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东渐背景下严复译论的积极影响

2019-12-24 01:17唐馨楠
青年时代 2019年31期
关键词:西学东渐积极影响严复

摘 要:严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其“信、达、雅”翻译理论折射着中国社会文化历史的光彩,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将结合晚清民初西学东渐具体历史背景,分析严复译论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严复;西学东渐;积极影响

一、引言

从总体上看,国内学界对严复翻译和其思想的研究很早就已经开始,并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这些研究主要从如下3个方面入手,一是严复的翻译思想,主要是对他所提出的“信、达、雅”翻译标准进行分析、阐释和评价;二是严复的翻译实践,通过原文和译本的对比分析,探讨“达旨”在翻译过程中的运用;三是严复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定位,探讨他作为思想启蒙家在中国思想启蒙运动中的重要作用。笔者认为,后世对严复翻译思想的评论都是基于当前的眼光或是执着于“忠与不忠”来进行评价,倘若将其还原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也就是晚清民初时,将能更加客观公正的研究其译作及其影响。

二、西学东渐历史背景介绍

从广义上说,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其时期跨度涵盖明朝末年至近代中国。具体而言,西学东渐是指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

第一阶段的西学东渐发生在万历年间。当时,一批基督教传教士进入我国传教,西方科学技术也在同一时期传入我国。就知识领域而言,中国皇帝和一些高官显贵接受了西方科学技术上的知识,但是思想上他们却基本没有受到西方的影响和入侵。这一阶段的西学东渐,是一次处于平等地位的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人们对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抱有欢迎的态度,传教士的宗教事业也有较大发展。出于政治原因,雍正时期中国开始实行教禁,传教士大多离开中国,西学在中国的传播转入衰落。

然而到了1840年,中西文化再次相逢之时,中国面对的不再是温文尔雅的传教士,而是惟利是图的西方商人及其背后的坚船利炮。中西文化之间的再次相遇,不再是平和的交流,而是激烈的碰撞[5]。在当时的大背景下,一方面是鸦片战争的打响,另一方面是英法联军的刺激。这一系列的举动使得清朝政府在1860年开始推行了洋务运动,西方的科学技术也在同一时期再次传入中国。甲午战争以后,中国国力衰弱,许多有识之士为了报效国家,高喊“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开始学习西方知识。先后出现了梁启超、康有为、谭嗣同等一批思想家,他们不仅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也要求在政治上进行改革。第二阶段的西学东渐,一直持续到当代而未止。而严复大量的翻译作品就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

三、《天演论》及信达雅的提出

严复,清末极具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近代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他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在《天演论·译例言》一文中,严复首次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并且指明了“三者乃文章正轨,亦即为译事楷模。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一篇好的译作,首要考虑的是忠实于原文,其次是让语言明白流畅,最后使得文章典雅不做作。我们现在理解的“信、达、雅”原则和严复的初衷已经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在“雅”的理解上,我们现在普遍理解为文章措辞优美,具有可读性。而严复当时提出时“雅”应该理解为“尔雅”,即用汉以前的字法句法。这是由于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翻译的实践意义在不断更新,本文对此不做深入的研究,只着眼于他的翻译理论。“信、达、雅”三原则提出后,为国人引入了一种全新的翻译视角,确实是在翻译界掀起了一股热潮。虽然严复的观点以及其译作受到了各类学者的抨击和指正,但是笔者认为,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民族危机四伏,国人不仅需要开眼看世界,更需要有识之士激发民众奋发图强挽救民族危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只有进步的民族才不会被淘汰,只有奋发图强,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因此,严复《天演论》的翻译和“信、达、雅”的提出可谓是用心良苦。

四、信达雅的积极影响

根据翻译行为主义者的观点,翻译是译者在种种制约因素影响下做出的具体抉择。换言之,严复在翻译时一方面要向读者介绍中西文化的异同,另一方面也要适时的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和诉求。严复的翻译,以及他对翻译事业的选择,都有着明确的政治目的。他的译作里透露出他个人的政治目的和整个国家的政治目的,也蕴含着他个人的审美意识以及目标读者的审美意识。从历史的角度去看,严复的翻译是成功的。

