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清 张涛
摘要: 文章以我国典型民营企业为样本,通过企业访谈和问卷调研的形式,利用对比分析、交叉分析的统计方法,从企业总经理、企业高管、中层领导、基层员工四个视角,对我国传统行业民营企业家族式管理问题进行了剖析。研究发现,我国传统行业民营企业在公司治理与战略管理、营销方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创新与研发管理、企业文化管理和企业风险管理方面,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完善公司组织架构、多元化企业营销手段、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引进高学历和创新型人才、加强企业风险和企业文化管理,是目前我国传统行业民营企业在转型升级中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务。
关键词:传统行业;民营企业;家族式管理;企業访谈;问卷调查
一、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我国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传统行业家族式企业作为我国民营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运营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明晰这些问题对于推动我国民营企业现代化管理、促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实现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学者对于民营企业家族式管理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占德干(1996)、楼国(2012)等学者对民营企业文化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企业精神模糊、企业目标单一、企业道德观不足等问题,是制约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因素。司道巍(2007)、张一驰(2008)等学者对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人才选拔和使用机制不完善、企业激励监督机制不合理以及缺乏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是制约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主要因素。张正堂(2007)、马雁来(2009)等学者对我国民营企业绩效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管理者理念问题、绩效管理体系的科学性问题以及绩效管理实施问题,是我国民营企业在绩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李磊(2011)、左小德(2018)等学者对我国家族式民营企业的管理创新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我国家族式民营企业管理创新路径,是一个由家长式管理到家族式管理,然后到范家族式管理,最终走向职业经理人管理模式的渐进过程。刘宇栋(2005)、郝彧(2011)等学者对我国民营企业资本运营风险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政策风险、社会风险和市场风险,是我国民营企业资本运营管理面临的主要风险。张慧忠(2004)、王景华(2019)等学者对我国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财务管理理念落后、审批权限过于集中、会计基础薄弱,是我国民营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现有文献梳理发现,我国学者从文化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创新路径管理、资本运营风险管理、财务管理等多个方面对我国民营企业家族式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但是以我国民营企业所有工作参与人员为调查对象,通过企业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我国传统行业民营企业家族式管理问题进行深入探析的文献并不多见。我家族式民营企业大多聚集于传统行业,因此文章选取了我国典型的民营企业为样本,设计了相应的访谈和调研问卷,对其在家族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最后针对性的提出了对策建议。
二、 样本选择与研究设计
1. 样本选择。为了对我国传统行业民营企业在家族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而细致的研究,我们选择了交城义望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义铁公司)作为此次研究的样本。义铁公司作为我国传统行业家族式民营企业的典型代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义铁公司属于大型传统民营企业。义铁公司由民间资本出资成立,主营产品包括铁合金、矿棉建材等,目前在岗职工超过1 500人,年产值接近30亿元。根据我国对企业标准的划分,义铁公司属于大型传统民营企业;(2) 义铁公司具有明显的家族式企业特征。义铁公司成立至今已经历经三代,采用家族传承方式进行传承,主要的管理者为其家族成员和亲属,具有显著的家族特点;(3)义铁公司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由于民企属性和行业约束,目前义铁公司产品所能占有的市场份额已经接近瓶颈,下一步,如何通过变革提高企业的运营管理效率,完成转型升级,是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研究方法与设计。文章通过企业访谈和问卷调研的形式,利用对比分析、交叉分析的方法,从企业总经理、企业高管、中层领导、基层员工四个视角对我国传统行业民营企业家族式管理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根据不同参与主体在企业运营中发挥职能作用的不同,文章采用了不同的研究设计。
