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飞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国民经济水平逐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蒸蒸日上,我国党组织的建设也在不断落实和完善,尤其是我国的基层党组织,担负着联系党和基层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责任,而我国的基层党组织中又包含着高校基层党组织,是主要由学生组成的,由各个高校作为根据地的基层党组织。高校作为培养我国未来优秀人才的地方,因此,高校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不仅仅包括文化上的培养,还应当涵盖思想和政治上的培养。在我国基层党建建设的今天,高校基层党组织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因此,本文就将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进行探究。
关键词:基层党建;高校党组织;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9)11-0101-03
近年来,我国高校的数量以及大学生的数量逐渐增多,党和政府也越来越重视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工作。我国的各个高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地走向辉煌,我国的各个高校也身负时代重任,为培养思想端正,爱国爱党品学兼优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而不懈奋斗。目前,高校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任务重心就是把党的理念以及思想融入到高校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当中,通过多种思路以及工作方法,全面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由于时代在变化,目前高校的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面临着很多实质性的问题,比如基层党支部的规格数量、如何科学地设立学生基层党支部的领导干部,如何完善基层党支部的管理制度等这一系列问题都是摆在目前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面前的问题。
一、根据学院专业合理设置基层党支部的规格数量
如何科学合理的设置高校基层党组织的规格数量是目前摆在高校党建的一个基本问题。目前我國的高校学生党员数量相对较为庞大,学生党员成了推动我国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及传播党的思想的重要力量,并且高校学生党员的个人素质也相对较高,具有更强的工作能力,能为党组织的工作提出更多宝贵的意见。因此,发展高校学生加入共产党不仅仅能为党注入更多新鲜的血液,还能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添砖加瓦,使基层党组织建设更加有活力。但是由于高校学生党员年龄和阅历的原因,高校学生党员也有容易意气用事、思想不够成熟以及情绪容易冲动等普遍缺点。这些缺点可能会导致学生党员在工作中犯很多错误,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阻碍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高校党组织作为连接广大高校学生与党的一条纽带,不仅仅需要学生党员担负起沟通同学的责任,还应当克制自己的情绪,做事保持客观和冷静的思维。并且除了应当注意学生自己的问题以外,高校基层党组织还应当充分发挥其组织能力以及管理能力,注重对于高校学生党员的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高校基层党组织作为高校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政治核心,应当充分发挥其管理和组织作用。并且在进行基层党建的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党支部的规格和数量。
在设立党支部的时候,要尽可能地以学院院系为设置依据,每个院系设置与其相对应的党支部。合理地设置党支部不仅仅可以推动高校基层党建的顺利进行,还能充分起到连接广大学生以及党的纽带作用,提高工作效率。因此,根据各系别特点以及各系学生人数控制党支部的数量以及规格,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各个党支部的工作效率以及降低管理难度。并且根据高校院系来设置基层党支部还能够使学生党员根据自己所在院系提出相关的意见,同系别的学生更能了解自己所在院系的特点。在其他方面,同系别的高年级学生干部还能在生活以及学习上指导低年级的同系学生,在工作与学习中更加的提高效率,推动基层党建工作。
二、科学地设立学生基层党支部的领导干部
选拔和设立学生基层党支部干部同样要从学生的个人素质以及能力着手,要想提高一个党支部的核心力量,就要从党支部的学生干部做起,从而提高基层党支部的素质与能力。在基层党组织的管理中,要落实纪律性以及组织性,严格落实党支部内部的管理制度,培养学生党员良好的行为习惯、工作作风以及生活作风。为了提高高校基层党支部的工作效率,就必须要培养学生党员积极向上的生活和工作态度,全面贯彻党的理念以及精神。因此,党支部内部就要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以及团结协作的工作环境。在基层党支部学生干部的任命上要做到科学合理,从选拔、分工、学习三个方面入手。
(一)抓好支部干部的选配
好的领导决定好的员工,在高校基层党组织中也是一样,根据个人素质、管理能力和思想道德等方面筛选学生干部。一方面要选拔具有爱国爱党、思想健康的高校学生作为干部候选人,这类学生对于党和国家绝对忠诚,思想健康,在基层党支部中能够为其他学生党员起到良好的带头示范作用,思想政治水平高,能够保证党支部思想纯洁。第二个方面要选拔积极向上,善于管理的学生,这类学生在党支部能够积极地完成组织布置的各项任务,并且具有管理天赋,能够有效地处理党支部内部出现的各种问题,有责任心,并且在党支部中能够树立一定的威信。第三个方面要选拔专业知识过硬,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这类学生在自己所学习的专业领域具有一定的基础,并且综合素质过硬,说明这类学生拥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以及优秀的品德,能够胜任学生干部。
(二)抓好支部成员的分工
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工作不是靠一两个人就能完成的,是要靠所有的学生党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因此,要抓好高校基层党支部内部成员的分工,保证每个学生党员都能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才能,做到基层党支部的合理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我们有针对性地对我院的各党支部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数据表明:分工明确,所有支部成员都能各司其职的党支部,宣传工作、内部管理以及活动组织,细化到方方面面都有人负责,因此在工作中处理所有事务几乎都能做到有条不紊,并且支部成员之间仿佛形成了一种无形的默契,成员之间关系融洽,工作效率相对较高,能够完成组织交付的各种任务。而反观那些分工工作不太到位的党支部,各成员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有的成员身兼多职,而有的成员整天却无所事事,因此,这类党支部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远远多于分工明确的支部,工作效率也相对较低。因此,可以发现,做好支部成员之间的分工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一方面,能够使每个人都能够参与到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中来,为基层党建的建设工作出一份力,另一方面,还能够有效地促进基层党支部的健康发展。
(三)抓好学生党员的学习以及综合素质
学生党员作为学生中的代表,具有鲜明的榜样示范作用,因此,学生党员要有相对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学习成绩要好,能够激励更多的学生以学生党员为学习目标。因此,学生党员不仅仅要抓好党支部的工作,自己的学习以及专业课程也不能落下,这就要求学生党员干部更要合理安排时间。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学习党内的各项规章和要求,及时进行理论学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以及组织给予的任务,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贡献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而在学习上,也要时刻保持充足的活力以及积极性,在党支部以外的时间里还要花费时间在学习任务上,加强自己的专业学习,使自己不论是在工作还是学习中都能取得较为优异的成绩,不辜负老师和父母的期望。同时在紧张的工作以及学习之余,也应当注意休息,做到劳逸结合,切莫因为工作与学习而荒废了自己的身体。
