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秋阳 衣莉莉 于 鹏 王 君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民族文学是我国文学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是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环节,更是人们传承中华文化的基石。中国民族文学可以反映出人们对少数民族的情感与实现,真实展现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与文化,实现民族文学的“走出去”有利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更有效的传播中华文明。
译介学翻译标准,就是在接受读者和接受环境欠成熟的过渡时期,译入语文化对于原语文化比较陌生的情况下,着眼于意识形态、诗学观和赞助人,采取“归化”策略和“意译”方法进行文学翻译,以译介学翻译标准作为权宜之计,作为传统的语言学翻译标准的补充,让接受读者开始了解,逐渐理解,最终实现向传统翻译标准的柔性过渡。
一直以来,中国民族文学的输出以象征符号为主,无论是京剧、武术,还是剪纸都不是以文字的形式出现。随着多元文化的产生,人们为了迎合西方文化的审美,中国文化象征符号内涵不深刻,输出形式上也只是固定的资源,无法全面的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由此可见,我国民族文学资源开发力度不足[1]。
我国民族文学译介体制依然遵循着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缺乏竞争实力。但是现如今文化的发展已经以高科技为载体,以产业化为支柱,以市场化为发展渠道,民族文学如果依然依赖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将会很难释放自身的文化活力,民族文学的译介体制依然落后于其他文化。而且,当前译介体制下的民族文化,缺乏强有力的文化市场支持,文化销售渠道狭窄,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不完善,严重影响中国民族文学“走出去”战略的发展。
中国民族文学代表的是少数民族和地域性文学,其内容难以与国际性接轨。民族文学“走出去”的传播途径也缺乏针对性,当代文学主要采用转译的翻译方式,质量不高,翻译人员无法完整的将原著作者的精神表现出来,翻译的内容也无法体现原著内容的意蕴,导致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的影响力较低。不仅如此,西方国家为了得到更高的商业利润,在翻译的同时没有尊重原著,对原文的删改比较明显,严重影响了民族文学的完整性。例如有人翻译《蒙古秘史》时,只翻译了故事部分,删减的字数甚至达到了原文字数的三分之一,虽然看似这是商业利益驱使,但背后暴露出来的是西方文化对中国民族文化的不尊重[2]。
中国民族文学译介与传播渠道不顺畅,这与文学作品译入、译出不匹配有关,不仅如此,中外文化交流互动不足,国外出版机构与国内民族文学之间缺乏沟通。中国民族文学作品翻译量远远不如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量,文学译介没有积极的推动中外文化进行交流。而且,中国民族文学在国际市场中的影响力还不够,国外的出版机构没有将更多的目光放在民族文学作品上,导致民族文学译介传播渠道过于狭窄。
对于民族文学译介传播来讲,我国译介人才明显缺乏,人才实力不足,使其成为民族文学作品难以“走出去”的制约因素。我国缺乏能够引领民族文学走向世界文化前段的高端创意人才,缺乏高外语水平与汉语言文化水平、跨文化交流水平的国际性人才。不仅如此,我国也缺乏先进译介传播技术型人才,从事译介翻译的人才对中华文化没有达到熟知的程度,翻译能力较弱,自身实力无法满足现实要求。
建议充分开发我国民族文学的文化底蕴,将可以传承的、有影响力的民族文学资源提升译介力度。中国民族文学中展现了少数民族的文化风貌,书中那些难以令人忘怀的文学细节,不仅会让人加深对该少数民族的认识,还会在阅读文学作品的同时对民族文化产生认同感,从真实而生动的文字中感悟活灵活现的少数民族人生活场景。就像《狼图腾》的成功,人们通过阅读《狼图腾》感受到了神秘的蒙古草原,这份神秘吸引了大量外国读者。因此,优秀的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就是文学作品译介成功的关键,建议深入发掘中国民族文学中的文化内涵,将充满神秘感与独特性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展现给世界各国人民,实现中国民族文学的“走出去”。
民族文学在“走出去”战略发展中,可以充分利用国家经济活动与互联网大众传媒得以实现,民族文学作品可以选择人们喜爱的传播渠道,例如电影、广播或者互联网,很多民族文学作品都会选择以互联网为载体,将各国人民联系在一起,人们通过网络平台加深对中国民族文学的理解。中国民族文学不仅可以利用大众媒介的传播优势,还可以发挥民间力量对自身的推动作用,优秀的作品可以在受众中得到良好的口碑,这些民间组织和国民行为可以潜移默化的成为中国民族文学的传播者。