企业总经理在民营企业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其发展理念决定着公司运营管理效率和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因此,文章采用了访谈法,从企业总经理的基本信息、企业基本构架、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发展战略规划4个方面,考察企业总经理对企业宏观运营上的认知,进而反映出企业在整体宏观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高管人员是公司主要决策者,其领导风格直接决定企业核心文化、经营方向和发展战略的选择。因此,文章采用了问卷调查法,从高管人员的基本信息、战略问题、组织架构、企业文化、产品环境和财务管理5个方面35个问题,考察企业高管对公司各个方面的整体认知,进而反映出企业在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中层领导人员是公司发展的中坚力量,是企业运营的直接管理者。因此,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首先对中层领导的基本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然后从管理能力、创新变革力、沟通协调力、团队领导力、执行推动力、战略决策力和管理实践6个方面26个问题,对中层领导在企业运营中的管理能力进行了衡量,进而反映出企业在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基层员工是公司发展的坚实基础,公司每一个生产环节、每一个部门职能的实现,都离不开基层员工的参与。基层员工的基本信息、在工作中的具体感受以及遇到的困难,均能直接反映企业的运营管理状态。因此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从企业基层员工的基本信息、岗位培训、薪酬福利、工作体验、人际关系、幸福感、企业文化7个方面35个问题,对基层员工在工作中的具体感受进行研究,进而反映出企业在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 数据获取。企业总经理层面,采用面对面访谈的形式,获得1份访谈记录。企业高管、中层领导和基层员工层面,采用电子推送问卷的形式,共统计出高管人员问卷7份,中层领导问卷45份,基层员工问卷770份,问卷有效率均达到100%。其中高层和中层领导达到了全面覆盖,基层员工问卷覆盖率超过半数。
三、 调研结果统计分析
1. 企业总经理访谈分析。根据对企业总经理的访谈结果分析可知,企业来自家族传承,总经理并未受过相应的高等教育;企业建立了较为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但是仍然缺少创新研发和风险管理等核心部门;企业营销方式单一,主要营销方式是向中间供应商供货,并没有建立专业的公司营销团队;企业总经理缺乏对企业经营理念的理解,在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上没有明确定位;企业资本社会化程度较低,股权主要集中于少数家族成员,主要融资方式是银行借贷;企业的主要管理方式是家族式管理,缺少科学化的管理体系。
2. 企业高管调查问卷分析。通过对高管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可知,企业高管层多半是企业家族成员,大部分未受过高等教育,不具备专业的企业管理知识;企业高管层对公司的战略问题相对明确,对公司的现状和优势了解也比较清楚,在对公司面临的风险方面有着比较统一的判识;企业高管层对公司的组织结构相对明确,且认为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应该有处理得当的方法,但是各个部门内部均存在直属领导处无法获取自己的相应诉求,需要向更高层次领导汇报的现象;企业高管层对企业文化的总体认知相对分散,企业文化没有明确体现在每一位管理人员身上,公司企业文化有待深入推广;不同部门的高管对企业产品产业环境了解并不同,但总体认知相对集中,企业高管层非常熟悉本行业的产品产业环境、竞争对手情况等,但这种了解较为偏重于经验,未能形成基于数据预测的产品产业环境分析;企业高层统一认为公司内部的财务状况给公司的运营带来比较好的基础服务,并且在成本压缩方面(包括产品成本、销售成本、管理成本等)不具有很大的空间。
3. 企业中层领导调查问卷分析。通过对企业中层领导调查问卷结果分析可知,企业中层领导以中年和青年为主,大多集中在35岁~55岁之间;企业中层领导对公司有着较强的归属感,工作时间超过十年以上的占比达77.8%(35人);企业中层领导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本科以上学历占比仅有22%(10人);企业中层领导选拔人才方面多倚重经验管理模式,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
企业中层领导在管理中的能力方面整体表现一般。具体的在管理能力、创新变革力、战略决策力、管理实践能力方面表现一般;在沟通协调力、团队领导力、执行推动力表现良好;在处理矛盾冲突的技巧、向公司提出被高度重视的意见方面表现很差。
4. 企业基层员工调查问卷分析。通过对基层员工的调查问卷结果分析可知,企业基层员工以四十岁以下青壮年男性为主,且具有稳定的家庭,学历多以高中及以下为主;通过对学历和工作年限的交叉分析可知,低学历的基层员工具有较强的稳定性,高学历的基层员工流动性较大;企业的岗位培训对基层员工有着较大的作用,但是企业整体上对基层员工的培训程度不足,企业基层員工对岗位知识培训有着较大的需求;基层员工的工作体验感较差,有接近三成的企业基层员工对公司考评体系、人才晋升制度存在较大意见,有超过半数以上的基层员工身体健康状态与两年前相比变差;基层员工对企业文化认知分散,有7成以上的员工对企业发展理念认同,有接近4成的员工对企业以人为本的文化感受较差。
