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责任为导向 以目标为方向 关于加快构筑农村人居环境建管并举机制的思考

2019-12-23 07:01孔朝阳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人居污水整治

孔朝阳

农村环境整治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仗,中央和各地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探索垃圾、粪污、污水治理新模式,着力提升村容村貌,打造美丽宜居村庄。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党的十九大明确要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2018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共同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以三年为期,抹去农村“脏乱差”,让村庄环境基本干净整洁有序,补齐经济社会发展中农村公共服务这块突出短板。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必须要解决建管两张皮,杜绝发生大面积的烂摊子,把民生工程,变成民怨工程。面上参观村是精品,一般村暗处是伪劣品。为了提高建管质量,确保不发生:一年建,二年看,三年放,四年烂、五年提升,六年重新规划又建设的局面。

一、存在问题

(一)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农村生活垃圾如不合理处置,不仅侵占大量土地资源,还会影响生态环境、危害人体健康。目前我国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方面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多方面的问题:一是分类意识不高,垃圾混合投放。我国部分农村人口文化水平偏低,缺乏垃圾分类意识和分类常识。为了投放方便,往往将农村居民生产生活中的所有废弃物全部倒入公共垃圾桶内,增加了后续处理难度。二是农村财力薄弱,收集清运困难。农村人口相对于城市分布较为分散生活垃圾收运距离是城市的几倍以上。我国部分地区农村集体经济薄弱,生活垃圾治理方面的投入较少,尚未建立专门的垃圾收集、运输及处理系统,生活垃圾几乎都堆积在村庄周边,村庄出入口两旁,村内闲置空地,湾塘周边等等。三是处理方式单一, 基础设施不全。尽管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建立了村级垃圾处理站,通过堆肥、发酵等方式就地解决垃圾,但是这种较先进的处理模式只停留在少数地区。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缺乏专业处理设备,大部分地区还是停留在垃圾的集中阶段,只负责将垃圾转移到城市进行集中处理,农村地区的处理技术较为薄弱。四是城市垃圾下乡,加重农村污染。一些小城市由于资金和技术的局限,常常把垃圾向郊区、农村等地“转运”,城市垃圾进农村且处置得不合理,造成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难度与日俱增,加重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压力,使本来就缺乏保护的农村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因此,在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工作中务必要做到以下几点:①进一步排查整治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清除垃圾山、垃圾围村、工业污染“上山下乡”等典型现象;②加大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工作力度,组织村干部、垃圾清运员及其他村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培训;③同时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农户分类、回收利用、设施提升、制度建设、长效管理”五大行动,建立健全符合农村实际、简单可行、经济可靠、管理可续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④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试点,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资源化站点建设。

(二)农村厕所建设。

农村“厕所革命”是改善人居环境的薄弱环节,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农户对厕所脏乱的现象习以为常,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有待继续提高。制约“厕所革命”进程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农村公共厕所建造缺失、污水管网、自来水供应等配套设施建设滞后。二是建设运维成本高。农村厕所改造工程量大,而各地政府补贴费用有限,较高的设备成本、运维成本在农村很难实现大面积改造和推广。三是粪污后续处理技术较为落后。部分设备没有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这将会对环境造成更大的污染。四是缺乏详细的规划。农村厕所改造往往缺乏详细的规划,只注重前期的建设,忽略了后期的运行管理及对环境的污染破坏。

针对这些问题,应该从强化政府内部统筹协调的高效管理机制上入手,不同地区不同施策,做好项目建设实施规划。农村户厕,公厕,旅游景区厕所进行改造功新建时,有的地方污水和厕所系统相连,有的地方厕所污源处理是个体的,选择时,必须考虑对环境的影响以及能否实现资源的再生利用,将工作重点放在粪污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先进技术研发和典型经验推广上,从而提升农村厕所革命治理效率。

