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教学中的美育教育探讨

2019-12-26 08:44吴珊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32期
关键词:近代史悲剧美育

吴珊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

传统思政课对理性教育的片面强调容易陷入概念化、理论化的窠臼之中,给学生教条、刻板的印象,从而伤害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实效。而美育的审美教育功能有助于补充理性教育对情感共鸣的忽视和不足。史之所存,美之所在。一部近代史,本身就包含着许多美育因素,如何挖掘其中的美育因素为课堂所用,激发课堂活力,破解教学实效性难题,笔者结合自己从事中国近代史课程的教学经验,试做以下思考。

1 美育的界定

美育即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指通过各种美的事物和形式,提高和培养学生对美的感悟能力和创造力,从而得到美的人格的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1793年,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首次提出了审美教育也即美育的概念,开始形成独立的美育理论,成为美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周朝时的教育体系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乐”,指音乐、诗歌、舞蹈,也就是今天我们所倡导的美育。孔子所说的“礼别异,乐和同”,强调了“乐”在人格培养中的重要性。此后也有一些诸如“诗言志”“文以载道”和“乐以教化”等美育观点,一定程度上指出了美育在道德上的教化作用。20世纪前期,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是第一个明确使用“美育”这一术语的教育家,他为了强调美育的重要性,将其与德、智、体三育并称为“四育”。他还提出了“美育代宗教”,以美育的情感因素和作用代替宗教对人心灵、感觉、意志的全面统治。由此可见,美育作为一种情感教育,“它不是片面的身体、智力、德性教育,而是身心合一的教育,是对身体、心灵的全面教育”[1]。

2 美育在近代史教学中的意义

2.1 以美导善,强化情感陶冶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其中不乏一些代表民意的领袖、英雄、精英和知识分子,他们用自己的博大胸怀、坚韧意志和高尚人格抒写着历史。但简单的史实讲述和理性说教往往不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而如果换之以艺术化的审美教育手段,往往可以事半功倍。美育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培养其高尚情操和美好人格,从而改造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谓“仁言不如仁声入人深也”(《礼记·乐记》),美育比之单纯的道德说教,更能深入人心。

2.2 以美扬善,坚定文化自信

一部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奋斗史。从鸦片战争到王朝覆灭,从民国建立到军阀混战,从五四运动到国家新生,是一段经历了腥风血雨却又艰苦卓绝的历程。内忧外患,国将不国的危急之时,也正是我们最缺乏文化自信的时候。然而“继承优秀文化的中华儿女仍然怀着对民族的自信,奋起抗争”。[2]近代史的历程中涌现出了一批批的仁人志士,他们经过艰难探索,始终不忘继承和发扬我们几千年的优秀文化和传统,我党在几十年的奋斗摸索中,也始终不忘走群众路线,使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挖掘这段奋斗史中的美育内容,以审美手段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呈现出来,有助于学生的深入理解和价值认同的深化,从而坚定文化自信。

2.3 美善统一,提升课堂效果

面临日趋多元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如何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实效性,是学界一直探讨的一个问题。由于当前的教学方式偏于理论化、抽象化,缺乏代入感,学生难以产生共鸣,因而掌握的知识也只是流于表面化和片面化,容易丧失学习热情。而美育的审美性、愉悦性和形象性可以一定程度弥补这一问题。近代史的教学应该是一个有美感、有温度、有趣味、有智慧的过程,也应该能够给学生带来身心的愉悦、情感的升华和智慧的启迪。而这种审美的体验,就需要教师结合大量有效的美育内容来创造。美善统一,感性与理性结合、形象与抽象结合、生动的美育因素与严谨的理论相结合,可以共同打造审美课堂,提升课堂效果。

3 近代史教学中的美育内容

目前,学界对于近代史教学中的美育问题,还处在一个初步的探索阶段。笔者根据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经验,认为近代史教学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美育因素,包括时代的悲剧美、社会人物美和历史艺术美。

3.1 时代的悲剧美

近代中国是一部令人扼腕叹息又荡气回肠的历史,其中充斥着大时代的悲剧与苦难,也凸显着各种历史人物的喜乐哀愁,既有屈辱的阵痛又激荡着救国的呐喊。从总体上来看,它呈现出了一种悲剧之美。根据美学界的探讨,悲剧就是一种崇高之美。康德理解的崇高是:“生命力先遭到阻碍而后洋溢迸发,因而精神得到提高或者振奋时所表现的人的道德精神力量的胜利”。[3]因此近代中国的时代悲剧,正是这种“以自身的失败和毁灭来显示其所追求目标的正义性和进步性,以此鼓励人们化悲痛为力量,从艰难中看到光明,激励人民去探索、去奋斗,推动社会的前进”[4]。

