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媛媛
摘 要:“互联网+”时代,不同类型的档案机构对人才信息素养的要求存在差异。信息素养的培养可分为意识层面和技术层面两个层次,一方面《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提供了很好的培养思路,可以依循《框架》的指导进行信息意识方面的培养;另一方面要学习相应的信息学知识,还要采取适当的信息技术手段,这样才能达到提高档案人信息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信息素养;高等教育;档案教育
中图分类号:G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9)11-0159-03
一、引言
互联网时代人们周围充斥着海量、片段化的信息。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是人们适应信息社会的一项基本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如何去获取信息,以及如何去评价和利用信息。
档案是固着在一定记录载体上的信息记录方式。挖掘、传递档案中记录的信息,并使之发挥应有的价值是档案人的使命。这需要档案人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需要高等院校培养出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档案人才。
二、不同档案机构类型对人才信息素养需求存在差异
档案机构大致可分为档案科研机构、档案管理机构和档案管理辅助机构。档案科研机构指设立档案学专业的大学,以档案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档案管理机构指各级各类档案馆(室),以管理档案和服务部门社会为主要任务。档案管理辅助机构是指各类档案企业,以提供数字化加工服务等为主要任务。
(一)档案科研机构需要对信息敏感度高的人才
信息的敏感度是指在获取、鉴别信息时的敏锐程度和利用信息时的反应能力。档案科研机构需要占据理论研究高地,首先要有具有前瞻性和重大社会价值的选题,而选题所体现的信息素养在于,如何占有大量信息,如何在海量信息中敏锐地发现有价值的题材,围绕这一题材进一步开展研究,并将研究成果指导于实践。档案科研机构需要培养各类档案专业人才,就要求老师一方面要将前沿的理论研究信息传达给学生,另一方面要敏锐地感知社会和学生的需求,并根据需求开展课堂和实践教学。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人才培养,都需要信息敏感度高的人才。
(二)档案管理机构需要能够提供实用信息的人才
在信息社会里,各种载体形式的档案资源呈几何式增加,档案管理机构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如何存储管理好档案资源,二是如何有效地利用档案资源中蕴含的信息。要解决好两大挑战,还要处理好繁重的事务性工作,档案管理机构所需要的信息素养就要以实用为主,以解决档案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前提,比如新型载体的档案如何保管,如何达到标准化管理的要求,如何更便捷地提供档案信息来满足用户需求等等。档案管理机构人才要先获取相当的知识,进而培养个人工作中的应变能力,才能够不断地应对档案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推进规范化管理工作。
(三)档案辅助机构需要能够加工档案信息的人才
档案辅助机构主要提供档案数字化信息化加工等服务,需要按照客户设定的信息加工规则,对档案信息进行批量化加工、著录,使不同载体的档案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揭示出来,并加以保存。其对人才信息素养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层面,一方面要熟悉數字化处理、信息挖掘等信息技术,一方面要掌握档案著录、信息存储等标准规范。
三、基于意识层面培养档案人才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的培养归根结底是思维意识的培养,尤其是档案科研机构和管理机构所需要的信息素养更加侧重于档案意识层面。依据《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档案信息素养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培养。
(一)树立档案信息具有权威性和情境性的信息意识
如果说,对于权威,需要以一种有根据的怀疑态度,以及对新观点、不同声音和思想流派变化的开放态度来看待[1]。那对于档案信息这种权威,所能做的只有无条件地接受。档案之所以是信息中的权威,是因为它是在工作、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真实记录。档案信息是伴生物,而不是后期加工形成的,档案信息的内容或许不是真理,甚至可能是错误的,但整个档案信息却是一种真实反映,可以作为信息中的权威。
