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娇
(萍乡市卫生学校,江西 萍乡 337000)
内地西藏班(校)是指为满足西藏发展建设的需要,针对西藏教育落后、人才匮乏的状况,借助内地发达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为西藏各行各业的发展培养急需人才的办学模式[1]。自1985年9月内地西藏班开班以来,到现在我国的内地西藏班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国家为了发展西藏地区的中职教育,自2010年起,内地部分省市举办内地西藏中职班,目前,在内地学习的西藏生已有数万人,且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2]。
我校自2014年起招收来自西藏地区的初中毕业学生,就读我校的中职护理专业,在办学形式上,我校前两年实行对西藏生独立编班,从全校调动优秀辅导员和教师等精英力量对西藏中职班进行统一管理和教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西藏招生人数的逐年增加,这种西藏生分班制的缺点也显现出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我校的西藏生大多来自西藏偏远的农牧地区,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和民族思维的差异以及医学知识晦涩难懂、医学术语较抽象等原因,很多就读的西藏生反映学习难度较大;加上中职教育不同于以往的初中基础教育,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进度往往授课速度较快,进一步加重了学习难度,授课教师普遍反映西藏班与其他汉族班级相比,学习成绩差距较大,不及格比例较高。
据西藏生反映,他们在西藏平时和家人、同学、教师交流均使用藏语,在社会上一般使用双语(藏语和汉语)交流,汉语使用相对较少。而来到内地,师生之间交流均使用汉语,当他们遇到困难和问题时,不愿或不敢主动与辅导员和任课教师交流沟通[3],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思维和专业词汇理解能力不到位,很多西藏生反映专业课听不懂。
西藏生大部分性格直率,习惯于豪放的处事方式;自我意识强,纪律意识淡薄;部分学生自控能力差,遇事冲动,情绪起伏大,有抱团结伙现象[4]。而且对西藏生独立编班,导致他们的社交圈大多局限于西藏同胞之间,藏汉学生之间交流互助很少[5],甚至对某些性格内向的西藏生来说,基本和汉族学生没有交流,交际圈较窄,不利于西藏生的自我成长和汉藏民族融合。
鉴于对西藏生独立编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自2016年起,我校调整内地西藏生办学管理制度,随机将西藏生插入同级汉族班,实行散插班形式的管理和教学,旨在借助汉族学生和西藏生的交流,进一步提高西藏生的学习及沟通能力。已有学者对插班形式开展的汉藏班管理进行研究,认为这种形式在提高西藏生学习成绩和自主发展意识方面成效明显[6]。但此类研究极少,效果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结对帮扶”最早是我党的一项扶贫政策,是党员干部一对一结对子,帮扶城乡困难家庭的活动。概括起来讲,结对帮扶是以先进带动后进,优势带领劣势的一种形式和手段,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是多对一结对[7]。我校自调整西藏生办学结构,实行散插班管理方式以来,教务处就将汉藏结对帮扶“1+1”模式小面积应用于中职西藏生护理学基础的学习中,并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从2017年开始,我校在对西藏生进行常规管理外,也借鉴并改良了此模式的成功经验,将汉藏结对帮扶“2+1”作为结对帮扶“1+1”的探索和延伸,对2017年新入校的中职西藏生实行汉藏结对帮扶“2+1”模式,即在汉族学生中选拔1位老生和1位新生对藏族新生在生活上、学习上进行结对帮扶。一年的时间过去了,此模式在提高西藏生的学习成绩、人际沟通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学生工作处在西藏生还未入校之前,就在老生(主要是二年级同专业的老生)中做好动员工作,选拔品学兼优、有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沟通能力较强的学生干部自愿参与到帮扶中来,并将其安排入住到西藏新生寝室,引导西藏新生适应内地中职学校的生活。入住时长以一年比较合适,时间太短,比如三四个月,还未达到帮扶效果就已经结束;时间太长,比如两年,那可能会导致西藏生产生依赖思想,不利于自我成长和能力的发展。