首先,严复处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如果译者利用自己的话语权力,在翻译时“改写”几部译著,“歪曲”点原意,就可以更新落后的意识形态或价值观,达到译者所追求的救国于水火,解民于倒悬的政治目的,也是无可厚非的[2]。从这一点来看,虽然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根据当时的社会背景对原文做了调整,在创造新词,诸如“物竞、天择、储能、效实”上却是功不可没。连他自己都说:“一名之立,旬月踟躇,我罪我知,是存明哲。”然而,有不少學者质疑严复的翻译观点,如杨镇华指出,“倘使要以这个标准来译文学书,我想,谁都不会赞成的。因为他的信,只求达旨,并非笔译。充其极译文仅仅是重述,或paraphrase(同义异辞的详细解释),决不是translation(翻译)”[4]。傅斯年的批评更为尖锐,他说:“严几道先生译的书中,《天演论》和《法意》最糟。”“假使赫胥黎和孟德斯鸠晚死几年,学会了中文,看到他原书的译文,定要在法庭起诉;不然,也要登报声明。”[2]

从这些批评中我们不难看出,当时的有识之士对严复的翻译观点和他的译作大多是持反对态度的。究其原因是因为严复背驰了人们一直以来信奉的翻译准则,也就是忠实于原文。严复在翻译时采用了意识形态这一手段去服务于翻译,在借用西方思想和维护国人信心中寻找平衡点。这一点是得到了鲁迅的拥护的,在评论《天演论》时,他说,“最好懂的自然是《天演论》,桐城气息十足,连字的平仄也都留心。摇头晃脑的读起来,真是音调铿锵,使人不自觉其头晕”,并赞扬“他的翻译,实在是汉唐译经历史的缩图”[1]。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意识形态,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往往先是意识形态之间的交流。换言之,译者的意识形态影响其翻译操作,思想观念则是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严复不仅经常采取会通中西的翻译策略向读者介绍中西文化的异同,同时又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政治观[3]。

其次,严复的“信、达、雅”理论都将译者和译作紧紧联系在一起,摒弃了以往译者低于原文的社会现实,凸显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主体性。其中“信”,意为忠实于原文,该原则体现了原文与译文,作者与译者的制衡关系,达到既忠实于原文又符合本国读者的接受度。“达”意味着译者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对原文进行选择、增删、改动,提现了译者的主体性。在进行适度的改动时,往往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这一原则给与译者一定空间表达自己的价值观、政治诉求。“雅”代表了译者对文字的处理能力。文字翻译的高层境界还需翻译文化,两种文化间会存在主、客关系。译者可以通过归化策略来保护译入语的纯粹性,同时也能体现译者的审美需求。在这一层次上,不得不说严复是进步的。译者在进行翻译活动时,或多或少会受到政治、宗教和文化的影响,这时译者自身的意识形态会影响整个翻译的走向。严复灵活运用中西批判的策略,形成了自己的翻译特色,不刻意追求文字层面的一一对等,通过翻译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和政治主张,在读者中产生了较大的反响,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五、结语

严复的翻译发生在中国思想界面临变化的一年,他的翻译动机与目的至始至终与救国图存息息相关。他之所以选择翻译西方思想文化典籍,是希望拓展国人的视野,从根本上实现救国的理想。隐藏在这些翻译活动背后的应该是严复译论中透露出的政治观点对整个社会的作用,它通过各种方式渗透到社会生活中,并且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系统,对一切社会活动兼具影响和制约作用。无论后世人对严复及其译论做出何种评价,在西学东渐这个大的历史背景下,他的译论和提出的翻译标准确实起到了开启民智,救中国于水深火热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二心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王东风.一只看不见的手:论意识形态对翻译实践的操控[J].中国翻译,2003(5).

[3]熊辛格.論严复对中国传统翻译会通思想的继承和发展[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5).

[4]杨镇华.翻译研究[M].河北: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

[5]张儒威.通向自由富强之路的探索——严复文化思想新探[D].天津:南开大学,2013.

作者简介:唐馨楠(1991—),女,汉族,四川雅安人,助教,四川工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翻译。

猜你喜欢
西学东渐积极影响严复
利玛窦对中西科学文化交流的作用管窥
严复“惟适之安”视域中的民主与科学
商业银行受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分析
英美原声电影对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积极影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演进轨迹与时代特征
“西学东渐”与中国传统女性道德观的近代命运
“西学东渐”与上海近代体育的嬗变(1843-1949年)
国学之真的寻求——论严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