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情分析在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2019-12-25 07:00张勤
文教资料 2019年29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小学语文

张勤

摘    要: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设计中必须以学生学情为依据。对于小学生而言,学生学情复杂,个体差异普遍存在,语文教学设计必须从学生需求出发,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本文以课堂教学实践方式阐述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学生学情分析的具体应用,并提出意见。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学生学情    教学设计

1.引言

受到小学生个体差异、身心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学情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在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要针对小学生学情进行综合分析。通常学生学情是教师教学设计中的难点和盲点,也是有效教学的基础和前提。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学情分析,主要内容应包括学习风格、学习能力、身心特点、语文初始能力等方面,而学情分析方法则包括教学前侧法、三点法和四结合法等。

2.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的学情分析

(1)调查结果与分析

在本文研究之前,为支持本文研究的观点,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我区主要小学语文骨干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设计中对学生学情分析的现状”“语文教师开展学情分析时用到的主要方法”“针对小学生学情分析的内容”等。本调查问卷主要以网络社交软件的方式发放,共发放47份,结果回收有效问卷41份,对回收后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整理,获得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学情调查的具体情况。

调查发现,小学语文一线教师普遍认识到学情分析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的重要性,认为当前小学生的语文已有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差距并不大,对学生学情分析的内容应集中于“学生新知识学习的需求与潜能”和“学习兴趣”两个方面。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对学生学情分析的方法运用中,“课堂提问”与“作业反馈”是最主要的两种方法,其次才是测验分析和课后交流。此外,一些一线语文教师认为,学生学情分析的方法和内容不够专业,往往不知道如何在教學设计中更好地体现学情分析的结果,这是他们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困惑。

(2)学情分析的描述性思考

从调查结果和对相关文献的查阅与归纳看,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学情分析运用的情况可看出:

一是小学语文课堂时间有限,而教学内容则较为丰富,对于小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对学生的“已知”与“未知”不是很清晰,导致教学设计缺乏针对性,不能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教给学生所需和解决所惑。

二是从教学设计实践看,虽然多数教师并没有开展专门的学情分析,但这种意识与部分内容已经在教学设计中得到体现,只是还不系统,一些语文教师对学情分析内容、方法、在教学设计中的具体体现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三是从教学设计基本流程看,必须涉及教学目标、内容、难点、重点、教学方法与流程、教学评价等方面,目标的确定、难点的把握、方法的选择等都需要结合学生学情确定,但在实际观察中发现,学情分析与教学设计内容的衔接不够。

四是调查发现,课堂教学之前存在课前预习检查的环节,也设计了课前预习项目,目的是通过预习与检查获知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学生学情分析具有积极的意义。说明一些语文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已经在不自觉地进行学情分析,而且掌握了部分学情分析方法,但依然没有单独体现出学情分析这一独立环节。

3.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的学情分析的内容与方法

(1)问题产生的原因

实践调查发现,一些小学语文一线教师在教学设计环节对学生学情分析的应用不理想,缺少具体操作方法与措施,主要原因有:

一是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教学设计方法较为单一,受到以往语文教学理念的影响较大。从教师日常教学活动的观察与分析可知,从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方法及课后作业等方面看,语文教师通常表现出较高的教学素养,并未突出学生学情调查内容,或者只是简单地涉及学生学情的分析,导致教学过于主导,学生处于被动状态。

二是教师对学情分析的理性认识不够,在实践操作中往往是“只言片语”,缺少条理与层次。在对语文教师的交谈中发现,有些教师存在这样的观点:“我自己的学生还不了解么”“××学生作业不认真,字迹潦草”“××学生上课听讲老是不认真,家长也不管”,这样描述较为模糊的观点常见,而且观点较固定,缺少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动态评价。

三是教师实践探究能力有限,面对复杂学情通常选择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不是科学系统地调查分析,教师缺少必要的方法指导。对学生学情的了解一般需要长期动态的过程,而且涉及课上、课后、考试、作业等方面,不仅需要理论知识,还需要实践能力,这对语文教师提出较高的要求。

(2)学情分析的内容

从本质讲,学生学情分析是为教学设计而服务的,从小学语文教学设计需求出发,学生学情分析内容至少应包含五个方面,即已知、未知、需知、想知和能知。

一是学生“已知”,即学生已经掌握的语文知识、技能和经验,比如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基本养成了学习习惯能够独立使用字典,获得识字方法,而且能够独立阅读。教学发现,当给四年级学生设定主题和任务时,一般能够通过独立探索、小组合作的方法,带着问题完成课文预习。

