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丽梅
【摘要】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我们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不断创新数学的教学模式,跟进时代步伐,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一切发展的中心.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教师在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与保证高质量教学模式方面,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
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自主分配自己的学习时间,同时,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学生方面,更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思考方式.当然,对教师与学校而言,更能够保证教学质量的稳定,推动学校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自主学习;数学教学;学习能力
一、自主学习的概念
“自主学习”是自发性的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并独立的完成有关学习方面的各项任务.这种心理是内心驱动所发出的主动,更容易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不断的自主探索研究中,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而获取一种学习能力和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扰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官方释义)
二、自主学习的意义
我们为什么要自主学习?
少年强,则中国强;学生强,则文化强.
习近平在《之江新语》中指出:“我们一定要强化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主动来一场‘学习的革命,切实把外在的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自觉,让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兴趣、一种习惯、一种精神需要、一种生活方式”.他还将学习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指出:“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
“好学才能上进”,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
而好学,其实就等于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对广大学生而言,只有学习,才能进步,只有自主学习,才能不断激发自己内在潜力,提高自己学习能力与探索能力.
三、自主学习的具体实践方法
1.通过调整或转变数学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与兴趣.
所谓调整与转变,就是把强加授予学生的知识,变成学生自己主动寻求知识答案的渴望.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教师具备良好的文化底蕴与创新意识,以及授课技巧.
例1:互动游戏化
在课堂授课过程中,我们会时常会遇到学生前二十分钟很认真,后二十多分钟基本没有刚开始那么专注了,所以对学生来说自主学习更是天方夜谭.
游戏化教学,是要求我们教师具备调动课堂氛围的能力,同时学生在兴趣之中更容易自主探索,自主研究,培养并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而游戏化教学最大的误区就是教师不敢给学生时间,很怕耽误教学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而我们在数学教学中,不仅仅要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还要敢于把课堂交给学生,把时间交给学生,前提是,我们学生是否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实践现场:
题目由教师出,把六题难易相近的数学题写在纸片上,并分别打乱,挑选12名同学抽题,然后两个人为一组,相互合作交流讨论,直到研究出题目答案,哪组先做出来,哪组获胜.
例2:情境化
在简单的数字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用枯燥的1+1=2……传授给学生,学生很难主动去接受,甚至不学,厌学.
但是如果通过简单的角色扮演,情境再现,或许更容易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
教学实践现场:
买家甲同学:“我要四块橡皮.”
买家乙同学:“我要两根笔芯和三根铅笔.”
卖家丙同学:“四块橡皮四块钱,两根笔芯两块钱,三根铅笔三块钱.”
在情境扮演中,甲乙丙三位同学,都能够得到数学思维的锻炼,例如,丙同学不仅需要考虑对方要几根,还要考虑每一根每一块需要多少钱,甚至分辨橡皮与水笔铅笔的区别,无意之间,就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自主探索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例3:疑问化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更容易激发学生不断思考,不断自主研究,自主探索.
教学现场:
乘法口诀是什么?(了解乘法口诀的概念与奥妙之处.)
为什么要背乘法口诀?(也就是背乘法口诀有什么用?)
怎么才能牢牢记住乘法口诀?(背乘法口诀的规律,方法.)
而这些疑问,可以大胆交给学生,这运用了小学生“好奇”心理,而不是背乘法口诀的压力和难度,甚至有的同学到了五年级,还不知道背乘法口诀有什么用,从而变成一种被动式学习.
2.举一反三,让学生不断创新,不断改变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自主探索各种题型,做到一题多解.
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往往会通过一个问题,反映出多种问题,做了一道题,就相当于做了一百道题,甚至做到一题多解.
教学现场:
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它们具备各自的特点,但也有相同之处,它们都能够通过图像的变化,反应一些具体的数据信息.
在學校日常教学的实际现象中,往往会存在这样思考问题的学生,比如,上次的条形统计图应用题会做,可是换成折线统计图或扇形统计图,即使是相同题型,简单的变下数据而已,也会望而却步,不知所措.这就要求我们学生要懂得变通,教师在日常数学教学中,要懂得举一反三,多种讲解,引导学生自主研究其中的多面体.也是学习数学应具备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
3.延伸学习,提高学习的延展性,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
在小升初升学试卷中,我们往往会发现,题目内容里会渗透一些初中知识,也就说明课改的同时,也要求我们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可塑性与主动性.
延伸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主动学习.
在具体教学实践课堂上,除了书本知识,我们教师还应该注重延伸事例与问题的讲解,不仅仅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考广度,还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发散自己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不断自主探索,不断自主研究.
四、总 结
未知是什么?它是创新,它是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它是一种探索的欲望,会让学生变得更加主动,更加自主认真学习.
自主是什么?它就是我们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给予学生船桨,让学生学会用自己力量游得越来越远,相反,而不是教师一个人辛劳的划船,却忘了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