由于政策原因,每年西藏新生在9月底到达我校,随机插班进入同级的汉族班学习,比同期汉族新生到校大概晚一个多月的时间。而班级辅导员则利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差,在班级物色汉族“小帮手”。汉族学生采用自愿报名的形式,要求报名汉族学生品行端正、乐于助人、学习成绩优秀,并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责任心,以便更好地对藏族学生进行帮助。然后根据每位西藏学生的性格,和1名汉族“小帮手”结对,并在教室分配座位时,尽量让形成帮扶单元的两位汉藏学生坐在一起,相互关照激励,形成帮扶模式。
这样一来,每位西藏新生一入校,就有一位老生“小帮手”同住一室,一位新生“小帮手”同坐一桌,帮助其适应内地中职学校的生活及学习,形成汉藏结对帮扶“2+1”模式。
成功入选帮扶单元的老生,需要在西藏新生到校之前,由学生工作处统一组织短期培训,内容包括政治思想工作、同伴教育法、心理辅导、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的培训,以便更好地帮扶西藏生。作为班级辅导员,面对繁杂的事务和数量众多的学生,不可能做到事事亲为,所以要求同住一室的老生“小帮手”在辅导员不在场的时候,能够协助辅导员工作,稳定西藏新生的思想,引导他们适应新环境,带领他们参加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让西藏生“走出去”。
参加帮扶的同班新生,主要任务是带领西藏新生一起学习,具体由学生工作处统一牵头,联合专业主干教师对新生的专业能力及辅导能力进行培训,要求“小帮手”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务必掌握课堂知识,课堂中经常对其提问,以督促“小帮手”认真掌握理论知识,课后除了完成作业外,每周在超星学习通上额外布置1~2次理论作业,对“小帮手”理论知识适当“拔高”,开开“小灶”。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小帮手”能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评讲出西藏学生作业中出现的一般性错题,能对西藏学生不懂的一般性专业知识进行答疑,能带动西藏学生一起预习、复习、自学,并督促其背诵相关的专业知识。
班级辅导员作为结对帮扶“2+1”模式的主要管理者和责任人,也要及时地掌握帮扶单元的基本情况,及时跟踪和监督学生动态,每个月召开汉藏生的帮扶座谈会,大家把帮扶中收获的经验和遇到的困难与不足拿出来交流沟通,取长补短,更好地完成帮扶工作。
来自雪域高原的西藏生,初中毕业就远离故土和父母,来到内地求学,陌生的环境加上巨大的文化差异,使他们在生活上和学业上面临巨大的挑战。我校采取汉藏结对帮扶“2+1”模式,使他们一入校就有一位老生和一位新生与之朝夕相处,引导西藏生在生活上、社会活动和学习上适应新环境、新学校,使他们感受到来自同学的关心与帮助,大大地消除了来到内地的陌生感。而且参加帮扶的汉族学生与西藏生年龄相仿,他们之间有着共同的话题和目标,更容易建立起良好的友谊。
在学习方面,当西藏生遇到困难时,特别是部分西藏生由于自身性格胆怯,汉语水平较差,不善于向教师提问时,可以及时求助同班的“小帮手”,避免了问题的积压和来自教师指导的心理压力。同时,“小帮手”带动西藏生一起预习、复习,并督促其背诵相关的专业知识,可以促进西藏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小帮手”对西藏生进行帮扶,可以激发他们的责任感,为了更好地指导西藏生,他们需要不断地思考和探索,不但在学习上更加积极,同时也锻炼了自身的组织沟通和合作能力,为以后进入社会提供了很好的锻炼机会。
为了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参与到结对帮扶模式中来,制定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我校采取的方法是,凡是成功入选帮扶单元的老生和新生,均可以在学期末的操行考评中加分,在下学期的评先评优中优先考虑,老生结束帮扶任务,离开学校选择实习单位时,优先考虑,并对帮扶单元的老生和新生颁发荣誉证书。这样一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大为增加,很多优秀的学生申请加入其中,为汉藏结对帮扶“2+1”模式的圆满完成提供了人员保证。
我校自从2016年对西藏生实行散插班管理方式以来,就对汉藏帮扶模式进行了探索性实践,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迄今为止,已成为我校民族生管理工作的一个亮点。但民族生的管理和帮扶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由无数的日常烦琐工作组成的,还需要师生之间同心协力,促进西藏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