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改革创新探索

2019-12-26 08:38刘又萁刘洋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3期
关键词:理论课思政时代

刘又萁,刘洋

(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

当前世界,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的迅速发展,正在加速变革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互联网信息传播方式的出现,打破了信息垄断的局面,制造了自由的虚拟空间,增强了个人意志的特点,因此在这个时代面前,传统的思政课教育内容应该坚持下去,然而青年思想的需求再也不能适应旧的教学方法。新时期的社会环境和高校师生思想特点的变化,向高校思政理论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为了提高高校思政理论课的实效性,改进和更新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方法,寻找新的途径已经成了当务之急。

1 大数据时代下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主要特征

目前大数据已经成了新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世界的本质就是数据的集合、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大数据作为网络时代的鲜明特征,已渗透到国家社会企业甚至个人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毋庸置疑,大数据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和战略,将促使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进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时代在发展,情况在变化,青年大学生处在崭新的社会环境之中,自身形成了许多新的思想特点,对社会也产生了许多新的要求。

当前的大学生大多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00后”,他们属于知识广博、思想活跃、善于独立地进行比较和判断的一代,不愿意接受现成的理性的结论,而更愿意独立地进行比较和判断,他们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非常强烈。这些大学生大部分都是思想独立、个性张扬的“00后”,他们接受新知识速度快,但是学习兴趣不大,动力不足,自我效能感低。目前不少文科生和理工科学生对思政课存在一些误解,理工科学生可能认为思政课是文科教学内容、与己无关,而文科生可能认为思政课就是高中课本中死记硬背的内容、对政治的理解流于表面、缺乏深度他们的大多数已经掌握了快速、碎片化的学习方式,进而形成了崇尚民主、追求自由的个性,而当前的这种思政课教学方式很难满足个性化发展。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当前大学生正值青春发育时期,也是各种价值观的培养和形成时期,在当前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各种思潮的渗透使学生在处理问题时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迷失方向,尤其是网络上许多不良的信息对学生的价值观念带来了冲击。因此,这就要求在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以及时代发展的特点提高高校思政理论课的实效性,改进和更新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方法。

2 当前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新境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既有新的挑战、新的困难,又有新的方法和思维。在大数据时代和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持续地关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些新趋势,紧跟时代潮流掌握一些新的理念和教学方法。

2.1 大数据时代和互联网丰富了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新资源

传统的思政理论课教学主要是一种面对面的交流,大数据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丰富了高校思政理论课内容的新资源和学习方式。大数据使思政理论课教学实现可利用的资源更加多样化,更为重要的是大数据强大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可以调动一切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参与开发无限的教育资源,同时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形式的多样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的综合平台,可满足学生的个性风格以及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我们可以采取在网络课堂进行学习,也可以利用微信集体讨论和学习,总之高校思政课教师要顺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要求,进一步利用大数据寻找有利的资源和信息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利用动态数据丰富调整教学内容。

2.2 大数据和互联网的个性化对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挑战

高校思想政治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既有新的方法和思维,又有新的挑战、新的困难。大数据技术基础上自媒体终端的普及使大学生获得了话语权,具有流行价值的民间话语和价值观念很有可能上升成主流价值和价值观念,而教师的话语权威削弱,不利于思政课教学的顺利实施。其次,大数据时代数据产生的速度快,途径多,传播广,各种信息鱼龙混杂、数据成爆炸式增长,特别是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等错误思潮泛滥充斥网络,这些消极落后甚至发动的思想在网络上肆意流传,很容易使人们在第一时间形成一边倒的舆论倾向。大学生在网络参与的过程中容易受到情绪化、非理性化的倾向给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带来困难,同时也加剧了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和大学生之间地位和信息的不对等。当代大学生作为重点对象的青年网民群体,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强,易于接受新鲜的事物,他们一般是新网络信息的接受者、发布者和推广者,而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往往创新意识比较淡薄,缺乏接受新事物的敏锐性,这就要求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要正视这种挑战,充分利用带来的技术优势和战略机遇,促进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新发展。

3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创新方法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传授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价值引领。当前“00后”大学生具有较强的主体意识,思维比较活跃,如果再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就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3.1 紧跟互联网时代发展,创新思政课教学理念

理念是一切行为的导向,是社会发展先进思想的体现。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创新首先是教学理念的创新。新媒体时代赋予了大学生更多的知情权、发言权、参与权,只有树立师生平等的理念,改变传统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才能做好思政理论课教学。追求合理的自我价值已经成了当前大学生的一种时尚,他们渴望创造积极地参与竞争,希望在公平的竞争中得到社会的认同,同时当前大学生们创新意识强烈,对于过去那种传统的简单的说教方式很是排斥。这时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的所讲授的不贴实际的教学内容,没有实效的教学方法,居高临下的说教演说,都在大学生面前已经过时,失去了市场。因此,基于大数据时代特征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确立现代教学理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遵循师生平等原则,在教学中强化民主意识、平等意识、自主意识,建立新型的师生人际关系。总之,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把握新媒体的特征,面对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要树立个性化教学、互动式教学的现代教学理念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首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不能就事论事,一定要把理论阐释与实际问题分析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时政热点理解理论,并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其次是专业性与广泛性相结合原则,要结合学生的专业讲授相关内容,才能胜任和深入。同时要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讲课内容只有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才能消除讲授主题的空洞感。

3.2 运用新媒体传播手段,构建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现代教学方法

思政理论课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很多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要结合时代的特点,结合大学生的思想特点紧跟互联网时代发展,利用新媒体来创新意识来创新教学方法,进行互动,实现双向交流。

在大数据时代,思政课教学中可以融入网上讨论平台。网上资源非常丰富。在讲授每节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线上讨论,学生根据教师发布的话题进行“空中互动”,依据互联网大数据,系统即时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动态调整教学策略,同时开辟课堂讨论。这种”涵盖线上线下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不知不觉”爱上思政课,放弃逃课,这些大数据能够使学生随时通过智能终端来记录学习体会和感想这样一来就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变成课堂的主角,可以增加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在思考中得出结论。因此线上+线下这种教学方法体现了教学双方的主体地位,能够推进高校思政理论课的创新和发展。

大数据可以使教学评价更好地实现。大数据通过反馈促进思政课教学更好地实施,利用大数据的技术支持,在每一节课结束后,学生们可以第一时间拿出手机,通过扫描二维码,参与在线课程评估,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便于及时了解学生对课程的体验和反馈,所有传输而来的数据都可以进行相关性信息的分析,借助大数据技术的虚拟性特点使得每个学生可以隐藏自身的真实身份消除戒备心理。

大数据可以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他可以通过个性化来促进思政课教学考核的实施。比如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设置的考核侧重点不同,以此来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学云平台可针对不同班级个性化设置课程考核策略的特点,实现差异化考核的可能性。比如艺术和体育类专业的学生大多性格外向,口头表达能力强,但普遍不喜欢阅读。针对他们的特点,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将课程考核重点放在内容资料的学习与知识巩固练习上,力求帮助他们打牢理论基础,养成踏实的学习态度。而信息工程和法学专业的学生思维相对缜密,思考也有一定深度,可以将他们的考核重点放在基于大量延伸阅读的课堂讨论上,鼓励他们将自己的思考公开表达,潜移默化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流畅表达能力。

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我们培育亿万高素质的劳动者、成百万的专业人才、大批的拔尖创新人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其重要,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当前面临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以此来满足当代大学生个性化教学的需要。

猜你喜欢
理论课思政时代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