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小学阶段英语阅读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9-12-23 07:17刘源好陈洋洋杨欣宜韩薇王欢
校园英语·下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上海师范大学务工人员选项

刘源好 陈洋洋 杨欣宜 韩薇 王欢

英语阅读是综合反映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由于地域、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对英语阅读的学习催生出诸多困惑,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英语阅读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调查内容与方法

本研究通过对上海师范大学奉贤区签约义教基地(童梦小学及新寺学校小学部)3~5年级共269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行英语阅读学习状况的问卷调查,描述他们在英语阅读学习过程中英语阅读习惯、英语阅读范围及二者所反映的英语阅读能力的现状。通过分析反映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与解决方案。为了从不同层次分析这一群体的英语阅读学习现状,本次研究还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于上海本地学生的英语阅读状况进行了对比,对部分学生及老师进行了抽样采访。

调查问卷由两部分组成,每部分各10个选项。

第一部分,关于英语阅读习调查。这部分我们结合需要设计出共7个选项,涉及外来务工子女小学阶段英语阅读学习的阅读频率、阅读中伴随的习惯动作、朗读与背诵情况、生词积累情况等方面的问题。同时设计出共3个选项,反映学生在养成一定阅读习惯下所反映的阅读能力。每个选项按照学生完成程度来度量每个选项按照学生完成程度来度量,分别为“完全做到”(3分)、“基本做到”(2分)、“做到一点”(1分)、“没做到”(0分)。

第二部分,关于英语阅读范围的调查。这部分我们设计出共8个选项,涉及外来务工子女小学阶段英语阅读的种类、阅读读物的来源、家长与老师的参与情况等方面的问题。每个选项按照学生感知的自己或老师及家长的完成程度来度量,分别为“经常”(3分)、“有时”(2分)、“很少”(1分)、“从未”(0分)。同时,设计出2个选项,调查学生在相应的阅读范围下所反映的对课堂内英语学习的感受及英语课堂上自信感的变化。每个选项按照学生完成程度来度量,分别为“完全做到”(3分)、“基本做到”(2分)、“做到一点”(1分)、“没做到”(0分)。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阅读习惯以及相关表现的调查,得出上海市奉贤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小学阶段英语阅读习惯较好,所反映的相关阅读能力不错。但是通过阅读范围的调查来看,他们所反映的水平仅仅限于老师课堂所布置的范围,涉及本年级课标对应水平的课外读物阅读,学生的表现不甚理想。

具体反映问题如下:

1.学生在进行英语阅读时,很大部分需要借助字典或其他辅助工具帮助阅读,只有少部分能独立完成英语阅读。《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研究——以上海市黄浦区S小学为例》一文中表明,大部分上海本地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根据视觉线索和上下文推测词汇的意识,有篇章阅读的分析能力。但根据均值计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不借助英汉/汉英字典或其他的辅助工具独立完成阅读”项得分仅为1.98。大部分外来务工子女在回家开始完成英语作业或英语阅读前没有回顾课堂内容的习惯,往往是直接开始作业或阅读,一遇到生词就查字典,不去反思是否为课内要求掌握的内容,存在把完成英语阅读单纯当作“完成任务”的心态。

2.学生英语阅读范围小,对课外英语阅读不重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课外的英语阅读积累少,不论是来源或是种类都很有限。即使学校设有“图书角”且其中不乏适龄的英语读物,但学生对这些读物的利用率很低。

3.家长的监督与引导力度不够。阅读范围问卷中反应家长对英语阅读进行指导频率的选项处于“偶尔”与“有时”之间且偏向于“偶尔”。《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语言输入与学习动机对上海地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学习影响》中的研究表明优越的家庭背景能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丰富的语言输入,对学生学习语言的动机产生积极影响。而外来务工人员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在功课上难以给孩子相应的辅导。许多家长往往寄希望于学校老师的看管与监督,疏忽了家庭对孩子的学习督促作用。

三、解决策略与建议

1. 对英语阅读课堂兴趣建设的建议。

(1)创设情境,提高课堂互动性。让学生在英语阅读课堂中体会到英语与日常生活的息息相关,可以提高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上课时先告知学生本节阅读课文章的主题大意,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对话等方式,增进学生对英语的亲切感。 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播放与讲义内容相关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能够对文章的内容、角色有更为具体的感知。

