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书林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也有了新的变化,文章结合教学实践,介绍了针对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及具体措施,对教学者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数学教学 逻辑思维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48-0178-01
数学是一门具有抽象性特点,需要学生具备一定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所以数学这门学科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上有着很大的优势,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也要求教师在小学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师生之间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从而使小学数学课堂往多元化、开放化的方向发展,提高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上主动性与积极性。
1.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1)在解决数学问题上容易存在思维定势,所谓的思维定势,就是按照经验教训和常用的思维方式,在使用中相对稳定和定型化的思维路线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思维定势在学生考虑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两面性,即积极性和消极性。很多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在解决一些数学问题的时候往往不会对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就会往消极的一面发展。
再加上部分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总是按照一种固定的思路来进行教学,这就使得学生会被动的按照一定的程序和公式机械重复的进行练习,学生会将一些关键词來代替对数量关系的分析,比如说见“多”便加,见“少”便减,见“倍”便乘,见“分”便除等,这些都很容易造成思维定势的消极反应,不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2)教师缺乏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意识,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培养意识的提高是非常关键的,但是从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来看,很多教师并没有提高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以自己的教学为中心,忽略了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当中的主体地位,导致了很多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参与度不高。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单一也是目前制约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高的原因之一。由于缺乏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意识,很多教师一直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在课堂上形成一种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座位上听的教学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就压制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很多学生失去了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逻辑思维能力也难以得到有效的提高。
2.数学教学中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1)精心设置问题,重视问题的引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的逻辑思维活动往往都是由“问题”的产生开始的,问题是打开学生逻辑思维的关键,教师通过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出学生对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问题的设置与引出,要多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通过从数学知识的本质上来看,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极为复杂多变的逻辑思维活动。
而数学课堂的教学就是通过教师的不断引导,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分析并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这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十分重要的过程,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把握住问题引出这一部分,才能够不断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联系起来,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将数学知识有效的运用到实践当中也是数学教学最终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起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与理解,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学科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实用性以及真实性,而且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能力都能够得到很大程度的锻炼,有助于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比如说教师可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上举一些实际生活当中的数学例子来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一个更好的理解,还可以设置一些日常生活当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来解决,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知识水平。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这样一道应用题:养鸡场分三次把一批鸡投放市场,第一次卖出的比总数的1/4多200只,第二次卖出的比总数的1/3少150只,第三次卖出450只。共有多少鸡投入到市场?在解决这道题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做一些相应的引导,引导学生用假设的思想方法来解决问题。不仅能够让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形象具体,并且还能够通过解决问题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断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逻辑思维去解决数学问题,进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整体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黄礼容.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未来英才.2015(04) .
[2]艾东旭.浅析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J].新课程(小学).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