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傈僳族寓言故事的艺术特色探析

2019-12-26 10:20李银平
文化学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傈僳族懒汉拟人化

李银平

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中国的寓言故事也有较早的历史,从远古的原始社会开始,中国就开始慢慢出现了寓言故事,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盛行[1];傈僳族的寓言故事早在狩猎生产时期和牧业生产时期就开始产生形成了,然而最初的傈僳族寓言故事是通过对自然和事物加以拟人化来歌颂和赞美智慧、讽刺和批判那些愚昧的思想。傈僳族寓言中的讽刺是刻薄的、辛辣的,其目的就是教育人、训导人,起到讽一儆百的作用[2]。

笔者反复参阅关于傈僳族民间故事的书籍和文献资料发现,傈僳族寓言故事不同于其他的文学作品,并不像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一样分得那么清楚和仔细。在《傈僳族民间故事》中,每一类故事都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因个别的不同才凸显出了怒江傈僳族寓言故事的特别之处。

一、语言精练,寓意深远

很多寓言故事都是短小精简、详略得当的,就如《父行子效》[3],很快就切入主题,不拖泥带水,整个故事就写了儿子看见父亲对待年迈爷爷的过程之后,说要学习父亲的言行,等父亲老后也要这样对待父亲。其语言在表达过程中很有节奏感,语言精简且寓意深刻。直接明了地就体现出了整个故事的主旨和寓意。又如《懒汉待桃》[4],这篇寓言故事也是篇幅很短,直切主题。一个懒人在桃树下,哪怕自己饿死了都懒得去捡周围的落桃吃,只为等待落在自己身上的桃,最后活活饿死在桃树下。整个故事三言两语便能讲得很清晰,寓意也很明显。也有个别稍微长一些的寓言故事,但使用的语言依旧简练,且能直接点明寓意。如《龙女与孤儿》[5]的故事,故事性强,凭借故事的生动性充分体现了人间的真、善、美。《龙女与孤儿》讲述了这样的故事:孤儿救下遇到困难的小动物,然后被青蛙陷害,牵引出和龙女从相遇到相知再到相爱的过程。孤儿的善良和淳朴也为后文的龙王测试孤儿的真心埋下伏笔。整个故事旨在告诫傈僳族儿女做人要踏踏实实,切记不可贪心,不可轻易相信他人,更不可“这山望着那山高”。

二、善用假托,正反对比

在傈僳族的许多寓言故事中,都比较善用假托,而且这些故事并不是凭空捏造的,在傈僳族的生产生活中是真实存在的;也不是呆板写实的故事,而是善用各种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来灵活地体现出寓言故事的教育性、传承性。此外,在傈僳族寓言故事中,还有一些故事是将正反两个人物形象作对比。反面形象会遭人唾弃和厌恶,而正面形象会得到后人的歌咏和学习。傈僳族寓言故事中如《宝棍》《一颗金豆》[6]等故事就是较为经典的用正反对比的手法创作的寓言故事,故事中都是用一个虚伪、贪婪和阴险狡猾的反面人物形象来反衬出诚实、勇敢和正直善良的正面人物形象,用反面人物形象的遭遇警示和教育人们要向正面人物形象学习,尊崇“好人必有好报”的准则。傈僳族在早些年的时候文字发展不成熟,有个体在獐皮上写生活日记,但这些文字就像甲骨文一样不容易书写,而且也没有那么多的獐皮去写,也就很难把故事都写进去,所以,在创作和形成寓言故事的时候还要考虑其口头的传承性,而假托和正反对比的写作手法正有利于傈僳族寓言故事的口头传承。

三、讽刺为主,突出寓意

傈僳族民间故事中运用比喻、夸张、拟人和讽刺等修辞手法也占了很大的比重。傈僳族民间文学的互通性使得有些寓言故事的寓意深刻、作用很大,对后世的教育和影响效果也很明显。后来这种创作方式也被用到寓言故事中,比如《懒汉待桃》中的懒汉在自己很饿,饿到快要死了都不想主动去摘桃吃,想着桃子自己掉下来到嘴里,不料一阵风吹来,所有果子都被吹下来,他被打得鼻青脸肿的,可没有一个果子掉到他的嘴里。从这则故事来看,夸张和讽刺的手法用到了极致,寓言创作者把夸张和讽刺手法巧妙地结合起来,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懒汉的形象,把他那好吃懒做、不切实际的荒唐想法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些很特别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是傈僳族寓言故事的重要手段。

四、善用拟人,对应比较

傈僳族寓言故事极为丰富,有许多故事都是用动物或植物作为主人公,给予动植物人性化特征。这种手法在文学艺术中被称为拟人化,拟人化不仅仅是其他民族寓言故事中最常用的写作手法,在傈僳族寓言故事中更是如此。傈僳族寓言故事一半以上的寓言故事都是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这可能与傈僳族人自古以来就和大自然接触最为亲密有关。万物皆有灵性,傈僳族人们最初为什么会通过拟人化的手法来创造寓言故事,除了本身的寓意外,当然也少不了作比较。故事中的动植物都有灵性、有公德、心存善念,启发人去思考:动植物尚且如此,人是不是要比这些动植物更好些呢?通过这样的寓言故事,就能更好地达到教育、劝诫和警示的目的。如在《猴子的屁股会什么会红》[7]这篇寓言故事中,故事中的角色没有一个是“人”,故事就将植物和动物拟人化,用松树和猴子两者之间发生的事情来解释猴子的屁股为什么是红色的,通过故事来告诫人们要知恩图报,心存善念,不然后果就会想像故事中的猴子一样惨。

五、结语

傈僳族寓言故事在创作的方式方法上,不仅沿用了汉民族寓言故事的写作手法,还有自己的创作特点。与汉民族寓言故事写作手法不同的是,傈僳族寓言故事在使用拟人化的写作手法时,还应用了心理比较法,通过将人和动植物作比较,使故事的寓意效果更加深刻和明显。其实,运用这么多的写作手法就是为了让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并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了更好地达到寓言故事教育、劝诫和警示的作用。

猜你喜欢
傈僳族懒汉拟人化
云南省傈僳族儿童乳牙龋的唾液微生物研究
樱花浪漫迎阔时,刀山火海任尔闯 怒江傈僳族阔时节
一词拟人化
两个懒汉
“分红式扶贫”应避免“养懒汉”
拟人化品牌策略的原因及路径
调皮的小雨点
懒汉
拟人化
懒汉的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