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娟
摘 要 脱贫攻坚是2020年之前我党的工作重心,要举全国之力努力实现这一伟大目标,就要求全国、全社会动员起来,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全面参与到脱贫攻坚战略中来。基于此,从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生态扶贫的现状着手,分析生态扶贫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关于印台区生态扶贫的建议。
关键词 生态扶贫;思考;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
中图分类号:F323.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26.046
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位于陕西省中部,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低中山区南缘和关中平原北界,山多林也多,自然环境优美,生态资源丰富。近年来,印台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绿色生态资源与脱贫攻坚工作,充分发挥行业优势,脱贫潜力在山,致富希望在林,积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脱贫致富新路,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还需要在未来的生态发展脱贫致富工作中逐步改进[1]。
1 生态扶贫各项工作进展
1.1 生态公益性岗位生态护林员招聘
2016—2019年,中央下达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专项资金累计252万元,市级配套28.8万元,区级自筹33.25万元,印台区从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招聘生态护林员从2016年开始的88名增长到2019年的300名,涉及贫困人口1 021人,生态护林员月劳务报酬标准500元,年报酬6 000元。
1.2 退耕还林政策兑现
据统计,2015、2016年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共为77户贫困户28.81 hm2耕地兑付了27.998万元退耕还林补贴资金,贫困群众的获得感明显增强。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涉及2015年退耕还林工程建档立卡贫困户34户106人,面积8.79 hm2,兑现资金5.272 4
万元;2016年退耕还林工程建档立卡贫困户67户194人23.73 hm2,兑现总资金3.203 1万元,兑付资金已通过区财政一卡通发放到户。到2019年,退耕还林兑付资金104.1万元,涉及贫困户99户293人,每户资金8.47万元。
1.3 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金兑付
通过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对承包经营集體公益林地的贫困户及时足额兑现生态效益补助资金,增加补助性收入。2019年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生态效益补偿工作涉及贫困户618户2 064人,兑付公益林858.01 hm2,资金9 009 084元,兑付资金通过区财政一卡通发放到户。
1.4 重点工程吸纳贫困户务工
2017年以来,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与林业重点工程实施单位签订协议,要求吸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参与工程建设。2019年印台区重点工程吸纳贫困户务工有了新的进展,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工程建设29人,涉及贫困人口101人,户均收入5 606元。
1.5 “五个一批”开放工程
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五个一批”开放工程共吸纳贫困人口40名,其中玉华宫国家森林公园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10名,人均月收入1 156元;阿庄金圪垯苗木基地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5名参与临时性劳务用工,人均月收入1 450元;红土莲花池苗木基地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5名参与临时性劳务用工,人均月收入1 692元;铜川市欣之农现代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10名,人均月收入2 230元(季节性工资收入,月收入有动态调整),区焦坪国有生态林场吸纳10名,人均月收入523元。
1.6 技术培训
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开展经济林栽培管理技术培训34期,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1 166人次。其中2019年,印台区开展经济林栽培管理技术培训10期,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1 000人次。
1.7 特色产业助力脱贫攻坚
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把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积极发展干杂果和苗木花卉产业,不断带动贫困户增收。2019年,印台区新发展苗木花卉98.15 hm2,全区苗木花卉面积0.13万余公顷,产值9 901万元,通过土地流转、劳务用工、自主育苗等形式共带动贫困户764户
2 690人;全区干杂果经济林挂果面积达0.67万公顷,产值8 520万元,果农户均增收2 164元。2019年印台区贫困户新栽干杂果170.91 hm2,涉及447户1 561人,低产林改造65.14 hm2,涉及贫困户280户999人。
2 印台区生态扶贫中存在的问题
2.1 生态公益性岗位招聘难度大
目前,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青壮年劳动力多外出或就近打工,剩余多是老弱病残,且大多文化程度低,总体素质不高,造成生态公益性岗位招聘难度加大。
2.2 生态护林员日常监督管理不到位
一些镇办对生态护林员监督管理不到位,存在考勤考核不严格、岗位培训不及时等问题,导致生态护林员职能发挥不到位。
2.3 干杂果经济林管理粗放,效益不高
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近年一直大力发展干杂果经济林,已初具规模,但贫困户大多习惯于传统思维,实行粗放管理,导致果园管理水平不高,收益较差。
2.4 生态脱贫内生动力不足
