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莹莹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骨科, 辽宁 沈阳, 110001)
四肢骨折发病率较高[1], 交通事故、跌倒和暴力损伤都会引发四肢骨折。近年来,四肢骨折的发生率逐渐升高[2]。手术治疗为四肢骨折的常用治疗手段,然而因组织损伤会导致局部组织血液供应障碍,甚至会发生缺血性坏死,患者术后易出现压疮[3]、肺部感染、切口感染或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延长患者的治疗时间。调查[4]指出,骨折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的患病率约为0.68%。部分患者会产生焦虑、紧张情绪,严重者会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5], 出现应激性反应,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本院对四肢骨折患者采用围术期责任制护理方案进行干预,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7年7月—2019年2月本院接收的四肢骨折患者共104例,纳入标准: 患者年龄>18岁; 均确定可接受外科手术治疗者; 患者或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属于骨质疏松性骨折或伴多部位骨折者; 伴重要器官衰竭、恶性肿瘤、精神疾病或凝血功能异常者; 骨折前存在肢体功能障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52例。常规组男29例,女23 例; 年龄19~70岁,平均(42.09±9.15)岁; 开放性骨折35例,闭合性骨折17例; 骨折部位在胫腓骨15例,髌骨6例,尺桡骨11例,肱骨4例,股骨9例,足部7例。试验组男30例,女22例;年龄20~71岁,平均(42.35±9.17)岁; 开放性骨折34例,闭合性骨折18例;骨折部位在胫腓骨16例,髌骨7例,尺桡骨10例,肱骨4例,股骨8例,足部7例。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1 常规组: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告知患者手术流程和注意问题、常规术前准备、消毒用药、术中观察体征以及保温处理等。
1.2.2 试验组:围术期采用责任制护理方案。① 建立责任制护理小组:选择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建立护理小组,完善责任制护理管理规范,具体规定各个成员所负责的工作任务,严格规定各个岗位的职责和规程,并由组长对成员的护理质量进行监督管理,定期安排小组成员进行手术室护理以及责任制护理的培训,学习护理的实践操作以及责任制护理模式下不同医护人员间的配合形式。② 物品管理: 手术室中的物品由专人负责分类放置,定期保养仪器,核对、补充缺失的物品,更换超出有效期限的物品。术前由专门人员负责检查术中所用器械、物品并分类放置,并负责校正仪器,连接线路,术中需以无菌布遮住仪器,术后清点、回收器械并消毒处理。③ 心理护理:在患者术前和入室前分别由专门人员负责给予心理护理,可为患者树立榜样,鼓励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引导患者树立对生活和治疗的信心。在住院期间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可成立专门的娱乐室,安排下棋等适宜的娱乐活动。④ 并发症干预: 定期检查引流管是否发生堵塞或脱落,定时更换切口敷料,术后早期由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学习肢体功能训练的方法,例如肌肉的等长收缩运动、关节屈伸运动等,定期观察患者肢体的皮肤颜色等状况。
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20 d的生活质量(QOL)评分、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室护理质量。比较2组干预前、干预后20d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以科室自制的手术室护理质量考核表对2组护理人员进行评分,分为器械准备、消毒处理和手术室配合3个方面内容,每个内容分值为0~10分,分值越小说明手术室护理质量越差。以QOL判断患者的生活质量,每个条目采用1~5分的5级评分法,分值越低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不佳; 以HAMA判断患者的焦虑情绪,分为14个条目,每个条目的分值范围为0~4分,满分为56分,分值越低说明患者的焦虑程度较轻。
干预前, 2组患者的HAMA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 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HAMA评分比常规组显著降低(P<0.05); 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QOL评分、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器械准备、消毒处理和手术室配合评分均比常规组的显著增加(P<0.05), 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焦虑症状和护理质量评分 分
与常规组比较, *P<0.05。
试验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2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状况[n(%)]
与常规组比较, *P<0.05。
大部分四肢骨折患者需在手术室进行治疗,以修复患者骨折端,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然而手术治疗期间患者存在较高的风险,因此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在本研究中,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HAMA评分比常规组的显著降低(P<0.05); 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QOL评分、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器械准备、消毒处理和手术室配合评分均比常规组显著增加(P<0.05), 提示围术期责任制护理可提高四肢骨折患者生活质量,增强护理人员的手术室护理质量。责任制护理是责任护士围绕患者展开的一系列有目的性的整体护理干预以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6]。该护理方案注重护理人员对手术室操作的责任意识,通过培训可提高护理人员对手术室护理的掌握程度和配合度,小组成员职责的划分可保证护理工作有效地落实,增强手术室的护理质量[7]。而术前风险评估可预防手术室不良事件的发生[8], 手术室的物品管理可有助于手术过程中快速获取所需的器械或药品,缩短手术中寻找的时间,为手术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另外,护理人员通过该方案可了解患者的生理、心理、家庭关系和生活习惯等状况,有助于协调护患关系,调节患者心理,从而缓解患者对骨折的焦虑和恐慌[9], 提高对术后肢体康复训练的配合度。眭万琼等[10]研究发现,通过生活习惯配合可缓解四肢骨折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下调术后患者的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水平。
本研究中试验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 由此可见责任制护理可有效降低四肢骨折患者住院期间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刘霞等[11]研究指出,并发症护理干预的实施可显著减少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这与本研究的结果一致。研究[12]指出,手术时间、开放性骨折均为四肢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护理人员在责任制管理模式会更有意识地不断完善、改进自身的日常护理操作,在手术室护理以及术后敷料更换等操作前后严格执行手卫生消毒处理。同时术中联合配合可缩短手术时间,预防手术中和术后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而术后指导患者肢体训练可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术中规范护理可减轻患者周边血管的损伤程度,从而预防压疮和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