(2)单词分级记忆,培养目标意识。教师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时,可以把阅读中涉及的、需要学生理解或掌握的单词分级量化,分清单词的重点主次,给学生设置不同的记忆目标。让不同程度的同学每节课都能够达成不同的记忆“小目标”,避免“胡子眉毛一把抓”让部分学生由于记忆压力连基础单词也难以记下的尴尬局面,逐渐帮学拾起信心。

2.对合理利用课后时间提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英语阅读能力的建议。

(1)家长从自身做起,和孩子共同成长。外来务工人员首先要转变自己陈旧的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子女成长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学习掌握孩子的成长规律,采取科学而又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

(2)从学校入手,拓宽交流平台。教师可建立微信家长群,除发布每天必须完成的课后作业以外,还应提醒家长注意监督学生在完成作业前对当天学习的英语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对于已布置的课后作业,可附注上每项作业的目标完成程度,让家长明白孩子的作业应该要做到什么程度(如:对英语单词需要大声且清晰得朗读,而不是含糊发音小声默读等),做到何种程度对接下来的学习有怎样的帮助。以此避免家长简单认为孩子只要在读书或做完了作业便“万事大吉”,学习无忧了。

教师可建立微信公众号,根据學生周期性所反映出的英语阅读学习的问题,推送相关的指导文章,帮助家长提升对孩子的课后辅导与教育水平。教师也可适当地在公众号上推送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短篇趣味英语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学有余力知识阅读,辅助提升英语阅读兴趣。

3.对利用大学生资源提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英语阅读能力的建议。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队是一个庞大而富有热情的团体,当前国内绝大多数高校都与周边学校存在挂钩合作开展义教活动的关系,其中不乏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体的民工子弟学校或民办小学。且高校集中的城市相对外来务工子女人数也较多,二者的资源匹配度高,便于利用。大学生志愿服务队的义教主要以趣味知识为主,相比在校老师更易亲近,利用好大学生資源提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英语阅读水平无疑是一个好方法。

对此,我们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1)大学生志愿者利用义教机会,提高学生现有英语阅读资源利用率。对签约义教学校开展线下定时义教。线下定时定期的学校义教活动是大学生志愿者接触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最直接方式。大学生志愿者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充分利用义教基地的图书馆或班级后设置的“图书角”中的英语阅读资源,带领孩子一起阅读这些读物,以如课堂角色扮演、小组阅读竞赛游戏等方式将对图书馆及“图书角”中英语读物的利用习惯融入孩子们的日常学习中,让他们在 “玩学”的过程中,拓展英语阅读量。

进社区开展义教辅导。大学生志愿者可以利用周末时间联系社区志愿者服务站,在更加开阔自由的社区场地为孩子们带来诸如“英语故事表演”“英语电影鉴赏”等活动以更加趣味的方式为孩子们创造英语学习的语境。

寒暑假期开展支教活动。寒暑假期外来务工者继续留在城市务工,而他们的子女大部分会选择返乡。大学志愿者可以组织支教队伍前往乡村,在孩子们享受假期之于,对孩子们进行暑假作业的辅导或新学期知识衔接,让孩子们的学习保持“缓冲”状态,而不是完全停滞,为他们的新学习学习提供信心。

(2)大学生志愿者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提供辅导。远程教育资源丰富多彩,能够有效地渲染气氛,创设情景,而且内容也贴近儿童的生活,合理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学生志愿者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开设课后义务网课,学生根据学习需要观看网课的直播或录播,以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形式在学生的课余时间提供阅读指导或趣味英语游戏互动,提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英语阅读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陆琰.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 2019.

[2]李彤.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语言输入与学习动机对上海地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9.

[3]贾红星.浅谈远程教育资源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2012(01).

【作者简介】刘源好(1998-),女,汉族,福建福州人,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在读本科生;陈洋洋(1998-),女,汉族,贵州贵阳人,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在读本科生;杨欣宜(1999-),女,汉族,贵州铜仁人,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在读本科生;韩薇,王欢,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猜你喜欢
上海师范大学务工人员选项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自主阅读能力提升的路径
An Analysis of the Anima in Jung’s Archetypes and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
An Analysis of the Land Ethic in?A Sand County Almanac
Anglo—Saxon Women’s Life and Rights
跟踪导练(四)
阅读理解
跟踪导练(5)
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增至 28171万人
单项填空精选练习100道
河南省汝州市检察院检察长刘新义