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李亭 彭香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已经走过了近四十年的发展,文章对我国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证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与改革开放的发展基本同步,将学术界对我国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证研究的成果划分为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初期的概念理论层面研究;市场化改革初创时期的宏观方向、框架体系研究;以及进入21世纪之后的具体问题研究。由此看出,学者们对于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证研究在不同时期的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并且遵循从理论到实际、从宏观到微观、从抽象到具体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改革开放;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证研究;综述
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由此逐渐改变了我国落后、封闭的局面,各个方面均获得了快速的发展,经济领域的发展成就尤其突出。而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全局中,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不仅仅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确保改革开放得以顺利开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制度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由传统的国家—单位保障体系向国家—社会保障体系转变,这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历程(郑功成,2008)。其中,宋晓梧(2001)将这个演变历程划分为两个阶段:改革的探索期(1978年~1992年)、改革取得突破的时期(1993年之后)。(郑功成,2008)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改革前的准备阶段(1978年~1985年);新制度缓慢发展的时期(1986年~1992年);制度急剧变革的时期(1993年~1998年);新型制度全面建设的时期(1998年之后)。此外,胡晓义(2009)根据不同时期的侧重点不同来划分:将社会保险作为重点的改革探索时期(1978年~2002年)、将统筹城乡作为目标的全面发展和制度创新阶段(2002年之后)。由上可以看出,虽然学者们对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演变的历史有不同的划分标准,但总体上与改革开放的发展同步,主要经历了准备、探索、到全面发展的历史时期。
在这一历史演变过程中,学者们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情况对社会保障的相关理论与实质问题展开了相关的研究。1993年之前,学者们的研究主要是倾向于“社会保障制度概念和理论在中国的引入”这一方面。而在市场化改革的初期(1993年~1999年),研究则更侧重于“建立和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理论问题”。新纪元之后,学者们的研究主题则主要是涉及到社会保障制度的各个具体问题,包括社会保障私有化趋势研究、做實个人账户问题、养老金模式、名义账户等方面。由此可以看出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从抽象到具体、从宏观到微观的发展过程。本文接下来将按照发展的脉络分别论述不同时期学术界开展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证研究的相关成果。
一、 社会保障制度概念和理论在中国的引入(1986年~1992年)
1986年通过的“七五”计划首次在新中国政府的官方文件中引入了“社会保障”,由此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的雏形。随着相关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政策法规相继出台,学者们主要在“引入社会保障概念及其理论、以及社保制度对国有企业改革的作用”等方面展开了研究。
就社会保障的概念而言,陈良瑾(1990)提出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依法通过收入分配与再分配的手段,确保人们享有基本生活权利的一种社会安全制度。杨玉芝和鹿桂香(1992)则指出,社会保障是依法组织各方力量,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手段,为面临风险的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物质帮助、社会服务的一种社会安全制度。由此可以看出,学者们虽然对于社会保障的定义各有侧重点,但也有观点一致之处,在“国家为主体、依法强制实施、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都形成了一定的共识。
与此同时,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是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配套措施而进行的。王忠民(1988)指出,企业组织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将负担沉重的社会功能从企业中分离,以实现其经济效率与赢利。而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要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是建立我国的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胡家勇(2000)认为养老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缴费制度,使得不同国企养老负担不平衡的问题有所缓解。董克用(2008)认为这一时期对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有企业的养老负担,促进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综上可以看出来,大多学者均从“减轻国有企业负担”等角度来分析了社会保障制度对国有企业改革的促进,这与当时我国所处的政治、经济环境是相一致的,因为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得国有企业负担过重,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能够促进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
二、 市场化改革初期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1993年~2000年)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并将社会保障制度确定为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维系机制。在这一时期,关于建设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宏观方向、框架体系的研究非常丰富。
