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栋
历史意识是指人类对自然以及对自身在过去的实践中对现象与本质的认识,是一种人内在的精神尺度。这种历史意识使得人类不断反思与批判自身的实践经验与认识,所以人类才逐渐从愚昧无知向文明进步,人类之所以可以创造社会、改造自然,也是由历史意识的积累与反思,这也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之处。
对于历史意识的来源,要追溯到马克思以前,从维柯的《新科学》一直延续到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历史哲学的内容不断深化,每个阶段赋予的内涵也不相同。在发展过程中,最突出的代表人物是康德和黑格尔。首先,康德将这种哲学的思辨性引入历史,赋予历史以新的内涵,使得历史也成为哲学;其次,这种具有批判性的历史意识被黑格尔所继承,使得黑格尔的理论也具有了历史批判性,马克思也正是吸取了康德和黑格尔的历史批判精神,使得他们的理论成为马克思“历史意识”形成的主要来源。
一般我们认为意识这个词只存在于心理学中,但究其本源来说,意识并不是人生来就带有的特质,而是在人类不断发展,在现实性的基础上通过对象性的实践活动在过去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思维活动。
首先,意识不是凭空产生的,是由于人的对象性的实践活动内化在人脑中逐渐产生的,人的实践活动是意识产生的根源,没有意识的人只是用动物的本能去生存,同样实践作为本源的存在,实践过程与实践结果的不同也会导致每个人意识水平存在差别。马克思指出:“人和绵羊不同的地方只是在于:他的意识代替了他的本能,或者是说他的本能是被意识到了的本能。”[1]就是说,人类将自身的活动作为意识的对象,也可以说人的意识只关注到自身。人对象性的实践活动能动地创造着人们自身存在的世界,我们存在的世界是物的尺度与人尺度相统一的世界,所以人的意识也自然具有两重性:一是关于人自身活动的意识,二是关于人自身存在的意识。所以说,人的实践活动不断生成着人的意识。
其次,意识与实践活动相互确证。人作为类存在物,只有通过自身的生产实践活动,即不仅生产自身也在生产世界,才能将自己作为人的本质作用于自然中,将自然改造成自己需要的状态,成为人所需要的。也就是说,人通过对象化的实践活动才能将人的本质内化于对象中,才能在对象中反观自身,来确证自身的存在,同时只有将人的本质作用于自然中才能使我们所作用的对象失去自身,从而使对象成为主体中的一部分。人的审美活动,语言、器官以及人的个体意识是实现人本质的手段,而这些审美活动、语言等人类的一切内在和外在的东西也正是因为对象性活动才生成为人的意识活动。也就是说,实践和意识是相互的关系,意识驱动着实践的开展动机,而实践又推动并且纠正人的意识活动。
最后,意识的产生的过程总是现实的,因为作为意识主体的人总是在现实中存在,人的实践活动不可能在没有任何物质基础上开展实施,如果我们只谈论抽象的实践活动,那意识的主体人也是抽象的,意识也是抽象的。从现实性的角度来看,人是在社会中生存的,也只有在社会中人的实践活动才可以开展,意识才具有现实性,才是真正的意识。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提到:“我们才发现,人还具有意识。但是这种意识并非一开始就是‘纯粹的’意识。‘精神’从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振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语言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2]“因而,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他就仍然是这种产物。”[3]我们也可以说现实社会生活的状态影响并决定着人的意识状态,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表述为现实的社会存在决定人的自我意识。
历史开始成为哲学的范畴,黑格尔说过:“历史是精神在时间里的展开。”[4]也就是说,历史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是人类通过对象性的实践活动不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并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认识与改造世界的次数不断增加,历史由此不断形成,因而历史意识是不断建立在过去历史性的实践活动基础之上形成的。每一代人开展自己的实践活动,创造自己的现实生活的物质条件与精神条件,不断塑造着个体的意识。
首先,个体的自我意识是形成历史意识的基础。“人是现实的存在,但人又总是不满意和不满足于自己的现实。就此而言,主体的自我意识,总是表现为意识活动的理想性维度。这种意识活动的理想性维度,激发起人的求知、求善、求美的渴望,并以‘目的性’而推动人的‘对象性’活动,即以‘实践’的方式去创造理想的现实。”[5]也就是说,人类通过自身的活动形成关于自己的历史,因此,个人的自我意识与历史具有内在统一性。
