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问题情境促进高中物理教学

2019-12-24 08:53朱中良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体重计弹力所学

朱中良

当前高中物理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其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都较为落后,过于强调教师主导作用,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对此,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提问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更能挖掘学生创新思维,提高综合素质.

一、创设由简入深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反思

物理学科和其他学科不同的点在于,该学科有一定的逻辑感和层次感,即要求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坚持由简入深原则,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掌握学习内容.而教师由简入深的过程中应需摒弃传统灌输式教学,注重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结合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反思,强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弹力”一课,物理教材针对该章节设立的目标为:①知道何为形变和弹性形变.针对该知识点就可为学生设置三个生活化小问题,即思考运用双手弯曲塑料直尺或用手拉弹簧后会发生哪些变化?思考弓箭手如何射出弓箭?思考跳高运动员借助什么力量跨过相应高度横竿?上述问题都十分简单,学生只需稍作思考便能回答出弯曲、具有弹性的弓和弹力.之后教师让学生思考上述三个问题之间有何联系?由于学生刚学习弹力知识,在回答问题时就直接念出定义,该步骤问题属于基础性问题,可以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②知道弹力及产生弹力的条件.通过让学生观察双手松开弯曲直尺情境或跳水运动员借助跳板跳出后跳板运动情境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情境形成过程和结局有何相同点,在运动中是否产生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仔细观察后会得出答案,即出现形变且恢复原状,但恢复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并非瞬间恢复的.为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物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思原有认知和学习知识后认知二者不同,学生会对之前看法提出质疑,最后教师顺势引出弹力定义,即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物体要恢复原状,对和它接触物体产生的作用可称为弹力,再让学生深入思考弹力产生的条件.

二、创设生动趣味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毫无疑问,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源动力也是取决于兴趣.物理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认知情况,善于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融入到情境中,激发学生潜在学习欲望.以“超重和失重”一课为例,物理教师可设置以下小游戏,即让学生站在体重计上,要求身体不能和其他物体接触,体重计显示数字最小的学生胜出.大部分学生都有较高的参与积极性,纷纷和其他学生相互讨论该采取哪种措施可以减少体重计的示数.此时教师可挑选几名学生上台参与该游戏,当学生从物理情境中找到乐趣后则以良好的学习状态投入到物理问题思考中.教师可让参与游戏的学生讲述减少体重计示数措施和其中蕴涵的物理知识,从而达到超重和失重物理教学目标.

三、创设贴近生活问题情境,增强学生体验

很多高中物理知识都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追本溯源探究物理知识本质,加深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印象.通过创设贴近生活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和现实生活关系,激发学生潜在主体意识并运用生活元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开放化和生动化的情境中掌握更多物理知识,最重要使学生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问题,提高物理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圆周运动”一课时就可为学生设计生活问题情境,即“为何运动员的奔跑方向为逆时针且弯道趋是向内倾斜的?”在学习“电磁波”相关知识时就可引导学生调查电磁炉、电冰箱、电脑等家用设施产生的电磁辐射强度等,这种方式可以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师教学效率.物理教师应明确告知学生,生活和物理知识有着紧密联系,要善于观察和体验生活,借助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丰富物理教學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同样可借助学生看得见和摸得着或亲身经历的情况创设问题情境,大部分学生都跃跃欲试,想借助所学物理知识阐述生活现象,大幅度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兴趣.以“摩擦力”一课为例,教师就提出:“拔河比赛是很多学生都参与过的集体运动项目,如果想要在比赛中获得胜利,除了充分利用人力因素,还需掌握相应技巧,即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如何才能增大静摩擦力呢?”通过问题引入摩擦力教学,促使学生将思维状态调整到学习当中.通过创设问题生活情境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现实生活中分散很多物理知识,只有学好物理知识才能更好地应用到生活当中,达到预期学习目的.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提升综合素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载体,不仅可以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更能打破传统教师和学生互动不足现象,一定程度还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体重计弹力所学
巧用弹力带防治颈肩痛
所学专业在工作岗位用不上咋办?
称体重
非所学
体重计
我不胖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情
弹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