目前生态扶贫发展的总体趋势较好,但是还有极少数地区的农民由于文化程度较低,农村经济发展观念还未转变,对生态脱贫致富的认识还不够。
3 加强印台区生态扶贫工作的思考
3.1 绿色资源管护助力脱贫
1)要加强生态护林员招聘和管理工作,根据当前最新要求,对生态护林员的招聘条件适当放宽,如年龄由原来的18~60岁适当放宽到18~65岁,但61~65岁的要有医院出具的健康证明;生态护林员性别上也由原来主要招聘男性转变为符合招聘条件的女性也可,但只允许其上山巡护,不允许其进行灭火工作。2)加大对生态护林员尤其是新聘生态护林员的业务培训力度,使生态护林员了解自身职责和职能,掌握遇见突发事件的处理流程和注意事项,不断提高生态护林员自身综合素质。
3)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对生态护林员的考勤考核和监督管理,用制度管人管事。4)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对不能胜任的生态护林员及时予以调整,确保工作有序开展。5)加大对优秀护林员的宣传,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广大生态护林员履职尽责,争当先进。
3.2 绿色产业发展支撑脱贫
1)加大产业宣传力度,增强群众发展信心。当前要把解决广大群众的认识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充分利用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干杂果经济林建设和苗木花卉产业的相关政策和知识,并组织动员帮扶干部深入干杂果建设村、苗木花卉种植户,到户宣讲。同时,组织发动干杂果管理好、收益高的果农和示范户实地讲解、对比算账,使广大群众切实认识干杂果经济林建设和苗木花卉产业的重要意义,增强内生动力,教育果農转变观念。2)积极争取申请项目资金,确保干杂果经济林建设和苗木花卉产业有持续的资金投入。积极争取省市有关项目,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通过项目建设及其示范带动作用,引导种植户发展适优品种,壮大基地规模,逐步建立起促进生态改善和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从而切实巩固和稳定现有种植面积。3)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健全基层服务体系。相关部门应出台优惠的政策机制,招收一批肯扎根于基层,服务于三农的高等院校毕业生组建镇、村两级服务队,增加基层林业站技术人员编制,完善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解决农村技术缺乏的难题,以促进干果产业和苗木花卉产业的健康发展[2]。4)加
快干杂果产业化进程。一方面加强专业合作社建设。要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关于扶持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果农成立果业合作社,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另一方面培育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要深入进行市场调研,积极论证一批干杂果深加工项目,通过招商引资、合作、合资等多种途径,创办干杂果加工、深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全面提升干杂果经济效益,努力将干杂果产业做大做强。
3.3 绿色重点工程带动脱贫
1)加强“五个一批”开放工程实施单位和相关镇办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使实施单位能够吸纳更多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参与到其工作中。2)继续抓好林业重点工程吸纳贫困户务工工作。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主要通过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重点区域绿化等林业重点工程,积极吸纳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与,促进贫困户务工增收。
3.4 提高内生动力以推动脱贫
“扶贫先扶志”是国家扶贫战略的精神指导,“扶志”就是要把贫困农民自己主动脱贫的志气“扶”起来,增强他们脱贫增收的主观能动性。“扶智”就是国家从职业教育、农技推广、信息流通渠道拓展等方面,培育有科技素质、有职业技能、有经营意识与能力的新兴知识化农民,以开拓致富门道,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扶志以自强,扶智以自立,脱贫的内生动力就会奔涌而出。”部分贫困群众之所以贫困,主要是由于其精神上存在一定的等、靠、要思想,要让他们彻底告别贫困,就需要激发群众的志气,做好扶志工作。此外,贫困还与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文化水平和技能知识有关,因此在“扶志”的同时还要“扶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就是要“号准脉、下对药”,做好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的扶贫工作,就要瞄准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的需求和贫困群众转移就业的需要,突出带动效应,按照“扶贫先扶智”“授人以渔”和“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思路,因地制宜地实施苗木花卉实用技术培训和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3]。
4 结语
总的来说,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生态扶贫发展形势良好,走对了路,抓住了发展重点,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当前印台区的生态扶贫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生态扶贫工作中要按照政府安排部署,针对各级反馈问题和自查问题制定整改方案,聚焦突出问题,下足功夫,用足措施,力求实效,确保印台区生态补偿扶贫各类问题整改到位,确保印台区生态扶贫稳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沈茂英,杨萍.生态扶贫内涵及其运行模式研究[J].农村经济,2016(7):3-8.
[2] 冷志明,丁建军,殷强.生态扶贫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9(4):70-75.
[3] 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脱贫攻坚办公室.陕西铜川印台区:多元产业奏响脱贫最强音[J].中国扶贫,2017(18):58-61.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