档案信息具有情境性,也就是档案信息元数据。元数据不是电子档案所特有的,只不过电子档案的元数据是以数据形式记载下来的,而其他档案的元数据是隐含的或通过形态表现出来的。比如缣帛档案的织造方式和丝的构造可以反映出档案形成的年代,被篡改档案上残留的痕迹可以印证伪证信息,甚至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还可以还原信息真像。档案信息内容也具有情境性,也就是指信息表达的相关语境,汉语文化博大精深,一段文字放在不同的语境中,反映的涵义有所不同,有些在现在看来可谓谬误的信息,放在当时的环境中,也许就是正确的。
(二)具备在档案形成过程中鉴定价值属性的信息能力
对档案价值的鉴定是一种信息能力,通过鉴定合理划分保存期限,对于纸质档案而言,旨在解决档案实体数量大量增长与档案管理部门有限存储空间之间的矛盾;对于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而言,旨在切实保障电子文件、电子记录质量,并为组织和人类社会留存可以长期保存的真实、完整、可读、安全的数字证据和数字记忆[2]。档案价值鉴定要考虑档案形成的过程,社会生产、生活不同阶段形成的档案价值不同。首先,对于党政管理类档案而言,文件办理阶段形成档案的价值要高于布置阶段,总结阶段形成的档案价值要高于过程阶段的档案,批复阶段的档案价值要高于请示阶段。其次,对于专门档案来说,基建审批设计阶段、竣工验收阶段档案价值要高于施工一般过程档案,项目总结鉴定阶段档案价值要高于申报、研究阶段,产品定型阶段档案价值要高于试制、研发阶段。再次,电子文件、电子档案形成过程中还要考虑电子档案的有效性,即判断需要归档保存的电子档案是否能够在保管期限内具备真实性、完整性和可用性[3]。档案价值判断信息能力的培养,要先从书本和实践中熟悉文件形成的过程,然后掌握社会发展的规律,有预见性地判断档案信息的价值,还要具备相应的技术手段,鉴别价值实现的保证条件。
(三)采用探究式和对话式学术研究方式获取档案中蕴含的信息知识
档案具有知识价值,一方面在于档案是社会知识积累的产物,并且档案的积累也反映出社会文化的进步,另一方面经过系统化整理的档案才具有知识价值,而碎片化、片段式的档案则无法揭示知识的全貌。档案与图书产生的区别在于,档案用于记录固定知识,图书用于传播知识,因而档案专业培养往往侧重于采取什么样的手段将生产、生活中形成的知识记录固定下来,而在互联网+的时代,信息利用传播的重要性日益明显,如何系统地挖掘、传递档案中蕴含的知识,正在成为防止档案专业不被边缘化的关键所在。
在任何领域,研究都永无止境,它依赖于越来越复杂的或新的问题的提出,而获得的答案反过来又会衍生出更多问题或探究思路。由于视角和理解各异,不同的学者、研究人员或专业人士团体会不断地带着新见解和新发现参与到持续的学术对话中[4]。这种探究式和对话式的研究方式十分有利于档案知识开发,一方面,档案中蕴含的知识需要去探究,并且是带着问题和课题来探究,对于同一份档案而言,不同的课题着眼点不同,挖掘出来的知识也是不同的,课题还要带有前瞻性和社会热点的敏锐性,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档案的价值。另一方面,在课题探究的过程中需要发挥集体才智,由于个人知识面和经历的限制,对档案信息的理解度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会影响到知识的挖掘,甚至可能会影响课题目标的实现,这就需要进行对话式研究,在讨论和争辩中形成真知卓见。
(四)秉承在档案库中展开战略探索式检索的信息道德
信息检索往往是非线性并且迭代反复的,需要对广泛的信息源进行评估,并随着新认识的形成,灵活寻求其他途径[5]。在档案中进行检索是挖掘知识、发现知识的过程,这也就决定着第一,检索的过程是复杂的,检索手段、检索策略的选择取决于对档案内容的把握和日常知识的积累。第二,检索可能无果,检索结果的获得取决于档案馆藏是否丰富,也依赖于检索者的经验和手段。对于档案工作者的培养而言,不仅要教会如何制定检索策略,如何选择检索手段,还要培养档案工作者的信息道德,即为了检索目标,坚持进行探索的精神,为了检索目标,最大程度上丰富馆藏资源的精神,守档为了用档,在用档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守好档。
四、基于技术层面培养档案人才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的培养离不开一定的信息技术。在“互联网+”时代,一方面信息技术是人才培养的内容之一,档案人需要学习档案管理所必需的信息技术,为日后工作奠定技能基础;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是人才培养的手段之一,人才培养的手段因为信息技术变革而更新。
(一)学习必要的信息知识提高信息素养水平
互联网+的环境下各类信息知识繁杂,而档案人才在获取知识时应该依循两个原则,一是依循档案的形成和价值发挥规律,能够应于档案发展轨迹的信息知识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二是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在档案价值发挥过程中应该应用最先进的信息知识,而不是陈旧落后的知识。
