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
摘 要:在小学班级管理中,采用主题班会的形式对班级进行管理,是比较有效的方法。因为它能吸引学生的主意力,让学生通过一些案例或者故事来提升认知能力,提高学生明辨是非、判断对错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提升。
关键词:主题班会;小学生;班级管理;实效性
班级管理一直是一个难题,尤其是小学班级管理,更是难上加难的事情。由于小学生年龄的关系,他们的自我管理意识非常淡薄,自我管理的能力也相对较弱,这就无形中给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带来了难度。主题班会是管理班级的一个较有效的方法,因为它中心突出,话题生动、有趣,而且会有相对具体的例子和故事,所以能吸引学生,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感染,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意识。比如,把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或者共同关心的问题放在班会上进行讨论;也可以把学生对某一件事情的不同看法和认识拿到班会上进行研究、讨论,得到更正确、民主的结论;在班级学习和活动中产生比较严重的问题时,可以拿到班会上进行分析、学习、研究等。只要班会的主题明确,中心突出,不但能拓展学生视野,打开学生思维的更多可能性,还能增长学生的见識,提高学生的能力,使班级管理更加轻松、有效。那么,作为班主任,如何运用主题班会,实现有效的班级管理呢?本人从以下几点进行阐述。
一、突出主题班会的德育功能
我们知道小学主题班会主要对象是小学生,所以班主任在设计主题班会的内容时,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知识基础,这样才能把学生带进班会,在班会进行的过程中调动起小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保持参与的热情。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我们发现,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主人翁意识的关键,所以,老师设计的班会不但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有事可做,有话可说,有责可负,还要通过小学生动手动脑的过程,在班会中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实现主题班会的德育作用。班会要根据小学生道德与品德课的重点、难点进行选题,根据小学生不同年龄,结合其实际情况,侧重不同的德育重点。比如,一二年级学生,在主题班会上的主题,就要培养他们尊重父母、尊敬师长的意识,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为学生更好的成长打基础;三四年级要侧重学生的自我认识,树立学生明确的学习目标;五六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力和知识基础,所以主题班会的内容应侧重培养他们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以及思想观和审美观等,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心理和人生目标等。主题班会的开展并没有统一的模式,老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结合思想品德课程内容或者生活案例,开展主题班会,实现主题班会的德育目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突出主题班会的善意与爱心
我们知道小学生都是六到十二三岁的孩子,他们心智还不成熟,他们的心理就如他们的经历一样简单得如同一张白纸,对于什么是爱心,什么是善意,什么是美丑,等等,他们可能没有明确判断标准。针对小学生的这种思想和认识能力,班主任老师要在班级管理中,通过一些相关的主题班会,来培养学生的善良与爱心,强化学生对善良与爱心、热心的认识。比如,我们可以开展以爱护小动物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讲讲他们见过的伤害小动物的故事以及他们保护过的小动物经历,也可以让学生提前搜集一些小动物受伤害的图片,在班会上展示出来,吸引其他同学观察,并让学生谈谈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每一个人应该采取的措施或者说我们能为小动物做些什么?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爱护小动物、爱护大自然的自觉性,又能唤醒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意识。还有老师可以就现在马路上遇到老人摔倒了扶不扶的这个热点,与学生讨论,引发学生的深思,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说说自己如果遇到老人摔倒了会怎么做,是先拍照,先录音做证据再扶呢,还是先扶起老人呢?等等。通过这些充满善意和爱心的主题内容,再加上老师对学生一视同仁的爱护和关心,不但能突出主题班会的中心,增强学生认识,还能让学生心理变得更加温暖,也能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生活中把更多的温暖传给他人,这是班级管理中主题班会发挥的最大作用,也是最有意义的教育成果,同时也突出了主题班会的实效性。
三、建设有效的主题班会体系
在以往的主题班会上,老师临时起意或者是很随意地选择内容,对于课堂教育过程和参与过程没有明确的计划和设计。显然,老师把班会当成了自习课,让学生自由发挥。无疑,这种主题班会不但毫先意义,也违背了主题班会的意义和目的,使其发挥不了作用,实现不了目标,这也充分体现出了在以往班级管理中,老师对于主题班会的不重视。所以,作为新时代小学班主任老师,我们在班级管理中,一定要重视主题班会,要把主题班会当成学生精神、思想的语文课、数学课,从管理、设计、实施中,构建完整的班会体系。比如,爱祖国、爱科学、爱家人、爱创造等,再比如,以具体案例或者故事开展的主题班会等,老师都可以平时注意收集素材、案例等,以便在主题班会上可以随时运用,强化教育重点,实现主题班会的教育意义,提高小学主题班会的实效性。
总之,我们知道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点,是学生从懵懂无知转向青涩少年的重要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都会慢慢得到一定的形成和提升。所以,班主任在小学教育中、班级管理中要做好引导者,既向学生传授知识,又帮助其提高综合素质,为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为祖国服务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晓珊.润物细“有声”:以主题班会为阵地强化德育教育[J].九江师专学报,2003(3).
[2]罗冰.浅议班会的设计对德育实效性的提高[J].吉林教育,2008(7).
[3]张卫.小学班会教育应关注教育对象的特殊性[J].管理实务,2016(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