1. 社会保障制度的国际经验借鉴与分析。为了能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在构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框架时,借鉴社会保障制度实践、改革方面的国际经验,这对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是有益的。周宏(1996)指出西方的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着社会行政管理效率不高、私营福利未合理利用等问题。目前我国实行由政府采用社会基金储蓄投资的政策时机未到,应该将政府的作用严格控制在基本的社会保险领域内,同时调动和发挥其他社会机制的作用。朱青等人(1999)总结了各国进行养老社会保障私有化改革的动因主要包括应对人口老龄化、提高国民储蓄水平、提高养老基金的投资收益率等,认为中国目前不适合进行养老保障的私有化改革。郑功成(2001)详细的分析了智利模式,提出了智利模式的五个不等式,他认为有必要改革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但是政府的主导责任、社会保障互助共济与责任分担的基本特点不会从根本上发生改变。
2.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方向或模式。1993年,首次提出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明确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互助、优抚安置以及个人储蓄积累等六个方面(李珍,2013)。李铁映(1995)则认为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划分为三个板块,总共13个项目的内容。第一个板块是由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区服务四个项目构成的通过国家财政支持的保障项目;第二个板块是由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和住房保障六个项目构成的由国家依照法律强制实行的保险项目;第三块是按照自愿的原则,实现以盈利为目标的商业保险项目,由个人投保、企业投保和互助性保险三个方面所组成的社会保险最重要的补充。2000年,王国军则指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方向,他认为目前整体的倾向仍然是城乡“二元”的社会保障制度,不过打破“二元结构”是不可避免的。由此提出了他的“三维社会保障制度”,即由“基本保障、补充保障、附加保障”所组成的社会保障制度。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向前,以具体国情现状为基础,我国不断地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社保制度也逐渐构成了初步的框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过,对于我国这样拥有众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建设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一项十分复杂且综合的项目,改革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陈喜强(2001)指出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存在下列问题:企事业单位依然是社会保障的主要承担者、确保制度正常运行的资金缺口大、制度及其基金的管理不规范、制度覆盖面较窄等。由此,进入到21世纪之后,学者们针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研究。
三、 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发展时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2000年之后)
2000年之后,社会保障制度进入全面发展时期,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学者们的研究细化到了社会保障制度中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分析。
1. 社会保障私有化趋势研究。英国在1979年进行的大规模私有化改革拉开了社会保险私有化的序幕,先后有二十多个国家进行了全部或部分的私有化改革,选择了强制性的个人账户制度,有学者将其称之为“社会保障私有化趋势”。刘子兰(2004)认为支持私有化改革的理论有些仍然在讨论的阶段,对于那些还未形成共识的结论不能片面的引入国内,进行私有化改革应该慎重。李珍(2010)提出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私有化改革夸大了公共年金制度所存在的问题,也夸大了个人账户制度的作用,各个国家多年来的改革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个人账户制度却面临着各种困难。由此可以看出,私有化并不能解决养老保险制度所面临的问题。
2. 做实个人账户问题研究。1997年,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正式确定,从理论层面而言,它既体现公平,又注重效率,这次变革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孙祁祥,2001)。但实践表明,个人账户只是一个没有资金的名义账户,从而导致“空账”问题。同时,有资料显示“空账”的规模在不断增大,这就使得众多学者对“空账”问题以及做实个人账户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李珍和王海东(2009)认为应该做实个人账户,并通过市场化运营的方式来实现其回报;若不能较好地解决收益率问题时,就不应该将它推广到其他群体,以防更多人遭受损失。杨燕绥等人(2010)认为在个人账户做实的过程中,人口转变危机、外部风险、法律滞后等是个人账户基金所要面对的各种问题。此外,在多个主体运营时还需要应对委托代理、投资与支付等风险的存在。
3. 关于人口老龄化与现收现付制度、基金积累制度之间关系的争论。高建伟和邱菀华(2002)认为在一个趋向老龄化的社会中,现收现付制度会面临支付的危机,基金积累制则不会发生支付危机。不过,巴尔(2003)运用数字例证阐述了在应对人口变化时,现收现付与基金积累这两者之间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封进(2004)通过模型推导发现:当投资报酬率小于工资增长率与人口增长率之和时,或者当收入的差距比较大的时候,现收现付制对整个社会的福利改善有利。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然可以选择现收现付制作为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主要内容。2005年,程永宏构建了一个现收现付制收支平衡的模型,给出了现收现付制能否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理论答案:若经济中相关的变量满足所提及的任意判别条件,在不增加在职者养老负担率的前提下,现收现付制能够为老龄人口提供稳定的养老金,并且不会发生支付危机。并指出在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的现实面前,只要总产出的增长率不小于4%,或者说未来的人均产出增长率不小于3%,现收现付制就不会发生支付危机。
