”的气质,全无世人所见的富贵之气。下笔用语时,他们常常用寒、凉、空、清、秋、冰、玉等表示“清空”的字眼,再配上雪、雾、云、水、月、鹤等清冷意象,营造出一片如日之曙、如气之秋的清幽、空明之意境。无论是“幽梦觉,涓涓清露,一枝灯影里”中的清幽水仙,还是“洗玉空明,浮珠沆瀣,人静籁沉波息”般的雨后晴空,抑或“凤楼人独,飞尽罗新烛。梦绕屏山三十六。依约水西云北”般的深闺女子,都流露着词人清雅的审美趣味。
吟社成员在精通词乐的基础上,严格依照“音律”填词,也成为其作创作过程中的典型特征。领袖杨缵所著《作词五要》明确提出了依律填词时“第一要择腔”“第二要择律”“第三要填词按谱”“第四要随律押韵”“第五要立新意”,五条要领中有四条都强调协律,可知其对词作格律的重视性。杨缵评价周密的词作《木兰花慢》时说道:“语丽矣,如律未协何?”周密因此感慨:“是知词不难作,而难于改;语不难工,而难于协。”[4]由此可知,吟社成员对词作格律要求之严格。另外,张炎在《词源》中记载了张枢作词时为协律不惜改动词意的过程:“曾赋《瑞鹤仙》……按之歌谱,声字皆协。惟‘扑’字稍不协,遂改为守字,乃协。始知雅词协音,虽一字亦不放过,信乎协音之不易也。又作《惜花春起早》云:琐窗深。‘深’字意不协,改为幽字,又不协,再改为‘明’字,歌之始协。”[5]这种对词作协律性的严格要求,目的是将词乐谐和的方式规范化,但过度追求格律也使词逐渐失去了原来的活力,甚至有些机械化。
南渡后词的大量音谱和唱词之法失传,奏唱乐器也以琴、笛等传统雅乐乐器为主,新作曲调多表现文人的清雅之态,缺少活泼多变的通俗性,已然不能满足广大民众的审美需求。曲词奏唱只能传唱于少数士大夫和风流雅者之间,形成一种“斯人清唱无人和”的封闭状况。再加上文人雅士间以“雅”为审美趣味的结社唱和,表面上维护了词的清雅之体,但同时将下层民众排斥在了歌词奏唱和接受群体之外,使歌词艺术流行范围越来越窄。词体由“歌舞场”渐渐走向了文人雅士的案头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