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露露 郭瑞瑞
协同理论是德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哈肯提出的系统科学,指复杂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相互配合,从而使整个系统更好地发展,达到最优效果[1]。将协同理论运用于教育界中即为协同育人,各个育人主体进行有效合作,共享资源与信息,进而实现共同的教育目标。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是高校育人的主体力量,辅导员主要负责做好大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业课教师则主要负责做好大学生的智育工作。这两支育人队伍的工作重点不同,育人职能相对分离,在育人工作中缺乏必要的合作,没有形成协同育人的合力,不利于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协同育人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学者也取得了诸多研究成果,但是,学者对完善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的有效措施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的研究。唯有深化此方面的研究,才能提高两支队伍协同育人的效果。
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是实现高校育人工作的主要力量,这两支育人队伍的工作重点不同,工作环节相对分离。只有努力促使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才能实现两支队伍共同的工作目标,也才能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合作育人,从而有效推进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是培养大学生的主要力量,二者的教育主体都是高校大学生,工作目标都是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2]辅导员的工作任务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德育,包括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学风班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等。
专业课教师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是向大学生传授知识、指导大学生做科研项目的主体力量,主要负责大学生的智育工作。他们的工作职能有: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提出适合本专业的教育要求;为大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指导他们做相关科研项目;密切关注大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课堂讲授中渗透适当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的工作重点与工作内容不同,但他们的工作总目标都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只有这两支队伍相互合作、协同育人,才能将对大学生的德育与智育有机结合起来,完成二者共同的教育目标。
培养优秀人才是高校育人的根本目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共同构成高校的育人体系。只有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才能使这两支队伍共同参与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合作育人[4]。
第一课堂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方式,专业课教师是其主体力量。专业课教师除了讲授专业知识外,应结合课堂教学内容,适时适当地对大学生进行德育。同时,辅导员应该主动参与第一课堂,辅导员应该通过听课、与专业课教师沟通交流等途径了解大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端正态度。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与他们谈心,减轻其心理负担,也可以开展学习互助小组,让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形成良好的班风与学风。
第二课堂以辅导员为主体,开展各种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辅导员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辅导员应该邀请专业课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课余实践活动,让他们指导大学生做相关科研项目。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一步沟通,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及对自己教学的反馈,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专业课教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与高尚的人格魅力,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从而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效果,使德育与智育相辅相成。
只有这两支育人队伍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两个育人领域相互配合、协同育人,才能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合作育人,提升高校的育人效果。
为做好高校育人工作,响应国家提出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号召,高校在促进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协同育人还不够,仍然存在很多困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部分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思想观念不强,各司其职,形成了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工作“两张皮”现象。有些辅导员认为,自己只是负责学生德育工作,学生的专业课学习情况与自己没有必然联系。他们不主动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不积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太关心学生的智育工作。与此同时,有些专业课教师认为,自己的工作仅限于学生的智育工作,他们不会主动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也不在课余时间积极与学生沟通,不积极开展思政育人工作,更不关心学生的就业问题。这种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思想观念不强的现象使高校德育工作与智育工作相对分离,影响了协同育人合力的形成。
由于部分高校对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这两支队伍协同育人不够重视,没有认识到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沟通交流的重要性,导致协同育人的沟通交流机制不健全。部分高校辅导员没有意识到自己也肩负着协助专业课教师对大学生进行智育的工作任务,而且当前很多高校的辅导员负责的学生数量太多,工作负担太重,没有时间学习专业知识,缺乏与专业课教师沟通交流的共同语言;有些专业课教师专注于课堂教学与课题研究,不太注重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且也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无法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德育;部分高校缺少这两支队伍沟通交流的工作管理机制,还未建立协同育人的平台与规章制度。上述原因都使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缺乏经常沟通交流的条件,无法形成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合力。
高校明确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的工作目标,对学校工作人员的育人要求十分明确与具体,但是,由于高校无法对包括辅导员在内的学生工作者的德育效果进行量化评价,缺乏严格的考核与表彰制度,致使辅导员等学生工作者缺乏更好地做好德育工作的积极性。而且,高校对专业课教师及管理人员参加德育工作没有明确的规定与奖励制度,在职位晋升、职称评定、工资津贴等方面没有将他们的德育效果作为考核的一个项目,只是把教学效果和科研成果作为专业课教师的考核标准,对管理人员的考核则偏重业务工作效果。这就导致高校协同育人的激励保障机制刚性不足,两支育人队伍都没有足够的激情进行协同育人。
习近平在2018年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由此可见,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极其重要,需要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相互配合、协同育人。针对这两支队伍协同育人面临的困境,高校应通过以下措施来完善协同育人机制。