其次,个体的自我意识与社会的自我意识共同构成历史意识。人作为现实性的动物,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生存,所以总是存在着一个可协调又不可协调的矛盾:个体意识与社会意识之间的矛盾关系。个体的自我意识总是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意识的约束,和个体追求的自由的价值取向构成矛盾,形成“二律背反”,但历史也总是在解决和协调人类矛盾的基础上生成,人类不断反思自身的存在从而也现实地生成历史意识。
最后,意识总是在一段时间中才可以成为历史意识。人的自我意识在驱使自身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并不能立刻形成历史意识,需要经过时间的积淀与反思。历史意识也必须在时间与空间中展开,才能关联到过去、此时与未来,才可以诉诸本源。“时间也作为人生存的基本维度,其意义的获得是以‘被意识到’为基础的,即人通过对自身生成过程的意识,在解释人之生存的不同体验的过程中,人的头脑以某种维度的形式塑造了时间的概念,从而将变化、经历、动机与人类心中的价值调整为一个有意义的时间整体。”[6]
我们从对意识生成过程的探究再到对历史意识的整体把握,我们了解到历史意识也是在现实中不断生成的存在,历史意识与意识是等同存在,只是历史意识比意识的界定多了一层历史生成反思性,更加注重历史性、觉悟性等。
历史意识作为在时间的长河中通过对象性实践活动不断生成的社会存在,不单单是只有单纯地去理解和关照关于人类的过去的发展,历史意识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更深层次的内涵是反思和批判,黑格尔用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中起飞来比喻哲学,深刻说明哲学是一种反思的活动,是一种深沉的理性,所以,历史意识也应该具有反思的性质。我们往往在回顾关于自己的过去时总是带有目的性,而不仅仅是为了获取过去的知识与经验,为了改变人类的现存世界,为了获得未来生活的可能性,也因为我们只有持一种反思和批判的态度才能真正了解现存世界,了解清楚什么是利于自身发展的,什么是不利于自身发展的,历史意识成为我们把握未来社会发展的根据之一。
这里的相对独立性强调的是历史意识的反作用,我们意识到历史意识是内化在人们现实生存的世界中的,来源于社会分工的存在,在合乎现实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发挥主体的能动性,使得历史意识更好地指导现实社会生活关系。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道:“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才真正成为分工。这时候意识才能现实的想象:他是和现存实践的意识不同的某种东西;它不用想象某种现实的东西就能够现实地想象某种东西。从这个时候起,意识才能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7]。也就是说,在社会生产体系中,意识生产也可以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从社会生产中分离出来,指导物质生产和人们的现实生活,即真正意义上的分工是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之间相互分离,所以精神生产具有相对独立性。也就是说,作为具有反思性质的历史意识也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反作用或者指导人们的现存世界和实践过程。
我们在上文就提到过人是现实性的存在,人总是渴望超越。劳动、生产或实践作为人的基本属性,本来就带自带一种创造性的属性,通过这种创造性的活动使得人的本质作用于对象,让对象带有属人的特征,使得人的活动也摆脱无意义的历史重复性,也正是因为只有立足现在,人的意识才能反顾过去,才能把握到人真实的生存状态。在哲学的范畴中,我们要让思想成为思想,而不是成为某种思想,当然历史思想作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范畴,它的作用也不仅仅是批判和认识,而是应该作为我们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因此,觉悟性内在于历史意识本身之中。在现实基础上,通过立足历史意识的现实超越性进行反思和批判,将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现实生活。
马克思把人定义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作为历史意识的主体,再结合上述的论述,笔者在这里作一归纳总结,这样定义历史意识:关于以往人们所认识到的关于自身的生存状况的批判性总结,并对未来的社会关系的发展作出前瞻性的预判,是一种不断生成的意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