(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农村生活污水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水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当前我国在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处理设施覆盖率严重不足。目前我国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仍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平原农村集中连片整治的片区,绝大多数村庄还没有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二是处理工艺选择不当。由于缺乏对农村实际情况的了解或囿于实际资金压力等原因,一些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存在处理工艺选择不当的问题。主要表现为:①工艺过于简易,实际运行中无法有效处理污水,反而导致产生了新的集中污染源;②工艺贪大求新,成本高、运维难,超出农村经济承受能力和管理水平,导致设施建成后无法正常运行;③工艺设计规模与实际处理量不匹配,造成建设投资的浪费、影响处理效果。三是管网覆盖率不足。污水收集管网配套不足的问题在农村尤其突出。污水处理设施管网建设明显滞后,导致污水无法有效收集,影响了整个污水治理工作的成效。有些农村地区在政府主导下建设了覆盖度较高的主干管网,但是缺乏对农户参与的引导,支管入户率较低。四是设施运行管理水平不足。运营管理机制的问题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行的主要原因。目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包括:①部分县(市、区)“重建设、轻管理”现象突出;②运营资金来源较少,保障力度不足;③缺乏专人管理,甚至无人管理,还有的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技术;④有效评价和激励机制尚未形成,对管理方面的考核较少。

农村污水处理的需求应该是工艺有效、管理简单、运行维护成本低廉。首先,要根据农村不同区位条件、村庄人口聚集程度、污水产生规模,因地制宜采用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高效率的污水处理技术,并且鼓励采用生态处理技术;其次,要推進现有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同时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最后,要强化县级政府监管主体责任,开展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维标准化试点,完善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滩长制、湾长制。

二、政策建议

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管护,要以责任为导向,以目标为方向,一任接着一任干,不要急慢不得,把问题想清,细化项目,把工程质量做好,夯实工作基础,凝聚民心,特此建议:

(一)落实目标责任,构筑建管体系。

确定牵头单位,明确农业农村、财政、生态、住建、水利、卫健、交通、国土资源等部门的建设和后续管护责任,负责做好建设项目设计、设备采购、工程监管、资金管理、竣工验收,管护方案制定、运行管护等相关工作。乡镇(街道)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责任主体,村两委和村民代表成立项目建设工作小组、监督小组,负责做好施工建设及后期运维方面的有关工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涉及范围广、环节多,各地从实际出发,部署各部门联合行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主动服务,形成共同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建立整治智库,加强装备研发。

结合本地实践,深入开展试点示范,总结并提炼出一系列符合当地实际的环境整治技术方法,以及能复制、易推广的建设和运行管护机制。在此基础上,集中推广成熟做法、技术路线和建管模式,优化技术方案。加强农村人居环境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人员技术培训,加快培养乡村规划设计、项目建设运行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人才。选派专业技术人员驻村指导组织开展企业与县、乡、村对接农村环保实用技术和装备需求,确保整治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三)强化党建引领,鼓励群众参与。

强化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完善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公示制度,保障村民权益。制定村规民约或环境卫生公约,明确农民公共环境责任,庭院内部、门前屋后环境整治由农民自己负责,让广大群众自觉自愿地参与到环境整治活动中来,鼓励农民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全程参与人居环境整治项目的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

(四)确保有人做事,建立管护机制。

改善人居环境,要建立“政府扶持、群眾自筹、社会参与”的资金筹措机制,市县要设立运维管理专项资金,保障资源化处理站点设施正常运行。县(市、区)要将农村生活垃圾规范化处置管理工作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积极拓宽筹资渠道。镇(街道)、各行政村成立组织领导机构,配备管理人员组织推进;建立对环境整治工作的检查、监督或通报制度,建立奖惩机制;开展技术培训,利用报纸、电视、广播、手机平台、发放宣传材料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树立和增强群众的生态意识、环境意识和卫生意识,帮助村民树立绿色生活观念,确保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成效。

(五)加强治理融合,确保集群作战。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众多,不搞单兵作战,加强治理项目的融合,各地可与正在开展的美丽乡村建设、公路环境综合整治、乡村旅游等等工作结合起来,一起部署,相互促进,共同落实,积极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治理不仅具有环境效益,还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治理环境污染的同时推动废弃物资源回收利用,健全村民自治、法治、德治的乡村治理体系,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使广大农村地区成为山清水秀、村美人和、留得住乡愁的地方,创造美好的人居环境,助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向前发展。

猜你喜欢
人居污水整治
最美城市“绿化带”
浅谈中国当代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污水罐坍塌
撮粮之术(下)
推进健康乡村建设 打造生态宜居环境
二氧化氯消毒在城北污水厂中应用
黑皮游戏大迷宫
污水大战
世界人居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