由于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的职责不同,经常不能相互理解。为了实现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必须将二者的职责统筹起来,建立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的协同职责机制。
在很多高校中,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这两支队伍所属部门不同,辅导员属于学工部门,而专业课教师隶属于各学院教学科研部门,为此,高校应鼓励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经常跨部门交流,更好地将两支队伍的育人职能统筹起来。一方面,辅导员在完成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后,接受教学科研部门的领导,提升工作能力,同时在专业课教师的帮助下学习相关专业知识,适当参与一些科学研究。另一方面,专业课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与科研项目外,应主动与学工部门的领导和教师沟通,了解学生最近的思想动态,学习一些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
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工作重点不同,工作内容与工作形式也不同,在工作中经常不能相互理解,有时甚至会发生矛盾。《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要求:“新聘任的青年专业教师原则上要从事一定时间的辅导员、班主任工作。”[5]因此,高校应当鼓励新聘任的年轻专业课教师从事一定时间的辅导员工作,增进对辅导员这一职务的了解,辅导员也应当多听专业课教师的课堂教学,密切与专业课教师的联系,以此促进两支队伍的相互沟通与理解,提升二者协同育人效果。
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要想实现协同育人,必须经常沟通交流学生情况。因此,高校必须健全两支队伍协同育人的沟通交流机制,为二者协同育人提供客观条件,使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的沟通交流常态化。
沟通可以促进资源与信息共享,增强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凝聚力,促进两支队伍协同育人合力的形成。高校应当经常召开由不同队伍参加的教学行政联席会议,组建辅导员工作室,为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定期沟通交流提供专门场所。首先,教学管理人员、辅导员、专业课教师是高校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三支队伍,他们最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学习情况,但是由于他们的工作重点不同,收集的学生信息也不尽相同,因此,高校可以经常召开由这三支队伍共同参加的教学行政联席会议,让他们相互交流各自掌握的学生信息,实现信息共享,形成强有力的育人合力。其次,为了加快辅导员队伍建设,便利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沟通交流,高校可以组建辅导员工作室。近年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响应国家“立德树人”的号召,专门组建了服务辅导员进行思政工作的辅导员工作室,取得了显著成效。辅导员可以与专业课教师在工作室定期召开有关学生工作的会议,也可以邀请学生干部参加,就近期班级存在的问题开诚布公地进行讨论,集思广益,共同解决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当今社会已经处于“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日益成为高校师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学校育人工作也可以顺应时代发展,搭建协同育人的网上沟通交流平台。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可以运用QQ、微博、微信等网上沟通交流平台聊天,及时了解学生的最新动态。同时,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可以匿名在学校的贴吧上发表言论,在不表露身份的情况下真诚地交流工作中的问题并共同寻求解决办法。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6]因此,高校要树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协同育人工作理念。当前,很多高校没有完善的协同育人的考核评价方式,打击了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积极性,所以,高校必须完善协同育人的考核评价方式。
目前,很多高校对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的考核评价方式不够全面与科学,没有将两支队伍协同育人效果纳入考核评价体系,严重影响了两支队伍协同育人的积极性,因此,高校应当完善对这两支队伍的考核评价体系。高校应建立全面的、量化的、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内容应当包括实际绩效、学生评价与院系评价三部分。其中,实际绩效与学生评价是对这两支队伍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工作效果的评价,院系评价由院系制订考核细则,根据细则,由院系领导和教师对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效果进行评价。
针对专业课教师参加德育工作动力不足的情况,高校应建立德育与智育并重的考核评价体系。在对专业课教师的考核评价中,将参与德育工作成果与课堂教学效果、科研成果有机结合;对专业课教师实行分类管理制度,适当减少承担德育工作的专业课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量;建立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员岗位流动机制,将善于做学生德育工作的专业课教师转换成辅导员,也可以将热衷于教学的辅导员转换为专业课教师,促进两种职务的转换;在职位晋升、职称评定与工资津贴等方面,将参与德育工作经历作为评选条件[7]。
目前,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领域较窄,社会实践、学生课题研究、大学生就业指导、校园文化创建等活动中缺乏沟通与合作。为了增强协同育人合力,高校应当扩展协同育人的领域。
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应当在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课题研究、学生就业指导中协同配合,实现协同育人。一方面,随着国家素质教育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可供学生选择的社会实践活动与科研活动越来越多,学校应该制订相应制度,鼓励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积极参与这些活动,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其中,辅导员应主要负责这些活动的设计与安排,专业课教师应当负责人员的遴选、团队的组织与课题的选择、专业知识的指导。另一方面,近年来,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成了高校工作的重要任务,高校应当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促使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共同参加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活动,实现二者在学生就业方面的协同育人。
校园文化可以反映师生的文化水平与道德品质及学校的文化品位,是学校建设的软实力,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应当在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中实现协同育人。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要在日常工作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形成发奋学习的良好学风。另外,文体活动是校园文化中丰富多彩的一部分,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应当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并鼓励学生各展所长,参与多样化的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了实现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共同的工作目标,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合作育人,高校必须推动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将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德育与智育统筹起来,共同发展,提升高校育人效果,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