三、不断完善学生基层支部的管理制度
前面提到过,光靠几个几十个学生干部聚在一起,没有明确的目标是没有办法干成大事的,因此还要需要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支部管理体系来约束学生干部,有效地组织其各种力量加入到高校基层党支部的建设中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集思广益,将学生党员的力量发挥到最大程度。
(一)进一步完善基层党支部的各项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高校基层党支部亦是如此,进一步完善基层党支部内部的各项制度,促使学生党员干部在工作中更加有条理,符合逻辑。一方面,要积极组织学生党员干部集中进行学习,对党重要提出的各项关于加快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要求进行学习,对于完善支部内部的各项制度各抒己见,确立優秀党员表彰、党内监督、入党积极分子教育等一系列制度,将各种高校内部爱国爱党的力量团结起来,全面推进基层党支部的建设工作。另一方面,也要不断更新指导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指导继续加强和改进组织制度,使得高校基层党支部内部管理制度更加完善。
(二)通过新媒体技术平台加强学生基层党支部建设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移动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更是得到了迅猛发展,如今更是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我们目前所处的社会即是一个信息化高度完善的社会,我们所处的时代也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针对这一现状,我们的基层党支部建设也应当与时俱进,加入到信息化的潮流当中。目前阶段,我国的共青团中央、新华社、国务院等权威官方均已在微信、微博等平台开设官方平台,通过这些新媒体技术平台来实现消息发布、民意调查等重要功能。因此,我们的高校基层党组织也应当审时度势,适应目前的互联网现状,开设新媒体技术平台。但是在开设新媒体技术平台的前提下,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净化校园网络。虽然说,我国的互联网技术以及通信技术高度发达是一件好事,但是由于目前我国针对于网络的管理还存在一些漏洞,网络实名制还未全面普及,因此,目前的网络上既有有利的东西,也有消极负面的东西,针对于目前网络上鱼龙混杂的局面,我们的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往新媒体技术平台上发展时应当注意净化校园网络,正因为网络世界的便捷性以及自由性,不少人会在网络上发布一些违规的内容,作为基层党组织网络平台的管理者就要做到对校园网络的严格审核,净化校园网络。使其成为宣传党的理念的阵营,加强高校基层党支部的建设工作。
2.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党员的主要责任是为人民服务,因此党员的一言一行都要做到光明磊落,开设新媒体技术平台同样也是如此,发布的内容必须经过严格审核才能上传,勇于接受社会和舆论的监督,促进党支部内部的积极向上的氛围。
四、高校基层党组织廉政建设
(一)创新工作思路,围绕中心抓廉政,抓好廉政促发展
在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过程中要坚持确立廉政建设“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工作思路,重视对于教职工以及学生党员的廉政教育,切实保障广大教职工以及学生的切身利益,提升基层党组织内部的工作能力以及工作效率,尤其要注重青年党员的责任意识以及廉政意识,将廉政作为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重心,推动高校基层党组织朝着更加优秀的方面发展。
(二)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廉政建设规章制度
重视基层党支部内部的廉政教育,可以充分利用大型节假日来对广大基层党员进行培训,创新工作机制,实施“一对一”的结对制度,由高校党支部领导干部与学生干部结对,由年轻一代党员主动向老一辈党员进行学习,更快地适应党内外的各种工作,老一辈党员也要积极地向年轻一代的学生干部学习,学习其先进的思维方式以及思想理念,共同学习,互帮互助,一起进步。
(三)党员联系班级制度
由一个或两个学生党员来联系高校的班级,建立学生党员联系班级制度,学生党员在班级中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积极地向学校领导反馈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行为习惯和思想不健康的同学,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五、结语
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工作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需要老师以及老一辈党员的努力,也需要学生们这一年轻一代的努力,共同维护党的各项章程以及遵守规章制度,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在工作和学习中,强化自身的责任观念,起到良好的带头示范作用,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发展添砖加瓦,不断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贺志波,张芳芳,金波昌.高校基层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J].潍坊学院学报,2018,(03):101-104.
〔2〕周宇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践探索——基于创先争优活动视角[J].企业家天地旬刊,2012,(03):111-112.
〔3〕宣勇,何作井.支部建在学科上——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1,(03):19-20.
〔4〕李德駿,程丽.通过高校基层党建,促进人才培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学周刊,2012,(21):4-5.
〔5〕范渊凯.加强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学理论,2014,(04):157-158.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Abstract: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China's national economic level has gradually improved, and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have also flourished.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party organizations is constantly being implemented and improved as well, especially the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in China, which bear important responsibilities of connecting the Party with the masses. The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in our country also include college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which are mainly composed of students and are based on variou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a place for cultivating outstanding talents in China,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not only emphasize cultural cultivation, but also focus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raining. Today, the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er great responsibiliti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in our country. Therefore, this paper explored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Grassroots Party Construction; Party Organiz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