4. 名义账户制研究。面对“空账”问题,在做实个人账户经过多年的艰难试点之后,有些学者认为应该借鉴国外的经验,采取名义账户制,以此解决转轨成本的问题。不过,也有些学者对此持反对意见,使得是否采用名义账户制成为学术界争论的又一焦点。
有些学者从转轨成本、风险分担等方面阐述了名义账户制的适用性。郑秉文(2003)认为名义账户制不仅仅可以处理好转轨成本的问题,还可以克服“搭便车”等问题,它是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一个理性选择。王晓军等人(2013)对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采取现行制度不变、基金積累制、名义账户制三种选择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名义账户制在收入分配、成本收益以及风险分担等方面都更具优势。不过,也有些学者从参保者动力、再分配功能等方面阐述了名义账户制的不可适用性。韩克庆(2015)认为名义账户制会抑制个人的参保动力,造成制度的混乱,引起政府的信任危机,它的实行背离了改革的初衷。李珍等人(2016)认为个人账户若是继续放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框架内,实行名义账户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四、 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对于我国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证研究的相关成果非常丰富。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学者们对于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的进程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是相对一致的,并且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学者们的研究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对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主要是停留在概念理论的层面;在市场化改革的初创时期,更多的是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宏观层面、框架体系的研究;而21世纪之后,学者们的研究则是针对社会保障改革中所面临的具体问题所开展的。由此看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经历了从理论到实际、从宏观到微观的演变。学者们首先奠定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基础,然后将其理论用于指导实践,真正解决社会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 郑功成.从国家—单位保障制走向国家—社会保障制——30年来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制度变迁[J].社会保障研究,2008,(2).
[2] 宋晓梧.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9.
[3] 胡晓义.走向和谐:中国社会保障发展60年[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11.
[4] 陈良瑾.社会保障教程[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0.
[5] 杨玉芝,鹿桂香.社会保障概念的界定[J].社会科学辑刊,1992,(6).
[6] 王忠民.企业承担社会保障职能的弊病及其改革[J].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88,(5).
[7] 胡家勇.深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促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0,(1).
[8] 董克用.中国经济改革30年:社会保障卷[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25.
[9] 周弘.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经验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中国社会科学,1996,(1).
[10] 郑功成.智利模式:养老保险私有化改革述评[J].经济学动态,2001,(2).
[11] 李珍.社会保障理论(第三版)[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3:41.
[12] 李铁映.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J].求是,1995,(19).
[13] 王国军.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初探[J].战略与管理,2000,(2).
[14] 陈喜强.重新认识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中的作用[J].改革与战略,2001,(2).
[15] 李珍.关于社会养老保险私有化的反思[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2).
[16] 刘子兰.养老金计划私有化问题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4,(4).
[17] 孙祁祥.“空账”与转轨成本:中国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的效应分析[J].经济研究,2001,(5).
[18] 李珍,王海东.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收益率与替代率关系定量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09,(4).
[19] 杨燕绥,王巍,张曼.社会保险基金安全运营机制研究:做实个人账户的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10,(5).
[20] 高建伟,邱菀华.现收现付制与部分积累制的缴费率模型[J].中国管理科学,2002,(2).
[21] 封进.中国养老保险体系改革的福利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2004,(2).
[22] 程永宏.现收现付制与人口老龄化关系定量分析[J].经济研究,2005,(3).
[23] 郑秉文.“名义账户”制: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一个理性选择[J].管理世界,2003,(8).
[24] 韩克庆.名义账户制: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倒退[J].探索与争鸣,2015,(5).
[25] 李珍,黄万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向何处去[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6,(5).
