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CS模型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课程教学设计

2019-12-25 07:00李理
文教资料 2019年29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

李理

摘    要: 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课程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且非常注重实践性与操作性,需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并主动学习。借用ARCS模型对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课程进行教学设计,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又使学生形成稳定的学习动机,有效解决学生“被动学习”的问题。

关键词: ARCS模型    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    教学设计

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课程逐渐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该课程的核心是对学生进行培训技能训练,实践性和操作性极强。尽管在教学方法上,许多学者探讨了管理游戏法、情景模拟法、案例教学法等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实际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1]。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单向灌输式的教学,使学生被动学习;学生不能学以致用,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难以活跃课堂氛围。这些问题在现实教学中制约了师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性[2]。

ARCS模型有助于学生形成稳定的学习动机,并有效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有利于转变教师“重视内容讲授、轻视动机激发”的传统观念,解决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的问题。

1.ARCS模型的概述

John M. Keller教授在1983年正式提出ARCS模型,他指出动机模型包括四个要素,分别是兴趣(Interest)、相关(Relevance)、期望(Expectancy)和满意(Satisfaction)[3],并在1987年做了修改,形成相对完善的ARCS动机模型,即注意(Attention)、相关(Relevance)、自信(Confidence)和满足感(Satisfaction)。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注意(Attention)阶段,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或任务;在相关(Relevance)阶段,要让学习内容或任务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关;在自信(Confidence)阶段,要让学习任务控制在学生能够完成的能力范围之内,并有信心完成;在满足感(Satisfaction)阶段,要让评价结果使学生感到完成学习任务的满足感[4]。

基于ARCS的四个要素,将ARCS模型运用到课程教学中,应该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分析学生动机问题、设计动机策略、动机策略的实施和评价策略效果[5]。在分析学生动机阶段,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是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借助问卷调查与访谈法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动机,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设计动机策略阶段是整个设计的核心,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然后根据其需求设计相关的学习任务;在动机策略的实施阶段,重点考虑学习任务是否在学生能够完成的范围内;最后的评价策略效果阶段,主要考虑学生从学习中获得的满足感,是否达到预期。

2.基于ARCS模型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课程教学设计

下面将借用ARCS模型,从课程教学的四个阶段:分析学生动机问题、设计动机策略、动机策略的实施和评价策略效果,对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课程教学设计。

2.1分析学生动机问题

在此阶段,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了解学生的动机,二是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了解学生的动机是选择学习内容的基础,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法进行,应重点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及影响学生注意力的因素。在了解学生的兴趣与性格特点时,可以借助比较成熟的测评工具,比如:大五人格测评、MBTI测评,结合这些测评工具,可以更深入地发掘学生的内心世界,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在影响学生注意力的因素中,主要从听觉与视觉进行考虑,比如:教师授课时声音的感染力、情景模拟时,背景音乐的设计;PPT的设计、案例的引入、游戏的穿插等。在了解学生动机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在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课程中主要有两个学习目标:设计培训与开发方案与成为培训师,第一个学习目标的实现比较简单,只需要在课程结束后形成一份纸质的培训与开发方案,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完成不需要花费太多功夫;第二个目标成为培训师,需要培养学生的讲解或口头表达能力、沟通与交流能力、问题发现与解决能力、创新能力、计算机与多媒体应用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更具有挑战性。那些兴趣爱好广泛且性格外向的学生对成为培训师可能更感兴趣。教师应及时把握学生的学生动机,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性格特点,并结合听觉、视觉影响学生注意力的因素,有针对性地选择课堂教学内容。

2.2设计动机策略

设计动机策略阶段是整个设计的核心,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然后根据其需求设计相关的学习任务。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课程一般在大三开设,学生此时已经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掌握了一些学习工具的使用,并不满足单纯的理论知识讲解,更侧重知识的运用与实践。因此,学生的学习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学习任务的完成,更希望在学习中发挥个人的最大价值,树立自信心、获取满足感。此外,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课程目标中,第一个目标培训与开发的方案需要整个团队协作完成。因此,根据小組各个学生在兴趣爱好及性格上存在的互补性,将其小组组合。然后,各小组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相关的学习任务。在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课程中,学习任务主要包括:培训需求的调查、培训计划的制订、培训方法的选择及培训效果的评估。培训需求的调查,不仅仅停留在设计出一份满足培训需求的问卷,更应该让各学习小组将设计好的问卷在企业中实践,并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制订培训计划;培训方法不仅仅停留在对各种培训方法的认识与比较,而应该让各学习小组事先进行培训的宣传,比如:培训海报的设计、培训网站与企业内部邮件的消息发布,然后以授课教室为模拟的培训现场进行布置。最后,以企业某次培训为例,进行培训方法的现场运用与展示;培训效果的评估不仅仅是教师介绍几个培训效果评估的模型,更是各个小组运用培训效果评估模型,针对各小组选择的不同培训方法,进行培训效果评估的互评。通过小组组合的形式,充分调动各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