以太平天国农民运动为例,他们以“天下男子皆兄弟,天下女子皆姊妹”的美好愿景为理想,对平均主义的希冀正是对封建压迫剥削的彻底否定。鼎盛时期曾盘踞六省,所向披靡与清廷对峙,反清又反帝,这样一支带有一定正义性的力量却因领导人的利欲熏心、争权夺利而由胜转衰,追求生存的合理需要最终被摧毁在敌人的炮火之下。太平天国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也是人性的悲剧,反封建的人身上难以洗脱封建性,是悲剧的根源。教师在讲授时要注意制造“情节冲突”,以农民生存的艰难性凸显封建主义的剥削性以及反抗的正义性,以兄弟情深凸显被权利异化后的同室操戈,以建都天京的全盛凸显败落之时的萧条与悲凉。太平天国的迷梦是以天国的失败和毁灭这种悲剧美来显示其奋斗的正义性、进步性,并以此鼓舞学生去探索、去思考“推动社会进步的真正力量是什么? ”

又如,在讲甲午海战时,为了凸显战争的悲剧性,可以深入挖掘历史,从李鸿章个人的利益、见识、能力、决断等方面来分析中方惨败的原因,引发学生对于李鸿章和清朝管理层的愤怒和失望之情,然后再补充李鸿章赴日谈判的经历,耻辱地求和、丧尽颜面的倚老卖老以及谈判的转折——李鸿章遇刺,让学生转而同情他,理解弱国无外交,明白甲午海战的失败是整个社会的腐败造成的。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图片、音乐、视频等再现历史,再结合自己的真情实感用语言和肢体动作生动地加以渲染,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价值上的认同,从而起到激发爱国主义精神,激活生命热情的作用。

3.2 社会人物美

历史中社会人物的美,美在内在品质,也就是人格美,人性美。近代风云变幻的历史中涌现出了一个个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典范,他们为了救亡图存或以身殉国,或奋力改革,或献身科研、或推进文明,他们为了民族振兴、国家昌盛所做的贡献可歌可泣,在他们身上显示出了坚韧的意志、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品格。

对历史人物的讲解,可以使用灵活多样的课堂互动模式或者组织方法。笔者经过多次课堂实践,证明学生在对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人物进行查阅资料、梳理、内化和表达的过程,是充满趣味性和审美性的过程,确实能够加深演讲小组对近代史中人物和时代历史的理解,也更能用90 后、00 后喜欢的表现方式总结出人物的人性之美。这就可以用“美感代替敬畏感,使道德楷模变得亲切,可亲近,而不是可望不可即的距离感”[5],从而于无形中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

例如,民国女神林徽因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一位知识分子,学生以《像古建筑一样被摧毁的女神——林徽因》为题,用扎实的事实分析、清晰的逻辑和富有美感的表达,对现如今网络上对林徽因的偏激评价做出非常有说服力的反击。经过教师恰到好处的点评后,历史人物的形象生动地以美的形式被展示了出来,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出来,学习效率也提高了。

3.3 历史艺术美

近代中国的积贫积弱和忍辱负重,并没有抹杀人们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意愿和积极性。在近代史的课堂中,我们还应该重视近代的艺术美,包括服饰美、建筑美、文学美、音乐、绘画、书法甚至表演之美。如教师在课堂中,为表现旧社会劳动人民穷困潦倒,备受欺凌、夹缝中求生存的状况,可以通过阿炳的民乐《二泉映月》,或《白毛女》的文学故事来渲染悲苦的氛围,让学生感叹“民生多艰”。从清末到解放前,时代潮流的巨浪也在推动着人们服饰观的流行和演变。如旗袍之美,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演进的,每个阶段的变化都凸显了社会制度的变革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通过图片和视频的生动展示,我们可以让学生在美的欣赏中理解时代和文化的特质。再如,在讲新文化运动时,我们可以对比鲁迅和胡适,他们有着不同的性格色彩、政治主张和人生际遇,可以结合二人的书法和文学作品进行解读,引导学生在文学和书法鉴赏中,理解不同的人格美。

艺术来源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许多艺术作品通过审美化的艺术加工,能够让人含蓄地、间接地体察生活,认识到生活的真谛。因此在近代史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汲取和挖掘历史中的美育素材,用学生能够理解的、喜闻乐见的形式与学生交流,建立在理解与平等基础上的交流,才是真正和谐的、审美的课堂氛围,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近代史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素材,我们不能轻视美育在解决思政课教学实效性问题中的巨大作用。美育对德育的补充作用,是可行的,这个研究也值得进一步的探讨和深化。

猜你喜欢
近代史悲剧美育
论公民美育
Chapter 23 A chain of tragedies 第23章 连环悲剧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你要有拒演悲剧的底气
画家的悲剧
浅析中外合作办学的历史进程
透过李鸿章看中国近代外交史
美育教师
近视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