要提高档案人才的信息素养,应该学习的知识大致可以分为信息存储、信息传递和信息获取等三类。互联网+背景下,信息存储可分为脱机实体存储和在线虚拟存储,脱机存储以光盘、硬盘等为主,在线存储主要是网络服务器和云存储等。就存储介质而言,两者没有区别,都是以二进位制记录,记录方式相同,存储容量大小不同而已。就存储安全而言,脱机存储安全性可控的,在线虚拟存储更多要考虑信息的安全性,要从技术层面防止失泄密风险。信息传递主要是基于档案馆、室层面,是指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将档案信息传递出去,使其发挥社会价值,从信息的角度,主要是涉及档案网站和手机客户端建设,使用一种简易直观的形式将档案信息传递给用户。信息获取主要是基于档案用户层面,即使用什么手段可以获得所需的档案信息,信息获取要考虑时效性和有效性问题,要及时、准确地获取所需的信息,就离不开相应的技术支持。因此,档案人需要学习信息记录材料学、网络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二)利用易于接受的信息手段提高人才培养效果
信息知识需要借助于一定的信息手段传递,在互联网环境中,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逐渐被网络在线教学所取代,尤其是以慕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即大型的开放式网络课程)為代表。慕课作为一种信息教育手段,并不是简单地把教学内容上传到网络上,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要考虑受众、内容和教学手段等三方面问题。第一慕课的受众是谁。传统教学环境下,档案教育的受众是接受档案学历教育的在校学生,而在互联网环境下,档案教育的受众扩大,可能是专业在校生,也可能是非专业在校生、档案专业从业者,或者其他民众。第二慕课的内容是怎样的。由于课程受众的扩大,课程本身也就不仅仅局限于提高档案专业学生的信息素养,利用档案管理相关技能,提高非档案专业人士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成为课程的重要内容。除此之外,课程内容还应该能够满足档案人职业发展的信息素养需求,传授贴近档案管理实际的各类知识。第三什么样的课程形式能够达到教育效果。非专业人员寻求教育培训时往往带有很强的目的性,选择的自主性也更大,也就意味着必须采用一种更易于学习的形式,才能真正吸引受众,达到教育的目的。抖音、快手等的盛行,给我们一定的启示,互联网时代人们的学习更加显现出碎片化,因而相对于长篇讲座而言,以专题来组织的短视频可能更易于被观众接受,更容易达到教育的效果。
五、结语
互联网+档案信息素养培养归根结底在于,如何以档案教育为基础,提高大众存储信息、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的档案机构所需要的人才不同,对信息素养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但是归结在人才培养的途径上,需要从意识和技能两方面进行着手。
参考文献:
〔1〕〔4〕〔5〕韩丽风,王茜,李津,管翠中,郭兰芳,王媛译.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5,(06):118-126.
〔2〕王英玮,陈智为,刘越男.档案管理学[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3〕王传宇,张斌.科技档案管理学[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Abstract: In the era of "Internet +", different types of archives have different requirements for talents 'information literacy. The cultivation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levels: consciousness level and technical level. On the one hand, the " Frameworks for Information Literacy for Higher Education" provides a good idea for training. We can follow the guidance of it to cultivate information consciousness.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necessary to learn the correspond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knowledge, and adopt appropriat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eans. In this way,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of archival people can be achieved.
Keywords: Information Lliteracy; Higher Education; Archival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