2.3动机策略的实施

在动机策略的实施阶段,重点考虑学习任务是否在学生能够完成的范围内,其中主要考虑两个因素:学习成果的评价标准、学习任务完成的可行性[6]。学习成果的评价标准不能笼统,需要进行详细的指标设置,上一阶段已经设置好了的学习任务主要包括:培训需求的调查、培训计划的制订、培训方法的选择及培训效果的评估。首先应该确定每个学习任务完成的学习成果在整个学习成果中的权重;其次,确定各学习成果中包含的学习评价指标,比如:培训需求的调查又可分为培训需求对象的确立、培训需求方法的选择及培训需求的实施,每个培训需求的调查阶段同样需要确立相应的权重,依次类推,层层划分至最底层的指标;最后,各学习成果需要建立相应的等级标准,采用利克特量表划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及不合格四个等级,并进行分數统计。学习成果的评价标准的制定可以让学生有明确的方向,并提供完整的完成依据与路径。学习任务完成的可行性受到各学习小组学习任务的选择、人员的构成及各成员学习积极性的影响。如果学习小组曾经经历过类似的学习任务,各组员的自信心会比较高,顺利完成的可能性将增大。如果从来没有经历过类似的学习任务,各组员的自信心会比较低,顺利完成的可能性将降低。由于各学习小组成员的兴趣爱好及性格特点各不相同,团队协作性会影响学习任务的完成,如果该学习小组大部分成员学习积极性不高,又没有其他学习积极性高,且具有良好团队领导意识的学员带领,那么该学习小组最终顺利完成学习成果的可能性将变小。由此可见,在第一阶段充分了解各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并将他们进行合理的搭配是很重要的一环。

2.4评价动机策略的效果

评价动机策略效果阶段,主要考虑学生从学习中获得的满足感,是否达到事先的预期,影响因素有:学习成果的奖励及学习成果衡量的公平[7]。学习成果的奖励主要是对学生在学习中取得的成功进行正强化,应特别注重精神奖励,除集体鼓掌、口头表扬之外,还可以设立相关的奖项,如:最佳团队奖、最佳培训师奖、最佳口才奖、最佳PPT设计奖、最佳场景设计奖、最佳风采奖等。奖项的设置既要注重团队的协作性又要注重个人的特长发挥。物质奖励可以适当使用,但不宜过多,因为物质奖励的金额有限,所以获得奖励的学生名额也有限,那些没有获取物质奖励的学生将会产生心理落差,不利于下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习成果衡量的公平性,一方面取决于上一阶段制定的学习成果评价的标准,即对各学习小组的学习成果的评价都必须遵循这一标准,无一例外,另一方面取决于评价的人员构成,学习成果的评价人员应由三部分组成:学生、教师、各学习小组,评价的权重分别为:30%、45%、25%。学生的自评是基础,也就是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自己的整体评价;教师的评价是主体,除了教师对学习成果的评价指标比较熟悉之外,身份相对比较客观,通过观察、访谈、听课等形式,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各学习小组的评价是重要的补充,各学习小组的互评打破了各小组各自独立学习的局面,不再是单纯地完成本小组的学习任务即可,能让各小组充分吸收其他小组学习的优点,同时看到他们的不足,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互相评价中取长补短。当然,在此阶段需设置总结环节,即学生、各学习小组、教师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整体性评价,哪些是比较好的,并实现了预期的学习目标,其中还存在哪些不足,应如何改进,对下一次学习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3.结语

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课程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理论知识比较复杂,且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以往的单向灌输式教学使学生大多处于被动学习地位,且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难以调动课堂氛围。借用ARCS模型从课程教学的四个阶段:分析学生动机问题、设计动机策略、动机策略的实施和评价策略效果对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课程教学设计,这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问题,有助于学生形成稳定的学习动机,并有效指导教师进行教学实践。

在ARCS模型的应用中需注意,了解学生的动机是整个课题教学设计的基础,教师应该综合运用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及影响学生注意力的因素。在此基础上了解学生的需求、设计学习任务、制定学习成果评价标准,最后对学习成果进行奖励。

目前,ARCS模型在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比较少,因此,还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促进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课程建设。

参考文献:

[1]江珺.应用型高校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探讨——以《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课程为例[J].人力资源管理,2014(12):226-227.

[2]郭德俊.ARCS兴趣问卷的编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2):33-37.

[3]陈雯卿.基于ARCS模型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以《培训与人力资源开发课程》为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1):180-181.

[4]余青兰,王美倩.动机设计模型ARCS研究的新进展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5(5):103-108.

[5]刘珊.ARCS动机设计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6]廖敏秀.ARCS学习动机模型在信息检索课程中的应用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4(10):14-17.

[7]陈俊翰,郑燕林.ARCS模型视角下小学单词教学游戏的设计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10):92-96.

项目基金:本文系湘南学院教学改革课题项目“基于ARCS模型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201709)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
以实验为基础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探究如何着眼未来优化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