四、 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企业总经理、企业高管、中层领导和基层员工的访谈和问卷研究分析,文章发现我国传统行业民营企业家族式管理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公司战略管理与公司治理问题。企业总经理对公司战略规划和未来发展方向并没有明确定位;公司组织架构不完整,缺乏创新研发、风险管理等核心部门;(2)营销管理问题。企业营销方式过于单一,主要营销方式是与中间供应商的合作,缺乏专业的营销管理团队;(3)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企业高、中、基层员工普遍学历不高,整体素质较差;企业管理层本位主义严重,存在偏重经验管理和经验工作的趋势;企业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任人唯亲现象,缺乏专业的高级企业管理层人才;企业对员工的专业培训程度不足,员工的工作体验较差;企业缺乏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考核维度比较单一,缺乏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4)技术创新与研发管理问题。企业创新投入不足,并没有建立专门的研发创新团队,企业主要的研发方式是经验创新,主要研发成果来自企业一线员工的经验创新,缺乏对研发创新的重视;(5)风险管理问题。企业本身对政策风险、社会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外部风险认识不足,对企业管理、资本运营管理等内部风险缺乏应对措施;(6)企业文化管理问题。企业文化理念深入程度有所欠缺,高层和中层领导对企业文化总体认知相对分散,企业基层员工对企业文化感受较差。
根据以上调研分析结果,文章对提高我国传统行业家族式民营企业运营管理能力提出以下建议:
1. 完善公司组织架构。首先,民营企业家应当提高企业战略管理意识,建立规范齐全的现代化公司架构,依据自身需求成立专门的创新研发、战略管理、风险管理部门。其次,家族式民营企业在治理结构上要打破家族垄断,采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同时,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应当严格履行责任,不能越权行事,相互制衡。
2. 多元化企业营销手段。首先,家族式民营企业应当建立专门的营销团队,根据企业产品的自身特性和产品需求方的特点制定出专业化的营销方案,有效利用网络营销、电话营销、传统营销等手段提高产品营销效率,扩大产品营销路径,为企业获得更多利润。其次,家族式民营企业应当加强自身产品品牌建设,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企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3. 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首先,家族式民营企业应当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人才招聘选拔机制。基层方面,可以尝试招聘具有中专、大专学历的技术工人,以及本科学历的储备干部;中层方面,可以通过拔擢青年人才,或者加强中层在职进修培养逐步改善状况,引导中层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高层方面,在通过在职进修方式提升高层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以通过引进职业经理人的形式,优化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结构,提高企业高层的整体素质。其次,家族式民营企业要完善绩效考核和员工培训机制,充分利用ERP系统,注重对KPI的考核,将奖惩机制与薪酬紧密挂钩,提高企业运营效率。最后,家族式民营企业应当根据不同部门的培训需求建立完善的员工培训机制,加强对基层员工在基础技能、岗位知识、以及文化方面的培训,提升公司员工素质。
4. 加强企业创新和研发管理。我国家族式民营企业大都以模仿创新和经验创新为主,主动追求研发创新的企业较少,对创新的经费投入和人才投入不足,很难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家族式民营企业应当提高创新资金投入、引进高学历和创新型人才,成立专门的研发管理团队,促使企业的技术创新由经验创新向经验创新和研发创新双支柱转变。
5. 加强企业风险管理。首先,民营企业家应当积极了解我国经济发展形式,准确把握行业发展方向,调整企业发展战略,主动降低政策和产业风险等外部性风险对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其次,家族式民营企业应当采用规范的现代化公司制度,落实科学的管理方法,加强对企业资本运营风险的控制,降低企业内部管理风险。
6. 加强企业文化管理。首先,我国民营企业家应当树立社会责任意识,不能仅仅将盈利作为企业发展唯一目标,在注重培养社会责任感的同时,树立多元化的企业发展目标,实现员工需求、社会需求和企业家自我需求协调统一。其次,家族式民营企业要培育企业核心价值观,完善企业文化体制建设。家族式民营企业应当建立企业的核心价值观,重视培养员工的敬业精神、团队和合作精神,培育企业的工匠精神,形成企业特有的核心文化体制。
参考文献:
[1] 占德干,张炳林.企业文化构建的实证性研究——对四個不同类型企业的调查与分析[J].管理世界,1996,(5):204-210.
[2] 楼国.民营家族式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难点与方法[J].人力资源管理,2012,(8):36-37.
[3] 司道巍.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大庆:大庆石油学院学位论文,2007.
[4] 张一弛,李书玲.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绩效:战略实施能力的中介作用[J].管理世界,2008,(4):107-114,139.
[5] 张正堂.高层管理团队协作需要、薪酬差距和企业绩效:竞赛理论的视角[J].南开管理评论,2007,(2): 4-11.
[6] 马雁来.中国民营企业绩效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学位论文,2009.
[7] 李磊.中小家族企业管理创新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学位论文,2011.
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2017年度创新工程重大专题项目“新时代新发展理念评价体系与测度”。
作者简介:王正清(1988-),男,汉族,山东省禹城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研究方向:数量经济;张涛(1973-),男,汉族,河南省信阳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三级研究员,宏观经济模型室主任、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宏观模型与经济预测。
收稿日期:2019-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