《狼图腾》是我国民族文学的代表性作品,故事原型为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知青在内蒙古草原插队时,与草原狼、当地游牧民族的故事。通过故事,展现了蒙古族的风情习俗,图书出版后被翻译成三十多种语言,在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内发行,连续六年蝉联文学图书畅销榜的前十名,获得了多个重量级文学奖项。不仅如此,国外报刊和媒体都对《狼图腾》展开了深入研究,标志着我国民族文学“走出去”战略的正确性,也能看出民族文学译介与传播是可以成功的。因此,建议政府重视民间力量的开发,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建立海外文学专家团队,培养西方人深入研究中国民族文化,通过文化销售实现中国民族文学的传播。可以选择充满地域性特色或文化特色的文学作品,作为中国民族文学“走出去”的前锋,寻找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集[3]。
虽然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但是文化也可以通过吸引人们的兴趣,获得各国人的尊重,这种尊重也会凝聚为文化认同感,使中国民族文学中价值观被人们接受。一个国家如果可以将自身文化价值观念展现给其他国家,并且达到各国人民的认可,那么这个国家的文化在国际文学市场中也会有较大的影响力。因此中国民族文学在译介中,人们需要牢牢把握中国民族文学作品中反映出来的价值观念,以作品彰显人物坚强的意志与勇敢的民族精神,这种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美好的追逐正符合国外人的实现追求。因此,建议将中国民族文学“走出去”战略任务与作品核心内容相融合,推动各国人价值观念的深刻交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走出去”。
中国民族文学想要成功的进入西方文学市场,深入西方国家,并在西方人群心中产生深远的影响,就要翻译为相应国家的官方语言。因此,将中国民族文学“走出去”战略与多语种战略相融合,是提高我国文化影响力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学邹平翻译事业有了长足进步,但成绩的背后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一味地外译中,却殊少中译外。很多翻译人员一心做国外学者的翻译研究和教学,却较少对国内翻译名家翻译实践作学理上的梳理和诠解。人们一心研究如何重视国外特别是西方的文学、文化,如何在译进时忠实外来文本,如何在译出时尽量考虑目标语读者的接受习惯和思维方式,却较少注意到翻译活动的重心问题,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自我,失去了文化自信。
要求翻译人员在翻译文学作品的时候,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双语言翻译能力,还要拥有深厚的文化基础与社会担当。莫言的作品通过电影《红高粱》的传播,如今已经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在媒体的报道下人们对莫言的文学作品产生了文化认同感。
基于译介学视域下,提高翻译人才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减少中国民族文学的跨文化障碍,为文学的“走出去”提供便利条件。翻译可以成为不同文化之间沟通的桥梁,将不同人的人生经历与信仰联系在一起,人们可以从作品中感悟每个人的生活体验,看到中国民族文学的文化实践。人们常说《狼图腾》就是中国民族文学“走出去”战略中最成功的一部作品,该作品译介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与作品的深度翻译有关。《狼图腾》每一章开头都会有相应的传说故事,翻译人员在翻译章节开头时,也会对传说故事进行标注与解释,翻译章节内容时也会对一些民族历史与典故进行讲解,尽可能的为观看者提供更丰富的资料。如果从译介学角度分析中国民族文学,民族文学作品翻译时必须有明确的翻译目的,经过详细的筛选选出最佳源语文本,并选择深度翻译的翻译策略。
总结:总而言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民族文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对人们传承与发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多元化世界文化背景下,想要实现中国民族文学的“走出去”,需要深度发掘文学作品中的民族资源,为人们展示少数民族的神秘感与特殊性,吸引人们观看作品,并产生文化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