作者简介:姚李亭(1987-),男,汉族,河南省安阳市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本结构与经济增长;彭香(1990-),女,苗族,贵州省凯里市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社会保障、农村贫困。
收稿日期:2019-10-11。
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由此逐渐改变了我国落后、封闭的局面,各个方面均获得了快速的发展,经济领域的发展成就尤其突出。而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全局中,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不仅仅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确保改革开放得以顺利开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制度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由传统的国家—单位保障体系向国家—社会保障体系转变,这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历程(郑功成,2008)。其中,宋晓梧(2001)将这个演变历程划分为两个阶段:改革的探索期(1978年~1992年)、改革取得突破的时期(1993年之后)。(郑功成,2008)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改革前的准备阶段(1978年~1985年);新制度缓慢发展的时期(1986年~1992年);制度急剧变革的时期(1993年~1998年);新型制度全面建设的时期(1998年之后)。此外,胡晓义(2009)根据不同时期的侧重点不同来划分:将社会保险作为重点的改革探索时期(1978年~2002年)、将统筹城乡作为目标的全面发展和制度创新阶段(2002年之后)。由上可以看出,虽然学者们对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演变的历史有不同的划分标准,但总体上與改革开放的发展同步,主要经历了准备、探索、到全面发展的历史时期。
在这一历史演变过程中,学者们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情况对社会保障的相关理论与实质问题展开了相关的研究。1993年之前,学者们的研究主要是倾向于“社会保障制度概念和理论在中国的引入”这一方面。而在市场化改革的初期(1993年~1999年),研究则更侧重于“建立和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理论问题”。新纪元之后,学者们的研究主题则主要是涉及到社会保障制度的各个具体问题,包括社会保障私有化趋势研究、做实个人账户问题、养老金模式、名义账户等方面。由此可以看出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从抽象到具体、从宏观到微观的发展过程。本文接下来将按照发展的脉络分别论述不同时期学术界开展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证研究的相关成果。
一、 社会保障制度概念和理论在中国的引入(1986年~1992年)
1986年通过的“七五”计划首次在新中国政府的官方文件中引入了“社会保障”,由此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的雏形。随着相关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政策法规相继出台,学者们主要在“引入社会保障概念及其理论、以及社保制度对国有企业改革的作用”等方面展开了研究。
就社会保障的概念而言,陈良瑾(1990)提出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依法通过收入分配与再分配的手段,确保人们享有基本生活权利的一种社会安全制度。杨玉芝和鹿桂香(1992)则指出,社会保障是依法组织各方力量,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手段,为面临风险的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物质帮助、社会服务的一种社会安全制度。由此可以看出,学者们虽然对于社会保障的定义各有侧重点,但也有观点一致之处,在“国家为主体、依法强制实施、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都形成了一定的共识。
与此同时,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是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配套措施而进行的。王忠民(1988)指出,企业组织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将负担沉重的社会功能从企业中分离,以实现其经济效率与赢利。而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要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是建立我国的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胡家勇(2000)认为养老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缴费制度,使得不同国企养老负担不平衡的问题有所缓解。董克用(2008)认为这一时期对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有企业的养老负担,促进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综上可以看出来,大多学者均从“减轻国有企业负担”等角度来分析了社会保障制度对国有企业改革的促进,这与当时我国所处的政治、经济环境是相一致的,因为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得国有企业负担过重,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能够促进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
二、 市场化改革初期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1993年~2000年)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并将社会保障制度确定为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维系机制。在这一时期,关于建设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宏观方向、框架体系的研究非常丰富。
