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效鸽
【内容摘要】为了拉近物理与生活、生产的距离,在物理课教学中我们应有将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意识和行动,用生活中的用具引导学生探究物理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探究欲望。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创造性的进行实验教学,尤其善于应用身边的物品,如用矿泉水瓶引导学生做一系列物理实验,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矿泉水瓶 初中物理实验 运用
目前,物理实验教学在许多学校仍没有足够重视,部分农村学校处于观念滞后,师资参差不齐,实验室形同虚设,实验仍处于纸上谈兵的阶段,这种状况已完全不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想,我们若能利用学生身边常用的、熟知的生活用品去进行实验,把学生带进五彩斑斓的生活实验中,让他们感到物理并不是很抽象的,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我们生活同在,通过让学生从自己家里找实验器材、自己动手做实验叙述实验现象比赛、物理实验小制作竞赛等等,让学生在观察、探究、体验中学会知识,形成技能和技法,养成一定的价值取向,最终就可能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生活中的矿泉水瓶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利用它能完成初中物理力学、声学、热学中的许多实验,下面谈谈我自己是如何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利用矿泉水瓶的。
一、利用矿泉水瓶探究乐音的音调
用几个相同的矿泉水瓶分别装上质量不等的水(如图1),然后分别用棒撬击矿泉水瓶,可以听到音调不同的声音,有经验的人会奏出一首完美的曲子。或者分别对着瓶口吹气,也可以听到音调不同的声音,在生活中向热水瓶中灌水时会听到声音在变化,就是这个原因。
二、探究光的直线传播
让矿泉水瓶置于太阳光或强光下(如图2),会在矿泉水瓶的后面留下瓶子的影子,就可以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道理。
三、利用矿泉水瓶测平均速度
将矿泉水瓶盛满水,让它从斜面的顶端自由滚下(如图3),分别用刻度尺和秒表测出斜面的长和瓶子运动的时间,即可算出瓶子运动的平均速度。
四、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如图4,将盛有水的矿泉水瓶分别正放和倒放在细沙堆上面,观察到瓶子陷入沙中的深度不同,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有关。再将瓶子盛上不同质量的水,分别正放或倒放在相同的细沙上,观察瓶子陷入沙中的深度不同,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有关。
五、探究液体压强跟深度的关系
在矿泉水瓶中装满水,旋开瓶盖(如图5),然后在瓶子壁的竖直方向分别戳几个小孔,观察水流射出的水平距离,就能得出液体压强跟深度得关系。
六、利用矿泉水瓶模拟吊针现象
在矿泉水瓶中装上水并将瓶盖旋紧(如图6),从瓶子的不同高度处戳2个小孔,观察小孔处发生的现象,会发现上面小孔处有气泡进入瓶内,下面小孔有水流出。
七、利用矿泉水瓶演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如图7,将空的矿泉水瓶用2根长约0.5m的细线,按同一绕向绕在矿泉水瓶上,线的末端悬挂在同一高度处,释放后观察瓶子的运动情况。实验过程中会发现瓶子边旋转边下落,开始时基本沿直线运动,但随着瓶子旋转速度及下落速度的加快,瓶子却会沿弧线向某侧偏转,就是因为瓶子两侧空气流速不一样,大气压强不同造成的。
八、利用矿泉水瓶演示浮沉子实验
如图8,在矿泉水瓶中装入一定量的水,将一只小塑料瓶的瓶口向下,使其漂浮在矿泉水瓶内的水面上,并将矿泉水瓶瓶口密封后,用力挤压矿泉水瓶的侧面,观察发生的现象?然后松开手,再观察发生的现象?
当用力压矿泉水瓶后,瓶内气体体积变小,压强变大,进入小塑料瓶中的水增多,小塑料瓶重力变大,就会沉入水底。松开手后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九、利用矿泉水瓶模拟潜水艇模型
如图9,用矿泉水瓶、透明胶带、螺丝、塑料管、注射器、水槽和水等,按图制作潜水艇模型。将模型放入水槽的水中,用注射器从进排气管的管口处抽气和打气,观察模型的运动状态。
注射器向外抽气时,礦泉水瓶中进水,重力大于浮力,模型下沉。注射器向里打气时,将矿泉水瓶中的水压出,重力小于浮力,模型上浮。
以上就是我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利用矿泉水瓶所做的一系列实验,当然矿泉水瓶能做的实验还远不止这些,只要我们平时去多观察、多动手、多思考、多领悟、多交流、多研讨,我想我们完全可以将生活中的生活用品用到物理实验教学中去,比我们直接从实验室中利用现成的器材做实验效果要明显得多,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只要我们能坚持这样做下去,就能营造一个良好的做物理实验的氛围,学生就能有意识、无意识地去学习老师、模仿老师,学生就能在平时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会主动的与物理相结合去观察、去思考、去领悟生活。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真正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流均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