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静息心率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脑钠肽及左室射血分数的相关性

2019-12-25 06:18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年24期
关键词:心率入院心血管

陈 刚

(江西省资溪县人民医院, 江西 抚州, 335300)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由各种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持续存在的心力衰竭状态,可稳定、恶化或失代偿,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和体液潴留等症状,人群发病率为1.5%~2.0%[1]。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加快, CHF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2]。研究[3]发现,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血清炎症因子积极参与CHF的发生、发展,与血清标志物脑钠肽(BNP)常用于CHF病情程度、临床疗效和预后评估。研究[4]发现,静息心率(RHR)作为机体重要的生命体征和心血管系统生理参数,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RHR增快提示心血管发病或死亡的风险增大。本研究探讨不同RHR的CHF患者血清hs-CRP、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特点,分析RHR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 ① 参考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5]中CHF相关标准确诊,且均为首次发病,纽约心脏学会(NYHA)分级Ⅱ~Ⅳ级; ②患者年龄45~75岁,性别不限; ③ 入院时均为窦性心律; ④ 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积极配合相关检查。排除标准: ① 急性心力衰竭、甲亢、贫血或低血容量者; ② 先天性心脏病、重度瓣膜病、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全身急慢性感染或精神神经性疾病者; ③ 非窦性心律失常、≥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或植入起搏器者。

共纳入2016年2月—2018年12月在本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入组当天收集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病因、NYHA分级、合并疾病等临床资料,其中男72例,女48例; 年龄47~75岁,平均(59.42±9.83)岁; CHF病因包括缺血性65例,非缺血性55例; BMI 21.40~26.49 kg/m2, 平均(23.45±1.90) kg/m2; NYHA分级Ⅱ级55例, Ⅲ级47例, Ⅳ级18例; 合并高血压31例,糖尿病25例。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所有CHF患者入院当天在静息状态下行心电图检查,根据RHR不同分为A组(<70次/min)37例, B组(70~90次/min)45例, C组(>90次/min)38例。入院次日晨起抽取空腹肘正中静脉血5 mL, 常规3 000转/min离心10 min后,取上层血清样本置于-30 ℃冰箱冻存,由检验科医师在24 h内完成相关检测。hs-CR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 BNP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入院2 d内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器为飞利浦EPIQ5型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测仪,观察心尖标准四腔图,采用Simpson法检测LVEF。比较A组、B组和C组临床资料及血清hs-CRP、BNP、LVEF水平,分析RHR与血清hs-CRP、BNP、LVEF水平的相关性。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3组CHF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3组CHF患者性别、年龄、BMI、CHF病因以及合并疾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C组患者NYHA分级Ⅲ~Ⅳ级比例显著高于A组、B组(P<0.05)。见表1。

表1 3组CHF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BMI: 体质量指数; NYHY: 纽约心脏学会。与C组比较, *P<0.05。

2.2 3组CHF患者RHR和血清hs-CRP、BNP、

LVEF水平比较

A组、B组、C组RHR和血清hs-CRP、BNP水平依次升高, LVEF依次下降,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组CHF患者RHR和血清hs-CRP、BNP、LVEF水平比较

RHR: 静息心率; hs-CRP: 超敏C反应蛋白; BNP: 脑钠肽; LVEF: 左室射血分数。

与A组比较, *P<0.05; 与B组比较, #P<0.05。

2.3 CHF患者RHR与hs-CRP、BNP、LVEF相关性分析

Pearson法分析显示, CHF患者RHR与血清hs-CRP、BNP均呈显著正相关(r=0.493、0.572,P=0.034、0.027), 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0.518,P=0.031)。

3 讨 论

RHR是清醒安静状态下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近些年RHR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成为研究热点,多认为随着心率尤其是RHR增快,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死率或全因死亡率均逐渐升高, RHR可能与CHF患者预后有紧密关联[7]。2016年ESC心衰指南[8]中也强调心衰患者心率管理的意义,推荐总体目标RHR控制在55~60次/min最佳,对于高龄、心房结构发生严重改变或合并严重合并症者,建议RHR控制在80次/min内。研究[9]指出,虽然RHR增快对心脏的消极影响尚未完全明确,但循证医学表明加强RHR管理对增益CHF临床疗效、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发现, RHR增快会导致患者心肌耗氧量增加,缩短心肌舒张时间,减少舒张期心肌灌注,加剧心功能下降。

CHF发生、发展过程中,机体通过增快心率发挥代偿作用,增加心排血量,维持脏器及代谢平衡。在CHF发病早期,这种代偿机制是有益的,但长期持续状态下RHR增快会恶化心室收缩舒张运动,导致心肌细胞增厚、坏死和心律失常,加剧CHF病情进展[10]。国外研究[11-12]指出,病理性心率增快是心血管病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Böhm M等[13]、Grande D等[14]报道指出,心率每增加5次/min, 心衰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加6%, 病死率和全因死亡率也逐渐提高。Tondi L等[14]研究指出,将CHF患者RHR降至55~60 次/min作为治疗目标,发现心室结构LVEDD、LVESD和血浆BNP水平以及再入院率均显著下降,心功能明显改善。hs-CRP主要由肝细胞合成,受到创伤、感染或组织损伤时水平迅速升高,与传统指标CRP比较,能更灵敏地反映机体炎症程度。血清BNP和LVEF均是临床评估心功能的常用指标, CHF患者心脏容量负荷增大,刺激心室肌细胞分泌BNP, 随着心功能进行性下降, LVEF也随之下降。

本研究比较不同RHR的CHF患者血清hs-CRP、BNP和LVEF水平,并分析其内在相关性。结果显示, 3组CHF患者血清hs-CRP、BNP水平依次升高, LVEF依次下降,且两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提示CHF患者随着RHR增快,炎症反应和心衰程度也随之加剧。Pearson法分析显示, CHF患者RHR与炎症因子hs-CRP、BNP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与文献报道[15]相吻合,进一步证实RHR与CHF病情程度存在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心率入院心血管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心率多少才健康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入院计划概念框架系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