二是学生“未知”,即学生在学习新课时,相对于“已知”而表现出对新知识的“困境”。比如在教学《搭石》时,学生对课文中一些词语理解起来有难度,如“清波荡漾”“人影绰绰”等。

三是学生“需知”,即在每个阶段,结合《语文教学大纲》所需学习的知识与方法,比如一二年级的学生需要具备独立识字的能力,能够认识1600个—1800个常用汉字等。

四是学生“想知”,即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兴趣,除了课程目标外还想知道、学习、掌握的语文知识与技能。比如四年级《乌塔》一课的教学中,有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为什么乌塔14岁就能够去餐馆打工,不是不允许雇佣童工吗?”出现这样的问题,说明学生在课程目标外还想知道更多的相关知识,教师需要保护他们的求知欲望。

五是学生“能知”,即学生在现有基础上通过学习新知识所能够获得的语文知识、技能、方法与经验。比如四年级《巨人的花园》一课中,设计目标“品味语言,感受故事独特的表达方式,领会童话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这样的目标设计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能够有效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这就是学生的“能知”。

(3)学情分析的方法

结合学情分析内容,方法包括:关注预习与作业分析“已知”、解读教学内容分析“未知”、参考教材意图分析“需知”、挖掘学习需求分析“想知”、立足教学目标分析“能知”。

一是关注学生课前预习与课后作业,在新课开始之前,教师要设计课前预习任务或主题,让学生带着主题或任务完成预习,有助于教师分析学生的“已知”。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要合理运用课后的练习题,通过分析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掌握学生对新课学习后的“已知”。通过对课前预习的分析,知道学生在学习中“哪些知识已经掌握,哪些知识还未掌握”“哪些知识理解起来困难”等,引导教师课堂讲解。课后作业的分析能够使教师在第二课堂对学生进行重点辅导和加强。

二是要深入分析课文和课程要求,解读教学内容,分析学生的“未知”,学生的“未知”则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比如在《搭石》一文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学生生活经验的分析,发现一些学生对《搭石》描述的情境并不熟悉,必然导致学习困难。尤其是对于北方的孩子而言,他们很难直观想象课文描述的画面。在分析得出学生“未知”的情况下,应将课文讲解的方向和内容适当变换。比如“搭石”的作用、步骤、重要性等,再引导学生理解乡亲间的爱,以及谦让、朴实的品质与美德。

三是结合课文内容、课程标准等,分析其教学意图,分析学生的“需知”,这对于教学设计十分重要。比如四年级《猫》一课的教学,通过教材编选描述的分析,即“让学生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用具体事实表现动物特点的描写方法”。在教学设计和学生学情分析时,确定学生“需知”,即“热爱生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引导学生学习与课文相关的写作方法。

四是深入挖掘学生的学习需要,并分析学生的“想知”。在分析学生“想知”时,一定要深入实际,通过运用合理的方法调查学生的学习需求,可以是书面调查形式,也可以是口头调查形式。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学习表现出的学习需求是不同的,面对同一问题和学习内容,会产生不一样的困惑,在调查学生“想知”时,教师要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水平,体现一定的层次性。

五是立足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深入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分析学生“能知”,“能知”是教师制定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比如《新型玻璃》一课教学中,结合课程要求设定的“能知”目标为: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字,理解“安然无恙、藕断丝连”等词语,完成课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研究课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在实践中尝试练习。因此,从这个目标很清晰地表现学生的“能知”。

4.结语

从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看,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如果将这些内容考虑进来,并设计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这就是在语文教学设计中有效融合学情分析。對学生开展学情分析不但要成为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而且要成为教学设计常态,只有这样才能让语文教学更具针对性和人文性。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已知”“需知”“未知”“能知”“想知”五方面分析学情,这样在实际教学中能够有清晰的目标和内容,使学情分析真正为语文教学服务。教学实践表明,基于学生这五方面的学情分析,在语文教学设计中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而且课堂教学显示,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较好地激发了学习兴趣,对语文能力的提高有积极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金恬恬.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的学情分析[J].知识文库,2016(4).

[2]薛慧.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的学情分析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4(28).

[3]何少叶.小学语文课堂学情分析及教学对策探讨[J].教育教学论,2015(46).

[4]梁燕子.学情分析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探析[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13).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小学语文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