1. 社会保障制度的国际经验借鉴与分析。为了能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在构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框架时,借鉴社会保障制度实践、改革方面的国际经验,这对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是有益的。周宏(1996)指出西方的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着社会行政管理效率不高、私营福利未合理利用等问题。目前我国实行由政府采用社会基金储蓄投资的政策时机未到,应该将政府的作用严格控制在基本的社会保险领域内,同时调动和发挥其他社会机制的作用。朱青等人(1999)总结了各国进行养老社会保障私有化改革的动因主要包括应对人口老龄化、提高国民储蓄水平、提高养老基金的投资收益率等,认为中国目前不适合进行养老保障的私有化改革。郑功成(2001)详细的分析了智利模式,提出了智利模式的五个不等式,他认为有必要改革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但是政府的主导责任、社会保障互助共济与责任分担的基本特点不会从根本上发生改变。
2.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方向或模式。1993年,首次提出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明确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互助、优抚安置以及个人储蓄积累等六个方面(李珍,2013)。李铁映(1995)则认为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划分为三个板块,总共13个项目的内容。第一个板块是由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区服务四个项目构成的通过国家财政支持的保障项目;第二个板块是由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和住房保障六个项目构成的由国家依照法律强制实行的保险项目;第三块是按照自愿的原则,实现以盈利为目标的商业保险项目,由个人投保、企业投保和互助性保险三个方面所组成的社会保险最重要的补充。2000年,王国军则指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方向,他认为目前整体的倾向仍然是城乡“二元”的社会保障制度,不过打破“二元结构”是不可避免的。由此提出了他的“三维社会保障制度”,即由“基本保障、补充保障、附加保障”所组成的社会保障制度。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向前,以具体国情现状为基础,我国不断地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社保制度也逐渐构成了初步的框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过,对于我国这样拥有众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建设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一项十分复杂且综合的项目,改革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陈喜强(2001)指出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存在下列问题:企事业单位依然是社会保障的主要承担者、确保制度正常運行的资金缺口大、制度及其基金的管理不规范、制度覆盖面较窄等。由此,进入到21世纪之后,学者们针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研究。
三、 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发展时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2000年之后)
2000年之后,社会保障制度进入全面发展时期,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学者们的研究细化到了社会保障制度中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分析。
1. 社会保障私有化趋势研究。英国在1979年进行的大规模私有化改革拉开了社会保险私有化的序幕,先后有二十多个国家进行了全部或部分的私有化改革,选择了强制性的个人账户制度,有学者将其称之为“社会保障私有化趋势”。刘子兰(2004)认为支持私有化改革的理论有些仍然在讨论的阶段,对于那些还未形成共识的结论不能片面的引入国内,进行私有化改革应该慎重。李珍(2010)提出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私有化改革夸大了公共年金制度所存在的问题,也夸大了个人账户制度的作用,各个国家多年来的改革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个人账户制度却面临着各种困难。由此可以看出,私有化并不能解决养老保险制度所面临的问题。
2. 做实个人账户问题研究。1997年,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正式确定,从理论层面而言,它既体现公平,又注重效率,这次变革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孙祁祥,2001)。但实践表明,个人账户只是一个没有资金的名义账户,从而导致“空账”问题。同时,有资料显示“空账”的规模在不断增大,这就使得众多学者对“空账”问题以及做实个人账户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李珍和王海东(2009)认为应该做实个人账户,并通过市场化运营的方式来实现其回报;若不能较好地解决收益率问题时,就不应该将它推广到其他群体,以防更多人遭受损失。杨燕绥等人(2010)认为在个人账户做实的过程中,人口转变危机、外部风险、法律滞后等是个人账户基金所要面对的各种问题。此外,在多个主体运营时还需要应对委托代理、投资与支付等风险的存在。
3. 关于人口老龄化与现收现付制度、基金积累制度之间关系的争论。高建伟和邱菀华(2002)认为在一个趋向老龄化的社会中,现收现付制度会面临支付的危机,基金积累制则不会发生支付危机。不过,巴尔(2003)运用数字例证阐述了在应对人口变化时,现收现付与基金积累这两者之间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封进(2004)通过模型推导发现:当投资报酬率小于工资增长率与人口增长率之和时,或者当收入的差距比较大的时候,现收现付制对整个社会的福利改善有利。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然可以选择现收现付制作为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主要内容。2005年,程永宏构建了一个现收现付制收支平衡的模型,给出了现收现付制能否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理论答案:若经济中相关的变量满足所提及的任意判别条件,在不增加在职者养老负担率的前提下,现收现付制能够为老龄人口提供稳定的养老金,并且不会发生支付危机。并指出在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的现实面前,只要总产出的增长率不小于4%,或者说未来的人均产出增长率不小于3%,现收现付制就不会发生支付危机。
4. 名义账户制研究。面对“空账”问题,在做实个人账户经过多年的艰难试点之后,有些学者认为应该借鉴国外的经验,采取名义账户制,以此解决转轨成本的问题。不过,也有些学者对此持反对意见,使得是否采用名义账户制成为学术界争论的又一焦点。
有些学者从转轨成本、风险分担等方面阐述了名义账户制的适用性。郑秉文(2003)认为名义账户制不仅仅可以处理好转轨成本的问题,还可以克服“搭便车”等问题,它是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一个理性选择。王晓军等人(2013)对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采取现行制度不变、基金积累制、名义账户制三种选择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名义账户制在收入分配、成本收益以及风险分担等方面都更具优势。不过,也有些学者从参保者动力、再分配功能等方面阐述了名义账户制的不可适用性。韩克庆(2015)认为名义账户制会抑制个人的参保动力,造成制度的混乱,引起政府的信任危机,它的实行背离了改革的初衷。李珍等人(2016)认为个人账户若是继续放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框架内,实行名义账户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四、 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对于我国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证研究的相关成果非常丰富。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学者们对于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的进程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是相对一致的,并且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学者们的研究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对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主要是停留在概念理论的层面;在市场化改革的初创时期,更多的是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宏观层面、框架体系的研究;而21世纪之后,学者们的研究则是针对社会保障改革中所面临的具体问题所开展的。由此看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经历了从理论到实际、从宏观到微观的演变。学者们首先奠定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基础,然后将其理论用于指导实践,真正解决社会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 郑功成.从国家—单位保障制走向国家—社会保障制——30年来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制度变迁[J].社会保障研究,2008,(2).
[2] 宋晓梧.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9.
[3] 胡晓义.走向和谐:中国社会保障发展60年[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11.
[4] 陈良瑾.社会保障教程[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0.
[5] 杨玉芝,鹿桂香.社会保障概念的界定[J].社会科学辑刊,1992,(6).
[6] 王忠民.企业承担社会保障职能的弊病及其改革[J].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88,(5).
[7] 胡家勇.深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促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0,(1).
[8] 董克用.中国经济改革30年:社会保障卷[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25.
[9] 周弘.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经验及其对我們的启示[J].中国社会科学,1996,(1).
[10] 郑功成.智利模式:养老保险私有化改革述评[J].经济学动态,2001,(2).
[11] 李珍.社会保障理论(第三版)[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3:41.
[12] 李铁映.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J].求是,1995,(19).
[13] 王国军.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初探[J].战略与管理,2000,(2).
[14] 陈喜强.重新认识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中的作用[J].改革与战略,2001,(2).
[15] 李珍.关于社会养老保险私有化的反思[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2).
[16] 刘子兰.养老金计划私有化问题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4,(4).
[17] 孙祁祥.“空账”与转轨成本:中国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的效应分析[J].经济研究,2001,(5).
[18] 李珍,王海东.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收益率与替代率关系定量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09,(4).
[19] 杨燕绥,王巍,张曼.社会保险基金安全运营机制研究:做实个人账户的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10,(5).
[20] 高建伟,邱菀华.现收现付制与部分积累制的缴费率模型[J].中国管理科学,2002,(2).
[21] 封进.中国养老保险体系改革的福利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2004,(2).
[22] 程永宏.现收现付制与人口老龄化关系定量分析[J].经济研究,2005,(3).
[23] 郑秉文.“名义账户”制: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一个理性选择[J].管理世界,2003,(8).
[24] 韩克庆.名义账户制: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倒退[J].探索与争鸣,2015,(5).
[25] 李珍,黄万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向何处去[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6,(5).
作者简介:姚李亭(1987-),男,汉族,河南省安阳市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本结构与经济增长;彭香(1990-),女,苗族,贵州省凯里市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社会保障、农村贫困。
收稿日期:201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